登陆注册
3072700000005

第5章 情人草

◎文/女真

那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草,本来也不是什么有名有目的植物,不过是一个情人送给另一个情人的信物。

清晨的花市上,熙来攘往,姹紫嫣红。小号白瓷盆中,一束针状的细草吸引了我的目光。清清亮亮很干净的、不张扬的绿,以及那种欲垂还休、让人有些怜意的针叶,和周围那些枝大叶大的发财树、金钱榕比起来,更符合我对居室花草的审美习惯。只是,从来没在别处见过这种草,不知道它的名字。面对头戴草帽的卖花人,忍不住不耻下问。黧黑的卖花人,也许看我不像买花的样子,吝啬地丢给我一句:“情人草”。并不像一般卖花人那样,顺便多给你讲几句这花如何如何,想方设法让你动心进而从腰包里往外掏钱。卖花人只吝啬地吐出那三个字,就去打理一对开着车来买花,看起来很像夫妻的男女。

卖花人的冷落打消了我买下这盆花草的念头。但归来后,却仍旧对那盆植物念念不忘。把一种草拟作情人,或者把情人比作一种草,能给植物起出这种名字的,该是性情中人。不能把情人比作树,不管常青的树还是落叶的树,是灌木还是乔木。情人只能是植物中的草,细弱,短命,登不了大雅之堂。虽然白居易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又生出来的那些草怎能是原来的那片草。春风吹又生的只能是草中的另一茬,人中的另一代了。

在中国,情人现象近年越来越引人关注。从一个思想和情感高度禁锢时代走出来的中国人,一定是在补偿曾经荒废的时光——思想领域的空前活跃有目共睹;在情感方面,伸展到家庭之外的男女私情从最古朴的民间行为发展为一种社会时尚。情人一词从前是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现在则是登堂入室,成为某些人公开谈论、公开羡慕的对象,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在当今最有话语霸权的影视传媒上,那些吸引了观众眼球,占有了观众大量时间的影视剧中,总会有人扮演着情人的角色,为生活中的情人们树立着一举一动的楷模,甚至已经有了“大众情人”这样的角色丰富滋润着寻常百姓的日常情感生活。

虽然如此,情人仍旧是草,仍旧不是树。传统的婚姻关系不但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且像参天大树一样仍旧根深蒂固,是维系我们这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所谓的情人现象,不过是现代人在家庭之外为自己建立的情感驿站。从前这种驿站是隐秘不宣的,现在,人们只是不再耻于谈论它。但是这种态度的转变并不会改变一般情人关系的脆弱与短命。男女两性之间的相悦无外乎情与性两条,情可能长,按科学家的研究,性却非常短暂,异性之间只有一两年最有吸引力的时期,过了这个阶段,也许还有所谓的情维系着,然而没有了性的情,还能维持多久?情人之间没有法律的约束,两个人一旦在一起不再情意绵绵,除非有利益关系在其中润滑,又何必被这种额外的关系所累?如果是两个人同时心灰意冷,那么这种关系的终结就更为容易,不像一个家庭的解体那样,还要为财产和下一代的分属而耗费口舌,耗费精力。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也许还有记忆,也许连记忆都成为多余。路边的野草,谁会在意它们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消亡?

那种叫情人草的盆栽植物,我只在早晨的花市上看到过一次。那以后,每次在花市上流连,我都会特别留意这种有着特殊名字的植物。但是,我再也没有见过它。较真儿地去查《辞海》,也没能查到这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名字。在网上搜索,倒是有情人草一条,与我看到的那种盆栽植物却并不是一种东西。

有一天,走过另一个花市,我忽然悟到,也许那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草,本来也不是什么有名有目的植物,不过是一个情人送给另一个情人的信物。情人不再,另一个人拿它去早市上换两袋酱油钱。如此而已。

同类推荐
  • 我与书的奇异约会

    我与书的奇异约会

    本书是著名作家普鲁斯特的散文精选集,包括《驳圣伯夫》和《阅读的时光》两部分,《驳圣伯夫》讨论了文艺批评的方法,认为文艺作品和作者个人不宜联系过于密切,《阅读的时光》则论述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考察了书籍带给我们的苦与乐,发人深省。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莫言研究(2004—2012)

    莫言研究(2004—2012)

    《莫言研究(2004—2012)》主编陈晓明先生,是我国研究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旗帜性人物。他身处学术制高点,高屋建瓴地甄选国内及海外最具深度的研究成果于一册,展现莫言作品扎实的力道与灿烂。正如他在《序言》中坦言:“《莫言研究(2004—2012)》选文自2004年起,而下限则止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后批评界对于莫言的评价论述,想必会有所不同,而《莫言研究(2004—2012)》的下限设定恰恰是希望避开有意无意的后见之明。”
  • 乡情(吕伟达散文选)

    乡情(吕伟达散文选)

    以熟悉的乡音,以深沉的笔调,写他的家乡,写他的乡亲。他曾如是说:从我的心泉里,笔尖中,流出的全是乡情,乡音,乡魂!
  • 给未知的爱情写一封情书

    给未知的爱情写一封情书

    时尚暖男吉良先生诚意力作《给未知的爱情写一封情书》,写给所有期待遇见爱情的人。书中撰写情书的R先生,无论多么繁忙多么辛苦,也都每天坚持写一封情书,给他远在海外的恋人Z先生。把满腔的情绪融入其中,通过一封封温暖的书信传递给大洋彼岸的Z先生,然后在时间的流逝中小小地期待着Z先生的回复。关于血型和个性,关于信用卡和爱情信用度,关于速冻食品和快要过期的保鲜食品的爱情思考……这些人人都会经历的生活细节,总能被情书里的风趣文字诠释得充满温情。
热门推荐
  • 搭讪心理学

    搭讪心理学

    一本专为患有搭讪恐惧症、社交障碍症和语言不畅者准备的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勾搭”宝典。作者通过运用经典的事例和分析,让你成功地找到搭讪的突破口,从搭讪开场白、加强好感、引发共鸣到搭讪语言的运用,再到高级“搭讪犯”的进阶,逐步成为陌生人眼里的“开朗派”,一开口就自信满满、脸不红心不跳,进而让你与陌生人的聊天越来越尽兴,甚至成为“骨灰级”搭讪玩家、社交达人,轻轻松松实现搭讪的最终目的。本书能从根本上帮你把搭讪这门技术活练得炉火纯青,让你轻轻松松结识你想认识的人。
  • 一得集

    一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摆渡人

    摆渡人

    畅销欧美33个国家,荣获多项图书大奖。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 中国十大宦官

    中国十大宦官

    为了激励后代,增强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同时也为了抑恶扬善,借鉴历史,我们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中青年作者,编写了这套《中国十大系列丛书》。这套书在人物选择上都经过学者的反复推敲,力求名副其实。在写法上尽量做到融真实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尊重历史事实,又文笔流畅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 元经

    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是难将息

    若是难将息

    就算时隔多年,我依然觉得,你的怀抱,是这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她在黑暗的楼道里,抱着自己的肩膀,将自己的脸埋进了自己的怀抱,尝试去哭泣,却发现,自己已经一滴泪都流不出来了。从1993到2003,你在哪里?我在哪里?
  • 校花的龙神护卫

    校花的龙神护卫

    十八岁生日那晚,他的眼里飞出一条龙。从此,他龙游都市,携美同行,天下纵横。
  •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要略浅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胃知的乡愁

    胃知的乡愁

    本书用由“我”的体验式讲述,时光推进式手法,分时令记述了“春夏秋冬”四季里具特色的美食,文章以淮河流域的风物流变为推进方式,阐释了这里的小吃、养生菜肴,也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 我看你有血光之灾

    我看你有血光之灾

    “这位兄弟,我看你印堂发黑,似有血光之灾,不如破点财来消消灾。”流城人尽皆知,这千家大小姐在遭遇父母车祸去世,公司破产等一系列事情后,精神受了刺激,逮着个人就问要不要算命,还时不时胡言乱语。可没过多久,流城人便惊悚地发现:这命也算准了,这胡言乱语竟也成真了!一时间,千家从破产后的无人问津,到直接被人踏破门槛。有算命的,有消灾的,还有媒婆上门说亲的……结果这位大小姐一张机票就飞到了帝都,还开了家小店,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流城众人:当初我们不曾好好珍惜,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某男:诶?等等,我这怎么一觉睡醒,就多了这么多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