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5900000015

第15章 先行者并不孤独(14)

巴金先生在创作之余,曾经组建文化生活出版社。据记载,他的这一次“投笔从商”,只是为了扶助新人,出版严肃文学,维系文化血脉等。为此他招惹不少麻烦,有人攻击他为了钱,放弃了创作云云。一九四四年,巴金在《憩园》的后记中写道:“我开始写这本小说的时候,贵阳一家报纸上在宣传我已经弃文从商。我本应该遵照那位先生的指示,但我没有这样做,并非因为我认为文人比商人清高,唯一的原因是我不爱钱。”显然,在职业态度上,巴金先生是明确地站在“创作”一边的。至于出版,他只是“出于其他目的”的客串。“串”过之后,就又回归他的文学创作了。放下这段“历史是非”不表,单是争辩双方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表现出来的对于出版的轻蔑态度,就足以让那些怀有文化理想的编辑们感到寒心了。当然,这段往事也提醒我们的出版同仁,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名声,我们更应该珍爱自己赖以生存的行业。

行文及此,想到一件小事。那天我与几位朋友聊天,说到文化人如何喜欢两支笔或多支笔,说到“两支笔”如何有益无害。一位喜欢“抬杠”的朋友反驳说,也不尽然。比如善于取巧的人,尽可以握着“两支笔”,做编辑中最好的作家,做作家中最好的编辑云云。闻此言,我心中暗自骂道,臭小子,怎么心理如此阴暗?呵呵。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六日《天津日报》)

初上念楼

薛冰

阳春三月,收到钟叔河先生寄赠的《念楼序跋》,时时翻阅,在踪迹先生近三十年间编书、著书和读书历程的同时,恍惚也看到了自己读书求学的足迹,故而感触尤深。我的最高学历是高中二年级,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只能算个半文盲,幸亏在度尽劫波之际,就读到几部好书,开眼界,拓胸襟,受用半生,至于年过花甲,还不见得太落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钟先生所编的《走向世界丛书》,而丛书各册序言结集而成的《走向世界》,竟被我翻烂了。如果说,郑振铎、黄裳诸先生的书更多地引导我们走向历史和传统,那钟先生的书则教会了我们以世界眼光回观中国。

也就想到,钟先生近年几部著作,都以“念楼”为名,我虽有幸两次面聆教诲,却无缘一上念楼,不免遗憾。

无巧不成书。清明时节,恰得彭国梁先生邀,与王稼句先生同赴长沙开会。稼句是初次入湘,所以在出发之前,两人就商量好了,一定要留出时间,去念楼拜望钟先生。国梁理解我们的心情,事先做好了安排。这样,在四月九日的上午,沾濡着长沙迷离的雨花,我们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念楼。

就建筑而言,这座楼房不会给人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是因为有钟先生住在这里,它才会为当下读书人念念不忘。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善哉斯言。念楼中的陈设,一如钟先生所描写的那样。宽敞的客厅一角,安置了一张书桌。书桌后的两个大书架上,满放着的都是工具书。一部《汉语大词典》,牙白护封的中部已经被摸得变了颜色,可见先生平素治学的认真。先生的藏书,则在书房中。

钟先生放下写了一半的文稿,关心地问及我们的行程。因我刚去过长沙县的金井镇,他回忆起当年从平江来长沙,就要经过金井,那时全靠步行,起早带晚,要走整整一天。现在有了公路汽车,人的活动半径就大得多了。

虽已是八十高龄,钟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兴致勃勃地谈起他最近在做的几种新书。因说到《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旧版印得不理想,正打算重做,稼句当即表示,可以为钟先生找到该书的线装本,作为重印底本。

钟先生送《念楼序跋》给稼句和国梁,因为我已有了,便另送了我一部湖南美术出版社版《念楼学短合集》的精装本。这部书的序言,钟先生请了杨绛先生来写,因为当年《走向世界》的序言,是钱钟书先生所写,而且是钱先生主动要求写的。这在钱先生,是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杨先生序中提到的“双序珠玉交辉”,就是钟先生请托时的说词。杨先生不顾“腕弱”,遂成就了这一段佳话。

《念楼学短合集》的好处,杨绛先生在序文中做了“句句有千钧之重”的评价。倒是稼句注意到,这一种精装本,与他所得的一种装帧不同。那一种软精装,是将封面回折,包过书脊而成;这一种则是另做成单独的护封,外加硬纸函套。连同平装本,这一部书就有了三种不同的装帧。这也是应该记下的书林掌故。

三种装帧的共同点,是书脊外露,便于平摊阅读。钟先生说,这个创意初见于南京书衣坊主人朱赢椿设计的那一套《城市文化丛书》,“最妙的是书页全用线穿,封面也不粘连书本,书脊上能看出麻线绞结,百多页(二百多面)的本子,无论翻开哪一页,都可以平摊着看,不必‘手指头儿告消乏’。此乃近十年来第一遭真得开卷之乐”。钟先生专门写了一篇《喜得展卷之乐》(收入《念楼序跋》时易名《展得开》),以出版家的慧眼,敏锐地点出其佳处。朱赢椿后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作为《不裁》的装帧,竟一举夺得二○○七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的殊荣。

钟先生同样也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书的封面干脆印成单独的护封,和书本两不相关,不仅更加经得起翻,书名也可以出现在书脊上,这样便更好了。”而《念楼学短合集》中单册的装帧,正是依钟先生所设想的样子来做的。

《念楼序跋》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十月的布面精装本。牛皮纸护封的封底上,印着《〈走向世界〉后记》开篇第一节:“‘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这是法国诗人缪赛的名句,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态度。真正能够不用别人的杯喝水吗?其实也未必尽然;不过有这么一点儿洁癖,就不那么容易随着大流去吃大户罢了。”

坚守着“这么一点儿洁癖”,不“随着大流去吃大户”,则是钟先生的态度了。

正是这种态度,使钟先生赢得了普天下读书人的尊崇。

我们是中午辞出念楼的。当天下午,陪稼句去了岳麓书院。书院的建筑,较我前次来时又繁缛了几重,标出了几十个景点。其实我们想瞻仰的,只是那扇正门,和门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二〇一一年六月《博览群书》)

大时代里守着“一”

袁复生

钟老不是民国控。

住在他楼下的作家王平给我看过钟老一九四九年初的日记,里面对蒋介石元旦文告的评价是“哀鸿遍野”。钟老甚至对一九四九年后的台湾,也没那么乐观,他对我说:“如果我去台湾,说不定也一样被整得很惨。”“台湾的民主自由,不也是后来等到蒋经国晚年才有的吗?”从左倾青年到“右派”,在钟老这里,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没一丁点那种老革命的“上当感”“被辜负感”,而是淡然的“求仁得仁”。

如果不是看了少年钟叔河(那时候还叫钟雄)的手稿和日记里那些醒目地探讨民主与自由的段落;如果不是看了将他定为“极右分子”的《一九五七年的四十八条》,了解了“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度的民主政治,哪怕经济上再强大,也是没有很大吸引力的”,“政党的活动,主要应放在政治方面。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党的领导只要注意掌握一下政治方向就行了”这样的观点,我也会像大多数朋友一样,觉得“一切大师都是慢慢进化出来的”,或者觉得“许多大师是自我觉醒自我启蒙而来的”。

我不敢随意地给钟先生冠以“大师”的头衔。不过年轻人心中,总是有自己的学术文化地图与坐标。说起来也巧,在湖南也在中国最有分量、最有坐标意义的两个文化老人——钟叔河与朱正,他们不仅是几十年的好友,连生日也在同年同月。他们用力甚勤的研究领域,更是貌似巧合地分别为周作人和鲁迅。

以“文归文,人归人”的视角看,周氏兄弟,不管怎么排,恐怕都算得上新文化运动结出的最有分量的果实。对于他们精神脉络的理解,多年相知的难友可能才最清楚。早年同为“右派”小集团的俞润泉先生,二〇〇一年曾给钟叔河写信:“兄虽受挫折,仍重视科学,终为当代学人。”

可惜,俞先生未能看到二〇〇八年的钟先生另一篇《过头话》,专文批评杨振宁《曙光集》中的这段话:“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这篇看起来平静的文章,轻轻地一剑封喉。

知己击节叫好的时刻,也应该憾失于二〇〇六年,钟先生那篇《角先生与肉苁蓉》,从特别巧的性学史角度,对科学精神匮乏的中国传统“文科生”们进行了一次特别狠的嘲讽。当然,对钟先生击节赞赏的人,还有钱钟书这样的人物,杨绛后来写信给钟先生:“钟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与钱钟书不同,钟先生是真正“土里面长出来的学者”——父亲是学数学的,谈不上太多的家学,师门更不显赫,没读过大学,也不是某大师的私淑弟子。

时光流转到今天,确确实实地,他成了我们心中的“大先生”。能成为“大先生”,缘于各自造化。比如钟先生还有那种自制欧式木刨的行动力,有在旧书店巧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机巧,有拉板车刻蜡纸养家练出来的经营头脑。只是他们这些年,在大时代里守着的“一”,无论如何,是值得后辈仔细看,再仔细看的。

(二〇一二年一月《名牌》)

如水之交

伍杰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不敢自命为君子,但我与钟叔河先生之交,却恒如流水。我们交往已经三十有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主持岳麓书社,出版了一套《走向世界丛书》,敲开了出版面向世界的大门,一时名震华夏,智开当今。我们相识了。不久,他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找到我说,要出版周作人全集。我胆子比较小,当时出版的规矩较多,觉得出周氏之书犯忌,不敢慨然应允。但我也深感此人为文为书是有见地的。于是我想了个折中办法,对钟先生说:目前是否可以这样,全集以后再说,先出一些单品种的单行本,听听反响。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其实,此门一开,周著源源面世。从此,我们相交了。

钟先生主持岳麓书社,出了许多好书,在出版界有口皆碑。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真正编辑家,也是一个眼力独特的真正的学者。

一九九七年,我和徐柏荣、吴道弘先生主编了《中国书评精选评析》,从钟先生送给我的《书前书后》一书中,选了三篇千字文书评:《读〈炉边诗话〉》《读〈玉照新志〉》《读〈珩璜新论〉》。我认为很有特色。对这三篇短评,我作了简单的综合性评析,说这三篇书评是“以我为主、自由的、随意的、潇洒的书评”,“读来有趣”,它“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小见大,其意甚深”等等。这一评析,已收入我的小书《寻找书魂》中了。从始至终,我没有征求过他的意见,不知他是否同意。后来,我们也没有谈起过这件小事。

一九九九年九月,收到他著的《儿童杂事诗图笺释》。此书生动、活泼、有趣。我只是阅读,没有评论。之后才知道,不久他去了美国。到二〇〇四年,给我写了一封短信,他说:“二〇〇二至二〇〇三年我到美国去住了差不多一年。回来后,老婆又病了,忙得很,心也烦,所以一直没给您写信。现在新年、春节都快到了,特寄上小书一本,作为向您拜年的一张贺卡。我今年已七十四岁,离休亦近十年,于出版工作早就‘离’开得远远的了,但偶尔还写写小文章,亦不过借以消烦解闷而已。不过原先编好的《周作人散文全集》一十五卷,却已被广西师大出版社肖启明拿去,说是准备出版,若果能成为事实,倒也了却了平生一个心愿。记得八十年代您在中宣部是支持过我编周作人的。不管人怎么评价,书总是应该出的。匆匆祝过年好。钟叔河,十二月,二十七日。”从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出版事业的深情与关心,也讲到对人和书的关系应分别处理,意见很中肯。中间我们曾有过联系。直到今年,又收到他的著作《念楼序跋》。在扉页上他写了两行小字:“伍杰同志,这是一个退伍老兵对原队伍老营长的报告,请接受并致敬礼。钟叔河,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一日于长沙。”这使我很感动。他一直在做学问,一直在写,已经出版了许多著作。而且他十分关心出版事业,仍在这条战线上奋斗着。从书上的照片看,他还很精神。在电话中,他说话的中气很足,我十分高兴,愿他快乐长寿。我也送给了他一本小书,在扉页上,写了几行字:“叔河先生,您好:称我是老营长,愧当。我已是一位退伍战士。不过,我们是老朋友,时常相念。寄上一册我写的小书,里面有我的一些行踪,作为纪念。请教正。伍杰,二〇一二年九月六日。”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们的交往却始终不断。说到交往,也很平常,只是偶尔见见面,电话通通气,相互送送自己的著作;向友人打听彼此近况,托友人代为问候。应该说,我们是年龄相当,性趣相依,心灵相通,文字相交,并无功利需求,彼此轻松自如,如此而已。当下,这样交友已经很少很少了。

人生有几个三十年!这就是我们如水之交的痕迹,也是永恒的友谊。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文汇读书周报》)

拖着拉杆箱登“念楼”

李天扬

到了冬天,却忆着夏天。

同类推荐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大搜捕

    大搜捕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出奇兵;大漠追凶记;扫荡假烟“王国”;押钞车血案;梦断金山等。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利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利

    本书是爱默生的经典散文集,收录了爱默生精道的散文名篇,如《自然》《美》《自然》《力量》《文化》《伟人》等,爱默生被称为“新英格兰的先知与探索者”。而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思想与文章至今仍使人感到清新爽朗。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学欣赏价值。
  • 艰难的心路历程

    艰难的心路历程

    1949年7月,45岁已入中年之秋的巴金写了一篇题为《我是来学习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写了20多年小说的他,走进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场,好像一下找不到创作的感觉了。这个夏天使巴金有了要“变”的预感。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作家齐刷刷地坐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下,其中不少是面孔熟悉的老朋友,但解放区作家们意气风发和自信的神情却令他多少有些陌生:“我看见人怎样把艺术跟生活糅在一块儿,把文字和血汗调在一块儿,创造出一些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新中国的灵魂就从它们中间放射出光芒来。”
热门推荐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无须讨好世界,且让自己欢喜

    无须讨好世界,且让自己欢喜

    本书从事业、爱情及其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探讨如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爱的人、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以及如何与焦虑、抑郁、悲伤、孤独等负面情绪相处,如何寻找更为积极的方式与态度应对成长过程与生命本身必须应对的困境与麻烦。作者的心理咨询师身份和专业素养让这本书充满哲学思辨与积极心理学的味道。相信这本书能够陪伴读者寻找成长与改变的可能和契机,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幸福与快乐。
  • 少年侦探团

    少年侦探团

    《少年侦探团》讲述东京来了个“黑怪物”,时而融入黑暗,时而化成一道影子,阴惨惨的白牙撕开一道口子,夜行人便可窥见地狱的罪恶……“黑怪物”到底是何方神圣?侦探团团员发现的惊天秘密,使得明智小五郎也大惊失色。真相拉开了名侦探与怪盗二十面相第二次对决的序幕。
  • 残暴王爷溺宠冷血妻

    残暴王爷溺宠冷血妻

    【极宠女强1V1,男女主身心干净】一个女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抛头露面开办武馆,世人却不知她内藏剧毒,隐于黑暗,双手血腥,冰冷无情;一个男子,开历史之先河,前朝遗孤居然封王,世人却不知他身藏秘密,隐忍数年,深不可测,冷血残暴;机缘巧合亦或是阴谋使然,她嫁入了王府,他们在王府各自隐藏真实冷血的一面,当两颗冰冷封闭的心一旦打开,不知会爆发出怎样的热焰……天雷滚滚,大雨滂沱,她掐着他的脖子,面色冷厉:“别背叛我,否则你不会想知道背叛的后果。”看着她被冰冷包裹的几乎要毁天灭地的坚决,忽略快要窒息的感觉,他笑的温柔,宠溺的摸着她柔软的发丝:“如你所愿。”但见那冰冷的双眸璀璨一笑,誓要这天雷这暴雨作他们的见证,一生一世生生世世,唯有此人,誓死不放!洛儿新坑异界女王,妖孽的宠后【强强宠文1V1,身心干净】前生今世,被弃,被抛,天,这样耍她,好玩么?好玩么?!你妹的!被抛弃也就算了,为毛有野兽?她还是个婴儿好吧?野兽也就算了,还有被雷劈来的追杀者,她还是个婴儿,好么?!要吃她?要杀她?机会,给不珍惜?不好意思,机会只此一次身世成谜,她是这片大陆多余的存在?嘿,她还就不信邪,抢,也要抢出自己的地界……更多精彩请戳新坑……
  • 山寨革命

    山寨革命

    从iphone到hiphone,从山寨版刘德华到山寨版周杰伦,旺子牛奶、Nlke运动鞋、百谷虎搜索……2008年,“山寨”一词呼啸而来,并成为当年最火的网络词汇。
  • 暖爷强制爱:冷妻难追

    暖爷强制爱:冷妻难追

    一场蓄意的阴谋让她失去了温暖的家也让她忘记了一切,可那梦中时时闪现的模糊影像又是什么?她努力生存只为找回自我,找到可以停留的港湾。一份资料,一份十多年的委托,把他和她牵扯在一起,对面相见不相识,可命运的红线终将裹紧他们,挣不开,逃不掉。她,雌雄莫辨,世人眼里精致的少年?还是少女?一场意外,被组织强行变成了无爱无恨的任务执行者,可她始终记得忠于自己的心。他,如九天流云,白云出岫,清贵非凡,可谁又能看到他温润眼底的波澜不惊和冷漠无情,他真正的暖却只为一人倾。【宠溺篇】“阿颜,阿颜,吃个橘子,我帮你剥好了”木亦墨举着手里的橘子殷切的看着自家宝贝小妹。“二哥带你去研究室,最新的军火,你随便挑。”木亦衍拉起坐在沙发上面无表情的某人大步往外走。“曦儿,大哥订好了机票,一起去看看父亲吧。”横起一臂拦住木亦衍的裴温笑的温文尔雅。“零儿,来,外公要和你视频。”悠悠然走出的某人举着手机,笑的优雅无耻。某个大宝贝神情不变,眼中却飞速闪过一道流光,接过手机转身走回了房间。众位妹控······【冷漠篇】“Zero,人抓住了”某人扶了扶厚重的老式眼镜,恭敬的站在一旁。“走吧”“哈哈哈哈哈哈,你是我最完美的实验品”倒在地上的男人癫狂的看着零大笑着,“你怎么能背叛我,谁允许的?”突然男人神情大变,恶狠狠的咆哮出声。“Zero?”某男隐在眼镜后的眼里是压抑不住的凶光。“把他的试剂拿来”毫无波澜的声线响起。片刻,各色的试管药剂摆在了桌上。“给他注射”“不,不不不,不···”癫狂的男人惊恐的挣扎着,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一针接一针的进入体内。“你既一生致力于这个,那就让它送你一程”转身离去,徒留身后的男人一声大过一声的嘶吼。大门关上,隔绝了一切声响。“烧了”肆虐的火苗冲天而起,烧尽了这里的丑恶肮脏,就让一切回归尘土······本文一对一,双强双洁,热血复仇伴随宠溺无限,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坑品保证,欢迎跳坑!
  • 佛说兜沙经一卷

    佛说兜沙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晓菲的格子铺

    林晓菲的格子铺

    起初,林晓菲来六里屯只是租一个房子住。可她却被这里一溜儿的店面抓住了,似乎六里屯在等待着她的到来,为她做着开铺的准备。林晓菲浏览着,六里屯其实是一个小城区,不远处就是省城的大学城,街上走动的大都是在这里租房的学生。一个月后,林晓菲已是一家格子铺的老板了。所谓格子铺就是把租赁的商铺再分成几间格子租出去,收取租金和管理费。赵凯能租下格子铺将近四分之一的柜台,是林晓菲没有想到的。之前,林晓菲在一家热水器的代理公司上班,赵凯是她的业务主管,如果说结缘,或者其他什么的都是从那儿开始的。
  • 重生之将门凰后

    重生之将门凰后

    重生异世,八岁为后。垂帘听政,深宫月冷。莫名互换,权谋四海。初心不复,谁舍谁收?
  • 神女毒医

    神女毒医

    21世纪的某巅峰毒女子,一不小心就多了个姓,成了从高处摔下来的天才。既然摔了下来,她便再次站上去!站得更高!有人惹她?拜拜!废材?咦,你被废材秒杀了哟~身为妄想藐视世界的强者,怎么可能孤身一人?恰好这里盛产美男,帅哥数不胜数!某女静悄悄地凑上去,“不如我们……聊聊天?”某男眼都没抬,“滚。”某女转身欲走,“我这等美人,竟然有人不懂欣赏。既然如此,我便换个人喜欢罢。”某男咬牙切齿,“回!来!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