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00000003

第3章 观照内心,修好心转好运 (2)

圣严法师说:“难道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最后也独自离开吗?”

修行者说知道,但是仍然害怕。

圣严法师问:“那么在禅七修行中你还害怕吗?”

他说不怕,但是一回到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的恐惧与不安就会再度袭来。

这个修行者所体验到的更多是情感上的孤独,情感上的无所寄托与无可信赖让他感到茫然和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因孤独而感到不安的人比比皆是,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孤独的态度。事实上,孤独是修行与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真正有心修行的人来说,热闹的场合固然可以参与,但更应该适应孤独的情境,并且要能够出于自愿随时置身于孤独之中,尤其是“主动的孤独”。

一位禅宗大师曾闭关修行多年,在闭关之前,一位年老的居士来拜访他,并问他:“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和尚?”禅师并未作出明确的回答,这就像无法预计陶器经过炉火的烧烤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样。孤独的修行与学习就像陶器烧制的过程一样,痛苦在所难免,但能使人得到提升。

事实上,一个人独处时,最好的知音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对于修佛之人而言,虽然闭关时不容易受他人影响,但倘若一个人的修行功夫不够深,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妄念左右。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在孤独的环境中,若不能踏踏实实地潜心学习,就可能迷失在自己所设的迷障中。

孤独固然令人感到痛苦,但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主动的孤独”更是如此,无论是修行,还是日常的学习,孤独的环境都能够让人获得平静的心态和静谧的氛围,不容易受到外界杂务琐事的干扰。在孤独的环境中,人最好的知音就是自己,通过“主动的孤独”,平静地面对自己,调理身心,思考生命。当人处于孤独之中时,一切烦恼和牵挂都沉淀下来,这样他会更容易看见自己的内心深处,更容易在内心深处找到自我,了解自己。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努力贯彻,坚持到底。

自省的力量

【佛心智语】

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佛陀强调自觉觉他,强调要以达到觉行圆满为修行的最高境界。要改正错误,除了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之外,还要不忘时时观照己身。自省自悟之道,可以使人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达到水一样的境界,在至柔之中发挥至刚至净的威力,具有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时刻自省,还有什么痛苦、烦恼是不能排遣、摆脱的呢?佛说:“大海不容死尸。”水性是至洁的,表面藏垢纳污,实质水净沙明,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

古代,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地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禅师指着桌上的一瓶水,微笑着对官员说:“你看这瓶水,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官员思索了良久,似有所悟:“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了点头,说道:“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却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不停地振荡它,就会使整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那么心灵不但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官员恍然大悟。

观水学做人,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便能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时常自省,便能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时常自省,便能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时常自省,便能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但如果没有自省的态度,即使明镜摆在面前,也是视而不见,视若无睹,何谈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呢?

佛陀当年为了说明自省过失的重要性,作了一个比喻,记载于《百喻经》中。

有一个村庄的人合伙偷得了一头牛,并将它宰杀后分食。失牛的人追踪到村子里,问村人:“我的牛在你们村庄里吗?”

偷牛的村人答:“我们没有村庄。”

失牛人问:“池边不是有棵树吗?”

村人答:“没有树。”

失牛的人又问:“你们是不是在村庄的东边偷牛?”

村人仍旧回答:“没有‘东边’。”

失牛的人再问:“你们是不是在正午偷牛?”

村人还是回答:“并没有‘正午’。”

于是,失牛的人就说:“没有村庄,没有池塘,没有树还算合理,可是天底下怎会没有东边,没有正午呢?所以你们一直在说谎,牛一定是你们偷的。”

那些村人再也无法抵赖,只好承认。

佛陀用这个故事来比喻那些犯了戒条却极力隐藏,不肯自省忏悔,改过迁善的人,这样的人总是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最终无法掩盖其罪。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恳切地发出忏悔,才能走上光明的大道。

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自省,因为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好比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荡胸怀对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在我们迷路时,在掉进了罪恶的深渊时,在灵魂被扭曲时,在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荡涤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机勃勃。

有约束,不会走错路

【佛心智语】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一种非凡的能力,那便是人懂得自我约束。

佛法中之所以有十分严格的持戒,是因为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一定的约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一定的约束,没有事物有绝对的自由,只有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相对自由。

约束和自由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了约束才会有自由,因为自由存在的前提是束缚,没有道德、法律上的约束和规定,或者各种人为的规则和要求,自由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没有自由,约束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不仅是人,自然界里的其他生物亦如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阐述的是生物链,而生物链就是自然界中自由与约束的关系。没有一种生物是没有天敌的,它们在和同类生活的同时,也要提防天敌的袭击。假设哪天狮子不吃羊了,豹不食兔子了,所有动物都安乐地繁殖,那么终有一天,世界上的动物会越来越多,那么除了“人口危机”外,还会出现“动物危机”,到时候动物们是不是也需要找一个星球来移居呢?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一种非凡的能力,那便是人懂得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就是自律,是人生很重要也很难得的品德,也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一个声誉良好的人总是能使自律成为习惯,正因为自律,他的品行才能经受住多种考验。但是,人也难免出现疏忽。这一时的忽视,就可能前功尽弃,使数年名声化为流水。

这天,刚刚做完日常佛事,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方丈守心法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瓷瓶摔得粉碎。众弟子一下愣在了那里,不知方丈的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所致。守心法师见学僧都以探询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语气凝重地说:“一抔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被我们摆上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千百年都不会损坏,可以万世流传。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一文不值了。同理,一个人,尤其是敛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号,悟出了境界,不是件易事,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便与瓷瓶无异!”僧侣们都默默无语,有些人忽然有所顿悟,合掌跪地,深表忏悔。

正如守心法师所言,人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便与坠地的瓷瓶一样,一文不值。名声品行积累起来不容易,但挥霍一空只是眨眼之间,令人痛惜,所以古人总是强调谨小慎微、善始善终。

约束看似抽象,但事实上,世界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河床是河流的约束,如果河流没有了河床的约束,那么它将泛滥成灾;轨道是火车的约束,如果火车失去了轨道,那么它将无法行驶;土壤是植物的约束,如果植物离开了土壤,那么它将不能生存。道德与理智是人的约束,如果人失去了理智,没有了道德与规定的约束,那么这个世界将一片狼藉,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文明了。

方向盘对车轮的限制、约束,是为了不让它走错路,不至于跌到深渊之中;人们对花草树木的约束是为了塑造它们优美的气质,让它们成为供人观赏的美景。

因此,约束是必要的,对人对事物具有促进的作用。放任自由只会导致泛滥成灾,只有约束才能成就秩序、成就和谐、成就圆满。生活中唯有学会自律,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修炼一颗坚毅守矩的心,才能拥有坚强的意志,成就美好人生。

以勇气忏悔,用真诚改过

【佛心智语】

忏悔是一日三省吾身的坚毅,是放下屠刀的睿智,是对过去丑陋行为的诀别。

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悔和爱是两种美德。”一个人能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是有力量的表现,是心灵接近纯净光明的象征。在佛家看来,忏悔能消一切业,能增长善法功德。

常惭愧、常反省、常忏悔,才能常进步。一颗时时自省、时时惭愧、时时忏悔的心,如一盏警示灯,保证生活航路的平稳安全。如果一个人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经常惭愧对父母的孝顺不够,对老师的尊敬不够,对亲人的照顾不够,经常惭愧对晚辈的提携不够,经常惭愧不懂世间的各种学术,惭愧对别人的恭敬与沟通不够,惭愧没有能力担当世间的各种责任,并在这种惭愧之上自省,进而忏悔改正,就一定会奋发图强,有所作为。这是学佛者的佛道,也是为人者的人道。

佛陀让弟子们在庭院中竖起一根大铁柱。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来阿难,请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难梳洗完后,穿着新装来到佛陀面前时,佛陀慈爱地对阿难说:

“阿难!我要请你帮我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阿难急忙问:“世尊,您要我给您做什么事呢?”

佛陀微微一笑,指着那根竖立在不远处的铁柱对阿难说:

“你去敲一敲那根铁柱,一定要用力地敲,使劲地敲。”

阿难点头答应后就走到那根铁柱旁,拾起地上一块坚硬的石头,对着那根铁柱先试着比画了几下,随后用力敲了一下。

猛然间,那根铁柱发出了响亮的声音,这声音几乎传遍整个舍卫国,连地狱里的饿鬼和畜生道的畜生们也都听见了。更奇怪的是,大家听到这声音后,所有的痛苦、烦恼都消失了。这些事阿难在敲击铁柱前并没有想到,事实上,连阿难自己也被声音震撼了。

这声音将在僧房中休息的比丘们召唤了出来,他们都会聚到讲经堂。

佛陀对他们说:“众位弟子,明天就开始新的一年了,大家已学习了一年的佛法,现在你们应该反省一下自身,我也同样需要反省。你们两人一组,各自向对方检讨自己的过失,并要对自己所犯的过失作出忏悔,使自己的身心清净不染杂念。”

所有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两人一组,认真检讨自身,忏悔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一天中,有一万个比丘感受到了佛义,消除了一切杂念,另有八千个比丘修成了阿罗汉。

使八千比丘修成阿罗汉,使一万比丘除却杂念,这就是忏悔的力量。忏悔能战胜自己内在的敌人,清除自己灵魂深处的污垢尘埃,减轻精神痛苦并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同类推荐
  • 告诉学生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告诉学生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从古到今,由中而外,流传着许多令人频频赞叹、拍案叫绝的机智故事。这些机智故事里的主人公们,或面对刁难机智反击,或面对困境沉稳渡过,或面对尴尬巧妙应对,或面对困难勇敢解决……总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人公机敏灵活、随机应变,以机智的方式解决突发事件。这些故事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更让我们从中学到了智慧。看到这些充满睿智的故事,我们总是会会心一笑,或是由衷佩服主人公的聪明机智,我们还会反问自己:我也能拥有过人的智慧吗?
  • 孝敬父母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梦想让你无所不能:林书豪给青少年的13堂成长课

    梦想让你无所不能:林书豪给青少年的13堂成长课

    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男孩,因为儿时的梦想,只身闯荡美国最繁华的城市。在高手云集、危机四伏的大都市里,他遭遇排挤,饱受非议,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他。在接连不断的打击面前,他一次次尝试用努力改变际遇,但结局总是事与愿违。他迷茫过,失落过,甚至开始想要放弃,然而就在他打好铺盖卷准备离开的时候,幸运女神突然给了他实现梦想的钥匙。于是一夜之间,咸鱼翻身,他的名字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成为全世界的英雄。看到这个故事,你可能会想到很多个名字:蝙蝠侠、蜘蛛侠、超人、绿巨人、钢铁侠、美国队长,甚至功夫熊猫。然而,这些大名鼎鼎的漫画英雄在我们的主人公面前,却都显得有些夸大和不真实。
  •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首先是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的过程,人性弱点是成功真正的障碍,只有认清和克服人性的弱点,才能走向卓越。本书介绍了人性中种种妨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弱点和缺陷,同时阐述了克服这些弱点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人们认清自己人性的弱点,剔除自己迈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从而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 微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看穿行为背后的秘密

    微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看穿行为背后的秘密

    本书从身体小动作、个人小习惯等方面入手,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微小动作,以科学态度、通俗的语言进行解析,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藏在微动作背后的真相,轻轻松松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掌握人际交往的主控权,少走弯路,迈向成功和幸福。
热门推荐
  •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塔木德》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研究犹太做生意的智慧、控制金钱的智慧,还不如学习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因为后者是前两者的基础。
  • 灵界全职

    灵界全职

    三魂七魄,灵种三变,阴阳双使,天人合一,本命星君,星盘在此,生死祸福,非由创之。灵魂召唤,五行各异,废材逆天,再创天史。负我者,人劫难逃。嘲我者,心惊胆战。逆我者,必诛灰罚。
  • 明星检察官

    明星检察官

    一个中国刑警重生,意外成为一名韩国检察官。他是检察官中的破案高手,是娱乐圈中炙手可热的明星。他就是明星检察官。新书《舌尖上的武道强者》已发布
  • 天下倾

    天下倾

    她是灵族之女,为完成父母夙愿,女扮男装傲视天下,独自撑起风雨飘摇中的郡国。他是一国世子,纨绔不羁,事事要与她争个高下,誓要夺她天下第一的称号。他是一朝之君,却受制于人,为重掌朝政蛰伏数十载,一朝爆发,便势不可挡。放浪形骸的他遇见清高傲慢的她,再怎么肆意捉弄也无法让她眼神停留一秒。隐忍腹黑的他遇见忠心至上的她,即使曾怦然心动也敌不过为国尽忠的宗旨。她潜心学武,钻研谋略,只是为了报王恩情,最后却发现只是个阴谋,命运之轮忽然扭转,将她转向未知的方向。当她回头看时,才发现那个放荡不羁,一脸邪笑的人永远在她的不远处。云起云落,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改变不了天下分久必合之势。那我们就隐居山林,做一对神仙眷侣可好?只是,仿佛仅仅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梦醒后她才明白,一个腹黑阴险的帝王,怎会放他们天涯逍遥?再回来时,她眼神温柔,巧笑嫣然,眼底却是冷笑嘲讽,仇深似海。她带着仇恨归来,誓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 动物植物的故事

    动物植物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爷爷

    爷爷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不败丹皇

    不败丹皇

    世人以为他薄情寡义,谁知他却重情重义。世人以为他无用纨绔,谁知他是绝世天才。他进阶速度一骑绝尘。他作战经验无比纯熟。高阶武技他一抓一把,神兵利器他用来切菜。世界上最尊贵的身份莫过于炼丹师。很不巧,他也是,而且等级还不低……
  • 无形的来客(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无形的来客(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旱塬播绿

    旱塬播绿

    1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芜,干旱少雨,风沙四起,生态恶劣,人烟稀少。作为移民开发区,各项建设是一张白纸,创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 天戏

    天戏

    天黎大陆口口相传:天不生荒,万古如长夜。世世代代守护大黎三百年的荒姓人一夜之间惨遭灭门,幸存稚童荒君渔韶华白首仅剩十年生命立志报仇!结交生死兄弟,相遇红颜知己!在爱恨交织的天黎大陆,荒君渔手持荒戟横扫大黎所有宗派,征战西土脚踏四大凶地!欲错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