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100000004

第4章 投身抗战(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难当头,举国抗战。血气方刚的王朝闻自然也不甘落后,他利用自己的专长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运动。起初,王朝闻只是在一些进步青年的带领下,在杭州的湖墅一带画抗日壁画。后来,随着抗战的深入,王朝闻有时也会跑到杭州的一些周边地区,诸如诸暨、桐庐、萧山等县镇画壁画以宣传抗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朝闻的抗战热情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杭州地区似乎已经满足不了他的创作“胃口”,热情高昂的他走出杭州,带着一大帮志同道合的伙伴,来到宁波、绍兴、余姚等地进行宣传效果更好的广场展览。王朝闻曾经回忆道:“在艺专的图书馆曾经见过一套法国出版的宣传画,其中有几张表现的题材是工人集会。画家着重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手法简练而有明显的情绪特征。我将这些绘画介绍给罗工柳等进步同学,后来在延安时还见到罗对这些绘画拍摄的照片。”由此,我们不难想见王朝闻所创作的抗日宣传画上的人物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尤其是中国人民和日本鬼子这两类正反人物的情绪特征的对比自然是泾渭分明。在抗战中提升绘画技术,在学习中积极宣传抗日,在特殊的环境下,王朝闻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绘画技艺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1937年11月,随着淞沪会战的失利,杭州艺专不得已向西撤离。王朝闻本打算与学校共进退,但临时又改变了主意,决定脱离学校。而正是这个不经意的举动,让他遇到了生平的又一个贵人——艾青。事情还要追溯到艾青在萧山火车站偶遇王朝闻。当时,艾青刚刚从监狱获释,看见穿着校服的王朝闻,便认出他是艺专的同学。他听王朝闻说在参加抗日的一些活动,便道:“刘保罗刚刚出狱,他在浙江省抗敌后援会的机构下面组织了一个流动剧团,正在招兵买马,你现在正好可以去投靠。”艾青当时正急着乘火车赶往桂林,并没有来得及跟王朝闻细细交代,就挥一挥手,各奔东西了。但他的寥寥数语改变了王朝闻的人生轨迹。

流动剧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全称是浙江省抗敌后援会流动剧团,参加该剧团也就意味着王朝闻毅然决然放弃了未完成的学业,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时代浪潮之中。就在这一年的冬天,王朝闻在邵荃麟和史风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这一天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成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这一天,王朝闻激动无比,因为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即将以一名革命文艺战士的身份开始新的事业;这一天,他有了精神的寄托,有了照亮前程的导航灯,有了开拓进取的战斗力;这一天,他辗转反侧,彻夜无眠。

1938年1月,流动剧团在丽水经过短暂的集训,便兵分两路开始了宣传工作。受中共浙江省临时工委的委派,王朝闻跟随大部队来到浙江省龙泉县开展地方工作。王朝闻在县民众教育馆担任馆员,还兼任保安队的政训员。他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宣传,提着颜料桶到处画壁画、写标语。在创作抗日壁画的过程中,王朝闻紧密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生活疾苦,体验群众的日常生活,在与群众的交流闲谈中,王朝闻受益匪浅,不仅收获了抗日壁画的创作素材,同时也为自己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普通的人民群众为王朝闻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基础素材,而他的政治信仰则为他的创作思想指明了方向。邵荃麟常常和王朝闻探讨美术创作,这位良师益友对王朝闻精神世界的丰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次,邵荃麟不经意向王朝闻提起,说他看过一幅外国绘画,虽然画面上仅仅只画了一双破皮鞋,但是观看的人一看便领悟了画中所蕴藏的意境,因为从一只鞋的处境便可推断出该鞋主人的生活处境。这细节刻画和间接描绘所表现出来的画面震撼力与王朝闻一贯倡导的抗日壁画风格可谓不谋而合,对他的启发不小。后来,王朝闻不免感慨道:不论多么富于表现力的生活细节,在大型作品中始终居于从属性的地位。但是,不论多么巨大的作品,倘若它缺乏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细节,便不能给观赏者造成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可见,细节决定成败,王朝闻是在抗日工作中明白了这个艺术的真谛。

在浙江流动剧团工作期间,王朝闻还创作了几套连环画,主题自然主要围绕抗战展开,其中一套名叫《姆妈》,主要描写了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觉醒之后奋起抗战的过程。总共31幅的连环画,紧凑并连贯地表现了这位妇女在日寇逼迫下的无奈、清醒之后的觉醒、投入抗战之后的坚定等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另外一套《刘兰亭上吊》所表现的主题是做汉奸只有死路一条,而《李有富当兵》则描述了一个农民参军的故事……王朝闻总是试图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来唤起全社会民众的抗日雄心。在离开龙泉之前,王朝闻创作了一套全新的抗日连环画《小黑子》,反响热烈。故事的主要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游击队长的儿子小黑子,因为经受不住侵略军的诱惑,仅仅一块怀表,就让他说出了游击队的行进路线。这样一来,游击队行踪曝光,损失惨重。后来游击队长知道此事之后,大义灭亲,亲手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就地正法。对于这个大义灭亲的结局,王朝闻曾与邵荃麟发生过争论。因为塑造人物的时候,王朝闻将小黑子的年龄限定在了10岁。他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小黑子毕竟只有10岁,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价值判断能力,应该以教育为主,而不是简单地施以极刑,不过最终王朝闻还是选择了妥协。不过,理性的思维毕竟让他的连环画作品在幼稚和急就中增添了几分理趣。

1938年8月,党组织派王朝闻到长沙去找黄粲,希望他向政治部三厅的田汉同志了解关于联系组织抗敌剧团工作进展的事宜。但是当时正值武汉会战,兵荒马乱,音讯全无,等待毫无结果。这时,王朝闻又碰到了在浙江流动剧团认识的刘保罗。刘保罗告诉王朝闻,武汉的局势十分动荡,大家伙都忙着撤离,根本没时间理会你们说的事情。王朝闻觉得有理,但又心有不甘。刘保罗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便说:“抗战剧团的事情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了了,暂且也搁置一下吧。倒不如跟我到大别山前线去,你到那里照样可以发光发热呀!”在刘保罗的竭力力劝说之下,王朝闻便跟随他去了第五战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廖磊部的战地服务队。战地服务队,顾名思义为抗战服务。主要的任务便是抗日宣传,尤其在战时,还要动员群众支援前线。

因为日军时常进山侵扰,服务队便自觉地为村民站岗放哨。战地服务队尽管战斗力一般,但是排查敌人的“实力”却不得不叫人刮目相看。有一次,一位卖灯草的小贩进村卖灯草,战地服务队的队员怀疑他是汉奸探子,不由分说便将他抓起来送到了国民党师部,而怀疑他的理由听起来也十分可笑,居然是因为他的帽子里面糊着敌伪的报纸。这个小贩不明不白被吊起来,严刑拷打了三天三夜。不是不招供,实在是无供可招。王朝闻仔细地观察了这个小贩的一举一动,判定他的表现不像是汉奸。再加上就凭那张所谓的敌伪报纸而草率地下结论,结论也自然是站不住脚的。因此,在一天夜里,他约了另外一位有着同样看法的队员前往一位李姓国民党参谋长的寝室反映情况,报告不宜再对那位小贩施以暴行,而应该尽快将他释放。当时房间里还有另外一个副师长正躺在蚊帐里吸食鸦片,可能是正吸到兴头上吧,抬起头便是一顿急风暴雨式的怒吼:“捉鬼的是你们,放鬼的也是你们。你们吃饱了没事情干啊!到底想干什么?”两人无功而返。王朝闻从此对所谓的友军另眼相看,那粗鲁的吼叫打消了他为民请愿的念想。

随着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国共关系也随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蒋介石提出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于是国共关系急转直下,战地服务队的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限制。无比气愤和异常失望的王朝闻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热门推荐
  • OXFORD

    OXFO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秋天来了你还好吗

    秋天来了你还好吗

    “奕辰,别忘了你欠我的”“哦,我还欠你的”男子笑的一脸得逞。初见的倾心,躲得过家族的恩怨,躲得过以后的误会,躲得过天的阻碍,请期待《秋天来了,你还好吗?》更新。(虽然会有点慢,但也请喜欢我作品的为我点赞,初次写作,请多多指教。)
  • 夜半笑声

    夜半笑声

    一个从孤儿院里出来的男生拥有不正常的听力,他的人生从此改变。一个红色影子的出现,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 红颜祸水背后真相:褒姒传

    红颜祸水背后真相:褒姒传

    自古红颜多祸水,西周褒姒,一笑倾城。人人都知道,为了得褒姒欢心,周幽王不惜荒废朝纲;人人都知道,为了让褒姒为后,周幽王不惜杀妻弑子;人人都知道,为了搏褒姒一笑,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葬送百年大周基业!人人都骂她是红颜祸水,人人却又羡慕她有幽王的痴心错付。从没人知道,她居于琼台之上,是从皑皑白骨中全身而退,满身伤痕;从没人知道,她丹凤朝阳,贵为一国之后,是背弃了家族的盟誓,断臂求生;从没人知道,她盛极荣宠,是承载了多少不愿与不幸,笑容下肮脏的血污,有谁知,又有谁怜?人人都知道她不笑,可没人知道,她不笑,是因为没有什么可开心的事情。……
  • 弃妃

    弃妃

    她是异世一缕孤魂,在魂飞魄散前附身于黎国公主之身...重重阴谋,真真假假,谁曾真的把谁当真……当冷眼看着自己的骨肉化为一滩血水,该恨的又是谁?待自己如亲人的嬷嬷死于非命,身边人的处处陷害又该如何自处?那个说要保护自己疼爱自己的男人最后皆因权位而选择放弃自己时,将该如何立足?本文虐身虐心,心脏弱者勿入,第一篇文文,希望亲们可以多多收藏,多多投票,鞠躬,表示感谢。如果喜欢,请给咱留言,记得喜欢要收藏哦,不得不看的好文,不能错过哦。
  • 我的刀剑易生

    我的刀剑易生

    在这有与世隔绝的龙族;里之乡的长耳精灵;鬼斧神工勤劳朴素的矮人;族群繁杂的亚人种;最弱小人口最多的人族。我,高怀英,既然来到了这个奇幻世界。我只想安稳的和我的妹子们过完这一辈子,并在超大陆开启了他的没羞没臊的奇幻之旅。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诡刺

    诡刺

    在特种部队,狙击手的代号,一般用“鹰”,擅长丛林狙击的狙击手,叫“绿鹰”,精通山地作战的,叫“山鹰”。专门负责保护重要目标的职业军人,或者在战场上负责为受伤队友实施急救的队医,代号中一般会有“衫”字,比如驻外维和部队中的“蓝衫”。而在战场上拥有超强进攻能力,无论投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迅速适应,并单独完各成各种作战任务的综合精英,被称为“刺”。而风影楼,他的代号是……诡刺!
  • 全相平话三国志至治新刊

    全相平话三国志至治新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