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100000006

第6章 在延安“鲁艺”的日子

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位于延安城东北五公里的桥儿沟。校址选择在一个山洼的半山坡上,除了一些窑洞用作教室和住宿以外,师生们还自己动手,在半山坡兴建了十多间平房,以满足教学和生活的不同需要。王朝闻初到鲁艺时,或多或少有些水土不服。对当地环境的不适应倒在其次,关键是他对这里的师生员工情况也知之甚少,因此起步阶段困难重重。幸好,在这里还有一位杭州艺专的老同学力群。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个同学的帮助,王朝闻在“鲁艺”的日子总算并不孤单。一次,鲁艺副院长周扬要接见王朝闻,他便拉上力群一同前往。周扬简单地询问了一下王朝闻的个人情况,然后征求力群的意见:“安排朝闻同志到哪个地方?”力群思考了片刻,回答道:“要不去西山吧?西山搞雕塑比较方便。”周扬觉得有理,便决定派王朝闻去位于西山的鲁艺美术工场报到。

西山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这从众人的食宿条件便可以略窥一二。住东山的是教员,吃中灶;住西山则吃大锅饭。王朝闻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初来乍到,只能从头开始,但他一点也不介意,和西山美术工场的华君武、朱吾石、古元等人一起埋头搞创作。在美术的世界里,他们乐此不疲,津津有味。

前面已经提到,雕塑对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一般在雕塑的工作室都会开凿一座天窗,以便采光。但是众所周知,在窑洞里开一个天窗是根本不现实的。但艰苦的工作条件并没有打消王朝闻工作的积极性,他总是越挫越勇,前面险阻越多,就越能激发前行的斗志。王朝闻深知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因此他不放弃、不气馁,从附近烧陶器的窑厂找来胶泥,坚持练习雕塑。

在延安鲁艺,王朝闻同毛泽东主席也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毛主席正好来鲁艺视察工作,周扬介绍说王朝闻是从事雕塑工作的。主席一听,打趣地说道:“哈哈,原来你是做泥菩萨的呦。”寥寥数语,把在场的同志都逗乐了,王朝闻也不禁腼腆地笑了起来。当然,王朝闻也并非仅仅只做“泥菩萨”,空闲的时候还会画一些速写。当时在延安,纸张虽然紧张,但总有路子搞到一些。

可作的墨水就稀缺了,不得已,他只能用煤烟或者蓝颜料加开水混合而成。因为是速写,随时都有可能作画。王朝闻为了方便,就直接把墨水瓶系到了腰间。王朝闻素描的对象并不固定,既有鲁艺的干部和学员,又有当地的农牧民。在这一期间,他的创作成果颇丰,他自己最满意的是《老羊倌》和《政工干部像》这两幅作品。《老羊倌》这幅作品的创作纯属偶然。当时他在桥儿沟偶遇一位牧羊老人,老人饱经沧桑,双眼因常年在风沙中放牧而略显病态,双手更是由于终年劳作而遍布老茧。画面上老羊倌的姿势是王朝闻精心摆布的,但是老人握着羊铲的双手以及面部的皱纹都是客观记录,逼真写实。《政工干部像》是1942年他和夏风同志在甘谷驿后方体验生活的时候创作的。虽然王朝闻已经不记得这位干部的姓名,但是对于他犀利的目光和具有果决意味的法令纹,一直印象深刻。王朝闻一生入过两次共产党。到延安之后,没人能证明他在浙江流动剧团和战地服务队的那段经历,因此无法恢复组织关系。无奈之下,他只能重新入党。于是,在1941年,王朝闻重新履行了入党手续。这也算得上王朝闻在延安鲁艺的一件令他难忘的事呢。

延安是革命圣地,但生活物资十分紧缺,紧张的时候甚至连一块肥皂都很难找到。但是换洗下来的脏衣服又不能只靠清水冲干净,于是王朝闻学着比他先到的同志的样,把脏衣服拿到延河边上,找一块平滑一点的大石块当作搓衣板,把衣服“干”搓干净。尽管效果不错,但石头终究是石头。一次,因为王朝闻用力过猛,一条还半新的褥单硬生生被洗出了几个大窟窿,为此,他还自责了好几天。此后,他就尽量减少去河边洗衣服的频率,就是去洗,也只是用手简单地搓几下就草草了事了。因为没有肥皂,衣服洗得不干净,有时身上还长出了虱子,十分难受。

当然紧缺的并非只有肥皂,食物的稀缺更折磨人。在延安,小米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这两种谷物常常是不去糠麸的,吃起来很不好消化。加上王朝闻的肠胃并不是太好,这对本已饥肠辘辘的他真是雪上加霜。有时候实在饥饿难耐,他便硬着头皮跑到厨房找炊事员要点锅巴以解燃眉之急。有趣的是,王朝闻并没有直接干吃锅巴,而是把有些烧糊的锅巴泡在开水里面,微微加一些糖就着喝。如此一来,不曾想竟有了意外收获——这略带苦味的锅巴水倒喝出了咖啡的味道!王朝闻还就地取材,将附近枣树上的酸枣叶采摘下来,泡在开水里当茶喝,让乏味的白开水也喝出了新滋味。漫画家华君武同志曾撰文回忆道:“延安从来没有茶喝,用自己的瓦盆(既是饭碗,又是水碗)在伙房里舀些开水放着,渴了就喝。那时如果有个搪瓷杯子就是奇迹,一般是没有的。王朝闻忽然发明采集酸枣树的嫩芽来焙制‘茶’叶,酸枣树漫山遍野都是,于是有一阵,大家都喝起‘茶’来。后来又有人加入后山采集的野蔷薇,就变成花茶了。”真是苦中作乐呀,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1941—1942年,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边区经济非常紧张。王朝闻曾回忆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张,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由此可见,在那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殊时期,王朝闻是痛并快乐着的。

在逐渐适应了鲁艺的生活之后,王朝闻迎来了自己雕塑创作的丰收期。鲁迅先生的浮雕像可以称得上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他塑鲁迅像的出发点很多:一来是身在鲁迅文学艺术院,具备环境因素;二来是鲁迅逝世已经五年,从个人情感上觉得应该做点事情纪念一下。何况在走上革命艺术道路的过程中,王朝闻深受鲁迅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从思想和人格上贯穿始终,对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虽然鲁迅先生在王朝闻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牢固地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困扰了他许久。因为他毕竟和鲁迅先生只见过一次面,直接交流的机会太少太少。再加上那唯一一次见面还因为自己的紧张和害羞,久久低着头不敢看先生。因此,他很难凭借自己的直接印象在雕塑中重现先生的风采。无奈,只好以上海版《鲁迅全集》中的照片为底本,以自己仅存的那点宝贵记忆为补充,向先生表示敬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同志曾这样回忆王朝闻所雕的鲁迅像:“他眼光犀利,在瘦削和带有倦容的面庞上,流露出战斗的激情。嘴角刻画尤为生动。在众多塑造鲁迅形象的美术作品中,朝闻先生的这件作品别具一格,有自己的特色。值得提起的是,朝闻先生在这件头像中,很注意发挥雕塑语言本身的表现力。除了体面塑造、明暗处理外,作者在塑造过程中留下的捏塑手迹,使作品获得一种生动感,一种平面上的起伏与肌理的美。而这种表现手法,又紧密地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与鲁迅饱经沧桑的生活经历相吻合。”

1941—1942年,王朝闻还创作了一个以正面为主的毛泽东半圆雕像。当然,王朝闻在这座雕像上下了不少工夫,不仅以平视的侧面照片作为参考追求形似,而且还为了突出强调毛泽东平易近人的特点,在神似上也力求尽善尽美。雕塑工作完成之后,王朝闻对这件作品喜爱有加。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雕像吊装到延安中央党校礼堂大门上方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一开始雕像没有摆好,毛主席的目光有些仰视。在下面帮忙的几位党校学员顿时炸开了锅,急切地喊道:“我们的毛主席绝不是这样子的。”当时也在场的王朝闻心里不禁一怔,朝着摆放主席雕像的方向抬眼望去,立马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急忙指挥工作人员调整雕塑的摆放位置。当把雕像四平八稳地摆正成平视的时候,刚才议论纷纷的那帮学员终于笑逐颜开,并自言自语道:“这还差不多。”王朝闻看着他们满意的神情,如释重负。

就因为这座浮雕像的群众反映相当不错,在一片叫好声中,党校副校长彭真同志征求王朝闻的意见,希望他能够再做一尊毛泽东的全身像。王朝闻觉得这是对他工作的充分肯定,欣喜若狂,便爽快地接下了这个新任务。可是,王朝闻很快意识到,塑全身像的工作难度同塑原先那个半圆雕像的难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塑全身像必须要有模特,这样雕塑工作才可以顺利进行。可转念一想,毛主席平常公务繁忙,哪还有时间给自己当模特?!于是王朝闻提出一个不情之请,就是必须拍摄不同角度的全身照片作为参考。彭真将他的这个要求向主席同志作了汇报,主席只是考虑了一会,便回复彭真说:“现在物资供应十分紧张,胶片又是稀罕物,没必要为我浪费这些照片,应该把这些胶片用到该用的地方去,比方说多拍一些前线的战士嘛,让照片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嘛!”王朝闻听到这个回复,非但没有觉得遗憾,反倒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伟人对待细节的态度,给王朝闻又好好地上了一课。当然,也正因为这件小事情,王朝闻对毛主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942年,王朝闻被正式任命为鲁艺美术系教员。身上的责任重了,王朝闻工作起来也就更加起劲了。11月初,正值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庆典。为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王朝闻带领美术系的几个学生,废寝忘食地埋头苦干,用三天三夜时间赶制出了一座崭新的大型斯大林浮雕像。等到制作完成的时候,同学们便抬着这尊塑像上街欢庆,而这个时候王朝闻早已筋疲力尽,趴在了雕塑台上昏睡过去。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南泥湾是延安的一个“主题词”,很多艺术家去过那里,王朝闻也不例外——他也曾去南泥湾三五九旅体验生活,采访那里的老红军,了解当年长征的一些具体情况。有一次,王朝闻正在作画,一位年轻的小战士给王朝闻端过来一碗白糖水。受宠若惊的他连声道谢,心想南泥湾真是一个好地方,画画的时候都有人给送糖水。喝着糖水,王朝闻继续埋头作画。偶尔抬头的时候,总会看到这个小战士在冲他微笑。王朝闻出于礼貌和感激,也总是以微笑回应。这时,站在一旁看他作画的胡文粲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白糖在咱们部队里可是高档货,你知道他为什么不给别人就给你呢?”王朝闻思索了片刻,愣是没有反应过来。见他仍未想明白,胡文粲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小战士想请你给他画张画呀,怎么连这点都想不到呢?”王朝闻用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高喊了一声“哎哟!”一边匆匆忙忙站起来向小战士致歉,一边赶忙找了一个光线充足的地方,请他坐下来为他画画。不料小战士回了一句“我去去就来”,一溜烟跑了个没影。王朝闻这下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等到小战士再次出现,他才搞清楚原来小战士是跑回去洗脸去了。见小战士如此认真,王朝闻作画的时候更是不敢怠慢,一笔一画都是深思熟虑的。画好后,他见小战士心满意足地夸赞他技术了得,王朝闻的心里就别提有多开心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于是,举国欢庆,延安更是成为了欢乐的海洋。王朝闻和辛莽、力群这两位同志一起爬到山头上观看壮丽的火炬游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蜀地崛起的中国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热门推荐
  • 美人娇

    美人娇

    秦王萧元奉旨不得娶妻,起初他并不在意,打光棍就打光棍呗,待遇见谢澜音,王爷终于头疼了,想方设法要娶她。谢澜音:非我不嫁,是你皇上爹不许。萧元:你等着,我这就去反了他!
  • 囧神来了

    囧神来了

    朱浩天拿着定魂珠,差点笑出声来。他非常肯定,这颗充满魔力的珠子,将会帮他成为一名王者:睥睨天下,有钱有势,坐拥香车美女无数……“喵~”忽然,一声凄厉的猫叫在耳边响起。朱浩天受到惊吓,手上随之一抖,竟将定魂珠抖落到地上……“啪!”朱浩天简直不敢相信,这颗要帮他成为王者的定魂珠,拿在手里还没捂热,就特么摔碎了……摔碎了…………这是一个“囧”态百出的爆笑故事,也是一个“天意弄我,我必弄天”的热血故事。请谨慎阅读,可能会上瘾哦~
  • 霞外杂俎

    霞外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布武天下系统

    布武天下系统

    一个神秘的系统,让秦布武拥有穿梭于两个世界的能力,在江湖世界学会武功,到现实世界传下武功。地球世界,江湖空间,两个世界的真相为何,系统又是从何而来······
  • 莫放相思醒

    莫放相思醒

    她想到沈航这个人,也想到自己今晚是要等沈航电话的。认真算起自己喜欢了他十二年,喜欢的兵荒马乱,听起来仿佛是热闹非凡的,但这始终是一场哑剧!即使白晶走了,羽欧也不会说出来,因为她太了解他,如若说出最终只会变成悲剧。什么叫无奈,也许这就是个很大的无奈吧?十二年后我在我最熟悉的地方重逢了我最爱的人,而我依然什么也不能说,只因我太了解你,嘻嘻,你的品味注定我不是你的菜!
  • 萌妻作妖记

    萌妻作妖记

    带着记忆重生成了小团子,某公主有点生无可恋。但是她不知道,捡了自己的那个大帅哥,已经快连求生欲都没了。是谁说,重生的女主要报仇的?是谁说,穿越还被赠送空间套餐的男主能成就一番伟业的?骗子!都是骗子!【这是个一本正经的宠文。养着养着就长大了,大了大了就喜欢了,喜欢喜欢就娶到手了……】
  • 时光煮酒

    时光煮酒

    短篇幅的小故事,比较适合闲暇的时候看。作者君文笔不好,请笑纳。每一篇都是独立性滴。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钓鱼

    钓鱼

    我爱上的一个男人,给我讲了他的一段人生故事。我有个发小,一个村里的,一起上学,一起玩,真正的出屁股朋友。我们村前条小河,一到春天就涨水,很多鱼都在水面乱跳。我和发小一起去捉鱼,装鱼的脸盆就放在岸边。每捉到一条鱼,我们就奋力游回来,放进盆里。我们从放晚学一直捉到天黑,直到脸盆满了,才回家去。村里传来爹妈吆喝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在岸上匆匆分鱼。发小拨了河边的草,将两个裤腿扎了,将鱼捉进裤管,又灌进水。我端着脸盆,发小背着两条灌成猪大肠模样的裤腿,飞快往家跑。
  • Cowley's Essays

    Cowley's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