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500000030

第30章 失望而不绝望:恩斯特·布洛赫的总体辩证法(3)

布洛赫的《希望原理》不同于卢卡奇的《理性的毁灭》,并没有简单地给法西斯主义和存在主义贴上“非理性主义”的反动标签就万事大吉,而是汲取其乌托邦内核。在布洛赫看来,法西斯主义并没有证伪非理性因素,只是证明了希望(乌托邦冲动)不可取消,却有可能误入歧途。在布洛赫心目中,希望只能由“马克思主义”取代接管。可惜,“社会主义在幻想方面长期营养不良”,左派未能把握“非理性中的理性”,抛弃了被法西斯主义“殖民化”的幻想领域。第二国际的新康德主义也好,坚信“真理会开辟自己的道路”的德国共产党也好,卢卡奇式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也好,都抹煞了非理性因素的合理性。这种坏的理性主义也是布洛赫《希望原理》的批判对象。

这样来看,《希望原理》的读者对象相当明确。在“二战”期间写《希望原理》时,布洛赫心目中隐含的标准读者是德国共产党(KPD);而在战后的民主德国修订此书时,特别是在修订第3卷时(被打成修正主义分子之后),理想读者则是德国统一社会民主党(SED)。在《希望原理》的导言中,布洛赫明确提出:“重要的是学会希望。希望没有放弃它的工作,它爱的是胜利而不是失败。”布洛赫要谁“学会希望”?不是其他哲学家,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无产阶级政党(或者说,一切左派政治团体)!

布洛赫的“希望原理”与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是一致的。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了空前的吸引力。尤其是列宁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的张扬,引起了西欧知识分子的共鸣。在德国、匈牙利等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相继失败以后,受列宁影响,卢卡奇、葛兰西等人纷纷探讨了“革命如何可能”的问题。他们的结论都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布洛赫同样在《希望原理》的导言中引用了列宁的《怎么办?》中的一段话,为梦想辩护,回答革命如何可能的问题。

布洛赫把“希望”看做推动自然和人类历史的“第一原理”。在《希望原理》的第一部分《(报道)小白日梦》中,布洛赫走进了小市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描述了人在一生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渴望、等待、愿望、梦想。布洛赫区分了白日梦的两种类型:第一种白日梦是“陈腐不堪的白日梦”,也就是未超越现有生存条件的白日梦。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斗志昂扬的白日梦”,也就是带有乌托邦成分的梦。布洛赫当然肯定、宣扬第二种白日梦而批判、否定第一种白日梦。

布洛赫的白日梦类型学无非是要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丧失了阶级意识,小资产阶级更缺乏革命精神。这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母题。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物化意识的发生角度,对无产阶级丧失阶级意识的现状进行了理论说明。葛兰西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高度,对无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缺乏革命精神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省。布洛赫则从心理学角度描述这一意识现象。这是一种现象学色彩很浓的描述。现象学的基本范畴是“意向性”,无论思维还是想象,在现象学的视域中是没有差别的。这是和传统哲学很不一样的地方。根据现象学,即使是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一样能够成为意识的对象。布洛赫所描述的两种白日梦,其根本差别就在于意向性的对象是否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若已经存在,则属于“未超越现有生存条件的白日梦”,反之则是带有乌托邦成分的、改变世界的革命的白日梦。

白日梦对于布洛赫是极其重要的现象,这只有从人本主义的问题式才能理解。因为白日梦既不是“存在”也不是“本质”,既不是现实的“是”,也不是不在场的“应该”,它居于“应该”和“是”之间的空场上,是沟通两者的桥梁。布洛赫从人的本质(人“应有”的存在)和人的现实存在之间的张力出发。但白日梦绝不是他的理论归宿,而只是叙述的起点。布洛赫没有满足于对法西斯主义欺骗群众的揭露上,还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用“希望”为社会主义革命做贡献。当然,布洛赫也认识到,希望本身并不能带来新事物。“但如果我们能把注意力转向那声音和它代表的涵义,我们的期盼就不会漏掉那声音了。”这就是布洛赫提出“希望原理”的用意。事实上,布洛赫并不看重白日梦的内容,而是看重白日梦的特性,用他的话说,“乌托邦功能”。

布洛赫的希望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补充。不过,布洛赫自己并不认为是补充,他是要恢复“希望”这个马克思主义范畴。不容否认,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布洛赫要做的,恰恰是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他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人本主义维度。在理论逻辑方面,布洛赫的确有诸多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处,甚至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但是在哲学精神方面,布洛赫却要比教科书体系更贴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意。

第二节布洛赫希望哲学的逻辑建构

布洛赫从他独特的人本主义立场出发,将人的本质设定为“希望”。他强调:“没有希望,理性就不能开花;没有理性,希望就无法说话,二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当中——没有其他科学拥有未来,也没有其他未来是科学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同时包含着科学理性的“冷流”和希望的“暖流”,因而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在布洛赫看来,马克思论证的“自由王国”乃是我们希望的对象,是我们不能放弃的乌托邦梦想。

1.希望人:新人本主义逻辑的渗透

总的说来,布洛赫的主导认知框架是人本主义,而且是古典人本主义和现代的新人本主义两者兼而有之。布洛赫的成名作《乌托邦精神》全书开头的第一段只有四个单词:“我在,我们在”(Ich bin,wir sind.),第二段开始又说“这就足够了,现在我们得开始了。”布洛赫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他既强调人的“类本质”,也强调个体体验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布洛赫眼中,人的“类本质”是他的尚未完成性。布洛赫指出,人之为人的根本,就在于他对光明的向往之中:“在幼虫的下面,在所有动物都受其束缚的类的永恒限制之内,都存在着一种向往光明的冲动;但是只有在人自身中,所有动物均有的趋光性才被意识到,并得到贯彻。”(Ernst Bloch,The Spirit of Utopia,前引,第234页。)布洛赫不仅把人定义为“以未完成为特质的动物”、“新生的动物”,也把人叫做“制造工具的动物”、“会迂回的动物”:“在筑巢和相关活动中,人不再只是靠先天的反射和旧有的信号,他越来越依赖于有意图的计划:完全人为虚构的、还在前面的东西。”布洛赫这里把人的类本质说成是“迂回”、“计划”,实际上就是“劳动”的哲学说辞。当然,这个劳动不是哪个具体社会生产方式中的劳动,而是对人创造历史的主体性的一种抽象规定。布洛赫这儿关于人的“尚未存在”的思想是和青年卢卡奇相当接近的。

但布洛赫还有不同于卢卡奇的思想特色。他不仅从“类本质”的高度描述人的历史性生存,还从个人的经验去描述当下直接的生存状态。布洛赫在《乌托邦精神》中还说:“我靠我自身而在。人最终不得不从这里开始。”(第一句话的德文原文是Ich bin an mir,英译本作I am by myself,极难理解,更难翻译。根据英译者的解释,这一句话至少有以下4种意思:(1)我在我自己身旁,这是字面意思;(2)我依靠我自己而存在,即我是孤独的存在,这是对异化状况的叙述;(3)我通过我自身而成为我自己,这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论述;(4)接近于“全看你自己的啦”,你的存在不能指望别人。这里采用的是意译,并兼顾德语原有的多重涵义。)无论如何,布洛赫这里说的是“我”而不是我们。如果说,在全书的开头,他还含糊地说“我在,我们在”的话,那么在这里,布洛赫的底牌已经翻了出来——只有一个字,“我”。这样,布洛赫就从古典人本主义的“类”本位转向了新人本主义的个人本位。布洛赫首先描述了人存在的黑暗状态:“我甚至体验不到我自己,不拥有我自己。”(Ernst Bloch,The Spirit of Utopia,前引,第187页。)

那么,我们内心最本真的东西究竟为何?布洛赫认为“我”是为了劳动而存在的,但是能够劳动的我为谁存在?资本家。我的本质是劳动,我的存在却不能达到我内心期许的那种劳动。布洛赫这里的发问非常接近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关于“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的提法。但当时的布洛赫不可能读到马克思的手稿,这种“英雄所见略同”反映了青年布洛赫和青年马克思都处在人本主义的认知框架中。

布洛赫认为,希望就在生存的黑暗之中,只有希望才指向了我们想要的完满,指向了一个尚未存在的、在未来将要出现的乌托邦。由此可见,布洛赫希望哲学的逻辑基础是“无”,是“匮乏”,是“当下瞬间的黑暗”,是孤独的个人的异化存在体验。“希望”则是一种“尚未意识”的表达。作为具有乌托邦成分的白日梦,愿望的意向对象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是“尚未”。这种“尚未”,作为“应该”与现实的“是”对立。“应该”和“是”的统一不是建立在黑格尔式的理性总体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愿望”的非理性基础上。布洛赫对人的界定类似于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叔本华眼中的人,就是一堆欲望的集合。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便痛苦,欲望得到了满足,人又会厌倦。人生就在这痛苦一厌倦的轮回中消逝,要摆脱,只有在艺术中寻找。布洛赫认为,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太悲观了,他把生活意志引向了“涅槃”。(Michael L□wy,Interview with Ernst Bloch,前引,第35页。)布洛赫想做一个扳道工,把叔本华的哲学扳到马克思主义的道上来,使生活意志变为“革命意志”。

布洛赫认识到,革命之所以迟迟未能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理性主义传统是有关系的。不能不说,布洛赫戳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痛处。对个人存在、情感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块空场。马克思主义哲学过于宏观的分析框架,缺少对个体生存的当下关切。“小孩子都要饿死了,你谈生产力还有什么意义呢?”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布洛赫与萨特是心有灵犀的。

布洛赫批判了舍勒对情感的划分。舍勒认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是建构在怨恨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乃是怨恨所致。布洛赫认为这是舍勒对无产阶级的诬蔑,他针锋相对地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在于希望,而非怨恨。布洛赫对情感的分类是:有关满足的情感(如嫉妒、贪婪、羡慕)和有关期待的情感(如焦虑、恐惧、希望、信仰)。前者对应于“未超越现有生存条件的白日梦”,其目标是已经就绪的——如果是个人没有得到的东西,那么至少在世界上是已经可以得到的东西。后者则反之,期待之情对应于“超越了现有的生存条件的白日梦”,其意向性对象是世界上还没有的东西。

但期待之情并不就是希望。因为期待之情本身也分为两类:积极的、肯定性的期待之情和消极的、否定性的期待之情,只有前者才是希望,后者则是海德格尔的“畏”。一句话,布洛赫把人界定为“希望的动物”。在他看来,粉碎“畏”的希望、回应绝望的信心,就代表了拯救这个世界的光明。绝望指向的虚无,就是一无所有,就是异化的不可能消除;信心指向的“全有”,就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就是异化的消除,就是人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布洛赫的“希望原理”实际上代表了对“共产主义胜利,资本主义灭亡”的信念。

在“希望人”的新人本主义立场上,布洛赫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一种人本主义。由于异化、非人道化、物化、一切人和物的商品化是资本主义不得不与日俱增拥有的东西,而无产阶级代表着极度异化的零点,现在无产阶级终于成为变革的辩证关节点:人道本身正是非人道化所产下的敌人,事实上,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正是对资本主义中累积的非人道化的斗争,不彻底消灭这些非人道化决不罢休的斗争;与之对立的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推动力、阶级斗争和目标内容只是、能够是、将是人道的进步。(Ernst Bloch,Das Prinzip Hoffnung(《希望原理》德文版),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79,p.1607.)在布洛赫看来,青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等结论是马克思毕生未曾放弃的。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贬低人、压迫人、遗弃人、蔑视人的关系,人被异化了,所以马克思要求推翻这种关系。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只是非人道化的消除;社会主义不是别的,只是人道的进步;自由王国不是别的,只是我们希望的乌托邦。

同类推荐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为范立本。《明心宝鉴》是一部汇集了儒释道思想精华,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圣贤有关修身养性、安身立命、言行交友等方方面面处世哲学的人生教科书。全书分为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共二十篇,六百余段短小精悍的名言警句。在明代,本书是比《菜根谭》更流行的劝善书、启蒙书,曾多次重刊、重印,万历皇帝还命人重辑修订一遍,是当时最流行的通俗读物之一。
  •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表达、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热门推荐
  • 白小孟的白日梦

    白小孟的白日梦

    来自三线小镇的女孩白小孟,最大的梦想是考进音乐最高学府,却遭到老师同学,甚至奶奶爸爸叔叔婶婶的嘲笑。一到北京便遭遇到了各种挫折。一夜之间,被室友赶出家门,被教授赶出师门,怎么向家人交差?难道她真的注定成为别人的笑柄?焦头烂额之下,她会遇到转折的契机吗?损友死党好闺蜜牛红红的到来缓解了白小孟的心情,“牛哄哄的白日梦”组合在他乡情感弥坚。白小孟默默祈祷,在苦逼的艺考生活中,赐我一个大帅哥,谁知老天却派来了两个,这可怎么才好……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艺考生的酸甜苦辣。其中不乏对艺考规则的深入解读,对陪考家长的温情刻画,悦读之余更是一部艺考指导书。
  • 幽闺记

    幽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吴三桂考

    吴三桂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帝霸图

    星帝霸图

    公元二五四零年,持续了几百年的地球联邦已经病入膏肓!纪暝,一个孤儿,因为一次荒谬的新兵分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智能机器人邪霸的独立崛起,至使联邦四分五裂!这是一个充满冒险,充满刺激的星际时代!人类科技的革命,身体的进化!御神族与虫族的恩怨!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且看纪暝一步一步的揭开宇宙的神秘,内圣外王,成就星空大帝的王图霸业!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我能否相信自己?》《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尔赫斯的现实》《诃夫的等待》《鲁佐德的故事》《岛由纪夫的写作与生活》《心之死》《卡夫卡和K》《文学和文学史》《威廉·福克纳》《安·鲁尔福》等24篇。
  • 题秦州城

    题秦州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指

    书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空间门之韩涵

    末世空间门之韩涵

    舔着脸脱一波新书新文发在云起了,在QQ阅读上也可以看《谢朝云你给我站住》欢迎大家试读。 韩涵只是一个深受重男轻女严重影响的可怜的女孩子。在她因为和发生父母又一次的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成功。她却因为意外有了可以在未世和现代生活中来回穿越的能力。但不要以为她有多么的幸运。那个空间门可不是那么白得的。因为空间门的关系,她只能在现在的社会,每个月呆上两天。但她却必须生存在末世的世界里的,但如果她每个月在现代社会。超过两天以上的话就会消耗她自己的生命力,直至死亡。呜呜呜呜……末世好可怕!
  • 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本书根据全新的健康理念,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针对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日常膳食、科学运动、婚姻与性生活、更年期保健、心理与健康、用药与生活细节、常见病的防治、家庭常规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详细地介绍了养生保健的知识。旨在帮助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了解合理的饮食、健康运动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教会老年朋友如何预防和应对疾病的困扰。以帮助老年人提高自我保健水平,从而延年益寿,快乐健康地享受晚年。
  • 荣耀之末世围城

    荣耀之末世围城

    重生了!在末世!楼下摊煎饼的大妈是火系异能者,小区门口的保安小哥是力量系异能者……城市高墙外,大堆大堆的丧尸和变异兽来势汹汹,不断压缩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得知自己只有下级精神系异能,而且还是只学渣……林白开始思考起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