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900000002

第2章 “啊,我来了!”(1)

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个好人。什么叫好人?季羡林先生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

——王选

1.生命之初

1937年2月5日这天,上海衡山路964弄的一户王姓人家迎来了他们的第5个孩子。怀抱新生婴儿的母亲,更不会想到她这次分娩,对这个家庭、对这个国家乃至对这个世界的重大意义。

男婴的哭声很有穿透力,以至在屋外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好像在用他最初所能掌握的这种奇特的语言,告诉给这个世界,告诉给这个世界的人们:“啊,我来了!”

“啊,我来了!”,这在每一个人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没有播种于母体中那粒生命种子,就没有孩子呱呱坠地的机会。这对于王选而言更为不易,因为他还在母体里的时候,母亲周邈清曾一度对丈夫王守其表示不想要这个老五。顺着兄长们的名字,父母也给他起了个“走之旁”的名字:王选。王选,暗合了能称雄某一领域的王者之选的意味,不知身为父母的他们,为这个婴孩儿起名时是否有这一层含意。

周邈清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曾东渡日本,进修化学和测绘专业,深受日本维新、变革等进步思想的影响,学成回国后在清朝的学堂(大学)里任教。由于有了一位深明大义、作风民主的父亲,周邈清自1901年出生后,在家里既没有受到重男轻女观念的歧视,也没有受到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桎梏。从她们姊妹几人都没有缠过足,可以看到她的家庭的开明程度。

周邈清是位蕙质兰心的女性,曾就读于一所教会学校,由于深受家庭的熏陶,知识广博、思想进步。婚后,对相继出生的子女们在教育上采取了更加积极向上、关爱而不溺爱的方式。

当怀上第五个孩子时,周邈清已经是近36岁的女人。照顾和教育其他4个孩子的任务,已让她天天忙碌得像个旋转不停的陀螺,她便产生了想放弃这个未曾谋面的胎儿的想法。

也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就在周邈清想拿掉这个小生命时,她最为疼爱的妹妹生了重病。拿掉孩子无异于一次生产,“坐月子”得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可妹妹的病等不了,她暂时放下这一想法,把精力都用到了妹妹身上。一段时间过后,妹妹还是因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当一切平复下来,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大了,已错过了人工流产的最佳时间。

周邈清抚摩着肚子里对她“拳打脚踢”的胎儿,暗叹道:“看来这都是天意呀,大命不死,定有后福!”

就这样,王选有幸降生在人间。他具有传奇色彩而又不平凡的人生,也就由此展开。

上海衡山路964弄,人们爱把这一带的房子叫石库门。它是一片住着几十户人家的老房子,建筑上极具上海地方特色。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房子外墙用青砖砌成,门框和门槛上镶着一圈粗石条,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面有一副铜环,进出时门环的撞击声会在古老的石库门弄堂里回响。由于是老房子,每天清晨,“马桶拎出来!马桶拎出来!”的叫喊声,就像定了时的钟把人们从梦里唤醒。女人们纷纷起身,拎着马桶奔向粪车。接下来,家家户户“呱嗒呱嗒”刷马桶的声音,夹杂着相互打招呼的问候及说笑声响彻了弄堂,新的一天就此展开。

王选家住在15号,是一座二层小楼,王选和他的祖母、父母及哥哥、姐姐们一起居住。小楼二层外面有个10平方米大的露台,被父母很有生活情趣地种植了许多花草,像一个世外桃源。夏日的夜晚,王选一家都喜欢坐在露台上乘凉、聊天。

小王选则常常依偎在母亲怀里,扑闪着一双大眼睛望着满天的星斗像小花一样开满天穹。母亲会说起他最爱听的像歌谣一样的谜语让他猜,“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挂银灯。一个灯、两个灯,数来数去数不清”。每当他猜出谜底是星星时,母亲就会在他小脸上亲一口,一边夸他聪明,一边对他露出慈祥的笑容。

小王选会作出小大人儿似的思索状问母亲:“星星为什么这么亮,它是什么东西?”

母亲答道:“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永垂千古的智者,那些闪耀的光芒是他们不朽的英明,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智慧世界。”

“我能成为这样一颗星星吗?”小王选问。

“你好好学习,长大了作出伟大贡献,就一定能成!”。

王选听到母亲这么说,总会很高兴。好好学习,长大作出伟大成绩,就像一颗梦想的种子播撒在他幼小的心田里。虽然他还不知道这颗种子的意义,只在朦胧间觉得它非常美好,就像母亲给予他的爱、给予他的信任和鼓励一样美好。

所有传奇的诞生,都是由梦想开始的。王选的母亲哪里会想到,半个世纪以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就是用儿子王选的名字命名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石库门一带拆迁改造,被一座现代化的商城所取代,很少有人知道,就是在这个地方,有一位举世瞩目的巨星曾在这里度过了他美好的童年、少年时代,这里是他的梦想诞生和放飞的起点。

2.才俊满门

“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句教育名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用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同样适用。

孩子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上,像一堆新鲜的初泥,开始塑造他的人就是父母,他所受的熏陶即是家庭的氛围。就像一枚青涩的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枣子,若把它放在被白酒浸润的罐子里并且密封起来,过一段时间枣子醉得通体绯红,咬一口不但又脆又甜,满口还会散发出诱人的酒香。使醉枣发生质的飞越的,其实就是人们所给予它的环境。

王选祖籍是江苏无锡。清朝同治年间,他的曾祖父以二甲第60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名字被刻在北京国子监的石碑上,在无锡轰动一时。王选的父亲王守其在家学遗风中,从小酷爱读书。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他的同学中就有陆定一,他们是中学同学,也是大学同窗。

大学毕业后,王守其在上海的一家贸易公司就职,做的是机械工程贸易。公司经营有方,生意很是红火。王守其由于工作认真、业绩突出,从一名小会计,一直做到会计师,后来又定为高级职员,收入丰厚,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是殷实。

王守其在业务往来中对公司的产品了如指掌,尤其是在当时属于高科技的外国产品。回家后,他常常把公司里的见闻及新了解到的产品知识讲给孩子们听,把科学知识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改善平常百姓的生活,更是能推动时代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浅显道理传输给孩子们。

小王选活泼好动,每当父亲讲这些好玩的稀奇事时常常能安静下来,扑闪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聆听。有时,他还会提出一些让大人听起来感到好笑的问题,而父亲总会耐心地给他讲解。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守其所在的公司经营大受影响,生意日渐萧条,收入也降了下来。他和妻子都有一个信念,生活上宁可艰苦一些,在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绝不能马虎,绝不让一个孩子失去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是先祖遗风,还是身为父母的他们,对知识能改变和成就一个人命运及未来的深刻认识。

王选从幼年起,耳朵里经常能听到几个人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在他学龄前几乎能倒背如流。他们不是别人,都是家里的亲属。父母之所以常讲给他们听,是用身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感染和教育孩子们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王选的舅舅周伯符,学贯中西、为人正直,民国时在外交部门任职。曾任中国驻比利时和墨西哥使馆的文化参赞,精通多国语言。后来,一直致力于古文字的研究工作,扎在古书堆里孜孜不倦地研读,并著有一部中国古文字发展历史的书稿,有很多独到的创见。在这部书中,他还质疑过郭沫若的一个学术错误。可惜未及出版,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

王选的姨夫庄前鼎,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多年。据说,当年钱伟长先生回国,还是姨夫庄前鼎写信聘请他回来的。王选的姑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留学归来后回到上海交大做系主任。一直抱着实业救国信念的他,在自己所学的机械专业中大有建树,为把研究成果变成产品,自己开办了工厂。不仅如此,他在交大的一个研究所担任所长和教授,做得也相当出色。另一位对王选很有影响的人,是毕业于上海交大的表姐夫辛一心。他给王选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如何独辟蹊径,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成功,新中国建立后在交通部的一家造船研究院任院长,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参与了新中国初期的船舶设计工作,成为这一行业的权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家这5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知书达理、好学上进,父母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王选虽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却和哥哥姐姐们一样从没有享受过特别的娇宠。受整个家庭的影响,他和哥哥姐姐们对物质上要求很少,对所穿的衣服从不挑剔,玩具也大多都是自己动手制作。他把精神上的追求与心灵的成长看得很重。像《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诗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及培根的“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这些名言警句,王选在很小的时候便牢记于心了。

3.父母身教

在这个家庭中,王选的父亲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母亲则温柔慈祥。父亲对孩子们的态度,和他平时做事认真严谨的风格有关。而对有辱人格或丧失气节的事,他坚决拒绝,处处显示了一位具有气节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品格。这对年幼的王选,产生了极大影响。

抗日时期,王选家有一张小画报,画面上绘有一面中国国旗和一位英姿飒爽的中国军人。为了能将这张画报妥善保管,不至于被日本人发现以招来杀身之祸。王选的父亲把它交给了王选,说:“把它藏在抽屉里的书底下,不会有危险的。”就这样,这张画报一直被王选珍藏到抗日胜利。

王守其出门时,经常要通过一座外白渡桥。桥上有日本兵把守,挂着太阳旗。每个从那里经过的人,必须对桥上的太阳旗三鞠躬后方可通过。王守其对侵略我国、杀死了无数同胞的日本侵略者深恶痛绝,不愿忍受把高贵的头颅弯下来的屈辱,发誓不走这座桥。他说到做到,只要到河对面去他都会绕道而行,那几年中一直是这样。

同类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今生今世。雪域高原最纯美、忧伤的爱情。他是世间上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为他倾覆一生。他是雪域上最哀伤的王,苦苦在尘世中挣扎求索,穿越世间三百年的历史,他不爱他的江山,只爱他的美人,一生情意绵绵。他未死也未生,在历史中生与死从来都只是一个谜。他只是带着他最美好的年华,最动人的诗篇……
  • 李明传

    李明传

    本书以平实的笔触,翔实的资料,记述了李明院士在新中国航空工业领域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讲述了李明如何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全军最高学府的大学生,再到航空工业领域的院士的不懈追求与奋斗的一生。
  •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因为美女明星云集而显得分外香艳。阮玲玉,这个中国电影百年中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永远身着旗袍的美丽身影,至今依然震撼着人们。1935年3月7日夜,阮玲玉在上海寓所服下三瓶安眠药,从此与喧闹嘈杂的尘世告别。她自杀的消息传开,整个上海为之惋惜。25岁的青春韶华,如昙花凄美一现,匆匆凋谢。在她弃世后,上海万人空巷为其送行,鲁迅、聂绀弩等人纷纷撰文纪念。从处女作《挂名的夫妻》开始,9年共拍了29部电影,饰演过不同角色,只是这些人物都逃不过一个悲惨的结局——自杀、发疯、入狱、冰丝接头。
  •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他与他的定律永存于人类史:“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青青子衿悠悠我玺

    青青子衿悠悠我玺

    慕子衿从五岁就被寄养在易家,不过他老是处处和她作对是怎么回事?没关系,她忍;整天没事就损她是怎么回事?慕子衿实在是忍不了了,找到某人兴师问罪,某人笑的一脸无辜......新人新书,不喜勿喷(切勿上升真人)
  •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证治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女友是二货

    我的女友是二货

    周刻刻意外魂穿到平行世界,得知原主死于病娇少女之手后,便开始了与所有想接近他的少女斗智斗勇的一生
  • 生子莫如袁文烈

    生子莫如袁文烈

    一朝重生,来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但是,为什么和自己想的大不一样?袁显抬头望着天空,在这和对出身十分看中的时代,自己的身份可以说十分的显赫,汉末第一门阀,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不过让他绝望的是,他爹名叫袁术,没错,就是那位汉末第一人——第一个敢称帝的人,连董卓都不敢他却敢。重生成为袁术庶长子,父亲持续作死,袁显表示,老爹,我在江东给你准备了豪华庄园,请你去住住。乱世之中,决绝果敢者,方为雄主,名声?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周瑜:兄长真雄主也!孙策:大哥,伯符愿赴汤蹈火!诸葛亮:主公,吾之师也!曹操:使操有子如此,死复何憾!袁文烈,英杰也!刘备:吾漂泊一生者,皆显之力!众人:袁文烈灭其父,破其兄,竖子也!生子莫如袁文烈!
  • 甜妻小青梅,拐个竹马当老公

    甜妻小青梅,拐个竹马当老公

    叶子栗最大的愿望就是:娶唐宸,娶唐宸,娶唐宸,一定把唐宸娶回家做老公!只是……这个对她一向温柔的唐少爷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不是说好是她要把唐宸拐到手的吗?怎么一不小心反被拐,而且还被拐的心甘情愿。
  •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赵庆发男,生于1963年,1982年参加工作,毕业于云师大中文系。永善县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云南教育》《民族工作》《昭通日报》《永善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多篇。现任教于永善县码口中学。至今我不相信母亲已经去世,但我已整整四个多月未看见母亲的尊容,尽管我不承认,我的母亲的的确确于2010年10月14日8点55分猝然去世,去世得让人难以相信,让人难以接受。每月的那个时刻,我的心都在绞痛。母亲虽然七十八岁高龄,但身体非常健康,身子骨十分硬朗,步履矫健,一直很少吃药打针,看上去好像不到七十岁,我们估计还能活十年。
  • 四人三途

    四人三途

    青春时的爱恋,有时候很无理。我们感性,执着,也疼痛。我要说的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事,只是很平凡很人性的生活。
  • 遇见你

    遇见你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几部经典的短篇小说。作者善于叙事,对故事的把控力强,让读者能深入其中。作者为青年作家,文字清新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故事生动,广受青少年的喜爱。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夺命滩客

    夺命滩客

    出杉坪镇,东行二里,便是奔龙滩。平水河蜿蜒曲折地流经了三州五县,再也耐不住低沉平缓的节奏,遂集中力量,劈开青猪岭,闯出一条长达数华里的陡坡峡道,奔腾而下。顿时白浪翻滚,水声如雷;陨石雨一般坠落滩中的大小礁岩,更给水道增添了三分神秘,七分险恶,令上行的纤夫筋酸骨痛,下行的船家胆战心寒。于是,便有了摸熟滩道水情的勇者,在这段江流中取代了下水船中的舵工和桡手,挺一支钢尖长篙,撑开江中索命追魂的拦路石,借势若奔龙的激流,将木船驶过险滩。吃这碗饭的河路汉,被称作“滩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