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100000030

第30章 全面内战的烽火(14)

由于华东野战军分兵及内线作战不利,使国民党军较为顺利地进占鲁中沂蒙山区,并于8月中旬打通了胶济路,蒋介石认为他规划的重点进攻目标——占领中共政治根据地延安和摧毁中共军事根据地沂蒙山区均已实现,惟余最后一个目标——捣毁中共交通供应根据地胶东地区仍待实现。因此,虽然中共中原野战军已南渡黄河,进入大别山区,华东野战军和陈赓兵团亦发起外线作战,但蒋介石起初并不十分重视,认为这“完全是被迫的临时决定的”,是其进攻战略的成功,因此仍命令山东部队“照原定目标与任务,专心挺进,勿为中原匪情所炫惑动摇”。(《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六(下),559、564页。)范汉杰随后指挥第1兵团的6个军(师),以“锥形突进,分段攻击”为作战方针,发起胶东攻势,企图一举摧毁中共胶东根据地,然后再转用兵力于其他战场。胶东为中共华东根据地的后方基地,集中了大批后方机关和物资储备,地位重要,但三面临水,地形由宽而窄,不利于防守和机动。此时,陈毅、粟裕已率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出击外线,留在胶东的是华东野战军东兵团(山东兵团)4个纵队,由许世友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且分散在两处,实力远不及当面国民党军。因此,他们并未准备固守胶东,而是以运动防御作战迟滞国民党军的进攻,转移人员物资,再伺机发起反攻。9月1日,国民党军以第8军为左翼,第54军为右翼,整编第9师和第25师居中,自胶济路出发,向中共胶东根据地发起攻击。华东野战军东兵团在节节防御后,按照预定计划转进国民党军后方。国民党军一路占领胶东城镇,并于10月1日占领烟台,达到其攻势的顶点。由于中共在胶东的土改对地主冲击较大,不少地主逃亡他乡,在此次胶东作战过程中,大批逃亡地主组成还乡团,跟随进攻的国民党军回到胶东,进行报复。

山东是国民党军事重点进攻的主战场。1947年上半年,国共两军在山东对垒,国民党军屡遭挫折,使蒋介石及国民党上下均颇为沮丧;7月至9月,因为中共华东部队主力分兵转进,国民党军在山东的攻势进展较为顺利,又使蒋介石及国民党上下均盲目乐观。蒋介石对胶东攻势评价甚高,认为是“国家转危为安,革命事业转败为胜的关键”,“在整个剿匪战事中有极其重大的价值,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从此以后,战局转入“新的阶段”,中共军队既无根据地,也无目的地,只是窜到哪里就算哪里,已经完全陷于被动的地位了,国军下一步目标为“追剿”,进一步断绝中共军队的兵源和粮源,并转用于其他战场。(《剿匪军事之新阶段与新认识》,军事图书馆藏档。)不过,战争的实际进程远非蒋介石估计的那样乐观。胶东攻势是全面内战开始后国民党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像样的进攻,也是国民党军攻势的终点。此后,国民党军在全国所有战场均转为防守,并在中共部队的进攻下步步退缩。因此,蒋介石所称“新的阶段”,已经不是国民党军可以“追剿”中共,而是国民党军由攻转守并步步退缩,中共部队由守转攻并步步进击的新阶段,所谓“胜利”对国民党已经是遥不可期了。

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另外一个战场陕北,其攻势相对顺利,达成了预期目标——占领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延安。早在全面内战爆发前,自抗战中期开始就担任封锁中共陕甘宁边区及延安任务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便企图攻打延安,实现其“建功立业”目标,但他命部下所拟进攻陕北的作战计划,“因碍于政治因素,未蒙批准”。全面内战爆发后,胡宗南重提进攻延安计划,并为此于10月间到南京,“力言进攻延安之时机,逾此,天候限制、地形限制、补给限制,不可为矣”。但因国民党与中共的关系尚未最后破裂,延安为中共中央所在地,还驻有美国军事观察员,蒋介石仍认为攻打延安的时机未至,要胡宗南先出兵晋南,打通同蒲路,解除西安侧翼之威胁。直到1947年2月底,蒋介石下令驱逐中共驻南京等地代表,国共关系最后破裂,进攻延安已不再有政治上的障碍。2月28日,在南京卫戍司令部下令中共代表限期撤离之同日,蒋介石在南京召见胡宗南,商讨陕北作战方案。此时,国民党军刚在鲁南会战中失利,陕北作战关系中外视线,蒋介石对胡宗南的进攻计划并不放心,连问胡“陕北作战有把握否”,胡“列举匪我兵力以对,并称极有把握”,使蒋下定进攻延安之决心,并令胡宗南具体组织实施。胡宗南对进攻延安早有准备,在其进攻计划得到批准后,立即部署各部按计划进行。他令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指挥2个师1个旅为左兵团,自洛川北攻甘泉、延安;整编第1军军长董钊指挥3个师为右兵团,自宜川北攻临镇、延安;整编第36师副师长顾锡九指挥1个旅及6个团为陇东兵团,自甘肃合水向东行侧翼攻击;整编第76师为预备队,总兵力约为15万人,作战指导是“彻底集中优势兵力,由宜洛间地区直捣延安,以有力一部突入敌后而奇袭之”。(於凭远、罗冷梅等:《民国胡上将宗南年谱》,177、186页,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3编军事卷(2),597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月13日,各部开始全线进攻,自领命、部署到攻击,时间不及半月,行动相当快捷。

延安虽为中共中央多年之驻地,但并无大军拱卫,直至战前,陕北甚至还没有野战部队的统一指挥机关,即使算上接邻的晋西北地区,中共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仍是中共各大战区中最为薄弱的,陕北作战开始后才编成的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彭德怀),不过2个纵队2万余兵力,装备亦甚差,这也使陕北成为国共双方兵力悬殊最大的一个战区。因此,中共中央自始就没有固守延安之意,而是计划有秩序地退出延安,“以边区地域之广,地形之险,人民之好,有把握钳制胡军并逐渐削弱之,保持广大地区于我手,以利它区作战取得胜利”。(《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426页。)国民党军发动进攻之前,胡宗南的机要秘书、中共地下党员熊向晖将此绝密情报传回延安,使中共得以从容准备,部署撤离等事宜,这是中共在全面内战时期最为成功的情报杰作之一。国民党军发起进攻之后,中共陕北部队进行多日阻击作战,以掩护中共中央机关撤离。3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离开延安。次日上午,中共部队主动放弃了延安。其后,为了更好、更有效、更方便地指导全国各战场的作战并领导中共的工作,29日晚,毛泽东在清涧北枣林子沟主持中共中央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及军委机关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由***、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以***任书记,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后进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4月11日,中共中央又决定,中央和军委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留驻晋西北临县,组成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员的中央后方委员会,统筹后方工作。这样,中共中央在面对国民党军进攻,撤离其多年驻地延安时,处变不惊,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今后的工作,确保了中共中央对各根据地工作领导的连续与高效,尤其是对各战场作战的统一指挥。当时,中共内部对毛泽东是否继续留在陕北有不同意见,不少人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毛泽东不必留在陕北,但毛“力排众议,坚持要把党中央留在陕北”,体现了他对于这场战争的充分自信。(《胡乔木回忆毛泽东》,4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据周恩来1960年7月在中共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的报告,当时苏联曾来电要毛泽东到苏联去,但毛坚持留在陕北,连黄河也不过。(吴冷西:《十年论战》,32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国民党军占领中共中央所在地及其政治中心延安,实现了蒋介石对于陕北作战的预期目标,完成了蒋之驱赶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出延安的夙愿,并可使国民党获致宣传利益,蒋介石颇为满意。21日,蒋介石致电胡宗南称:“延安如期收复,为党为国雪二十一年之耻辱,得以略慰矣,吾弟苦心努力,赤诚忠勇,天自有以报之也,时阅捷报,无任欣慰!”(《民国胡上将宗南年谱》,190页。)但胡宗南部进占延安,所得不过为一空城,既未歼灭中共陕北部队,更不知中共中央之去向。胡宗南判断中共部队已向安塞“北窜”,遂令部队向安塞攻击。3月25日,中共西北野战兵团利用胡部整编第27师31旅孤立行进于安塞东南青化砭之机会,设伏歼灭之。4月13日,国民党军在多日求战不得后再向蟠龙西北进击,西北野战兵团集中4个旅的部队,在羊马河伏击并歼灭了自瓦窑堡南下策应的整编第15师135旅。5月2日,西北野战兵团又乘胡部大军据不实情报北上绥德企图求歼中共部队之机,以主力4个旅南下,避实就虚,攻击胡部后方补给基地蟠龙,并于4日歼灭守军整编第1师167旅,缴获大批物资,既充实了己方实力,又使胡部之后勤供应更加困难。中共西北部队以弱旅而三战三捷,初步度过了撤离延安后的困难时期。

胡宗南部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中共主力决战,并企图一举消灭中共中央首脑机关,但为避免再遭伏击,他令所部采取“方形战术”,将各部排成方阵,不走大道平川,专走小路爬山;不就房屋设营,多为露天宿营;不作单独行进,改为数路并行;在缺乏植被、黄土遍布的陕北裸露山梁上,胡部行进队列浩浩荡荡,蔚为壮观,被中共讽之为“武装大游行”。中共中央机关以几百人的小分队,利用陕北的地形与多年形成的群众基础与胡部十数万大军周旋,其间几次遇险,亦得迅速脱离而安然无恙。结果,胡部来回奔走,每每扑空,人困马乏;加之陕北人烟稀少,偏僻荒凉,胡部后勤全待后方补给,时有供应不及之虞,“伤落倒毙日渐增多,战力消耗极剧。人马时致枵腹,故不特军纪日衰,且士气已远非昔比。”(第一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史》,62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毛泽东将此比喻为“蘑菇”战术,即将对手磨得精疲力竭后再消灭之。国民党过后承认:“陕北追剿作战,因无全程之指导,加以情报失灵,不仅使追剿作战捕风捉影,往返奔驰,徒劳无功,全陷被动,反而受匪欺骗,堕入陷阱,为匪所乘。”曾经对胡宗南攻占延安大为嘉许的蒋介石,此时才发现陕北战况并不如其所预期,由希望一变而为失望。5月25日,他直截了当地问胡宗南:“陕北军事何时可以结束?”胡宗南无以答复,蒋令其在两个月内肃清陕北。但“肃清”时间一延再延,终成遥遥无期。胡宗南为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蒋寄予厚望,在国民党军系统内升迁甚速,属部众多。自抗战中期起,其部队被部署在陕北周边,封锁中共边区,然一经与中共交手,战斗力并未显出过人之处,被中共讽为“野心十足,志大才疏”的常败将军。胡部占领延安,国民党除了可以借此对外大加宣传外,并未获得多少实际利益,相反却被牵制了大量兵力,并由强师被拖成弱旅,最后师老兵疲,使胡部在以后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时国民党内部即有人对攻占延安的行动不以为然,如徐永昌认为此举使国军“被抑留数万,不能将所有包围陕北者调出使用”;延安被占后,“陕北共党若折回扰胡宗南之后,则可征其有力,如被迫仅至扰晋,则无能为矣(吾将以此测中共前途)”。(《国民革命军战役史第五部——戡乱》第3册,782页;《徐永昌日记》1947年3月19日、4月11日。)胡宗南部占领延安后,中共并未“扰晋”,而是频频“回扰胡宗南之后”。可见中共前途之“有力”,是国民党高级官员也不能不承认的。

同类推荐
  • 辽宁文化旅游

    辽宁文化旅游

    于锦华的《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省域调研背景,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出发,以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遵循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理论、案例和调研分析,对世界文化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经典案例,辽宁历史文化(清文化)与“五古”旅游发展路径,发展中的辽宁民族、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辽宁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发展新动向,辽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思路等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
  • 中国历代庙堂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庙堂文化故事

    了解寺庙的历史,我们可从中领会到佛界的神秘传说;了解寺庙的文化内涵,我们可领略历代文人墨客的别样情怀。还有那关于寺庙的美丽传说,所有的爱恨情仇,最终在佛的宽容中得到升华。
  • 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天下三分,如三足鼎立,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泰始元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建武元年,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王朝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合称南北朝。
  • 李云龙戏民国

    李云龙戏民国

    总想一朝穿越,事事料敌于前,纸上谈兵终觉浅,成事千阻万难;携兄弟三千,欲竟全功于此间,枕戈以待二十年,吾必死在今天!
  • 平淡为官

    平淡为官

    一个生活在现代的青年徐青,靠着自己父母给他留下来的十几套房产过着米虫一般的生活,徐青一辈子过的都还算舒服,虽然没有什么大成就,可也不会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而这笔不小的财产呢,也算是改变了徐青,让他变成了一个没什么生活动力的人,虽然待人随和,也有很多朋友,可也缺少了拼搏的勇气,而就这样一个现代都市的青年,在一觉醒来之后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北宋浙江东路的一个小小县令,看着自己的一妻两妾和两个小萝卜丁,以及那案头上无数的文件,徐青彻底懵了。
热门推荐
  • 快穿:男神大大你别跑

    快穿:男神大大你别跑

    (1v1,男女主双洁,超苏,超宠)沐白发誓绝对没有看过死的像自己一样奇葩的人。死了也就算了,这个突然冒出来要帮助自己重生的系统是从哪里来的?“你想赚小钱钱走上人生巅峰然后泡千万美男吗?没关系!妖妖灵系统都可以帮助实现哦!”从此在坑货系统妖妖灵的帮助下,沐白从此走上了被各路男神这样那样的不归路上……
  • 小姐们

    小姐们

    我们单位在几年之前已经解散了,同事们被分配到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已走上了新的工人岗位。有时候我在大街上会碰到旧同事,大家说起老单位的事情来,还会感慨万千。我们这个城市地处沿海,改革开放后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生活大大改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好了,大家的要求就更高了。本来,我们这个城市除了少部分还在使用煤炉以外,大部分居民家都用上了罐装液化气,但罐装气自有不便之处,就是每月要换煤气。
  • 长生遥

    长生遥

    苍天有尽,长生可期?因登月事故,穆白远走异域星空,见证修真传奇,谋划长生之路。三十六重天外天,燃尽热血不回头!茫茫证道路,我欲上巅峰!
  • 错婚:邪医保镖

    错婚:邪医保镖

    职业医生肖金佟,因不满医院黑幕辞职回家当起了护花使者,有幸成了美女总裁邹欣梅的贴身保镖。发誓要在职场上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如日中天,却没想到他和邹欣梅之间······
  • 我们都被遗落了

    我们都被遗落了

    “所有的生命都像个苹果,有缺陷的,是因为你太完美,上帝怕别人嫉妒,所以咬了一口。所以,有缺陷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宠儿。”“所以,你幸福吗。”“我还年轻,不懂得回答这句话。”“我知道,我还知道,幸福不是能馈赠的东西。”灰色的三年。有些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能把握的,就如命运.离落,菲岢,莫以安,徐格,浅释,等等.这些,站在青春的人,却面临着悲伤的洪流.是时光遗落了我们。还是我们被时光遗落。
  • 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尉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尉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烹葵

    烹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八号界碑

    东八号界碑

    在中国——越南漫长的边界上,以友谊关附近的平而河为起点,向东延伸至东兴,向西延伸到云南,分东路和西路,矗立着数不清的界碑。这些镌刻着“中国广西”字样的界碑,经亚热带风雨的洗礼和战火硝烟的熏陶,殷红的字迹仍然十分醒目,因为它们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主权。通常情况下,边境是静谧而恬淡的,槟榔树婆娑的树冠在亚热带的季风中摇曳,世代有通婚习俗的边民自由往来,飞禽走兽倏尔隐现,呈现一派宁静和平的景象。然而。2005年4月20日下午,在东路八号界碑我方一侧,狙击步枪、手枪、“五六”式冲锋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夹杂着手雷震耳的爆炸声,撕破了边境的宁静。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