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600000003

第3章 儒学家的中国观(1)

直到江户时代出现国学和兰学之前,日本的所谓学问主要是来自中国的儒、佛之学,尤其是儒家思想,通过推古改革、大化改新,几乎等同于日本国家的意识形态。虽然平安后期至战国时代武士阶级主宰着日本社会,儒家思想似乎趋于式微,但丰臣秀吉侵朝夺华梦的破灭,使日本认识到自己在东亚地区还难以称霸,在文化上也还是个中华文化中的小兄弟,那么按照日本人对待中国文化的传统态度就只能是继续学习。随着德川幕府统治趋于稳定,统治策略也逐渐转向“文治”,宋儒朱子之学如日初升,迅即成为由幕府支持的显学,并顺势取代了佛教思想。朱子学家们在参与政治的同时,也占据了江户时代思想的中枢,宋儒理念统驭着日本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与学问艺术等广泛的领域。到17世纪中后期,出现了诸多以儒家思想为母胎而又从不同角度批评朱子学的儒家流派,呈现出日本思想史上罕见的争鸣景观。这一过程也正反映了日本的儒者们因社会地位的不同,对中国儒家思想所作的多角度的生发,其间对中国及其文化的认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

儒教传入日本后,它的价值体系构成了儒者乃至日本人“文化自我”的根本基础。可以说,儒教是近世日本儒者展开“自他认识”(Self-Other Cognition)的首要前提。因此,对近世儒者甚至知识阶层来说,作为“他者”(the-Other)的中国就是日本的绝对和唯一的参照,是一个类似于“绝对他者”(the Absolute Other)的他者。一方面,儒教的观念构成了儒者中国认识的思维方式的根基,他们不是根据自我而是根据与中国的相关性来定义自我,进行自我审查和认识;另一方面,对他们来说,中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自我又是他者,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中国认识呈现出自他既统一又分裂的尴尬之境。因此,儒者的中国认识明显受到时间、空间和儒教本身的规定性这三者的制约。这归根结底都体现了“日本的”儒者在普遍(儒道)与特殊(神道)、他者性与主体性之间的两难。

首先,虽然是依赖大陆文化的传入,才导致了日本的文明开化,到了江户时代,日本人的主体性意识(神国意识、神皇意识、神道意识)进一步增强,并表现出强烈的主体自立的愿望。作为其最重要的象征,“神道”开始成为一个与神国思想、天皇神话密不可分的明确的概念(井上寛司:『日本の神社と「神道」』、校倉書房2006、56—57頁。),并谋求自身的独立化和纯洁化。这意味着,“神道”从此成为一个可以表达自我历史和独特性的概念,从而具有区分彼此的意义。例如近世初期的朱子学者林罗山就多次强调,“夫本朝者神国也,神武帝继天建极以来,相续相承,皇绪不绝,王道惟弘,是我天神之所授道也”(林羅山:『神社考序二篇』、『羅山林先生文集』卷第四十八、平安考古学会1918、118頁。),极力强调日本作为神国的特殊性,并以此与中国相对。显然,即便是笃信儒学的儒者,对本国独特性的自觉和尊重,也有可能使他们对中国甚至儒教采取“相对化”、“他者化”的立场和态度,甚至展开日本优越性的历史叙述。

其次,“儒者”和“日本人”本身即是一对矛盾的概念。这种无法消除的内在悖论决定了近世日本儒者必须面对他们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身份认同的紧张和分裂。对日本儒者乃至知识阶层来说,儒教经典是他们文化的“故国”;毕竟他们身处日本,中国又是他们政治上的“异乡”。(黄俊杰:《从中日比较思想史的视野论经典诠释的“脉络性转换”问题》,《台大历史学报》第34期,2004年12月,第385页。)这就导致了他们“文化的自我”与“政治的自我”的分裂乃至紧张关系,同样也造成了他们的中国认识的尴尬之境。

再次,日本儒者的中国认识还受到华夷思想的影响。在江户时代以前,东亚就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世界体系”,华夷思想则是支持这一秩序的意识形态。这种观念认为,中国是位于天下中央、实行着王道政治的文明国家——中华,日本、越南等国家为野蛮未开的“夷狄”,是依赖中国“礼乐”的输入才开始“文明化”。在这一观念下,日本、朝鲜等国家都被定位为“东夷”。“中国”、“中华”等概念预设了以华夷之辨为中心的东亚政治秩序及其文明体系。可以说,华夷秩序思想是儒教本身的规定性,它借助儒教的普遍性和先进性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强制性,因而也广泛流通于日本、朝鲜等地区。因此,对信仰儒教的近世日本儒者来说,他们关于华夷思想的解释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日本的定位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中国的认识。

再者,日本儒者的实用主义倾向也是影响其中国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江户时代,儒学自开始就表现出轻思辨而重实用的实学倾向。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吸取或解释具有选择性,还意味着他们更少受到严密的儒教形而上体系的束缚,进而以实用主义为武器转向对儒教及中国的批判提供了可能。

同时,儒者的中国认识又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还受到日本社会结构条件、国际情势等要素的影响。以儒者关于华夷思想的解释和认识为标准,其中国认识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世纪中叶以前的江户时代初期。在此阶段,儒者们坚信儒教的普遍性,承认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故乡”;绝大多数儒者接受了儒教的华夷思想,基于“中华”与“东夷”、“大国”与“小国”等图式展开有关日本和中国的认识和叙述。同时,儒者们如林罗山也非常注重日本特殊性甚至优越性的“发现”,基本都对中国采取了相对化、他者化的立场和态度。可以说,这种认识中国的视角是近世儒者、兰学者、国学者共通的方法论。第二阶段大致为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期。这一时期,随着海禁体制、明清交替(所谓“华夷变态”)、大陆文化的大规模流入等国内外情势的变化,儒者的中国认识发生分裂,形成了“礼·文中华主义”、“日本型华夷思想”、“日本中华主义”等中国认识的不同类型。第三阶段则是从18世纪末到明治政府建立之前。这一阶段,随着西学的传播、西方作为他者介入东亚以及中国情势的变化,华夷思想渐次发生解体,由此儒者们的中国认识不仅逐渐摆脱华夷观念的束缚,还进一步分化,对于中国及儒教也呈现出思慕、批判、蔑视等不同的类型;有些儒者如水户学者,更是逐渐接近国学者的立场,不仅极力强调日本作为神国的特殊性,甚至以此主张对中国的优越性。

总之,因为主体性(神道)与普遍性(儒道)之间的深刻悖论,所以近世日本儒者的“中国认识”交织着对中国“理想化”和“歪曲性”的认识,以及“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认识。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这种认识总体上又呈现出“去中国化”的趋势,即弱化乃至否认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从而强调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独自性和本源性。不过,在江户时代,无论是儒者,还是欲彻底否定中国及其文化的国学者,都还没有形成解构儒教及其文化的“内部的”或是“理性的”力量。因此,基于中国文明而形成的中国形象是“贯穿德川时代儒者最为基本的思想”(桂島宣弘:『思想史の十九世紀:「他者」としての徳川日本』、ぺりかん社1999、167頁。)。

一、江户时代初期儒者的中国认识:“理”的普遍性与儒者的中国憧憬德川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历史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期。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生活等方面,更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首先,16、17世纪左右,随着神国观念的高涨、空间的均质化、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文化主导权的转移、学问的普及和发达所导致的复古和批判风格的思想倾向、对外的新接触等社会结构条件的变化(参见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2—69页。),为确定自我同一性(identity)或主体性,日本出现了“文化向内部收敛”的自主化倾向。这不仅意味着,日本人对文化的兴趣“面向了内部”,还意味着“日本文化开始实现独自的内在的发酵”(岩崎允胤:『日本近世思想史序説』上、新日本出版社1997、319頁。)。显然,主体意识的成长对中世的世界观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并为它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其次,德川幕府的政治、经济体制和道德规范,也迫切要求一种等级化的意识形态。中世以佛教为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显然已不能担此重任。因此,对转型期的日本知识精英来说,无论是民族意识的成长,还是为德川幕府提供一种统治的意识形态,他们首先必须摆脱佛教世界观的束缚。作为反佛的思想利器,原本为五山禅僧之教养的宋学,开始作为一种“先进的”、使社会秩序化的思想学说和道德规范而受到重视。由此,作为近世朱子学的开创者,原为僧侣的藤原惺窝(1561—1619)和林罗山等完成了由佛向儒的转变。他们接受了宋学以“理”为世界本源的合理主义思想体系,不仅以此展开了对佛教的激烈批判,并用宋学理论来解释神道,提出神儒合一的思想。

由此,近世初期的儒者如藤原惺窝、林罗山、中江藤树等,依据宋学或孔孟之学的形而上体系来建构其世界观和自他认识。林罗山等儒者更是接受了儒教以“礼”区分中国与周边国家尊卑的华夷思想,承认中国为世界文明和地理的中心——“中华”,并自认为“东夷”。由于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升级换代,提高了德川初期朱子学的地位,客观上形成了以中国政治为榜样,视儒家思想为偶像的印象。这种意识尤其在居统治地位的武士阶层中根深蒂固:“这个时代的武士基本教养是儒教,这意味着在国学和兰学出现之前,对他们来说儒教不是多元文化之一,而是文化就等于儒教。”(小島晋治:『日本人の中国観の変化:幕末、維新期を中心に』、載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編:『日中文化論集』、勁草書房2002。)见,此一时代作为中国文化根基的儒家文化规范着日本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自我意识的成长,又使林罗山等对中国采取了他者化和相对化的立场,主张“东夷”日本的特殊性乃至对中国的优越性。

1.藤原惺窝的中国认识

中世后期日本自我意识的成长和对佛教世界观的反思,必然对盛行于中世以佛教为主的“三教一致说”造成冲击,并导致这种思维范式发生转换。宋学的传入和传播恰恰是促使其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中世末期政治和经济的统一和发展,也为其转换提供了土壤和动力。这一倾向进一步促使了日本知识阶层对自我的认识,也使他们对儒教及中国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

藤原惺窝脱离禅门转向儒学(朱子学),是上述思维范式发生转换的开始。他开始以儒教而不是佛教的原理来统一地把握和解释世界。这种立足于“理”的普遍性的统一性思维,不仅为神道及儒教走向独立奠定了基础,也拉开了近世日本儒者基于“理”的普遍性而重新认识儒教及中国的序幕。从这种意义上说,惺窝可谓日本接受并宣扬儒学,并用其原理来统一地理解世界万物的出发点。(在惺窝以前,日本的儒学还停留在汉唐训诂的阶段,而且甚至是佛教的附庸。惺窝依据程颢、程颐和朱熹对儒家经典的新注研究并宣扬宋学,为日本儒教摆脱佛教教条打下基础。)

他秉承朱熹哲学体系,主张理(天道)是宇宙的本原和唯一根源,认为各国虽然语言风俗不同,其“至公、至大、至正、至明”且“无私”的天赋之理,却“未尝不同”:“理之在也,如天之无不帱,似地之无不载。此邦亦然,朝鲜亦然,安南亦然,中国亦然。东海之东,西海之西,此言合,此理同也。南北亦若然。”(『羅山林先生文集』、載『日本思想大系』28、岩波書店1975、227頁。)由此,藤原惺窝就以儒学为基础,对神道、佛教进行了统一的解释。比如他认为,“日本之神道,亦以正我心、怜万民、施慈悲为奥秘,尧舜之道,亦以此为奥秘也。唐土曰儒道,日本曰神道,名变而心一也。”(『仮名性理』、載『日本思想大系』28、岩波書店1975、248—249頁。)同时,他对佛教展开了猛烈的抨击,认为佛教不过是“绝仁种、灭义理”的“异域”之异端、邪说,揭开了近世儒者排斥佛教的序幕,并确立了他们排斥佛教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从这种意义上说,近世日本儒者的排佛论也就与他们的中国认识无关。

同类推荐
  • 哈佛精英能力课

    哈佛精英能力课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多年来孕育出无数巅峰人才,培养出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十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美国500家最大公司上千名高管……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英人物?本书在研究哈佛课堂和哈佛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课堂上学不到、又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十三大能力。内容精当全面,启人心智。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感悟

    感悟

    本书是作者在工作中对企业文化的一些思考。作为企业基层领导,作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不断专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于指导实践。
热门推荐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 我的世界——岩石之令

    我的世界——岩石之令

    每个世界,都有各种传说。当时间逐渐尘封这些历史,那些无人认证的传说就会变成“谎言”。简而言之,谎言。比如,已经消失的岩石之令。夏泽雨,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在和朋友联机玩《我的世界》时穿越了,还变成了一个女生,她的ID叫“Steve?”。旧的传说泯灭了,新的传说就会出现!欢迎加入一号小说读者群,群聊号码:832546552(QQ)
  • 甜妻动人:亿万总裁抱回家

    甜妻动人:亿万总裁抱回家

    被设计她误惹腹黑霸道总裁明明是一场意外,却被他当做是她为了上位的别有用心她想逃离,他却食髓知味,强迫她留在留在身边,母亲病情恶化,她只能忍辱负重勉强屈从他派出车队,在机场将她拦截,强势带回家意外怀孕感情升温却不想原来她只是替身,不生完孩子,他是永远不会放她离开的!
  • 神豪的幸福人生

    神豪的幸福人生

    李源发出时代的声音:这个时代是属于他的,也是属于华夏的。前三十万字主要是写主角创业,后来被害两年内不能做法人代表,就开始了开车文……好看又刺激的开车文……也就是说神豪堕落了!后面又开始以复兴中华为己任,和泡妞的生涯。不然总是写泡妞没意思。李源要使华夏各个方面成为全球最强,吊打全球的所有公司巨无霸。
  • 极品魔鬼啃小羊

    极品魔鬼啃小羊

    新婚夜,她看到自己那坐在轮椅上,有着一张恐怖的脸的丈夫。“我妈花多少钱,让你愿意嫁给我一个废物?”他说的。“这只是我给你打的烙印,记好了老婆,你自愿为我守活寡,就不要让别的男人碰你一下,要不,我会咬死你的。”也是他说的。脖子上那鲜红的血迹告诉她这不是梦。她想用她的真心去温暖他,可是却总是被他的冰冷挡住。直到她和别的女人吵架,大声喊道:”妈的!谁再说我老公是废物,我就咬死她!”他看着记者拍到的视频笑了,自从出事之后,第一次笑。“老婆,我们试试吧。”他说的。她怀孕了,可是妈妈却给她灌下了流产药,认定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一个野种。“难道我们夫妻之间的事还要向你们做汇报表演吗?”他吼着。可是她还是流产了。看着她在充满阳光的大学校园中笑着,跑着,他第一次觉得,即使他有着身价千亿又如何,他保护不了她,他给不了她幸福。可是,在她选择放弃他,带走他的钱离开的时候,他不再爱她。他要报复这个让他付出爱的女人。一个高大帅气、强悍不羁的他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对她说:“好久不见了。”她道:“对不起,我不认识你。”很好,复仇就要开始了。不过却是一场让他和她都痛苦一生的开始。亲们,在这里推荐好友的文:《残酷总裁毁颜妻》复仇之火熊熊燃烧,他如炼狱中归来的魔鬼,将她吞噬。深深的恨,抵不过浓浓的爱,他在爱与恨之中,苦苦煎熬。终于,他决定放下往日仇恨,原谅她,却不想竟招来了她的再次欺骗…
  • 钗头之凤

    钗头之凤

    步入皇宫,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可未曾想过。一夜遇到一个男人,改变了她原本普普通通的命运。她不愿沾染后宫的一切,却没有想到步入后宫之后,她的命已经和这个后宫牵扯到了一起。她不想要对付别人,可没有想到别人却找上门来。从小一起到大的妹妹,也渐渐的变了,后宫步步为营,除了她之外,身边还有两个愿意为了她付出一切的人。她又应该如何选择?他很好,为了她愿意付出一切。他也很好,归为帝王,却也把她当作了手心里的宝。深宫阴谋,情愿坎坷,这一条路她又应该如何走下去?
  • 世界上最有效的天然滋养面膜

    世界上最有效的天然滋养面膜

    《世界上最有效的天然滋养面膜》——最简单实用的面膜书!是不是从来没做过面膜的你,买了N多保养书,觉得图片挺漂亮(不过是模特好看和PS啦),知道很多美美的MM的秘密是天天敷面膜,但自己却从来没动手做过,连从超市里买回来的现成的面膜都没试过呢?那从你拥有这本书的那刻开始,你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看到一个最勤快的自己。本书介绍的是从了解自己的肌肤-怎样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肌肤问题-如何清洁、滋养你的肌肤-具体的DIY面膜,非常全面。
  • 高堡奇人(同名热播美剧原著)

    高堡奇人(同名热播美剧原著)

    2019年11月15日美剧《高堡奇人》大结局第四季开播。原著为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作品,获雨果奖,刘慈欣力荐!《高堡奇人》以《易经》牵引情节,通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讲述了一种反转过来的“历史”——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割霸占,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亚马逊将此书改编成同名系列剧后,再次让这部小说成为话题爆点,引发观众和读者热议:如果同盟国输了二战,世界将变怎样?
  •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包括脚底的茧、幸福是劳动,劳动最光荣、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等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