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900000007

第7章 从质疑到蔑视(2)

第二,认为清朝的失败“不在外夷,而在内民”。他在《读筹海篇》(1855年5月4日)中写道:清魏默深筹海篇,议守、议战、议款,凿凿中款,使清尽用之,故足以制英寇而驭鲁拂矣。然吾独疑,此书之刻,在道光二十七年,曾未三四年,广西民变,扰及八省,祸延十年,遂至北京殆不守,其所底止,未可知也。则清之所宜为虑,不在外夷,而在内民也。何以默深无一言及于此乎?世之议守者,不过于筑坚墩、铸巨炮、调客兵;议战者,不能为其所宜为;议款者,徒逼于不得已,是皆默深之所深忧,而清乃为之,姑息以养夷谋、脧剥以竭民膏,未有不致内变外患者也。且默深之言曰:匪徒能号召数百二三千人者,其人皆偏俾将才,其属皆精兵,而文法吏目为乱民、为汉奸,不收以为用。然则广西之乱,默深其已知之矣。噫!民内也,夷外也。谋外而遗内者凶,治内而制外者吉,悲哉。(《吉田松阴全集》第2卷,岩波书店,1934年,第23-24页。)

第三,认为清朝“不知彼亦太甚矣”。他写道:“汉土之习,于外国之事,茫然不问,反以臆断之,自古如此。如源者,汉土人之翘楚也,而未能免其习也。”他主张“立国之体”要做到“我无有待于人。苟使人待于我,则敌仇亦可以为我用也。我有待于人,则同盟亦将来啮我也”(《读甲寅囒顿评判记》(1855年7月),《吉田松阴全集》第2卷,岩波书店,1934年,第30页。)。

第四,认为清朝是日本最好的借鉴。他在《清国咸丰乱记》“序文”(1855年)中写道:“吾之所宜以为则者,莫若清国。清国治平日久,宴安日甚,视豺狼如猫狗,视苍赤如土芥。道光一危,咸丰再乱,吾苟能反其道,则天下宁有危与乱哉?”在此稿的“例言四则”中也写道:“清国与我隔海相邻,土广民众,财富物阜。故其国之治乱,以至往往与我国有关。欧墨诸夷,荒陬不比我远者,昔天平宝字之时,唐土安禄山谋叛,天朝乃命筑紫,使严武备。古之朝廷率用心如斯,今人如何不察,读此记者,切勿忘此意。”(《吉田松阴全集》第2卷,岩波书店,1934年,第55、58页。)

第五,提出了日本如何应对西洋与邻国的“方策”。他在1854年的《幽囚录》中狂言:日不升则昃,月不盈则缺,国不隆则替。故善保国者,不徒毋失其所有,且应增其之所缺。今急修武备,舰略具,炮略足,则宜开垦虾夷,封建诸侯。乘隙夺取堪察加、鄂霍次克,谕硫球朝觐会同如内地诸侯,责朝鲜纳质奉贡如古盛时。北割满洲之地,南收台湾、吕宋诸岛,渐示进取之势。”(吉田松阴:《幽囚录》,《日本的名著31吉田松阴》,中央公论社,1989年,第227页。)

1855年,吉田又提出日本对外战略的根本原则,即“与俄、美讲和既定,决不可由我背约而失信于戎狄。然恪守章程,厚信义,其间蓄养国力,割占易取之朝鲜、满洲、支那,于交易中失之于俄国者偿之以鲜满土地”。(吉田常吉·藤田省三編:《日本思想大系54吉田松阴》,岩波书店,1978年,第193页。)其后,吉田又在多种场合重申了类似主张。1855年4月18日在《与来原良三书》中吐露:“天下之势,日趋陵夷,(中略)为今之计,和亲以制二虏,乘间富国强兵。垦虾夷、夺满洲、来朝鲜、并南地,然后拉米折欧,则事无不克矣。”(《吉田松阴全集》第2卷,岩波书店,1934年,第22页。)吉田是包括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在内的诸多明治元勋的导师,其侵华“征亚”思想不仅流传于社会,而且对其后明治政府决策者的思想形成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高岛秋帆(1798-1866)在《天保上书》中分析了中国失败的原因,指出英国“与唐国相比,土地颇为偏小,更与其争战极为不利。然却如斯大胆袭来,以至唐国大败,英方无一死亡,其趣全在平生所持之武备”。反过来,他“嘲笑唐国之炮术如同儿戏”。(高岛秋帆:《天保上书》。杉浦明平、别所兴一编《江户期的开明思想》,社会评论社,1990年,第172-173页。)

横井小楠(1809-1869)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政教风俗不如人,认为中国“乃亚细亚洲中一大邦,古往大圣相继勃兴,文物领先于万国,故将未开化之草昧外国分为九夷八蛮,施以怀柔之政。以降,主愚暗而失贤明,世代革命多,却自称中国华域,待外国为蛮夷与古无异”。然而“道光末年,鸦片之乱始为英国挫败,不得不立和亲之约。……彼屈大义而怖兵威,折良港沃土以偿违约之罪,极其屈辱,然朝廷仍优柔寡断,无惩戒反省之念”(横井小楠:《国是三论》。松浦玲编:《日本的名著30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中央公论社,1987年,第319-320页。)。

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1809-1858)对清朝的堕落甚为惊讶,认为英、法攻陷北京,清帝远逃,而后缔结城下之盟,“实乃甚不知耻也”。慨叹中国“已病入膏肓,难以疗治,殊至割地、乞和,则无药可救”(岛津齐彬:《齐彬公史料》。杉浦明平、别所兴一编:《江户期的开明思想》,社会评论社,1990年,第193页。)。

由此可见,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日本的形象已经一落千丈。此间出现的中国殷鉴论,通过战争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对日本的借鉴、日本的对策等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探讨,迈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中国认识的第一步。

2.“千岁丸”上海行的实地感受

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的“黑船来航”,惊醒了日本长达二百余年的“太平梦”。翌年,德川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1858年,幕府再与英美等列强签订不平等的《通商航海条约》(俗称“安政条约”),鸦片战争后日本所担心的殖民地危机已经降临。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殖民地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现状如何引起了幕府的密切关注,因为中日两国同命相连,中国的现在或许就是日本的明天。1862—1867年,在以中国为鉴的呼声中,幕府四次组团实地考察中国,其中第一次派遣的“千岁丸”上海之行意义重大。1962年6月3日至7月1日,幕府派遣“御勘定”(主管财政经济的官员)根立助七郎率团考察了上海。考察团乘坐的“千岁丸”是英国为日本新造的三桅帆船,前桅悬挂英国国旗,中桅挂荷兰国旗,后桅挂日本的日章旗。一行51人中,8名为幕府官吏。这是德川幕府成立二百余年来日本人首次有组织地踏上中国国土。

幕府“千岁丸”上海之行的主要任务是考察,但是考察的内容相当广泛。高杉晋作在《游清五录》中记载的此行目的和意义是:“盖此行,幕府欲渡支那为贸易,宽永以前朱章船以来未尝有之事。官吏皆拙于商法,因使英人及兰人为其介,官吏惟观商法形势,为他日之谋而已。”又说:“我奉君命随从幕吏至支那上海港,且探索彼地之形势及北京之风说,如果我日本不速为攘夷之策,亦难料终将蹈支那之覆辙。”(田中彰校注《开国》,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岩波书店,1991年,第269(冯著附录第439页)、226页。)长崎奉行(相当于市长)高桥美作守记录的出访背景则是:幕府官吏认为“本邦与唐国的关系是唇齿关系,通商不用说,双方能否实现通信(即邦交关系),也须通过某种方式调查一下他们官员的规章”。“近来唐国与英法两国发生战事,加上贼乱(指太平军起义)并起,国内一派衰乱,此种状况下能否开通信之端,关键是要向唐国官吏询问情况。”(《夷匪入港录一》,日本史籍协会丛书16,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重印本,第288—289页。)再就是了解五个通商口岸的租税状况等。由于当时日本和中国尚无邦交和通商关系,因此中国官方同意以荷兰为中介,委托荷兰领事居间安排考察。(《道台府应接书写》,收入《夷匪入港录一》,日本史籍协会丛书16,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重印本,第298页。)冯天瑜通过详密的研究,归纳出此次考察的26项要点,即:(1)中国的金银铜货币的种类;(2)其通用交易场所和兑换比率;(3)鸦片及烟草输入量;(4)耶稣教取缔情况及中国政府的态度;(5)西洋人雇用中国人到外国工作,中国政府如何处置;(6)西洋人墓地买卖及借贷关系;(7)西洋人纳中国女性为妾及所生子女,中国政府如何处置对待;(8)从上海到出海口的江水深浅标数;(9)西洋人在上海近郊狩猎,政府如何处置,是否取缔;(10)中国商人输入日本产的铜,需向政府支付的金额;(11)公用的驿站所能提供的人马数量;(12)国内的主要港口名称;(13)西洋军队担负国内警备,中国政府是否依赖于此;(14)运输所的银价与市中交易银价有差异的理由;(15)官秤与市中通用秤有差异的理由;(16)道台与各国领事之间交换文书的格式;(17)上海城内的户数和人口数;(18)是否向条约缔结国派遣使臣;(19)没有签订条约国家的人为了商务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有何具体规定;(20)关于在西洋人的租界里居住,有无规定;(21)对外国人租赁土地、卖土地有无规定;(22)除日本、朝鲜、琉球、香港以外,中国船是否还有发送地;(23)朝鲜、琉球对中国的朝贡关系;(24)西洋炮术的传习状况;(25)中国妇人从事的产业;(26)道台与西洋各国领事的交涉场所及翻译关系。(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42页。)由此可见,“千岁丸”上海行的目的,一是了解中国的政情民风,探讨两国邦交(“通信”)的可能性;二是考察经贸状况,探讨中日通商的可能性;三是考察租借地的实态和关税制度等,为日本处理居留地贸易的有关事务提供参考。

此次考察是以上海为中心展开的,内容包括了解周边地势、城市生活、社会状况、军事部署、租借地贸易等,还访问了地方官府和社会名流。对此,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日比野辉宽的《赘路》和《没鼻笔语》、名仓予何人的《官船千岁丸海外日录》、松田屋半吉的《唐国渡海日记》、峰洁的《船中日录》和《清国上海见闻录》、高杉晋作的《游清五录》等,详细地记录了考察的经过,并发表了感想。

例如,上海的繁华令人感叹。千岁丸驶入上海港后,但见“吴淞至上海计英里十五六里云。港内者商舶军舰,大小辐辏,帆樯之多不知几千万云。就中英船最多,但支那船之多本不待言。右岸,西洋诸国之商船栉比,极为壮观,实为支那诸港中第一繁华之所,比之传闻犹有过之。同舟诸士中有两人曾于前年赴美利坚,据其所云,比之美利坚之华盛顿、纽约,其繁华犹远胜之”(名仓予何人:《海外日录》(1862年5月初六日),冯著附录,第417页。)。

再如,两国的风俗习惯多有不同,“唐船不断地靠近我船,指着我们的头笑得前仰后合。我则看着他们头上垂着数尺长的尾巴而捧腹大笑,双方互笑对方愚蠢之举。”“实际上这都是风俗所至,很难说出谁笑得对。”(日比野辉宽:《赘肬录》,冯著附录,第339—340页。)

与此同时,他们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例如,上海繁华,但普通的市民生活区交通和卫生状况极差;上海富有,但财富为洋人所持,中国百姓的贫穷自不待言,官府也捉襟见肘。峰洁在《清国上海见闻录》写道:“一日,见吴熙(位三品,任布政使司之职,兼兵备道)带很多兵卒到荷兰领事处所,戟似钉子所做,柄是未刨光的苏木,弯弯曲曲。几根破开的竹子支撑的旧布面搭起了盖伞,士兵戴的是竹笼子上糊纸的帽子,其状宛如狐狸行装。官府之穷由此可见。”“到上海兵营见其兵卒,士兵敝衣、垢面、徒跣、露头、无刀。皆如乞食,未见一人有勇者,如此我一人可敌其五人。若率一万骑兵而征之,可纵横清国。”其蔑视中国的心态已溢于言表。(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冯著附录,第318页。)

同类推荐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本书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遗传资源多样性、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的履行与国内立法等。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热门推荐
  • 总裁大人寄宿在我体内

    总裁大人寄宿在我体内

    C大考古专业学霸——林北望C城首富,某生物科技公司总裁——陆寒彻在一个古墓现场,机缘巧合之下,灵魂寄宿在了女主身上。看霸道总裁和考古学学霸林北望上演的一出灵魂寄宿在一体的奇妙故事。林北望:其实我们是同行。陆寒彻:你一个挖土的……林北望:我挖土,你吃土啊—他环抱她身后,在他的耳边低沉诱惑的说到,“叫我名字。”她呆愣住,不由自主的轻唤,“陆寒彻。”他的灵魂便进入了她的身体里。趁着她是魂体的状态,他穿着她的皮囊,对外宣布她是他的未婚妻。他陪着她一路寻找失踪母亲的下落,保护她不受人追杀。她陪着他一路寻找灵魂归体的方法,她温暖了他的世界。—这是个,互撩、互怼、互爱,双强、双洁的绝爽宠文。—每日两更。
  •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形散而神不散,所有文章都围绕北大、青春、成长、校园、70后、80后等核心词而作,可谓紧贴读者的内心与梦想。全书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籍、深沉,字里行间饱蘸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
  • 剑王的道路

    剑王的道路

    一切能力的来源是“元”剑元,兽元,阵元,这是大陆上的人们所修炼的根本相应的,将这些能力修炼到极限的就被称之为“剑王”“兽王”和“阵王”唐林,一个从小山村中走出的少年他决定成为一名剑王当然,成为剑王的道路有很长
  • 天之命源

    天之命源

    长安桥上胡文婧,断魂桥下今何在。奈何桥前对酒歌,但感佳人不复回。
  • 极品矿工

    极品矿工

    雷翔,一个神的转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玩家,因为一款虚拟网游无限人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个以神器铁镐,通过不断的挖矿,获得各种稀缺矿石的极品矿工。神器套装、独有的矿脉、能量晶石、以及可以将物品带出游戏的空间装备,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和华夏国的命运。
  • 成为神明的日子

    成为神明的日子

    神奇的未知世界,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夜以空到了这个世界以后莫名的成了神,然后他首要的任务就是算算自己还能活几天。什么?没有信众的信仰自己就会消失!!夜以空看着眼前这个一个破旧的快要倒闭的神社和一个和自己莫名的绑定契约的神使,他突然觉得日子似乎也不是那么难过了。为了能让自己活的更久一点,夜以空开始了自己除魔算卦,收纳信徒的道路。【总之这是一个意外成为神明,然后开始想办法壮大自己的神社的故事】〖大家可以不要看原著,因为作者写的和原著――没什么太多的联系〗
  • 儒剑纵横

    儒剑纵横

    本书暂时进入停更状态。决定再开一本,去拼一把武侠征文。新书将会延用本书的设定。
  • 兽王·巨狼无双

    兽王·巨狼无双

    兰虎在南极冰海一处寒泉中顺利凝聚出冰系暗能量核心,然后搭乘符青青姐弟的捕鲸船返航。苏尔为了获得神鹰城城主凌九霄的庇护而将双头巨狼送给凌九霄。兰虎返回陆地,恰逢神鹰商行奉凌九霄的命令将双头巨狼送往设立在海外一座岛上的基地中。兰虎顺着双头巨狼的气息追到海上,大战一触即发……
  •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取材新颖,语言精练,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与妈妈的八次通话》收录的作品或让人潸然泪下,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陷入沉思……表现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深度、内容承载均可圈可点,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特别适合学生阅读。阅读此书,你会在放松心灵的同时,收获一份感动,领悟一份幸福。
  • 处女的情人

    处女的情人

    “处子女王”伊利莎白一世或许并非处子,她与宠臣的一生纠缠是利益还是真情?《处女的情人》以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开创了“黄金时代”的伊利莎白一世及其情人罗伯特·达德利为主角,许多正史中一笔带过的事件通过他们的眼睛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而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两人的暧昧关系也得到了全新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