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000000006

第6章 初露锋芒

1.医学人生,扬帆起航

1948年6月28日,24岁的黎介寿、22岁的黎磊石结束了5年的大学生活,来到了南京中央医院做实习医生。

中央医院,顾名思义,是国民政府政要看病的地方,地位显赫,技术一流。这一年,医院在全国招收40名实习生,黎介寿和黎磊石是以中正医学院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取的。除了兄弟俩,还有北京协和医学校、燕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等学校的学生尖子。

站在中央医院门口,面对“井”字形的门诊大楼,黎介寿和黎磊石的心情特别畅快,人生的航船将从这里起航。

走进人事科,里面坐着一位中年秘书,兄弟俩虔诚地将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

人事秘书抬头看看,两人身材虽然不高,但国字脸,大眼睛,高鼻梁,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再看看录取通知书上的名字,疑惑地问:“你们是不是兄弟俩?”

黎介寿回答:“是的,我是哥哥,他是弟弟。”

人事秘书赞叹地说:“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而且都分到了中央医院,不简单啊!”

黎磊石自豪地说:“我家里有四个大学生,除了我俩,我的大哥和二姐也是大学生。”

“啊!”人事秘书一脸惊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多人都吃不上饭,哪还有机会读书,而黎家四个孩子不仅读了书,而且还都考上了大学。他又问:“你们的父母是干什么的?”黎介寿说:“我的父亲去世了,他在世的时候做过老师。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

人事秘书说:“那你们家庭条件并不好啊?”黎磊石自嘲地说:“是的。这些年,我们兄弟俩一直在流浪。”

也许是同情,也许是好感,登记后,人事秘书说:“你们去外科实习吧。”学医的都想当外科医生,兄弟俩相视一笑。毕竟年轻,心里有什么想法都挂在脸上。其实,这样的安排再正常不过了,实习医生轮流到各个科实习是医院的规定,他们被分到外科,只不过占了一点先机而已,三个月后他们又会被轮流到其他科实习。

但是,这个时候的黎介寿和黎磊石,对自己的前途充满着期待,全身都是激情,像山火一样,不点都会燃的。

医院坐落在绿树掩映的中山东路,四层高的病房大楼红砖青瓦,卓尔不群,它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梁廷宝设计,1929年由国民政府和爱国华侨胡文虎、胡文豹出资修建的,是中国第一个国立西医院。医院设有外科、内科、妇产科等八个科,共有800多名医护人员,其中专家40多位。外科是医院的大科,由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四个科室组成,主任是许殿乙。

黎介寿和黎磊石走进外科主任办公室,许主任正在低头看病历,他们恭敬地站在主任面前,黎介寿说:“我俩是今年来的实习生。”许主任抬头看了看他俩,客气地说:“欢迎你们!我们这里正需要大学生。你们是人才,好好干吧。”他们就这样成为中央医院的人了。

接下来的事情,让黎介寿和黎磊石有点意外。负责安顿他俩的医生把他们带到住处,只见一个大铁皮房,两米来高,又旧又破,里面放着七八张小铁床。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难民署援建中国的难民房。这位医生说:“医院没有钱给医护人员盖房子,只能让你们受点委屈了。”

正是盛夏时节,南京是国内“四大火炉”之一,兄弟俩走进房内,好家伙,真像火炉一样,起码也有40多度。到了晚上,兄弟俩想睡觉,可用手一摸凉席,滚烫滚烫的,实在是睡不下去。

这时,一位好心人看他俩在铁皮房外转了一圈又一圈,就建议道:病房大楼的楼顶凉快,可以到那儿睡。黎介寿和黎磊石抱着一床凉席来到医院的房顶,还没有躺下,蚊子就嗡嗡地飞了过来。哥俩手脚并用,想驱赶它们,可蚊子哪会听他们的。这天夜晚,他们几乎和蚊子战斗了一夜。

对此,黎磊石牢骚满腹,“一个堂堂的中央医院,医务人员竟然还睡难民房。”当时,国民党一心跟共产党打仗,哪有精力搞建设,总统府里的高官们,都在为家小的吃喝和出路发愁,中央医院又能怎样。

尽管一晚上没有睡,第二天早上七点不到,黎介寿和黎磊石就进了病房。兄弟俩都是苦出身的人,不怕吃苦,就怕没有苦可吃。

从这以后,黎介寿、黎磊石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准时来到病房,一直干到晚上七点才下班。他们知道,这里的实习对于自己来说太重要了。干得好,就能留下来。这家是全国最好的大医院,哪个做医生的不希望在这里发展,除非他的脑子进水了。

2.初生牛犊,崭露锋芒

时光在忙忙碌碌中就来到了1949年,正当黎介寿和黎磊石在南京中央医院实习时,南京解放了。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看到国民党党旗从总统府的旗杆上降落,百姓们高兴得心花怒放,他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南京的解放。

看到这一切,黎介寿和黎磊石隐约地感觉到,自己新的机遇又来临了。

大嫂汪素娟的一句话说得不错,“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她早就说过,五弟黎介寿心灵手巧,将来一定会当外科医生,而六弟黎磊石极其内秀,当内科医生会更出色。

果然不出所料,黎介寿工作的认真劲儿,和他的动手能力,在实习中受到了耳鼻喉科主任的青睐,他一门心思想把黎介寿留在科里发展。

而对病人热情周到、对工作一丝不苟且文思敏捷、基础扎实的黎磊石,又被内科主任视为宝贝,极力挽留他在内科工作。

黎磊石欣然接过了内科主任的“橄榄枝”。可黎介寿觉得手术室对他更具诱惑力,他渴望着能够站上手术台,亲自为病人做外科手术,普通外科才是他最憧憬的科室。

1949年7月1日,黎介寿和黎磊石以优异的成绩,从国立中正医学院毕业了,黎介寿如愿分到了南京中央医院外科,当了一名外科住院医生,黎磊石也心想事成,被分配到内科,当了一名内科住院医生。

黎介寿和黎磊石这对苦难兄弟的发展轨迹,可谓是惊人的相似。他们相差两岁,却像双胞胎似的,从初一就在一个班里念书,一直到高中、大学,都是同班同学。

这回大学毕业,兄弟俩又一起分在南京中央医院。由于他们都是单身未婚,又一同分到医护楼的同一间宿舍、同一架“牛窝床”,老实的黎介寿睡下铺,调皮的黎磊石睡上铺。

年轻的黎介寿、黎磊石,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天早晨六点一刻,他们准时起床,六点半到病房,黎介寿到普通外科给病人换药,黎磊石到内科查看病人,在主治医生上班之前,他们已经为病人处理好了一切。

每天晚上的夜查房,他们从来都不会错过。其他年轻的医生都去看电影、谈恋爱了,他们还要来到病房,认真地观察每个患者的病情。

由于在南京没有家,兄弟俩基本上不过星期天和节假日,整天窝在病房里。他们似乎养成了习惯,一天不看病人就吃不香睡不着,只有在查看过病人后才能踏实地睡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5岁的黎介寿,成了医院大外科实力最强的住院医生;而23岁的黎磊石,也成为内科最拔尖的住院医生。在生活中,他们是一对亲兄弟;而在工作上,他们铆着劲、比着干,争先恐后。

这样的工作状态,一直延续到两兄弟耄耋之年。同为中国工程院的资深院士,老哥俩只要看到彼此的进步,就会奋起直追,比学赶超,成就了一段黎氏双星、璀璨杏林的佳话。

3.战火砥砺,建功沙场

1949年冬天,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战斗打响了,黎磊石还不是军人,却作为医疗骨干,随医疗组参加了解放宁波和舟山群岛的战斗。他在前线出生入死,救死扶伤,人称“黎大胆”。

这个战场,对于黎磊石来说并不陌生。熟悉的六和塔,美丽的西子湖,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20多年前,他就在这里念的小学四年级,还在这里获得过杭州市小学生作文比赛的冠军。如今,那个文学梦已经破灭,可他心里装着更大的梦想,就是要用自己学得的医术,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1950年春节,黎磊石随参战部队在杭州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转眼间到了1950年7月,南京中央医院更名为华东军区医院,光荣地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黎介寿和黎磊石高兴得心花怒放,憧憬着崭新的未来。

由于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战斗医疗保障工作中的突出表现,1950年冬天,25岁的黎磊石再次领命出征,担任抗美援朝部队首批医疗队的副队长,登上了北去的列车,来到了吉林省的长春、四平,来到了美丽的鸭绿江畔。

鸭绿江畔虽美,但黎磊石不是来观光的,他和战友们一道,担负起繁重的伤员救治任务。部队一批批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又有一批批光荣负伤的官兵运回医疗所。

战争异常惨烈,在战火硝烟的朝鲜战场,志愿军官兵出生入死,英勇杀敌,经常整营、整连地全体阵亡,伤员像走马灯一样川流不息。

有一个晚上,黎磊石和医疗队战友们从前线接收了800多个伤员。整个医疗所,就黎磊石带着一个医生展开救治工作,还有两个护士在前线救死扶伤。

一发炮弹飞过来,电断了。黎磊石就让通信员打着马灯照亮查看伤员。在昏暗的马灯下,伤员们缺胳膊少腿,但他们强忍着痛不发出呻吟声。黎磊石含着泪帮助伤员包扎、处理伤口,心中热血沸腾。在枪林弹雨中,他常常一连20多个小时不合眼,日以继夜地抢救伤员,接连两次荣立了二等功。

1951年底,黎磊石结束了抗美援朝医疗队的工作,回到了南京华东军区医院,并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坐标,在内科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1952年,26岁的黎磊石被提拔为医院最年轻的主治医生。

黎氏兄弟注定要在同一个战场上相逢,只是时间发生了错位。战场还是那个战场,黎磊石回到了医院,黎介寿又打起背包,作为第三批华东军区医院医疗队副队长,来到了长春后方医院,负责治疗朝鲜战场运送回来的伤员。

在这期间,黎介寿两次入朝,一次是去前线建立血库,一次是去战场救治伤员。外伤伤员,占了战创伤伤员的大多数。黎介寿熟练的外科技术,在这里有着极大的用武之地。

当看到战士们穿着薄薄的棉衣在极度严寒中浴血奋战,看到有的战士脚趾头冻掉了仍然不下火线,不是军人、不是党员的黎介寿,深深被志愿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感染。

时至今日,志愿军战士“小黑脸”的模样仍留在黎介寿脑海中。“小黑脸”二十出头,山东人,负伤送到战地医院没几天,就嚷着要重返前线。一天,黎介寿惊讶地发现“小黑脸”在尿血,原来他的膀胱受伤出血,怕不能再到前线去,就一直隐瞒着。经过治疗,“小黑脸”又投入战斗。几个月后,一名从前线下来的伤员说,他和“小黑脸”是一个连的,在一次阻击战中,遭遇美军飞机轰炸,连里大部分战友牺牲了,“小黑脸”的尸骨都没有找全。

那一刻,黎介寿握手术刀的手颤抖了。他深深感到,这是一群可以为追求信仰而献出生命的人,战斗在这支队伍中,不会有错。在零下40℃的严寒中,黎介寿夜以继日地救治伤员,荣立战功。

1953年,黎介寿回到南京华东军区医院,担任外科总住院医生。他的工作大胆泼辣又干练沉稳,既不锋芒毕露,又显得有板有眼。1954年8月,他正式担任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

同类推荐
  •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说:“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合时宜的传记不是主观臆测,而是用传主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人生。作者用冷淡的眼光,以《小团圆》《我的姐姐张爱玲》为底本,讲述了才女佳人张爱玲的一生。历史中过往来去的人物在《小团圆》里实现了团圆,张爱玲的一生在《张爱玲:花自飘零》中得到了圆满。
  • 贝克汉姆:未来

    贝克汉姆:未来

    本书出版于贝克汉姆退役之后,书中详尽地描述了贝克汉姆从出生到退役的38年间大起大落的璀璨人生。本书首次披露了贝克汉姆选择退役的思想斗争、具体经过和艰难的选择。对于完整地认识万人迷贝克汉姆与足球难以割舍的感情具有重要作用。书中还完整披露了贝克汉姆与辣妹维多利亚的爱情经历。在全书中贯穿始终的,是贝克汉姆和“辣妹”维多利亚至深至真的爱情,作为全世界最有名的夫妻,他们也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诱惑,而他们互相支持,不离不弃,渡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节点。我们可以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读出这对金童玉女之间的甜蜜爱意。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邮票上的航空人物

    邮票上的航空人物

    飞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100多年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在飞机发明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大批杰出人物,从早期的航空先驱,到当代的航空科学家、发明家、设计师、飞行家和企业家都为之付出心血,甚至生命。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其中很多著名人物的事迹都在邮票上得到反映。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热门推荐
  • 假面骑士里的饕餮

    假面骑士里的饕餮

    一个gate绝望后进化为奥菲以诺肆虐在假面骑士世界的故事
  • 王爷大叔抱一下

    王爷大叔抱一下

    她一不小心将所有上门的女人都赶跑了,他抓住她霸道宣布:“你把本王未来的王妃都赶跑了,就用你来抵吧!”于是她在所有人嫉妒的目光中嫁给了最炙手可热的离王。不想成亲当日,偷天换日,她亲眼看着他与别的女人成了亲,宁心冷笑,男人果然靠不住!上有皇后刁难,下要恶斗小三,宁心潇洒的甩手走人,“什么王妃!很叼?本小姐一点都不稀罕!”【温馨宠溺一对一】
  • 酷拽校草杠上不乖纯妻

    酷拽校草杠上不乖纯妻

    一次善举,出身贫寒的她转入了当地有名的贵族学校,圣缨高中.阴差阳错之余,得罪了圣缨的太子爷,一对欢喜冤家,就此登场.
  • 摄政王的心尖爱妃

    摄政王的心尖爱妃

    南凰国公主龙云沁趁着夜色偷窥摄政王的美男出浴图而被一掌击飞,一命呜呼!苏沁儿一朝穿越,落得个举国的笑话,懦弱无能却色胆包天!身边宫女一群,劝导不止!“公主,摄政王这次真的发怒了,您不要再去偷看了!”“公主,皇上宣昭,据说很生气,为了您偷窥摄政王一事……”“公主……”“停!”龙云沁慢条斯理的整理衣服,甩一甩衣袖,“本宫金枝玉叶,哪能做这等事情,昨夜风大,纯属意外!”“是么?原来公主这三年来,年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制造意外……”摄政王不知何时出现,一笑倾城百媚生。————————【精彩片段】暗卫甲,“王,公主殿下在公主府大肆摆宴。”摄政王,“嗯。”暗卫乙,“丞相等人带了若干美男子去了公主府。”摄政王默,“……继续。”暗卫丙,“公主殿下全部接收了。”摄政王长久默,“……是么?”暗卫丁欲哭无泪,“王,公主殿下带着他们回了后院……”摄政王手中笔尽断,“公主倒是好兴致啊!”夜半,公主府正院主屋。“听说公主要了那些美男子回来?”某公主摇头,“没有,都是些平庸之色。”“听说公主带他们回了后院?”某公主继续摇头,“放在前院会被人说。”“公主殿下要圈养男子?”某公主一本正经摇头,“本公主向来不喜做这等事。一切谣传,都是意外啊!”沉默!“本王的浴池让人改造了,很宽敞,窗户透明。”龙云沁,“是么……”“本王许久没有去那浴池洗澡,公主认为明晚可行?”龙云沁默,“呵呵……”“公主可愿再来个意外?”龙云沁长久默,“摄政王,您说笑了呐。”————————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时而纯情时而搞笑,时而抽风时而腹黑,绝壁干净,喜欢的赶紧跳坑吧!点点手指放进书架,大家多多支持么么哒!!!
  • 情心剑骨江湖录

    情心剑骨江湖录

    一块玉佩,引江湖风波,一处宝藏,牵朝堂阴谋,一片执念,惹无尽烦忧!
  • 卫国英雄:丁汝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丁汝昌(青少版)

    每次看中国地图,我都深为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壮美和历史悠久而自豪。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面对侵略敢于战斗,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方显英雄本色。卫国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
  • 梦回百转

    梦回百转

    一次突然而来的穿越,改变了她这一世的轨迹,是什么把她从一个没心没肺每天充满着逗逼精神的她,变成了城府深不可测的后宫之主,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念头都让曾经的对手恶寒胆变生心神颤抖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妃天下:王爷乖乖跟我走

    医妃天下:王爷乖乖跟我走

    她穿越而来,公主福利还未享受,便成了亡国公主,遇人不淑,被逼悬崖,因缘际会习得神医妙手,开挂而来。他是落魄皇子,被她所救,嫌弃她话痨,粗鲁,恨不得杀了她,也爱极了她,他是逍遥王爷,不喜俗世,好风雅,爱美人。美人有刺,甚喜,愿放下逍遥富贵,只为她画地为牢。他是富贵闲人,金山银山不过身外之物,唯人心最难得,为她倾尽万贯家财,只为她多看一眼。他是雅意公子,恣意潇洒,不理世事,好美酒,多博学,一见木鱼误终身。命运让他们相遇,她救了他,伤了他。人生太长,缘分太狗血,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事,得到太多,失去不少,唯感情所求真心相待,白首不离。
  • 一品农家妻

    一品农家妻

    寒初蓝怎么都想不到穿越时空这种怪异之事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还好,她向来适应能力强,穿越就穿越吧,只是穿越后的她未免太可怜了吧。屋,她有,还是两间,只不过是茅草屋,大风刮来,屋顶的茅草还会随风飘走,雨来,天上掉下多少滴,她的家里也会掉下多少滴。田,她有,只是杂草丛生,种在田里的庄稼不如草。婆婆,她有,只知道宠儿子,做什么事都做不好。相公,她也有,却是个阴柔邪美的,肩不会挑,手不会提,不会种田,不会种地,不会砍柴,不会捉鱼,一餐却要吃十条红薯,睡觉爱踹她下床,容易招蜂引蝶的妖孽。这样的家庭受尽欺凌,挨尽饥饿。寒初蓝只能挽起衣袖,开始她苦逼的穿越生涯。除杂草,修茅屋,种庄稼,上山砍柴,下河捉鱼,她只求一日三餐能饱腹。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左邻右舍看不得她的家好起来,尽找茬,还有极品娘家制造麻烦,于是她还要和村里面的人各种争,各种斗,同时还不忘发家致富,做美食,种蔬菜,偶尔逗逗会害羞的相公,倒也不亦乐乎。她以为她的穿越生涯就这样的了,没想到某天,一大队人马恭恭敬敬地把她一家三口请进了尊贵的摄政王府……(宠文,一对一,女主强悍至极,发家致富,保婆婆,护相公,斗小三!男主腹黑,外表阴柔邪美,内心纯净,一生一世一双人。)
  • 世界再好不及你

    世界再好不及你

    第一次,我一觉醒来他躺在我床上,第二次,他带着另一个女人出现在我们的婚礼现场,让我沦为笑柄......在我落魄时,他拯救了我,遇前男友与小三,他说:“我的女人不能怂!”在我被绑架时,他及出现,他说:“别怕,我来了。”在他的温柔陷阱里,我一步步沦陷,我以为他就是我爱情的归宿......但是,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要毁了我!一纸合约,期满人散......再次遇见,他却说:“我爱的从来只有你。”......我们的爱,究竟是爱得不够,还是爱的太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