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300000010

第10章 市民社会的历史(7)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外在利益关系所建构起来的“社会”(Gesellschaft),虽然颠覆了传统的价值纽带,但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超越了传统的共同体所限定的狭小范围,产生了普遍的商品交换关系,马克思因此称之为具有最发达社会关系的时代。这种发达的社会关系建立在商品经济关系的基础之上,古典政治经济学从正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正是现代的、产生了普遍的商品交换关系、具有最发达社会关系的市民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从历史反思性的角度加以讨论,从而揭示现代“社会”(Gesellschaft)的历史本质。

三、从civil society到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

正是在德国思想家的历史性反思中,市民社会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断裂,从而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提供了深远的思想资源。这种断裂表现在语词之中则是:市民社会的“市民”一词变为“资产者”、从"citoyen"(公民)变成了“bourgeois”(自私自利的小市民);社会一词从“共同体”(或者叫公社)变为“社会”、从society(在德语中即是Gemeinschaft)变为Gesellschaft。前者(civil society)打着文明社会的旗号,反对的是封建社会,因而具有传统社会批判的特质;后者(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则是从现代社会变迁反思的视角揭示了所谓现代文明的本质,它批判的是现代文明社会,因而具有现代性社会批判的特点,从而与马克思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相勾连。

德语中的市民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之所以具有这个内涵,与德国这个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欧洲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以世俗化、理性化、抽象化、平均化为主要趋势,但同时也伴随着浪漫主义对这种倾向的抵抗和批判。从法国文化和政治保守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攻击,卢梭的“回归自然”的呼吁,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批判反思,到德国浪漫派、马克思主义、基尔凯郭尔的基督教神学批判和尼采的价值重估,直至后现代思潮的出现,这种抵抗和批判从来没有停止过。德国统一后,思想界对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的道德批判和文化批判逐渐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即以提倡德国文化传统、提倡精神性和德国社会独特性的方式,隐蔽或公开地宣扬德国开明君主立宪的国家形式和社会结构比议会民主制度更加优越(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把君主立宪制作为伦理国家的体现,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的这一社会思潮。而当时与黑格尔主义法学派所竞争的德国历史学派在这一点上与黑格尔的立场一致,即批判普遍主义,宣扬德国传统,当然,黑格尔的立场与方法要复杂得多,即一方面承认资本主义的普遍性,如他认为拿破仑是马背上的绝对精神,而另一方面又把普鲁士的民族精神上升为世界精神。德国的***主义实际上与这种思潮具有渊源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市民社会在德语世界中就没有启蒙精神所宣扬的那种崇高地位和“政治社会”、“文明社会”之内涵,而是被黑格尔指认为“个人利益的场所”的资产阶级社会,这是吸收了德国浪漫主义反思现代性文明的思想资源。

一般而言,浪漫主义指的是“弥漫整个欧洲的一种时代精神,‘浪漫派’则特指属于这一浪漫主义思潮的德国作家”(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选编说明》。),本文是在“浪漫派”的意义上使用浪漫主义这一能指的。当然由于浪漫派的人物众多,我们用这个概念主要指与启蒙精神所主张的个人主义、理性主义相对的整体主义的立场。用施密特的话说就是:“可以把浪漫主义理解成一场反对18世纪理性主义的运动”。(同上书,第57页。)

正如熊彼特所说的,浪漫主义表面上“意味着反抗古典的艺术准则……但是在这个表面之下,还有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对习俗、尤其是对据理解释的习俗(rationalized convention)的反抗:感情起而反对冷酷的理性;自发的冲动起而反对功利主义的逻辑;直觉起而反对分析;‘心灵’起而反对理智;国民历史传奇起而反对启蒙运动的人造艺术品”(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5页。)。威廉斯则认为:“浪漫主义是针对‘文明’的一种反动”(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7页。)。这种反动,主要是出于“反对功利主义类型的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而与“‘全体主义’的社会哲学有联系”,“一个浪漫主义者,或任何一个受浪漫主义态度影响的作家,自然会以一种非资产阶级的精神去看工业生活及其问题,并采取与边泌主义者完全不同的观点”(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7页。)。正因为浪漫主义者“以一种非资产阶级的精神去看工业生活及其问题”,因此他们对市民社会的认知就少了许多启蒙精神所承载的理想,而多了几分客观冷静的思考。在市民社会这个问题上,他们更多的是注意到了资产阶级所造成的自私自利、孤立(马克思称之为产生了孤立的个人的时代。)等问题。

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反思抽象理性的社会思潮。19世纪盛行的历史主义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历史学派致力于研究历史上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状态和历史意义,认为在法和经济领域都不存在普遍有效的原则,它反对启蒙运动所开创的抽象的理性主义。在市民社会这个问题上,他们就不像启蒙思想家那样把它当做一种抽象的、普遍社会的“理想类型”,而更多的是从具体的生活状况出发,因此他们抓住了市民社会现实的一面——资产者的社会。

施米特指出,“1830年以后,浪漫派又有了一个新的开端:青年德意志、新谢林派、浪漫黑格尔派。于是,这个词就变成了所有政治上的敌人的集合名词”(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这种浪漫主义与马克思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批判具有重要的关系,就本书所研讨的市民社会的历史性批判而言,马克思则是继承了德国浪漫主义对市民社会的资产阶级经济内涵的指认与批判。

在经历过浪漫主义的批判之后,启蒙思想家所指认的由有教养的公民所组成的政治社会——现代性质的政治共同体,逐渐被剥离了公民的温情脉脉面纱,露出了资产者自私自利的本性。按施米特的看法,“资产者的可鄙形象最先是贵族创造出来的,浪漫派艺术家和诗人发展了这一形象。随着司汤达影响的扩大,所有文人都认为资产者可鄙”,“法国作家以法国资产阶级为原型创造出的这种形象,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获得了一种世界历史的维度。他们赋予这种形象以一种分化为不同阶级的史前人类的最后代表的意义,从而成为人类最后的敌人”(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因此在浪漫主义运动之后的黑格尔、马克思那里,随着市民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内涵逐渐凸现,其批判性理论维度也由此建构起来。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具有与civil society不同的批判立场:如果说civil society是用于批判传统社会而建构一个现代性的社会;那么,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则是为批判现代性(资产阶级)社会而主张一个新的乌托邦社会提供了理论运作的概念基础,如黑格尔的伦理国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哈贝马斯的交往社会所针对的正是这个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

第四节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上述分析表明,市民社会这个范畴包含了政治与文化“共同体”(civil society)和经济型契约“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这双重内涵与二重性特征。在当代市民社会研究所援引的理论资源中,市民社会的建构——对civil society的诉求,与批判——对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的反思,这两种理论资源共存于当代市民社会理论中,从而构成了当代市民社会理论中的对立与矛盾。这种政治与文化的共同体和经济社会的冲突,构成了贝尔所说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这种冲突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区别;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立场来看,则是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矛盾所致。而从更深的社会结构的层面来看,这种对立则是由现代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所决定的。因为自从私人领域从封建国家中分离出来以后,政治“共同体”(civil society)与经济“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在现代社会中便冲突性地存在着。而国内学者在解读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时,普遍没有意识到现代市民社会包含的经济领域与(政治)公共领域的矛盾性冲突,以及这种矛盾所包含的现代性意蕴,从而简单地把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指认为公共领域这个固化的领域。我们在对市民社会概念的思想史进行梳理之后,需要对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作一评估和总体性分析。

一、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与资本主义文化分裂

在当代西方思想家看来,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市民社会是现代社会有别于传统社会的三个最主要的社会建构。不过,这是当代自由主义对历史进行事后反思得出的明确认识,特别是其中的市民社会建构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的认识,当时并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市场化的口号,而是打着“市民社会”(“文明社会”)之类的旗帜。因此市民社会这一范畴在其历史发端中就已内含了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市场化的内在矛盾。

从历史上看,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民主化发端于15—18世纪,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所指认的这个历史时段。在经历封建专制主义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之后,从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观,到斯密古典经济学“看不见的手”理论,市场化观念获得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欧洲大陆,随着英国的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在美洲大陆,随着宪政国家的建立,政治民主化在实践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无论是市场化还是民主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旗号——市民社会,换言之,从西方近代社会转型来看,市民社会成了联结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的桥梁。其“现代的二重性”(市民社会还有一个古代的二重性问题,这就是罗马法中公法与私法的区别,具体请见下一段的论述)也就从这里生发出来。

从上面的理论分析与这里的历史发展分析来看,市民社会本身就包含了政治与经济内涵——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civilis societas与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正好表征了这种二重性内涵:civilis societas表征了政治共同体,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表征了市场化的社会。

正是这种二重性使“人”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公”与“私”的二元分裂,马克思称之为人的政治异化,在早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曾对现代国家中的公民二重性(即citizon与Bürger的双重角色问题)进行了批判。(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市场化转型中又不得不再次面对这个理论问题,即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从理论上说应当是代表人民利益的citizon,传统的说法是“公仆”;然而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他们还具有布尔乔亚的特点,过去的说法是“小市民”,如何统一这两者的利益关系实际上是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巨大难题。)由此可见,在近代历史上,市民社会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建构,而是作为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市场化的、政治公共领域与经济私人领域的载体而出现,近代的市民社会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复杂内容,这使得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天然地包含了政治与经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矛盾性的范畴,贝尔所说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之具有密切的关联。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自先秦至近代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着重对每个人物的经历及其道德思想、实践予以叙述与分析,特别注重对伦理概念的解析。本书体例恰当,观点中道,行文流畅,界定清晰,适合大学生学习参考和伦理学爱好者乃至思想教育工作者阅读。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热门推荐
  • 诛三计

    诛三计

    曼娜因为无聊,趁老公洗澡的时候,用他的手机群发了一条短信:“我想你了”。没有想到,因此引出第三者。曼娜竟精心布局,居然与小三成为姐妹,一步一步接近,一步一步走近小三,才发现老公居然还有小四!而这场婚姻竟是老公的阴谋!愤怒的曼娜决定诛三,诛四,让那负心的男人一无所有,净身滚蛋!
  • 史记

    史记

    《史记精编图文版》有着丰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值得后人去发现和体会,并且考虑到青少年朋友常常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详,对这本年代久远而文字生涩的作品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特此将其白话本选编为书,以期方便阅读。在内容上,我们从《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中选取了,我们认为更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故事和篇章,并配以相关图片来丰富和延伸阅读体验。希望通过这本书激发青少年朋友阅读《史记》全文的兴趣,因为相对其他文言文,这部著作不仅志趣尤高,而且语言平简。
  • 崛起美洲1620

    崛起美洲1620

    十三香掠夺土鳖‘白皮’经济! 渔船+发动机可以掌控加勒比海航道! ‘洗衣粉油条’风靡贵族圈,‘黑心棉’倾销欧陆! ‘保护伞’公司成立,什么狗屁的东西印度公司全都歇菜! 让山寨产品,在1620年焕发光彩,见证一个帝国的崛起吧!扣扣群:65364139一起来愉快的玩耍吧!
  • 明伦汇编家范典姊妹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姊妹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异世夺宝

    穿越之异世夺宝

    一个面临辍学的高中生,一个千年难遇的闪电,一场惊世骇俗的穿越·····缚鸡之力行走异世大陆,没有天纵奇才之姿,没有旷古夺今之势,却有强夺他人宝物神器。
  • 锦衣当权

    锦衣当权

    卧底十年,铁血军人孟岩重新活了过来,成为一名锦衣卫。一把绣春刀,一身霹雳胆,男儿血,尤未冷,美人随,斗权阉,收漠北,定安南,下西洋,权倾天下!
  • 史书占毕

    史书占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传奇

    老子传奇

    这部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性和现实意义的电视剧,主要阐述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2010年4月,《老子传奇》电视剧剧本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电视剧管理司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了专家审读会。出席审读会的专家有: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北师大历史系教授龚书铎;著名先秦两汉史专家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王子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启发教授等专家。学者们从剧本的文学角度、从先秦两汉历史的角度与社会效益的角度,均对剧本给予了一致高度的认可。《老子传奇》电视剧表现了老子历经磨难对道德思想的感悟与形成的过程,全剧感人至深。《老子传奇》电视剧的播出必将会使社会移风易俗、人心淳善,这完全符合习主席的治政理念。《老子传奇》2016年2月21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和2016年9月10日在黑龙江卫视播出后社会反响非常好。2017年5月16日在爱奇艺独家全网播出。
  • 梦幻西游大主播

    梦幻西游大主播

    叶健是一位普通的梦幻西游玩家,在穿越后,他发现原本的将军令竟然变成了一个神奇的U盘!打书炼妖、资源鉴定,这些搏几率的玩意,担架还是逆袭统统由他说了算!晚秋、半夏、冥想…这些CC的万人主播,都将是他的跟班小弟!【新书:《梦幻西游引领商团》】
  • 大陆最强法师

    大陆最强法师

    大魔导师冰炎重生回少年时期,开始了一段逆天之旅。身为魔法专家,他会炼制稀有的魔法药剂、还拥有珍贵的魔法秘典,甚至会摆复杂的魔法阵。凭借着上一世的知识,他从一个平凡的小镇少年,一步步成为大陆最强法师!新书《无敌大领主系统》,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