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500000001

第1章 幼年立志

1 1912年,鹿苑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宣誓就职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古老中国的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

鹿苑镇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东南部,过去属于常熟县,北邻南通,西连无锡、常州、苏州,东接上海,虽属镇级编制,实际上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迹众多的大集镇。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1985年,鹿苑境内的徐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玉器和陶器,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辉煌的历史。据《常昭合志》记载,鹿苑镇在春秋时代原为吴王夫差的豢鹿之地,由此得名。镇北的盐铁塘,相传为西汉吴王濞运送盐铁所开。

当然,最为著名的是鹿苑镇西的古黄泗浦遗址。相传,那是唐代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日本起航的地方。

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江苏扬州人。14岁时在鹿苑镇西的古黄泗浦遗址大云寺出家,26岁时已是学识渊博、声名远播的律宗大师了。他曾五次尝试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人员伤亡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公元753年,年逾六旬、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毅然应允日本遣唐使团的请求,决定第六次东渡。这年的十月二十九日,鉴真协同弟子一行24人,在鹿苑镇的黄泗浦与日本遣唐使船队会合,开始了第六次东渡的航程。历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鉴真和尚终于抵达日本萨摩川边郡的秋目(今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最终实现了去日本弘扬佛法的夙愿。

古烟墩遗址第一章幼年立志鉴真和尚从742年起到753年止,历经11年才东渡成功。他的艰辛历程,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记载翔实的航海事件,而鹿苑镇的黄泗浦也成为佛界和航海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圣地。1963年,在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曾在此树立石刻经幢一柱,以示纪念。近年来,日本友人来此凭吊的人数和活动日见增多。这位1200多年前的佛法高僧及其百折不挠的精神至今牵动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心。

至宋、元时,鹿苑已形成集镇规模,明、清以后,市井繁荣,商贾云集,俨然是滨江大镇。当时,鹿苑还是保护百姓安定黎民的重要阵地。宋代中叶,为防海水倒灌,筑起了一条绵延数百里的海坝;明代嘉靖年间,修建了用来抗倭报警的烟墩,现遗址尚存;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由弘济大师募捐修建的弘济桥落成,桥名由清代大诗人钱谦益亲自书写,桥身全长33.5米,宽3.55米,至今坚固如昔。虽然,清末以来,鹿苑逐渐衰落,但这些历史的痕迹洒落在小镇的角落,融进了百姓的生活。

1912年5月1日,张光斗就出生在这个小镇一个清贫的农家。父亲张荔洲是常熟县福山镇的海关职员,母亲浦氏则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在张家的四个儿子中,张光斗排行最末。长兄张光比他大13岁,二哥张光燮比他大11岁,三哥张光霁比他年长9岁。父母老来得子,对他疼爱有加,兄长和嫂子也很喜欢他!

江浙一带自古经济繁荣,文化积淀深厚,名士才子辈出,这与当地重视读书求学的风气分不开。近代以来,外国殖民者的入侵,西方先进的技术文明更激发了中国人发奋图强的志愿,读书也是救国救民的大事业。

张光斗的父亲在海关任职,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非常支持孩子们上学读书。虽然家里并不富裕,靠着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勉强上了学读了书。那时,小镇上的普通孩子能够上学读书是很稀罕的,要让三个孩子都上学那就更稀奇了。因此,张家的孩子们无疑是幸运的!

1918年,同他的兄长们一样,张光斗也进了同一所小学——晋安小学!在张光斗看来,这是他人生之中最初的机遇。同旧社会千万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张光斗小小年纪便知道一粒米、一件粗布衣服都来之不易,他和哥哥们都很节俭。

当然,孩子们能够上学光有父亲的开明还是不够的,母亲的支持与勤俭是更坚强的后盾。母亲浦氏虽是旧式家庭妇女,但她勤俭持家,治家有方,对孩子们管教较严。她一生信佛,与人为善,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她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诚实正直,艰苦奋斗。她宁可每日粗茶淡饭,也要让儿子们进私塾念书。她常常告诫孩子们要生活节俭,要刻苦读书,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显然,浦氏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用自己的温良慈爱感化儿子的心灵,用自己的勤俭刻苦感染儿子的举止,用真诚宽容启发孩子的智慧,她的言传身教深深刻进孩子们的心里,对他们产生了毕生的影响。

张光斗的女儿张美怡曾透露,在他们家,洗衣洗菜用过的水要留着冲马桶、擦地板,晚上吃饭,只开一支15瓦的台式日光灯,谁要是顺手开了天花板上的大灯,那可是触犯了父亲的大忌的。这,或许就是祖母浦氏的遗德。

童年的张光斗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常常和几个年长的兄弟一块玩,有一次竟然差点丢了小命——某天黄昏,张光斗与三哥在河边玩耍。顽皮的他爬到排条板上去玩,一不小心落入水中,钻到了木排下。张光斗不会游泳,只好拼命挣扎,一旁的三哥被吓得魂飞魄散!幸好,遇上懂水性的师傅把他救了上来。这是张光斗平生第一次经历生死的考验。不过,他的调皮在上学后渐渐收敛了,在学校里,张光斗的勤奋好学、聪明伶俐是出了名的。

有开明的父亲、慈爱的母亲,还有兄长的庇护陪伴,张光斗的童年是简单的,快乐的。

在他懵懂的童年记忆里,还经常出现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农民。

辛亥革命之后,皇帝下台了,男人的辫子也剪掉了,但是社会面貌依旧,鹿苑镇上人们的生活似乎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挨饿受冻的境况依旧没有改变。这些画面无不定格在张光斗幼小的心灵里。他看到、听到、了解到的小镇上百姓的诸多艰难与不幸让他的童年无法真正的无忧无虑。于是,“什么时候大家能一起过好日子?”成了跟随他一辈子的疑问。这,当然也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抉择。

2 工业救国梦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切身感受了“坚船利炮”的威胁,深感迫切需要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处境,于是,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学习西洋技术的各式商店、工厂也开始在国内兴办起来。废科举,兴洋务,19世纪下半叶始,新式学堂犹如雨后春笋般从沿海城市遍及大江南北,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以私塾教学为核心的教育形式,加速了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化发展的过渡。

苏南地区物产丰饶,临近上海,工商业比较发达。经济上学习西方模式,文化上得时代风气之先。而新式学堂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课程内容,自然渗透着西方的文化理念,在苏南一代颇为风行。

晋安小学是鹿苑当地的一所私立新式学堂。张光斗和哥哥们一样,6岁到晋安小学念书了。虽然年龄小,但张光斗明白家里供他上学不易,所以分外努力,成绩一直很好。晋安小学办得颇为有声有色,课程明显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新理念,既有国文、算术等老课程,也有时髦的英文、体育等课程。张光斗每天晚上都朗读古文、背诵英文单词。他记得自己当时不太喜欢体育运动,但最喜欢解算术难题。

当时,有位叫冯范的体育老师常常在课余找一些学生来聊天,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考清华、交大这样的名校。老师的殷切话语让张光斗感觉到上大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将来去清华交大这样的名校那就更好了。虽然,当时要上清华、交大这样的大学对这些乡村小镇的孩子们来说还是件太遥远的事情,但那一刻的张光斗万分虔诚地希望将来自己真的能够做到。

五四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形势示意图1919年4月30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巴黎签订了《凡尔赛公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虽然中国在名义上是战胜国,但实际上却成了最大的战败国,这一消息传到国内立即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怒。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打响了“五四”运动的第一枪,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纷纷举行罢工罢课运动支援青年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使民主、科学、爱国的精神深入人心。就连鹿苑镇上的晋安小学也掀起了民主与科学的热潮,新文化运动的许多成果在这里生根发芽。不但教师们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洗礼,而且学生们也接触到了新思想、新理论。尽管他们一时不能完全理解新思想,但多少懂得了封建制度是不好的。

后来,北洋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国人在血泪教训中明白了一个真理: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一直战乱连连、山河破碎,国内的反帝爱国运动也从未停止,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寻求着一条民族自救自强的道路。晋安小学虽然地处南方小镇,但与全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一样,人们的爱国情绪高涨。面对列强的惨无人道,面对政府的腐败无能,师生们常常游行示威、张贴宣传小报,高呼“打倒帝国主义”。

不少青年教师除了组织学生参与爱国运动,还启发学生化愤怒为力量。有的老师说,最好走工业救国的道路,将来当工程师建设国家。这或许是张光斗最早一次听到“工程师”这个称谓,从老师的话语里,他觉得工程师一定是非常厉害的人才,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栋梁!

古代的中国人常常认为工程技术不过是些奇技淫巧、形器之末,不足挂齿!直到晚清时期,一些有识之士才开始呼吁学习西方、重视科技,如魏源、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撰写了大量宣扬西学的文章。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一些专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出现了。1909年,政府又拿庚子赔款派遣幼童留学美国学习工程技术,造就了包括詹天佑在内的中国第一批实业工程师。而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更加需要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张光斗9岁那年,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父亲病重,心急如焚的母亲情急之下只好到处求神拜佛。幸好遇上了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父亲的病才得以痊愈。但打那以后,父亲就只能处于休养状态,只做些细活养家。随着家庭经济状况日益困窘,张光斗的继续求学也成了问题。

幸运的是,不久,大哥张光恰好到晋安小学做了校长,家境略有好转,张光斗才得以正常升学。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让他学习得更加投入,在校表现各方面均名列前茅。

12岁那年,张光斗初小毕业了。家里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决定供他继续上学,并由大哥张光陪同去上海投考。母亲的意思是让他报考上海乙商职业学校,将来可在海关、邮局工作,待遇高。能够继续求学,张光斗就已经很满意,当时对于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倒是不太在意。到了上海,他们寄宿在五堂叔家。考完乙商感觉还不错的张光斗,无意中听到堂叔说乙商毕业前途不大,不如考交大附小的高小,将来可上交大,还可以做工程师呢。一听到“交大”、“工程师”这两个词,六年前冯范老师的话又回荡在他的耳边——机会就在眼前了!为了将来可以上大学当工程师,张光斗非常希望去交大附小,于是恳求大哥同意他再去投考交大附小。长兄如父,大哥心疼小弟,自然不会摇头。

不久,乙商和交大附小都录取了张光斗。关于到底上哪个学校的问题,家里起了纷争。母亲执意要他上乙商,一来费用低,而且三年后就可毕业;二来毕业后还有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等着他。但张光斗一心里想去交大附小,然后读大学做工程师。家里其他人的意见也不一致,最后,父亲同意他去念附小——附小每年两百银元的费用对他家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不过,为了张光斗的前途和梦想,父兄下定决心节衣缩食培养他。最后,母亲也同意了。

张光斗的这次择校经历也称得上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转折,对他未来的发展来说也是一次起航。对此,家人的支持与付出功不可没。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交通大学群星灿烂,大师辈出。张光斗恰恰赶在那个时代,选择了交大,选择了结构工程,从此也开始了他一生的水利情缘。

同类推荐
  • 朱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

    朱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

    本书记叙朱德寻求救国救民、报国为民的心路历程,重点展示了南昌起义中真实的朱德、朱毛会师的前前后后、动乱岁月的朱德隐情、情感漩涡中的真情朱德、生活中的魅力朱德等等。告诉读者一个已知道但并不完全知道的真实而又传奇朱德。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郑板桥:绝世风流

    郑板桥:绝世风流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学会如何守护内心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
热门推荐
  • 簪花笺语

    簪花笺语

    林绾绾作为林府的大小姐,本应该一世无忧,哪知因种种原因,在朝堂漂泊,和哥哥一起,帮助瑞王登上皇位,等等,为什么瑞王对别的女子都疏离,偏偏对林绾绾越来越好。。。。
  • 疏影江楼月

    疏影江楼月

    代嫁千金,意外陷入王府纷争;盛宠背后,隐藏无数阴谋心机。身处艰难中的她,终于找到了一心一意只为她的人。若不是姐姐出阁前突然香消玉殒,她可能还是默默无闻的简家二小姐。世人皆道她无比幸运,可以代姐出嫁,凤冠霞帔,嫁与良婿。而他亦是她深深心底的那个梦中人,白衣翩翩,撑伞而立。可她还是毅然选择了逃离,寻找姐姐逝世的真相,也为自己求一片自由的天空。不料,却因此踏入了更大的阴谋……匪寨、王府、深宫……她一步一步走入更凶险的困境。解救、擦肩、追寻……他始终不曾停下寻回她的脚步。千帆过尽,世事难料,命运一次次拉开两人间的距离……可这个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你无论如何都不想也不能放弃的。
  • 绝色医妃:妖孽王爷宠妻无度

    绝色医妃:妖孽王爷宠妻无度

    她,是从现代莫名穿越的杀手兼神偷;他,是霸道短命的天才王爷。一朝穿越成废材,被诬陷又被退婚。你们当她是以前的叶冰灵吗?不,她修炼逆天,空间在手,能和植物交流,奇珍异宝投怀,丹药阵法随手炼。她与他携手闯天下,却渐渐揭开穿越之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修仙文女配

    穿越修仙文女配

    话说不就是喜欢看修仙文嘛,何必让我去亲自体验一下呢,说什么看在你这么诚心拜读文章的奖励。穿越成自己看过的一本修仙文,还成了女配,清芷打算和女主搞好关系,避免原著中的下场。然而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原著,她与女主成为真正的姐妹,结识了身受重伤的老凤凰,先女主一步来到凤舞大陆,成了凤舞第一家族嫡系传人的师父……额头神秘的梅花敕文,未知的身世之谜,不知用处的神器丹域……事情到底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 带着淘宝到古代

    带着淘宝到古代

    安小九浴室踩到肥皂摔了一跤,直接摔到了古代去了!穿越了,还是带着淘宝穿越的,于是安小九立志成为古代的马云!只是刚刚穿来就遇到了猥琐爷爷,极品奶奶,刁蛮小姑,不是想弄死她就是要卖了她!这些都不是事,咱有淘宝!古代的破碗放到淘宝里都能卖上不少钱,咱在古代也整个双十一!本想着随性而已,做好自己,可是未婚而有孕,安小九才知道在古代商女的身份有多低贱!低贱到,她买一送二都得不到未来婆婆的认可!身份的秘密,谁的阴谋?情爱的追逐,谁的生死?待回眸,我情深不变,你可还执剑护我?
  • 射速之王:机枪

    射速之王:机枪

    本书主要是介绍机枪的军事知识,从机枪的诞生、发展、应用及其技术革新、经典战役等方面,全面介绍,给广大读者以清晰地认知。军事知识历来是青少年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异彩纷呈的武器装备模型历来是青少年最喜欢的藏品,
  • 一朝穿越红墙内:极品小妾

    一朝穿越红墙内:极品小妾

    一穿越就做人家小妾?为啥俺的命运这么悲催?不嫁不嫁,快点让他们滚蛋!什么?这里居然是妓院?那个,你们等一下,嘿嘿,我又想嫁了,带我去王府吧!哇塞,这个帅哥好帅啊!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祸水,神马?约定?管它什么约定呢,先吃饱了肚子再说。“王爷,你这样每天半夜爬上我的床,该不会是爱上我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谱类记

    人谱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 秀女难当:皇上,本宫要休夫

    秀女难当:皇上,本宫要休夫

    连轻语原本为宰相连霸的幺女儿,不愿嫁给当今皇上被爷爷下药转世来到现代,不想却落难于工地上,险些丧命;与邱皓天相遇,成为辛晴晴的情敌。在邱家连轻语的珍珠称为焦点,夜晚被偷,由此引出了连轻语的身世问题,一连串的问题被揭开,连轻语是去是留成了谜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