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500000008

第8章 北上清华(1)

1 甘为人梯育英才

1949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张光斗一家四口借住在上海的岳母家里不太方便,朋友带来消息说,不如重回南京。想到南京的重要官员都已撤走,或许已经平静下来,他们就搬了回去。

这一年,解放战争进入了攻坚阶段。4月20日,中共和南京当局在北平的和平谈判最终破裂。20日晚和21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突破了国民党军在安庆、芜湖间和镇江、江阴间以及贵池、湖口间的三道防线。23日一整天,南京简直成了一座“空城”。24日凌晨,解放军将五星红旗插上了总统府,解放了南京城,国民党政府彻底垮台!南京,这个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就这样没有打一枪一炮,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张光斗一家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司法部大楼大火连天的情景,亲眼看到国民党军队败走南逃的情景,亲眼看到了南京街头解放军军容整齐地躺着休息的情景。他看到人们扭着秧歌,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走向新时代!欣喜之余,他盼望早日恢复工作。

没过多久,南京解放军军管会派人来接管水电总处,并成立了水电总处保管处,由张光斗担任工程组长,领导他们的是一位不懂水利工程的解放军连指导员。他经常责骂张光斗等人,说他们过去是国家的走狗,欺压百姓,现在得认罪改造,为人民服务。这让大家颇感委屈,而且接连几个月,保管处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业务,只让大家拔草种地,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张光斗认为这种不结合工农实际的劳动锻炼是无法改造大家的思想的。他有些苦恼,又无可奈何。于是,他想到去教书,做一些实际的业务工作,或许还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夫人钱玫荫也很赞成他去大学教书,希望能够稳定生活,改善环境。于是,张光斗致函清华大学工程院的施嘉炀院长,表明自己希望教书的志愿。施嘉炀是著名的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那时的清华经过八年战争的蹂躏,百废待兴,亟需大批人才,施院长很快回复张光斗,表示清华大学愿聘请他。但是,水电总处的领导不肯批准张光斗的辞呈。最后,经过多次谈判,华东工业处孙冶方处长同意张光斗以请假一年的形式去清华任教。

水利泰斗张光斗传第五章北上清华10月初,张光斗离开工作了十二年之久的水电工程机构,恋恋不舍地前往北京。到了北京,他们一家住在胜因院53号的照澜院姚家,慢慢开始适应北方生活。大儿子张元正进入成志小学上学。

到清华后,张光斗被聘为教授,待遇优厚,月供1100斤小米。他给土木系本科四年级讲高等结构力学和水利发电工程两门课程。由于清华过去一直沿用英文课本,上起来很费劲,他就开始编写中文教材,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初来乍到,每次在教育教学上遇到什么问题,张光斗都会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也经常做一些自我反思。例如,水利发电工程课的课时很紧,而且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张光斗经过长久反思,发现工程课以讲授基础理论和工程构造为主,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而生产实习则可以积累感性经验,所以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两个环节,将理论教学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他的工作热情、爱国情怀感染了同学们,大家都很喜欢张老师的课。这一时期,张光斗还在北京大学土木系兼授水力发电课。1950年上半年,他给水利组的同学们上水利施工和水工设计两门课程。水利施工在当时是新开设的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由于缺少让学生实习锻炼的机会,他常常对自己的授课效果不太满意。

张光斗不但在教学上对自己要求严格,努力钻研,勤于思考,而且毫不藏私。他在美国垦务局学习期间收集的许多设计规范和技术备忘录在当时非常稀缺,很多单位纷纷向他借用。为了便于管理收藏和资源共享,张光斗索性把这些资料全部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他的这一举动得到了清华大学副校长刘仙洲的高度评价和诚挚谢意。而1937年他从美国带回来的两箱书籍和资料一直存放在上海岳母家,后来,他便就近捐献给了水电总局上海勘测设计院。

张光斗的工作态度和卓越表现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肯定。1950年,他应邀参加在北京饭店举行的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的春节招待会。春节前夕,北京饭店的灯火分外明亮,分外美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这里举行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春节招待会。张光斗一生中见过周总理不下数百次,而那个晚上是他与这位人民的总理的第一次谋面。

周总理向他走来,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手,问:“你是学什么的?”

“我是学水利工程的。”张光斗回答道。

总理亲切地说:“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很重要,黄河长江的防洪兴利任务很重,需要大家努力工作。”

张光斗接受《大家》栏目采访总理的话语是多么的亲切,总理的教导是多么的诚恳,那一刻,张光斗的眼睛湿润了。后来,张光斗用“毕生难忘,铭记在心”来形容他与总理的这次会面。他感受到了新中国对水利水电事业的重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关心,感受到了自己当初留在国内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1950年春节期间,清华大学在工字厅举行团拜会。张光斗与叶企荪、张奚若、刘仙洲、梁思成、张子高、周培源等著名教授学者会晤交流,倍感荣幸。正如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时的清华人才济济,才高八斗的学者专家数不胜数。这些大师都受过中西文化的洗礼,在本领域建树非凡,是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也是一代教育大师。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大家庭让张光斗倍感温暖,同事间的悉心交流让他备感亲切,这都成了他学习工作的新动力。

1950年半年,张光斗给土木系四年级水利组的同学们教授水工结构课程。这在国内是新开课程,当时没有教材,张光斗尝试编写配合教学的讲义教材,效果很好,这也成了他后来的专著《水工建筑物》的雏形。

转眼,1950年的夏天到了,张光斗请假教书的一年时间即将期满,水利发电工程总局人事司要求张光斗出任水利总局总工程师。可是,张光斗编写教科书的工作还刚刚开始,而水利总局的实际业务很少,所以他自己打算继续留在清华。经过多次请求,多方交涉,张光斗终于得到了续假一年留在清华的机会。

1951年,张光斗开设水利机械课程,同时继续编写教材。在讲授基础理论和基础构造时,经过认识思考,他把重心放在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并且逐渐养成了每个学年都更新讲义的习惯。学期末,清华大学工学院决定成立水利发电工程系,任命张光斗为系主任。为了配合建系工作,张光斗积极响应,认真准备。次年院系正式调整,清华大学工学院水利发电工程系诞生了。除了和土木系相似的基础课之外,水利发电工程系开设的技术基础课还有:水文学、水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学、工程地质学、工程材料学和电工学。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专业课除了开设水利发电工程方面的课程以外,还有其他水利工程方面的课程和电机工程课。同时,张光斗还积极筹建相关的试验室。

1950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学生中普遍进行思想改造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在大中小学教职员和专科以上学生中,组织忠诚老实交代清楚历史的运动,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全国各学校很快掀起了学习改造运动。该指示用词严厉,寒气逼人,但沉浸在欢乐中的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浑然不觉引自http://dszb.whdszb.com/ydqy.htm。。

1952年,在清华大学内开展的改造运动中,张光斗成了被批判的对象。因为他认为“科技无国界,应该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批判者说他宣扬美国科学技术,政治上有亲美、崇美、恐美的倾向;他的诚实正直和与人为善则被批评为思想上的骄傲自满、个人英雄主义、资产阶级思想。批判者言辞激烈,行动过火,虽然张光斗理解学生的年轻气盛,也深知自己没有错,但他毕竟因此在感情上饱受伤害——批判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一手栽培起来的青年学生!

改造运动的初衷是为了纯洁队伍,清除知识分子中存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但由于要求过急、过高而且方法简单,这一运动极大地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

1952年,张光斗续假已满,要回到水利发电工程局去。但清华大学新任校长蒋南翔不同意他离校,他便留下了。在张光斗自己看来,这也是人生的机遇,让他有机会为清华水利水电系的发展,乃至新中国的工程进程继续作出贡献。

在张光斗初进清华的那段时光里,政治上一边倒的倾向同样在高等教育中蔓延开来,教育制度、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毕业实习等各方面都开始照搬苏联模式。年底,苏联教育专家来清华大学讲学,到水利系来的是高尔竞柯和倪克金两位教授。高尔竞柯给教师们讲授水工建筑物课,其授课内容理论和技术含量高,表达精炼到位,于是张光斗就把他的讲义翻译成了中文。

在这段时间里,张光斗一边要听课、校对讲义翻译稿,一边还得给学生们上课和辅导课程设计,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暑假期间,他带领学生们到水利工地进行生产实习。寒假期间,他整理实习大纲和计划,为学生们的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做准备工作。

众所周知,在建国初期,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我国高校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苏联教育经验的深刻影响。当时苏联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确实有其先进之处,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所帮助,但它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专业知识学习面过窄,理论基础薄弱,不重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重视科学研究。张光斗在总结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时已明显地意识到这一点,虽然他没有在成果报告上明确指出,但在实际工作中则开始竭力避免负面影响的扩大。后来,他通过开展一些生产性的试验工作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试图予以弥补和改进。

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张光斗和刘仙洲、梁思成、钱伟长等被选举为学部委员。中科院学部委员是国家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他们是国家科技方针政策的智囊团,并且领导着中科院的各研究所。当时中科院的院长是郭沫若,副院长是竺可桢。张光斗被分在科学技术部,他们的主任是严济慈、茅以升和赵飞克。能够跻身这个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殿堂,与一代科技大师为伍,张光斗在倍感荣耀的同时,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这一年的下半年,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在清华水利系的支持下,成立了水工研究室。该研究室主要做促进水利基础性研究的发展工作,下设泥沙组、水利组和水工结构组。其中,泥沙组着重开展泥沙冲淤规律的研究、水利组着重高速水流的研究、水工结构组则着重结构理论的研究。这主要是为了纠正国内科技教育不重视基础研究的弊端。当时,正在积极筹建水工研究室的张光斗,身兼研究室主任和水工结构组组长的重任。水工研究室主办《水利学报》,第一期就发表了张光斗的论文《重力坝渗流理论》,这是他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一。

1955—1956年,中科院科学部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即将推广的科学规划,明确了发展科技建设国家的任务。国务院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发展规划”,提出“任务带学科”的方针,指导具体科研。科技规划还提出了核能、导弹、电子、自动化四项应急重点任务,同时对自然科学学科做了规划。水工研究室根据苏联专家的提纲拟定了科学规划草案,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出发,提出急需解决的水利技术任务,并要求保证高水准完成。各项任务的草案经水利组会议讨论修改,并邀请生产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讨论交流,修改整理,最后向领导组报告。这个时期,张光斗因忙于中科院的工作而无法担任学校的教学任务,但水工教研组和水工研究室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

1957年,张光斗作为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的成员前往苏联考察学习。代表团的任务是听取苏联科学院对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发展规划”的意见,并商讨与苏联科研机构的合作事宜。在听取了苏联科学院院士有关水利项目的意见之后,张光斗、张子林、张昌龄作为水利组成员参观了苏联国家水文局、国立地质研究院、国立水工设计院、莫斯科土建学院、全苏海洋工程局以及高加索地区的水利研究机构等。张光斗还得到批准,留苏学习三个月,在全苏水工研究院学习偏光弹性试验和塑性材料模型试验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回国前,他还买了一些试验仪器和材料带回去。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安琪拉的灰烬

    安琪拉的灰烬

    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生动再现了自己在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贫民窟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记叙了迈考特一家人的艰难岁月——父亲是个酒鬼,没有正式工作,让全家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并在弗兰克十岁时抛弃了他们;母亲竭尽所能地养育几个幼小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弟妹们一个个出生,在饥饿与死亡的阴影中挣扎,最后七个孩子中只有四个活了下来。在苦难面前,小弗兰克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他努力生活,最终攒够了去美国寻梦的路费,踏上了新的征程。
热门推荐
  • 给女人看的羊皮卷

    给女人看的羊皮卷

    女人,演绎生命的华彩乐章。展开一轴画卷,红颜从画中走来,如夏之百花,秋之圆月,冬之融雪,她是“三春晖”,她是“绕指柔”,她是“长恨歌”。千年一叹,岁月更迭,“红颜”随着时光的流转,增添了时代的光辉。她们和男人一同站在起跑线上;她们和男人牵起手风雨同舟;她们编织着各自亮丽的人生;她们用心装点着人世间的百媚千红。
  • 孟子字义疏证

    孟子字义疏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谋之高门弃女

    嫡女谋之高门弃女

    她是王府嫡女——人前温柔端庄如仙子,人后残忍冷酷如厉鬼。他是别国质子——人前风流纨绔如废柴,人后黑心狡诈如野狐。一张圣旨,赐婚突降,王府嫡女赐婚别国质子,仙子配废柴!自此,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流言不胫而走。初次见面,他对她印象:“假,实在是太假!”她对他印象:“弱,实在是太弱!”定亲之后,他对她说:“虚伪,冷漠,残忍,但我喜欢!”她对他说:“黑心,阴险,狡诈,可我中意!”【本文男强女强,美人众多,可惜是一对一!!】
  • 洪荒天子(4)

    洪荒天子(4)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血裔信条

    血裔信条

    血腥与权力,荣耀与自由。从囚禁之地逃生的血裔犹戈·索罗斯,在旧神的指引下踏上信仰之战的征途。世俗的枪炮下,神秘的居民们如影随形。繁华都市中,血腥战争间,犹戈如同厄运的象征,为他的敌人带去死亡。
  • 明医杂着

    明医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医生

    好医生

    二十年前保罗·法默决心医治这个世界,今天,他仍然相信自己能够。一在海地的地图上,三号公路看上去像是一条主干道,事实上,它是横穿整个中央高原最宽的路。各种超载的卡车嘶喘着闷闷的引擎,颠簸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扬起阵阵尘土,而更多的驴子和行人步履沉重地跋涉在这条路上,其中包括一些求医的病人。他们向C村走去,那里有“赞米拉散特”,在海地的克里奥语中就是“健康伙伴”的意思。在这样一片光秃秃的开阔地,一群水泥建筑半隐于热带绿阴中,像一些靠山的堡垒。
  • 李丽正在离开

    李丽正在离开

    李丽问老板,这本书多少钱?老板把书接过去,是一本《教师职业培训》,他看了看定价,对李丽说,八块。李丽说,太贵了吧?老板说,这原价三十块呢。李丽说,你这是二手书,封面都折成这样了。老板说,这书我不知道卖了多少本了,前几天还有人来找,没找到,你这运气好,最后一本居然让你碰上了,你还嫌贵?李丽把书放下,走了出去。鹿燕平问李丽,不买了?李丽说,那老板真讨厌,说话那么大声。两个人站在昏暗的光线里。鹿燕平看着李丽,不太清晰,她的衣服散发出一股洗衣粉的味道。鹿燕平说,我去买吧。李丽说,不要了。那是2004年,再不到一个月,鹿燕平就要毕业了。
  • 带着系统闯魔炮

    带着系统闯魔炮

    2017年某月某天,宅男刘枫待在家里玩着300英雄,使用高町奈叶成功拿到七杀后,自己家被陨石砸中,成功扑街。于是乎他死亡后,穿越到了魔法少女奈叶的世界(滑稽脸),成功获得无良系统,并变身为史上最难惹的三年级小学生——高町奈叶。且看刘枫如何玩转魔炮位面,从此开启人身巅峰,走上坑人与被坑的滑稽之路!PS:这是一本正经的小说!(严肃脸)书友群:579931774,欢迎大家的加入哦~
  • 愿你安生不离笑

    愿你安生不离笑

    七岁,还是记忆模糊陆离的年龄,可是我却记得异常清楚,那个午后,那个女人,还有那个小男孩。七岁的我和八岁的顾念年在那年狭路相逢,自那天起他便在我家住下了,我多了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漂亮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