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5800000008

第8章 跨入艺术殿堂(1)

1.夫妻并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20世纪50年代,国家的建设一步步走向正轨,社会主义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样的形势下,为繁荣中国电影事业,提高中国电影艺术水平,文化部从各电影厂和文艺单位选拔了一批创作人员和优秀的青年演员陆续送到前苏联学习。接着又聘请了一些苏联专家来到当时的北京电影学校进行讲学。

在这批集中了导演、表演、摄影和制片等苏联专家的主持下,学制两年的电影导演、演员、摄影和制片管理等4个专修班终于成立。与此同时,面向中国各电影厂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艺术水平的人员进入专修班学习的招生工作也开始进行。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中国电影教育事业正在朝着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

不久,国务院又正式批准北京电影学校升格为专门培养电影各专业高等人才的北京电影学院。得知北京电影学院开办专修班消息的于洋和杨静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他们实在是太渴望学习和提高了。特别是于洋,平时他就最羡慕那些正规大学的毕业生。因为自己中学没念完就参加革命,行军打仗,参加土改,几乎没有时间学习。这些年来虽然电影拍了不少,也接触到一些艺术家,触及到了各类表演理念。但于洋觉得自己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地坐下来,认真学习专业的东西,总结以往的表演,通过学习得到提高。

他们的考学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杨静立刻投入到考试的准备中。而于洋在《怒海轻骑》的戏还没有拍完,他只得随身带着学习材料,利用拍戏的间隙抓紧时间学习。但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的门槛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迈进的。在主办单位给考生们列出复习范围的书目单子中,既有但丁的《神曲》及莎士比亚、莫里哀、别林斯基等外国作家的世界名著,也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考试项目更是涵盖了口试表演小品、朗诵诗歌,笔试文艺理论考试及写政治经济学论文等一系列丰富的内容。

但这些丝毫拦不住立志求学、渴望提高的两个年轻人的执着追求。杨静先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而于洋在完成了《怒海轻骑》的任务返回北京时,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的招生考试已接近尾声,但是他仍然全力以赴、充满信心地奔赴考场。

1955年8月的一天,上午9点半,于洋准时走进专修班考场。毕竟是正规的艺术殿堂考试,只见包括苏联专家在内的导演、摄影、舞蹈等各个艺术类的专家总计十多个人,他们坐成一排,十几双审视的目光齐刷刷地盯住了坐在考场正中间的于洋。

虽然已经出演了不少电影,在国内也已成为有名气的演员,但在这样威严阵势的考场前,于洋仍然不免有些紧张,更何况,他已知道,在他的前面有些人就因为考试没通过,已经被电影学院拒之大门外。

但真金是不怕火来炼的,于洋毕竟是经过锤炼的有才华的演员,在诸位专家面前,于洋很快就控制好情绪,准备表演他事先背好的诗朗诵。但没想到专家却给他出了个即兴表演小品的考题。即:“有个同学跟你借了一本书,他很久没有还你,今天你到他的宿舍来找这本书,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下一步该做什么,你来表演。”

经过一番思索,于洋是这样表演的:他先敲门,再进屋,发现没人。看看手表,坐着等了一会儿,待会儿又看看窗外,心想,怎么还不回来?等了半天想给同学留个纸条,又一想,还是等等看。等待中无意看到书架,走过去翻翻,看到了这本书。他写个纸条想把书拿走,可拿着书走到门口,又觉得这样不好,于是转回头,把书又原封不动放回。再写一个条子:我来你不在,看到这本书要用,或者我来拿,或者你给我送过来。

于洋的表演立刻得到了专家的掌声并且给了他非常认可的评语:“很好,我就看你怎么办,你要拿走书很不道德,你最终不拿走是对的。”接下来,于洋表演了一个“救火”的小品后,又跟着专家弹钢琴的音乐节奏编故事、唱了苏联歌曲《炮兵进行曲》、《三个战友》,朗诵了尤利斯·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和寓言《乌鸦与狐狸》以及参加政治文化考试等,整个成绩都不错。最后苏联专家的评价是:“像这样的演员不收还收什么样的演员哪?他的反应很快,思想认识正确,没什么考虑的。”

凭着执著和实力,于洋终于在北京电影学院考场即将关门的时刻,考进学院专修班。双双考入高等学府的夫妻俩十分兴奋,于洋的母亲更是高兴地承担了照顾小静江和家务的重任。从此,于洋和杨静背上书包,开始了正规学习的学院生活。

2.在专修班

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的学制虽然只有两年,却要学完莫斯科大学表演系本科4年的全部课程,因此学员们不仅所学科目广泛、有深度,而且课程紧张、学习强度大。对于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的于洋和杨静这一批决心一切从零开始做小学生的演员们来说,这一切都激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刻苦学习。

学院为专修班安排的教学也非常正规,不单请来了苏联专家卡赞斯基亲自担任表演班的主课教师,还专门聘请了班主任和辅导员,为的是按苏联专家的要求,辅导学员们复习排练。因此,不管是老演员胡朋、陈强,还是小一辈的于洋和杨静以及更年轻些的小字辈,这些分别来自上影、北影及长影的老中青演员们,每天都是6点起床,7点出操,8点开始上课。他们从舞蹈和音乐课学起,开始接受正规的表演系本科教育。

学院开设了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史以及戏剧名著阅读欣赏课,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高尔基,到萧伯纳、易卜生,从《第十二夜》、《奥赛罗》,到《娜拉》、《夜店》等等,还有大量的中国古典名著,演员们都进行了大范围的学习和赏析。此外,学院还请来了著名学者冯雪峰讲授中国文学史,请中国的莎士比亚专家孙家秀讲授莎翁四大戏剧和四大悲剧,请李健吾讲莫里哀的喜剧。学员们还观看了20世纪30到40年代的左翼电影代表作品《渔光曲》、《风云儿女》、《春蚕》等,这种教学,无疑让学员们的文化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

对于专修班来说,它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培养演员正确认识、掌握、运用斯氏的科学方法去创作角色。因此,在演员们学习的所有课程中,系统地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演理论课就最为重要。

专修班的主课教师卡赞斯基是一位有独特教学方法的专家,他不仅曾经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合作过,而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卡赞斯基教授在讲课时,虽然有一本油印的讲义,但是他在课堂上既不发给学生,也不照着讲义给大家讲解。这种讲课形式让学生“别无选择”地集中精力听讲,专心做笔记。于洋认为,卡赞斯基的教学方法,对于大部分取得一定成绩或者崭露头角的学员们来说,必定是沉下心来踏实学习的最好方式。

3.从单人小品开始

从专业的角度讲,学员掌握了斯氏理论和表演方法后,还必须在表演实践中实现。因为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认识和理解。而对于演员来说,实践的方法就是从做个人小品开始。

个人小品即是单人小品。在专家看来,个人小品是演员从自我走进角色的重要步骤,是斯氏体系中掌握表演元素的最初、也是最重要阶段。因此,苏联专家要求所有学员一律从基本元素——个人小品做起。

小品的表现内容简单,只是通过无实物徒手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动作目的和主题思想。因此专家要求学员从自我出发,不要扮演角色。这个要求对年轻演员来说领悟就比较快,杨静的小品是“磨镣铐”,她用一系列磨损镣铐的动作,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在敌人的监狱中准备越狱逃生的思想和行为,这个不是扮演角色纯“自我”表现的小品让苏联专家比较满意。但是一些演过多年电影的老演员就容易带着“戏”演小品,这样的小品自然不会得到专家的认可。

于洋认识到,这是专家有意将学员们已有的刻板、概念化的表演方法克服掉,树立新的表演观念。这种表演就是要求演员在舞台上或镜头前不能有杂念,要真看、真干,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这样对演员在舞台上专注地生活在规定情境之中完成自己动作的训练,在专业上被称为是锻炼演员“公开的孤独”的能力。

领悟到这一点的于洋,他的小品“炼钢”,自然也就因与众不同而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准备好了后,于洋拿起个麻袋往腰上一围,就成了炼钢工人,只见他一会儿铲煤向钢炉里扔,一会儿观察钢水颜色,一直到钢水流出,冶炼成功,终于出色完成小品的表演。因为于洋在拍摄《桥》和《走向新中国》曾亲身体验过炼钢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所以无论是他的炼钢动作,还是在观察钢水情况时怕发生意外表现出的焦急、忧虑神态,都表演得真实可信,用专家的话说就是他的小品既敢于大胆选择又敢于大胆“公开孤独”。

《炼钢》演完了,专家给打出了高分,并且讲评说:“我通过他的动作,看出他是在炼钢炉前,并且看出他是个熟练的炼钢工人……他非常相信他所做的一切,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对象上。演员在舞台上,只有自己相信了,才能感染别人!”

还有在“课前十分钟”的即兴小品演出中,于洋也得到了专家的夸赞。这种小品经常是在学员们刚刚坐好准备上课时,专家就会突然对大家说:“用你们最有特征的动作,让我相信你们是哪一种动物或哪种植物。”专家布置这样的课题,目的就是锻炼学员们抓取动物特征的技能。

于洋很快理解到,专家是要求大家不要模仿动物实体上的东西,而是寻找其精神状态和特征,也就是动作性格特征。于是他一上台就先找到自己是一匹奔腾的烈马的感觉,只见台上的于洋嘴里怒吼,两手前伸挥舞,脚到处乱踢,让人无法靠近,活脱脱一匹抬起前蹄直立起来的烈马。直让台下的专家卡赞斯基连连喊出了“哈拉硕(好)!”

同类推荐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热门推荐
  • 奔跑者

    奔跑者

    本书是女作家塞壬历年散文选集。多年流浪生活赋予了她独特的人生与文字。而今在中年继续锻造与沉淀的作者以这本名为《奔跑者》的集子,讲述一个不甘的“我”向那个沉沦而麻木的“我”的警醒与痛击。她将再一次地无所畏惧,重新成为那个被文字信赖的奔跑者。
  • 挑肥不捡瘦

    挑肥不捡瘦

    嚼嚼嚼……她嚼嚼嚼……早餐、午餐、晚餐、夜宵照四餐嗑。竟然还要日夜抱着点心不撒手?这已经不是,吃不吃太多的问题了吧?嚼嚼嚼。大叔目瞪口呆。她在吃。大娘张口结舌。她还在吃。姑娘婶子口水直吞。她仍然在吃。什么?其实这么暴食的她一点都不喜欢吃?骗谁呢!“你给我吃!!!”刚一‘住嘴’~他立刻狰狞地扑过来喂食。看吧,不吃,可是会被‘教训’的呦!…………PS:此坑慢热,微狗血。火爆童鞋们慎入之~~【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我真没开变声器

    我真没开变声器

    当你再玩绝地求生时,如果你的队友是一位会模仿各种动漫,电影,游戏里面的所有人物声音的变声大佬,会是什么样的体验?苏笑,因为一次事故意外成为了一名配音演员。在这遍地都是变声器的吃鸡游戏中逐渐成为一名大主播。小哥哥,网恋吗?我萝莉音,嘤嘤嘤——一位厚颜无耻的某人说道。“你们看我干嘛,我真没开变声器!”
  • 上古麒麟剑
  • 摸进人性之洞

    摸进人性之洞

    《摸进人性之洞》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括了九十多篇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散文佳作。其中,上卷主要是关于人性的思考和阐释,下卷则是“行万里路”的游记及感受,基本荟萃了他几年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我、人与文学的种种心得。其深邃的感性思绪,绵密的理性剖析,都充盈着真诚和朴实的人间烟火味。
  • 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

    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

    “妈咪,我真的不是蜥蜴,我是你的宝宝。”安宝面前的一只类蜥蜴动物泪光闪闪的对她说道。安宝无比镇静的将它扔到水盆,然后打电话:“倩倩,上次你说的精神科电话是多少,是的,我想我不但幻听还有幻视。”翌日,“宝宝,你真的打算把你的相公扔下六楼吗?”安宝面前一只更大的类蜥蜴动物张口怒道,这一次,安宝二话不说,直接扔掉扔掉,然后打电话给精神科:“你好,您昨天给我开的药似乎没有任何效果,麻烦您重新开一份。”
  • 未来多子多福

    未来多子多福

    重生十三岁,再去失去意识,睁眼,已是五千年后!这是少女无法理解的时代别惹我,不然我就离开地球!——————还有完结作品《异界翻译官手札》《女尊社会里的现代夫妻生活》有兴趣也去戳一戳哦~~
  • 悍妃太嚣张

    悍妃太嚣张

    【男强女强+爽文宠文】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留美医学博士,一朝穿越,倾城容颜,腹黑无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是大陆的绝世天尊,天生异瞳,俊美无双,冷血无情,翻手云覆手雨!【逼婚篇】大街上,众人纷纷围观,某男双手负立:“十里红妆,万两黄金,天地为鉴,今日,我娶你!”女子挑眉一笑:“休书一张,一两银子,众人作证,今日,我休你!”围观人群皆是一片哗然,全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她!【成亲时】媒婆:“今日,天尊将要迎娶将军府三小姐,三小姐暗恋天尊多年,终如愿以偿。”某女吐血,纠正道:“扯淡!以偿个屁,本小姐是被那混蛋逼婚啊,还有是那混蛋追着本小姐跑的,你们还有木有人性,请不要污蔑姐的人格!”某妖孽清冷一笑:“卿儿,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叫混蛋……”
  • 校园女神,超凶哒!

    校园女神,超凶哒!

    上一世,她被救命恩人设计葬身火海。重生回命运的转折点,她不再是没有感情的杀手,只是带着前世记忆的学生,从此走上开挂的人生。她,学渣秒变学霸,各大名校争相录取!她,涉及赌石,古玩,房地产……发展各行各业走上首富之路!正当她忙着赚钱虐渣的时候,仇人之子却突然闯入视线。宫羽勾唇浅笑:“报仇的最高境界不就是收服仇人之子吗?”Ps:简介无能,看内容吧!(以作者的盛世美颜发誓:本书高甜!高甜!高甜!)欢迎加入【豆芽草堂】书友群,群聊号码:949389623
  • 技击余闻

    技击余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