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700000003

第3章 导论:中国美学的现代进程(2)

3.代美学在欧洲的起源

这种意义上的现代美学,在西方也并不是自古有之。根据美学史家们的研究,直到18世纪欧洲才有现代美学。

关于现代美学的起源,不少美学史家认为应该追溯到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的开创性的工作。1735年,鲍姆嘉通在其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先使用了“美学”(aesthetica)这个名称,用来指称“一门关于事物是如何通过感官被认知的科学”。1739年,鲍姆嘉通在《形而上学》中,对美学做了更详细的界定,从而使其包括关于低级认识能力的逻辑学、关于优雅及沉思的哲学、低级认识论、优美地思维的艺术、类理性艺术。1750年,鲍姆嘉通用美学作为他的著作的名称,并给它下了一个更加精确的定义:“美学(自由艺术理论、低级认识论、优美地思维的艺术、类理性艺术)是感性认知的科学。”正因为如此,鲍姆嘉通被公认为是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然而,盖耶通过考证指出,尽管鲍姆嘉通首先给美学命名,并且在大学开设美学课程并撰写美学教材,但他绝不是这门学科的发明者。因为在18世纪的前30年,欧洲兴起了一股关于美的特性、价值以及表现形态的讨论热潮,形成了现代美学的雏形。在鲍姆嘉通发表他的著作之前,已经有一大批蕴涵现代美学思想的著作出版。比如,1711年夏夫兹伯利的《论人、习俗、见解及时代的特征》,1712年艾迪生的《论想象的快乐》系列短文,1719年法国批评家杜博斯的《关于诗歌、绘画和音乐的批判性反思》,1725年哈奇森的《对我们的美与德行观念之起源的探询》。由此,盖耶认为,现代美学不是在1735年由鲍姆嘉通突然提出来的,在1711—1735年之间,现代美学就已经差不多形成了,剩下的只是更加细致化的理论工作。(有关考证,见盖耶:《现代美学的缘起》,载基维主编:《美学指南》,彭锋等译,第13—34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当然,也有人把时间上限推到更早的文艺复兴时期。比如,汤森德就将现代美学起源的期间确定为从文艺复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文艺复兴的起源很难确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时间上限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意大利14世纪就有了文艺复兴的萌芽,在英国和德国直到17世纪才出现文艺复兴的某些特征,由此,在现代美学的起始时间问题上,不同美学史家有不同的看法。(Dabney Townsend(ed.), Aesthetics:Classic Readings from Western Tradition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2), p.81.)

我们这里不想在时间分界上做更多的考证,而采取通行的看法,将现代美学起源的关键时期确定在18世纪上半期。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问题不是现代美学的时间分界,而是现代美学的核心概念。究竟是什么思想让现代美学区别于古典美学?(这里不太严格地将17—18世纪欧洲确立起来的美学称作现代美学,而将此之前的美学称之为古典美学。塔塔凯维奇将我这里所说的古典美学分为古代美学(Ancient Aesthetics)、中世纪美学(Medieval Aesthetics)和部分现代美学(Modern Aesthetics)。塔塔凯维奇的现代美学比我们所说的现代美学稍早,但有交叉。见W.Tatarkiewicz,History of Aesthetics(Bristol:Thoemmes Press, 1999))现代美学究竟由哪些基本概念构成?

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答案。现代美学确立的关键,在浪漫主义批评家艾布拉姆斯看来,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天才概念的出现;(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在蒙克等人看来,是突破古典主义美的范畴的崇高范畴的盛行;(Samuel Monk,The Sublime:A Study of Critical Theories in XVIII Century England, 2nd eds(Ann Arb 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60).)在费里看来,主体性和个体性观念在现代美学的确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Luc Ferry,Homo Aestheticus:The Invention of Taste in the Democratic Age,Robert de Loaiza(tra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在伊格尔顿看来,伴随现代美学的确立,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确立,这种意识形态力图将阶级统治掩盖在虚假的普遍有效性之下;(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在盖耶看来,现代美学诞生的关键,是自由的想象概念的确立。(盖耶:《现代美学的缘起》,载基维主编:《美学指南》。)不过,在我们看来,现代美学确立的关键,是无利害性、趣味和美的艺术这三个概念的确立。下面我们将分别予以讨论。

4.利害性

斯托尼兹认为,现代美学的标志,就是“无利害性”概念的出现。“如果不理解‘无利害性’概念,就无法理解现代美学。”(Jerome Stolnitz,"On the Origins of'Aesthetic Disinterestedness',"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20(winter 1961), p. 131.)因为现代美学与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审美经验和审美态度,而后者强调美的特性和艺术法则。换句话说,古典美学侧重客体研究,现代美学侧重主体研究;古典美学侧重普遍性研究,现代美学侧重个体性研究。无利害性在这里不仅指一种观察态度,一种观察方式,而且指通过这种态度和方式而获得的一种经验结果。将无利害性的态度作为美学的首要原理,在许多现代美学家那里都可以看到。比如,康德、叔本华、克罗齐等现代美学家的美学体系,都是围绕无利害性来建构的。但是,美学领域中的无利害性概念并不是他们的发明,而是更早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的发明,是夏夫兹伯里、哈奇森、艾迪生、博克、艾利森等人的发明。当然,如果就概念本身来说,无利害性早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中就已经存在了,更早的源头还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本人的思想那里。但是,将无利害概念从宗教的、认识论的、伦理学的概念转变为美学概念,最初是由18世纪英国美学家完成的。康德只是利用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的成果,对它们做了更加精致的哲学论证工作,将它们纳入更加严密的哲学体系之中。我这里并不是想为英国人去争美学的发明权。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现代美学是由德国人发明的。鲍姆嘉通被认为是“美学之父”,而美学在哲学学科中的合法地位,是经过康德的工作而确立起来的。但是,如果我们将无利害性视为美学独立的标志的话,就不能不将现代美学的起源,回溯到稍早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那里。因此,准确的说法是,现代美学的核心思想由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提出,最终在康德那里获得了成熟的表达。

根据斯托尼兹的考察,无利害性是18世纪美学家用来标明审美经验的独特特征的专有名词,最初是由夏夫兹伯里提出来的。(对“无利害”概念的历史追述,见Jerome Stolnitz,"Of the Origins of 'Aesthetic Disinterestedness',"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20(19611962), pp. 131143。)不过,夏夫兹伯里最初引进无利害概念,并不是专门用来概括审美经验的特征,而是用来概括一切与有目的地使用对象的态度相对立的行为的特征。审美、伦理和科学活动,都可以是无利害性的。哈奇森对夏夫兹伯里的这个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提炼和限制,不仅把个人的实用兴趣排除在外,而且排除了一般地对待自然的兴趣,特别是认知的兴趣,由此,科学和伦理活动就不再是无利害性的了。最后,到了艾利森那里,无利害概念达到了最高的理论高度,被用来指称一个特殊的“心灵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空灵闲逸”状态。

不过,对无利害性概念做出系统阐述的不是英国经验主义者,而是德国批判哲学家康德。在康德看来,审美经验中的愉快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所谓不带有利害,也就是只与对象的表象、不与对象的存在发生联系。康德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对我来说,为了说一个对象是美的并证明我有趣味,要紧的东西是我与内心中的表象的关系,而不是我依赖于对象存在的[方面]。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如果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丝毫的利害,那么它就是非常片面的,且不是纯粹的趣味判断了。为了在有关趣味的事物中担任评判员,我们必须对事物的存在不能有哪怕一丁点偏爱,而必须对它抱彻底的漠不关心的态度。(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Judgment,Werner S.Pluhar(tran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p. 46.)只有这种不与对象的存在发生关系的愉快,才有可能是自由的和无利害的,才是审美经验中的愉快。康德以此明确地将审美愉快,与具有感官利害的愉快和具有理性兴趣的愉快区别开来:我们可以说,在所有这三种愉快之中,只有涉及有关美的趣味愉快是无利害的和自由的,因为我们不受任何利益的强迫去做出我们的赞许,无论是感官的利害还是理性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上述提及的三种情形中,愉快[一词]要么与自然倾向相关联,要么与喜爱相关联,要么与敬重相关联。只有喜爱是唯一的自由愉悦。自然倾向的对象和由理性规律作为欲求对象颁发给我们的对象,都不能留给我们自由去使某物成为我们自身的愉快对象。所有利害不是以需要为前提,就是引起某种需要;而由于利害是决定赞许的基础,因此它使得关于对象的判断不再自由。(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Judgment,p.52.)经过康德的分析,将审美经验视为无利害的快感成了现代美学的第一原理。由美的本质问题向审美经验问题的转向,可以视为西方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向的标志。正如朱光潜所总结的那样,“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是美’的问题还在其次。”(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第9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做质子

    重生三国做质子

    刘范:“小璋璋,益州我来当家好不好?”刘璋:“大哥,这话您说的,你老大你做主!”占益州,夺长安,平西凉,扬鞭塞外纵横中原。无系统,硬核三国!
  •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风流十讲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 送君去

    送君去

    一个少年,一觉醒来,就要面对那无情的沙场。为了活下去,少年平生第一次杀了人 为了能有尊严的活下去,少年舍弃了尊严,一步一步,朝那吃人的权力走去。
  •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热门推荐
  • 重生校园打怪升级

    重生校园打怪升级

    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请见谅~至于简介的话,只能说非常的爽就好了......各种打怪升级呀
  • 方简肃文集

    方简肃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都夜深梦红莲

    幽都夜深梦红莲

    云端墨家,忘川夜家,北地风家,巫山蛮族,天山源家乃修真界五大世家。五十年一次的龙首大会落幕,夜家如愿当上仙首。“很好,这一切都在按我的计划进行。”来自五百年前的恶灵奸笑道,“五百年前你从我这里拿走什么五百年后我还是照样拿回来了!”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这一次,结果会如何?(看不懂简介就对了!因为简介要读过小说内容才能看懂啊~)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一斛珠(下)

    一斛珠(下)

    抱皇上的大腿?!罢了,为了脱掉“俏寡妇”的美名,她豁出去了!谁知道龙床不好爬,后宫不好混!没来得及祸国殃民,她竟然被传闻和公公有染!她不过想找个活命的护身符,却得来这种下场!难道她看起来有这么的饥不择食?
  • 蓝莲花

    蓝莲花

    一桩桩离奇的谋杀,毫无关联的受害者,死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一家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却被举报参与走私活动,真相究竟如何?
  • 绝色生香

    绝色生香

    浪女秦筝,好色如命,嗜酒成痴,自命最是风流而不下流。江湖传说,一剑踏月不留痕,身侧长有蓝颜在。冷对三千橫世态,青袍一舞唾人庸,含笑慢呷一杯酒,百步杀人闹市中。她说,只要我在江湖一日,江湖便永远有我的传说。【本文依旧继续青墨的一贯风格,女尊+np+男生子,不适者慎入!】片段欣赏(一)“站住!你这个淫贼!快点站住!”柳千浔一边追,一边气急败坏地大喊,沿途撞倒青菜一筐、鸡蛋半篮子、土豆满地,市井一片狼藉。“唉唉,六扇门唯一的男捕头这么追着在下不放,可是会让人误会在下做了什么需要负责的事啊。”秦筝潇洒地转过身来,“唰”的一下展开折扇轻摇了两下,露出扇面上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我本风流。“呸!你这人就该是‘我本下流’!”柳千浔一手扶着墙,气喘吁吁地,半天才吼道。“柳大捕头与在下果然是天生一对啊。”秦筝赞叹着,猛然间,手里的白纸扇一翻,换了一面。同样是四个墨迹淋漓的大字——你才下流!(二)“你到底有多爱我?”流云瞪着一双桃花眼,一脸的认真。“很爱很爱。”秦筝回答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很爱是多爱?”流云不依不饶,手里不住地把玩着自己的衣袖。“我以我的名字发誓!”秦筝一本正经地举起手,“你看,秦筝,情真!”“你是想说我银剑山庄出来的人都淫贱?”流云却笑了起来,纯真无比。“不是…”秦筝抽搐着嘴角,一拍额头,“你先把手里的毒镖放下…还有,头发里的毒针、指甲里的毒粉、衣袖里的毒箭、腰带里的…不对,先叫外头的毒蛇都滚远点!”(三)“秦大小姐,你知道我的规矩,让我治一次病,就要为我做一件事,你已经欠我多少债了,嗯?”楚涵秋淡然的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声音温润如玉。“你这人都是我的了,还计较那么多欠债干嘛?”秦筝很悠闲地躺在江湖传说有严重洁癖的楚神医的床上,一手拿着细嘴酒壶,往嘴里倒酒,也不在意溅出的酒液晕染了洁白的床单。“我是你的?那你呢,可是我的?”楚涵秋笑问。“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秦筝将空了的酒壶往窗外一扔,答得天经地义,仿佛理当如此。(四)秦筝:“你为什么要学武?”风青洛:“怕苦。不会生病,不用喝药。”秦筝:“那为什么要练得天下第一?”风青洛:“怕疼。于是练到再也没有人能让我受伤。”秦筝:“那…为什么做杀手?”风青洛:“怕被人杀,所以我杀人。”推荐青墨的完结文:《凤唳九霄》:《极品女帝》:《七煞女帝》:
  • 巴菲特传

    巴菲特传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历程历来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重现了巴菲特如何由一个奥马哈报童成长为一个投资大亨,如何在他所崇拜的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寻找一只只被低估的股票,从而积累财富,以及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排行前列集团企业的奥秘……
  • 论如何拐带开封美人

    论如何拐带开封美人

    一朝穿越到开封,万万没想到!公孙策不应该是温文尔雅的嘛!那眼前这个重度洁癖患者是谁!表上一本正经的包拯背地里居然是个小哭包??!!!展昭不应该是一身正气的嘛!那面前这个犹如高岭之花的是哪位仁兄!庞太师不应该是霸气侧漏嘛,请问那个骚气十足的男人是哪位?唯一正常的只有白五爷!还是依旧的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车见车爆胎.......作者:哎呀哎呀,别打!别打!嗷嗷嗷.....蓝、白、楚、孟、越:(嗑瓜子中)啧啧啧,太惨了,太惨了,这是我见过混的最惨的作者,啧啧啧。ps:此文纯属娱乐,请勿考究历史。
  • 锐读(第6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6期·悬疑新主张)

    《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怪谈与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