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8200000007

第7章 鸟群(2)

如果你从麦茬地里穿过,一群群数以千计的小鸟就会从你脚下腾空而起;如果你倚在大门边观察几分钟,就会看到田野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有小撮的鸟群飞起又落下。这些骚动往往意味着那儿的麦茬里鸟儿众多,因为只要有大鸟群觅食的地方,它们中的一些就会时不时兴奋地上窜下跳。夏天比这更早的时候,每片麦田里那些数不清的麦穗就会被捡食精光,好像在原地就被打过谷了一样。有些地方,麦子甚至被啃得稀疏松散。

年末的时候,从低地到高地,小鸟们似有一阵骚动。我还记得十二月里的一天我前往埃维尔[4]附近,那里的地势开始朝着丘陵抬升。当然,我很少见到数量如此庞大的小鸟。成群结队的麻雀、苍头燕雀、小金翅、黄鹉飞在麦茬的上方,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剪低的树篱。但是春天我又接到一封书信,还是关于同样的问题,哀叹小鸟过于稀少。

但就伦敦附近而言,真实情况恰与这种担忧相反。

正如我刚才描述的一样,每一块犁地里小鸟都乌泱成群。就算伦敦所有的捕鸟人用尽各种陷阱、网套和涂了粘鸟胶的树枝来猎捕,也丝毫不会对鸟群的总数造成任何显著影响。我一直都说自己对捕鸟人深恶痛绝,这种痛恨不是因为纯粹担心鸟类的数量会减少,而是另有原由。因为捕鸟人确实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比如像这样——有只夜莺或小金翅在花园的一角或者果园的苹果树上安家几年了,之后捕鸟人诱捕了一只这样的鸟,或者其他类似的鸟,从此之后这个巢穴就被遗弃,鸟儿的歌声再无所闻,它们也永远不会回来重建家园了。

入住萨里郡的第一年春天,随处可见的各类飞鸟着实让我心生惊喜。荆豆灌木丛里聚集着一群群柳莺和柳林鹪鹩,榆树林里栖息着苍头燕雀以及画眉和乌鸫组成的合唱团,绿篱里藏着小金翅,树林里栖息着斑尾林鸽和斑鸠,麦田的橡树附近可以看到树鹨;因为其间藏着的数不清的云雀,这里的每一簇灌木、每一棵树木还有几乎每一个土块里都仿佛有位歌唱家在唱歌。至于夜莺,即使在最偏僻的乡野,我也从未见过这么多。

我曾踏访过很多林地,但伦敦附近的鸟类比那些地方都要多。真的,人们一脚踏入乡野就等于把鸟儿留在了身后。又观察一阵我还发现,和那些众人所熟悉的鸟类一样,伦敦周边那些生僻的鸟类也比偏远乡野里的要多——比如伯劳鸟。冬季一到,人们又开始纷纷呼叹,要么伤心鸟类绝迹;要么担心乌鸫和画眉已离开草地,肯定都死了;要么谴责来年掏鸟窝的人是多么可鄙。就在人们担忧的同时,我却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很多鸟类。

它们只是跑到了草甸里、溪水旁等等一些潮湿的地方。在那里,水流润泽了土壤,使土质适合爬虫活动,而这些爬虫正是鸟儿们的食物,所以每一处湿润的地方就自然成了鸟儿常去的胜地。尽管画眉和乌鸫从不结队飞行(也就是经常结成群飞走),但受到天气影响,它们毫无疑问都会迁徙到那些地方。

众所周知,随着气候渐冷大量鸟类从挪威飞到英格兰东海岸。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极度严寒和持续霜冻的天气下,伦敦周边的画眉和乌鸫会朝西迁徙,飞往岛上气候较暖的一边。不过几年前在西部的一个郡里,我常去河边的草地附近游逛,以期能在霜冻的天气里找到鸟,现在想起当时那儿的树篱里全是画眉和乌鸫,挤得满满当当的。

再来看现在,尽管去年我在伦敦郊区的溪水附近见到一些画眉和乌鸫,但在树篱里却基本没有看见。那么,它们是否真的迁徙到西部了?我相信是的。它们离开伦敦郊区坚硬的土壤,去更远的西部寻找更松软潮湿的土地。它们飞过了雨水分界线。当画眉和乌鸫因霜冻在东部找不到食物时,它们就跟田鸫和红翼鸫一样飞往西部了。

要说田鸫和红翼鸫是否会迁徙,我是非常确信的,因为它们通常会结成一个巨大的鸟群一起飞走,所以要想追踪到它们迁徙的方向一点也不困难。严寒一旦开始,它们就全部朝西飞去。在伦敦南部,至少是在我最熟悉的那些地区,几周甚至几个月都很难看到一只田鸫或红翼鸫。一听到春天临近的脚步,它们就向东飞往挪威。因为画眉和乌鸫喜好独行,又不会约好一同离开,所以很难精确地判断出它们的动向。但是所有的证据都可以证明它们也西迁。

至于有人说它们是死于冰霜雪冻,我是完全不赞成的。当然,极少的几只有可能。我倒是见过有一些饿得非常羸弱,但绝不会是大批的。如果真被冻死,那么它们的尸体既没有树叶遮盖,也没有夏虫迅速啃食,肯定会被人发现。此外严冬时鸟儿们会躲到壕沟里,所以也有一些是被猫或老鼠咬死了,我曾在雪中见过一只死去的红翼鸫,身体被肢解扯烂,躺在排水口附近,老鼠可能就是在那儿抓住了它。不过成千上万只都像那样死亡是不太可能的。

画眉和乌鸫与白嘴鸦不一样。白嘴鸦向来恪守自己的传统和习性,极少离开它们长大的地方。它们一生都在栖息的巢、树木和林子附近活动,虽然白天时可能会飞到几英里外,但一定会回家栖息。漫长的霜雪天气里,白嘴鸦是最受苦的,无法打破把自己束缚在原地的习性的锁链,宁死不离。对它们来说,冬季的确是一段痛苦的时光。可惜我从没听过有人想要喂养白嘴鸦,尽管那对它们来说正是雪中送炭。

此外,还有很多人觉得燕子也变少了,这倒是极有可能。虽然它们不适应潮湿的季节;但还是像我之前说的一样,很多观鸟者找不到燕子是因为没找对地方。如果它们不在天空盘旋,你就去水边、河边和大湖的旁边寻找;如果那里也没有,你就沿着最润泽的田野,或者沿着阴暗的森林草地去寻找。因为大气状态的变化,有时,某个地方的昆虫会更多,没多久又换成了另一个地方,所以燕子也会跟着改变出没的地点。

对燕子来说,潮湿难耐的季节比最刺骨的寒霜还要致命;一到那样的季节,燕子的出生率就会降低,但普通死亡率仍然不变。于是,老燕子不断死去,却没有(或者很少有)新燕子取代它们。这里我想再提一下,伦敦周边的小鸟数量和乡野里的一样多,所以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措施对鸟类进行整体保护。即使真要保护,那也仅是个别鸟儿需要而已。清扫大路小路,把那些捕鸟人驱赶干净,但不要阻止某个男孩子在公共领地里掏鸟窝。如果能把出售成年鸟类定为非法行为,那么这条法律一实施就能阻止一半的作歹者。不过如果一些红腹灰雀、乌鸫或者其他什么鸟在某个园子里偷果子吃,花园的主人想要开枪打它们,这时你若阻止或者试图阻止,就显得颇为荒唐。同样,一个小孩子偷了鸟蛋,你若冲他罚款,岂不也是荒唐(这真是废话!)。所以保护鸟类这个问题确实困难重重,但至少有一点我很清楚,那就是,如果那些捕鸟人是从别人家的地里捕鸟、在工作的时候捕鸟、在公共区域如道路、荒地或是共有的牧场等地方捕鸟,那就应该严厉地制止他们。不过至于小型鸟类这一整体,我相信它们永远不会从这片土地上销声匿迹。

想沿着这条路一路远走还真是不易,因为路上见到的每一只鸟都让我思绪翩翩,牵出如此多的联想和回忆。当我走近埃维尔的高地时,麦田里出现了许多凤头麦鸡和田凫。春天和夏末的时候,这些鸟群大部分会解散,四下散开的鸟儿成双入对,在牧场或开阔的丘陵地里开始筑巢。秋天时,它们又集结成群,常常可以见到五十只甚至更多的鸟凑成的鸟群。有一片更大的鸟群时不时地会朝丘陵地里飞去,在那里来回盘旋,之后它们就停落在一块耕地上,覆盖了整个地面。

[1]索比顿山(Surbiton Hill):索比顿(Surbiton)位于伦敦西南部的城郊,距离伦敦中心区约10英里,属于泰晤士河畔金士顿区(Royal Borough of Kingston upon Thames),但历史上曾隶属萨里郡(Surrey)。此处的索比顿山可能是指索比顿南部的一座山。

[2]媒鸟:一种通过人工驯养,能够在人为授意下吸引野外其他鸟一起鸣叫从而诱捕其他鸟的一种驯鸟。

[3]萨里郡(Surrey):是英格兰东南部的一个郡。

[4]埃维尔(Ewell):是位于萨里郡(Surrey)艾普森埃维尔区(Borough of Epsom and Ewell)的一个镇。

同类推荐
  • 去边境走私风景

    去边境走私风景

    在中国,没有比彩云之南更魔幻现实主义的省了;在彩云之南,没有比普洱和版纳地区更像地标的地区了;具体到普洱和版纳,应该没有人会像杨镇瑜那样“不惜笔墨,吐尽肝肠”的写作和旅行了。这是一片神秘野性、有着迷人热带风光和神秘文化的土地,不仅有孔雀开屏傣女善舞的曼妙身影,也有金三角秘密交易和少数民族的诡异旧俗。曾经驻防云南四国边境的高大威猛中尉,带你进行一场“鬼吹灯”式的云南四国边境探秘,一起领略边境的魔幻与神奇,走进人类早年的记忆,触碰人类自身无法忘却的灿烂辉煌与隐秘伤痛。
  • 一个王国的行者

    一个王国的行者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旅行中的记事,它是用心灵拨动出来的文字,或者说是记录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因而游记有其鲜明的载体,即山水之间的情物,否则便失去了游记的本意。客观地讲,游记承载了作者的思想,记载了作者的行踪,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即用游记这种形式,去推销作者的精神、观念和思想,以此传递主流声音和时代文化。可以这么说,游记又是一种行为的艺术、思想的激荡、文化的文化过程。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决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丽,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应该是,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也缺不得爱心。
  • 三明风光览胜

    三明风光览胜

    《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为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之一,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三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旅游设施,力求显现“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以三明现辖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上限不限,下限以出版前最新资料的时间为准。《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各级景观按评定批准时间顺序排列;寺观教堂以始建时间顺序排列;民俗民情、土特产品与风味小吃等以区域排列。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热门推荐
  • 良田千顷养包子

    良田千顷养包子

    苏黎再次睁眼,已然异世。娘,彪悍强势,是个势利眼。爹是闷气包,在家没有说话权。哥哥姐姐自私自利,把她当做眼中钉。不受宠的她,要被卖给地主做小妾,给她大哥娶媳妇和给姐姐存嫁妆。幸好她有个竹马哥哥,能够给她依靠!为了生活,她披荆斩棘,勇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小剧场一“阿黎,嫁给我,你可后悔?”某男怜爱地看着一身红衣的女子。苏黎抬头看到站在身前,那身体伟岸的男人,摇摇头道:“不嫁给你,我会后悔!”某男轻楼着此生的宝贝,许下诺言:“今生今世,绝不负卿,生生世世,必将追随!”“相公,洞房花烛夜,你这么啰嗦,是闹哪样?”小剧场二“娘,你来做什么?你说过我可是泼出去的水,以后于苏家无任何关系。不知道你今天来,有何贵干?”苏黎看着三天两头,找到名义上门的亲娘,有些无语。“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呢?我可是你娘!”“哦,这会儿记得你是我娘了?想当初把我卖给狗熊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起,我是你的女儿?”“你,你……”小剧场三“娘,我爹说以后不准我缠着你,否则就要给我颜色看。”某个小包子在被老爹威胁后,第一反应,跑去和娘告状。某女午后悠然地躺在院子里,看看身旁磨蹭自己,那两岁半的小奶包道:“哦,那你以后不要缠着娘好了,娘只给你爹缠。小肉包,你要记住,不是娘不疼你,等你长大点就能明白了。”“那娘你生个弟弟,给我好不好?”小奶包退而其次的要求。“为什么?”她有些疑惑,这小肉包,还懂得讨价还价了,再说他要弟弟做什么。“我也要给些颜色,让他瞧瞧!”小肉包,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声宣布道!Ps:小离简介无能,坑品保证!本文1v1,求点击,求收藏,求评论!
  • 法医禁忌档案2

    法医禁忌档案2

    “不老金、雌黄、云母、天南星、鸡血藤……”“我”手里握着一张所谓的炼丹方子,面对眼前服食丹药中毒而亡的死者,不禁陷入了沉思……我们本以为魔心罗汉已经死了,却没想到他有朝一日会重现江湖,这一次,我们一定不会放过他!“我”、姜绍炎和铁驴踏上了追凶之路,古怪神秘的村子、阴阳怪气的僧童、危险重重的密林,这一切的一切和魔心罗汉究竟会有什么联系?属于法医的真正禁忌首次深度曝光!一切远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 百叶窗

    百叶窗

    母亲每到父亲周末即将回家时禁不住内心的渴望,于是家庭洋溢一种欢快、宽容的气氛。父亲后来与孤零的街坊四婶发生了婚外情,母亲很悲伤,他似乎很歉疚。但作者将这一切处理的怨而不怒。在那个禁锢的时期,这些即使错误,或许也是美的……
  • Prime Ministers Who Never Were

    Prime Ministers Who Never Were

    Each of these chapters in this book of political counterfactuals describes a premiership that never happened, but might easily have done had the chips fallen slightly differently. The contributors, each of them experts in political history, have asked themselves questions like: what shape would the welfare state and the cold war have taken if the Prime Minister had been Herbert Morrison instead of Clement Attlee? What would have been consequences for Northern Ireland had Norman Tebbit succeeded Margaret Thatcher? How would our present life be different without New Labour - a name we would never have heard if either Kinnock or Smith had become Prime Minister and not Tony Blair? Each of the chapters in this book describes events that really might have happened. And almost did.
  • 等不到你的我

    等不到你的我

    杨夏说“希希,帮我照顾好他。”*宋浩宇说“崔希希,你的爱我承受不起。”*夏洋说“崔希希,你已经为爱成魔了。”*崔希希说“宋浩宇,你跟夏洋在一起是因为她的名字像杨夏吗。”*宋浩宇说“不是,我只爱过两个人。一个是杨夏,一个是夏洋。”*崔希希说“我以为杨夏死了,你就是我的了。”*宋浩宇说“我根本不会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可能。”*“是因为夏洋吗,她可以死啊!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崔希希,你疯了!”*“是呀,我疯了……”*只是太爱你了…我能怎么办啊…
  • Goldsmiths Friend Abroad Again

    Goldsmiths Friend Abroad Ag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冬泳的人

    冬泳的人

    下了几天雪。天还没大亮。又是那几个人。咯吱咯吱地来到了府河边。咯吱咯吱,那是脚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声音。总是那几个。天还早着呢。要过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才会天亮。他们的面孔看着都很模糊。就像是隐藏在晦暗的光线里,或是刚从那种光线里浮现出来。浮凸着。要仔细辨认才能分清每个人。但是他们自己无需辨认。他们听声音就能知道谁来了,谁还没来。每个人都拎着一只小包。里面有内衣,毛巾,香皂和泳帽,有的还带着一小瓶白酒。
  • 最强终极兵王

    最强终极兵王

    他!懵懂无知的少年加入了华夏最为神秘的组织狼牙。他!疯狂历练只为守护内心那一片温柔!一段传奇从此揭开!群:473967343钢铁浇筑,磨炼其骨!铮铮铁拳,谁与争锋!这是一个温情,刺激,搞笑的故事。
  • 伏藏(下·修订版)

    伏藏(下·修订版)

    杨志军的长篇小说《伏藏》书写了三百多年前的西藏神王仓央嘉措的秘密,诡秘的七人使团、扑朔迷离的地下预言,历史与现实交错,藏地与世界相交,仓央嘉措留下的绝密伏藏,三百年后命定的发掘者和叛誓者,新信仰联盟的阴谋,人类的灵魂之谜,当下世界的精神迷茫,现实的玄机和精神的冒险。《伏藏》是作家三十年生命体验的藏地精神之书,也是出自心灵、探寻人类灵魂的寻梦人之书。在路上,带一本杨志军,想象藏地的壮丽和神秘,倾听藏地的呼唤,感悟心灵的悸动和人类精神的浩瀚。
  • 神州古情

    神州古情

    科学已经证实,史前存在着高度文明!许多科学家承认: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现代神学是史前高度文明的留存吗?有人说此文笔力强劲,有人说此文没有文笔,却无一差评......最后声明:此书非学霸看不懂,能看懂的都是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