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100000008

第8章

在这种地方,女人只是一个做着无穷无尽工作的可怜苦力。她或许可以打起精神,但没有办法保持干净和整洁。总有事情要做,做什么事都不方便,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你刚给一个小孩洗完脸没多久,另一个的又脏了;这一顿饭的碗还没洗好,下一顿又来了。我拜访过的家庭之间差别很大。在那种环境下,有些房子还是能够保持得体的,另一些则恶劣不堪,以至于我压根就不想对其详尽描述。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难以形容的气味,又脏又乱!这里满满一桶脏水,那里满满一盆没洗的碗,还有一些碗堆在角落里,到处都散落着碎报纸,屋子中央总是放着一张邋遢的桌子,盖着一层粘糊糊的油布,桌上凌乱地堆着炊具、熨斗、织补了一半的长袜、几片陈面包和几块用油乎乎的报纸包着的奶酪!房间很拥挤,从房间这头走到那头成了一段穿行于家具间的艰难旅程,挂着的湿衣物每次都会打在你脸上,而小孩子们就像脚下疯长的蘑菇一样!这些场景从我的记忆中鲜活地浮现出来。小矿村里一间小屋的起居室,家徒四壁,全家失业,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家里成年的子女们无所事事,每个人都长得异常相似,都有一头红发,骨骼分明,脸因为营养不良、百无聊赖而显得苍白干瘦;那个高个儿子无精打采地坐在壁炉边,甚至没有注意到陌生人的到来,慢慢地从没穿鞋的脚上脱下一只脏袜子来。在维根一间糟糕的房子里,家具看起来就像事用货箱和木桶板子做成的,好似要散架了一般;一个脖子乌黑、头发散乱的老妇人操着兰开夏郡的爱尔兰口音骂着她的房东;她的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坐在充当马桶的木桶上,仰着一张发黄、呆滞的脸,目光空洞地望着我们。类似的场景我可以足足写上好几页纸。

当然,这些人的房子邋遢不堪有时得归咎于他们自身的原因。即便你住在这种背靠背式的房子里,有四个小孩,每周的收入只有从公共援助委员会领到的32先令6便士,也并不意味着无需清倒客厅的尿盆。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环境是无法唤起他们的自尊心的。小孩的数量是决定因素,我见过室内环境比较好的通常是无孩家庭或者只有一到两个小孩的家庭;换句话说,一栋只有三个房间的房子如果有六个小孩,想保持房间的得体是不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楼下从来都不是最脏的地方。你或许看过不少房子,甚至是失业者中最穷困的家庭,并由此产生了某种错觉。你或许会觉得,倘若这些人仍有不少家具和餐具,那么家境一定不至于太潦倒。然而,楼上的房间才真正暴露了这些家庭的贫困状况。这些人是出于自尊心才尽力保留起居室的家具,又或者因为床上用品更容易典当,我不知道,但我看到过的不少卧室的确非常糟糕。对于那些常年失业的人来说,拥有一整套的床上用品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的家里通常没有可以称之为床上用品的东西——不过是锈迹斑斑的铁架床上放着一堆旧大衣和破布罢了。这种情况下家里的人多会更加麻烦。我知道的一家,有四口人,父亲母亲和两个小孩,有两张床,但只睡其中的一张,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床上用品铺设另一张床。

如果有谁想领教住房短缺的最糟情况,不妨去看看北方小镇那些数量庞大的大篷车。自从开战以来,在完全没有办法找到房子的情况下,有一部分的人口涌入了由固定式大篷车组成的临时住所里。例如人口8.5万的维根,周边大约有200个大篷车,每个车里有一家人——合计约1000人。很难准确地计算出整个工业区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大篷车居住地。当地政府对此只字不提,就连1931年的人口普查报告似乎也对此作了忽略。不过,到目前为止,通过调查我还是发现,在兰开夏郡和约克郡的一些较大的城镇都能看到类似的情况,更远的北方或许也一样。可能整个英格兰北部有数千个、或许数万个家庭(不是个人)除了一辆固定大篷车外无处居住。

但是“大篷车”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误解。它会使人想起一幅温馨的吉普赛营地的画面(当然,是在天气宜人时),燃烧的火堆发出噼啪声,小孩捡拾着黑莓,挂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衣物。那些在维根和谢菲尔德的大篷车居住地可不是这个样子。我看过一些。我非常认真地观察过维根的居住地,除了在远东,我还从来没有见过那么脏的地方。的确,我一看见大篷车就立刻想起了缅甸的印度苦力们住的肮脏的狗窝。但是事实上,东方的一切远没有这里这么糟,因为那里没有我们这里的刺骨潮湿阴冷,阳光是很好的消毒剂。

维根肮脏的运河沿岸是一片片的废弃荒地,驻扎于其上的大篷车好似从垃圾桶里抛撒出的垃圾。它们中的一些的确是吉普赛大篷车,年久失修。大部分都是老式的单层巴士(十年前那种很小的巴士),取掉轮子而用木头支撑着。有些只是车皮,顶上是半弧形的薄板,再蒙上帆布,于是里面的人和外面的空气之间只有帆布相隔。篷车内部通常有五英尺宽、六英尺高(我在任何一辆车里都没法完全站直),六到十五英尺长不等。有些我觉得只能住一个人,但是我从未见过里面少于两个人的,有的还住着一个大家庭。比方说,有一辆车十四英尺长,住了七个人——七个人在450立方英尺的空间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全部居住空间比一个公共厕所的隔间还要小。除非亲眼看见,特别是亲自闻到那个气味,否则你着实以难想象这些地方的肮脏与拥挤。每辆车子里都包括一个很小的简易厨房,并且塞满了家具——有时是两张床,更多的时候是一张,全家人尽可能地挤在一起睡。睡在地上几乎是不现实的,因为下面非常潮湿。有人给我看过一张床垫,到早上十一点还是湿得可以拧出水。冬天车里非常冷,厨房里不得不白天黑夜都生着火,不用说,窗户根本开不了。居住地的水一般是取自消防栓,有些大篷车住户不得不走上150或200码去打一桶水。这儿根本没有什么卫生设施。大多数人是在大篷车外的一小块地上弄了一个简易的小棚当作厕所,每个星期挖一个深坑来埋掉这些排泄物。我在这些地方见到的所有人,特别是小孩,都脏得难以形容,我毫不怀疑他们的体质也很差,没有别的可能。当我在大篷车间进进出出的时候,总有个念头困扰着我,如果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有人死了会怎么样?当然,这样的问题你是不太好问的。

有些人在大篷车里住了很多年。理论上政府正着手废除这些大篷车聚集地,让这些人搬进房子里住,但是房子并没有建好,所以大篷车仍然存在。大部分和我交谈过的人都放弃了能住上一所像样的房子的想法。他们都没有工作,一份工作和一所房子对他们来说都是遥不可及、渺无希望的事情。有些人几乎不太关心,而有些人则十分清楚自己的情况是多么糟糕。有一张女人的面孔总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憔悴而瘦削,显得非常痛苦和落魄。当时我在那个猪窝般可怕的篷车里,她正努力让她的一大群孩子保持干净,她当时的感觉一定就如同让我浑身沾满粪便时的感受那样。有一点必须记得,这些人并不是吉普赛人;除了在这出生的小孩,他们全都是体面的英国人,曾经有他们自己的房子;另外,他们的大篷车比那些吉普赛人的差很多而且无法移动。毫无疑问,尚有些中产阶级的人认为他们底层社会的人不会在意这些事情,如果他们坐火车经过这些大篷车居住地,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些人是自己选择住在这里的,我现在从不和这种人争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住在大篷车里的人并不能因此而省下钱,因为他们付的租金和住房子的是差不多的。我从没听说租金低过每周五先令的(200立方英尺的地方需要五先令!),甚至有的租金高达十先令。有人一定从这些大篷车中获得了很多好处!不过,导致大篷车依旧存在的直接原因是房屋短缺而非贫困。

我曾经和一个矿工聊天,问他居住的地方房屋短缺的情况是何时变得严重的,他说“就在他们告诉我们的时候”,这意味着如今人们的要求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不管多么拥挤他们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他还说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家十一个人睡在一间房子里,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再后来,当他长大以后,他和他的妻子住在一个老式的背靠背式房子里,去上厕所不仅要走好上几百码的路,而且到了以后还得排队,这个厕所是三十六个人共用的。他的妻子生病了,病得都快没命了,她依然需要走两百码的路才能到达厕所。这就是他说的人们可以忍受的那类事情——“直到有人告诉他们”。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没有人再认为十一个人睡一间房是可以忍受的,甚至那些收入丰厚的人也会隐约被“贫民窟”的问题所困扰。因此,战后我们会不时听到谈论“重新安置”和“拆除贫民窟”的声音。主教们、政治家们、慈善家们和其他这类人喜欢做秀式地谈论“拆除贫民窟”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便可以将大家的注意力从更严重的问题上转移开去,就好像拆除贫民窟你就能消灭贫困一样。但是所有的讨论带来的成果都微乎其微。目前看来,拥挤的情况比十几年前好不了多少,可能更糟。不同城镇在解决住房问题的速度上很不一样。有些城镇的房屋建设几乎停滞,而另一些城镇的建设速度非常快,私人业主正逐渐失去生意。比如利物浦就已经大规模重建了,主要是政府在做。谢菲尔德也同样开始大规模拆除,并以极快的速度重建——尽管考虑到其贫民窟乱七八糟的状况,重建速度或许还不够快。1936年开始,谢菲尔德重建过程中的政府房数量为1398间。据说,要想完全取代贫民区,谢菲尔德需要至少1万间房。

同类推荐
  • 与身体相疏远

    与身体相疏远

    《与身体相疏远》是新散文代表作家庞培先生的散文结集。其中包括创作于早年的《低语》选章以及近作《五种回忆》《旧事记》等。作者通过深度回忆将时间深处的影像一一复原。作为一个地处江南的家庭的点滴在作者温婉优美的文辞中对外曝光。无论手足之情,父母之爱,师长之谊都在他堪称精湛的文笔底下感人至深。
  • 爱的年份

    爱的年份

    李筱懿、陶妍妍、林特特、韩松落、鲁瑾、李月亮、闫红、慕容素衣、晚睡、艾小羊、芝麻、蓑依、李荷西……27位细腻作家的爱情圆桌谈:思索:你的爱情,到了什么年份?发现:为你做一堆不擅长的事在动荡的岁月里相濡以沫因为你,我变成了更好的我,而你依然是那个特别好的你答案:不管你是单身中、恋爱中、婚姻中,你其实一直在被爱,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改变:唤醒爱的感官,等待爱情和生活自然成熟。这里的29种爱情,初恋、暗恋、错过、白首……每一个故事都戳中我们爱情里的痛点,每段爱情都让我们更加珍惜手中所拥有。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海和鱼的秘密

    海和鱼的秘密

    本书为作者一路开花的文集,选取一路开花历年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过的青春校园类文章汇编而成。
  •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本书囊括朱自清先生精华的散文名篇,有踪迹、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祭、荷塘月色、我所见的叶圣陶等,还有朱自清少见的诗歌和文论名作等,特点就是全面和精粹,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找到先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先生的创作时间为主线,对其各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归纳划分。这样不仅展现了先生的作品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解读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心路。
热门推荐
  • 神秘老公好腹黑

    神秘老公好腹黑

    相处之下,她渐渐的发现了他隐藏在温柔笑意后的真实面目,还发现了……他似乎有两面,温柔的和冰冷的。他到底是两个人,还是一人拥有两种人格?
  • The Parson's Daughter of Oxney Colne

    The Parson's Daughter of Oxney Col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越来越快的射速、越来越远的射程、越来越大的杀伤力,使得枪械的发展近乎完美。《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详尽地介绍了历史上经典的枪械和目前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枪械。资料丰富,数据精确,并佐以大量的精美图片,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 秋日留别义初上人

    秋日留别义初上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联盟之王者征途

    英雄联盟之王者征途

    你也曾对国内的电竞投以关注吗?你也曾熬夜看过S级世界赛吗?你也曾是某某英雄联盟职业选手的铁杆粉丝吗?你也曾对这种状态感到不满过吗?那你还等什么,我们何不自己组队,为了梦想,为了中国电竞,去征服王者的征途呢!!!
  • 遇见你是加了糖的思念

    遇见你是加了糖的思念

    有生之年再也不想见,所以,17岁那一年,童彩衣与莫北城说了不见。可曾有过这样一种感受,因为一件事而疯狂的爱上了某个人,因为得不到更是将其藏在心里,任谁都代替不了,到后来,傻傻的以为,其实没有那么喜欢的。命运仍旧是让童彩衣与莫北城又一次相见了,后来的故事也由着一个不好的开端而展开,时而甜蜜,时而残忍,或许更多的是一种成全。
  • 极品医生护士妻

    极品医生护士妻

    原书名《爱妻》他们当初同时考上医科大,可是多年之后,他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内科专家,而她,却仅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她们曾经是羡煞众人的大学恋人,一次意外,她向他提出分手。时间飞逝,再次相遇,二人却早已是地位悬殊。她一直以为,他和她之间,不会再有任何的纠葛。所以,她一直避着他。而他,面对忽然出现的这个曾让他爱恨交织的女人,他怎么可能,让她再逃?沉睡的恶魔,终究在慢慢地睁开双眼。这是一场相互追逐的爱情,缠绵悱恻的同时,却是那般痛彻人心。爱到极致也痛到深处的孽爱,只是到了最后,究竟是谁,率先失了那颗心。*旧文推荐:【孽囚】【黑道少奶奶-】【重生—豪门小妻子】----------------------------------------------------QQ群:174217002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谢绝同门加群’--------------------------------------------------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极品医生护士妻》
  •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在当代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华美,结构之精巧,雕刻、装饰之华丽,都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金东瑞编著的《中国古塔》介绍了我国的古塔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塔的起源、历史沿革、塔的结构、塔的材质、塔的造型、中国古塔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