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200000004

第4章 斯坦福六大怪(3)

第一次是1957年苏联人第一颗卫星上天。美国从上到下,对技术和科学危机的讨论迅速升温。五角大楼决定,优先在美国的西部和南部海岸地带建设两个庞大的高科技中心,在太空领域赶上苏联人的步伐。当年的斯坦福大学因为工科优势突出,成了这项应对措施的首选地。硅谷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宠儿,出租土地致富的斯坦福大学也一跃成为美国最有钱的大学之一。

第二次是日本人在半导体产品上把美国人赶出了市场。人们对美国创新的失望程度甚至超过了第一次。这一次,里根总统大打政治牌,抓住“苏联邪恶帝国”的救命稻草,发动星球大战。当时IBM这类大公司将计算机编程的小项目交给微软、苹果这样的无名小公司,后者的惊人创造力很快让美国技术创新生机勃勃。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计算机领域已经将苏联、日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在进行两次大讨论的时期,美国的创新都处在低谷,接着就迎来了一个创新的繁荣期,硅谷和斯坦福都赚得盆满钵满。在第二次讨论最厉害的创新危机中,1986年仅1亿美元身家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1995年的个人资产竟然达到148亿美元,10年的时间增长了147倍。微软也从IBM的小跟班,变身为计算机领域的巨无霸企业。

正当美国人扬扬得意,正要宣布美国新纪元到来的时候,硅谷却意外地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泡沫期,持续至今。这才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朱迪女士那本畅销书和2011年詹姆斯教授口里的创新危机。也就是说,美国的创新危机,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今天的事情,恰恰相反,过去10年也就是1998年小布什上台以来的10年,美国实际正处在一个长达10年的创新枯竭期。

历史证明,大企业只要有一天还能获取利润,它们就不会放下身段,走到技术创新的第一线。朱迪女士抱怨不断,却离她抱怨的对象越来越远。斯坦福大学的企业家和教授们在认识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行为上出现了分离。历史证明,凡是出现这种分离的时候,美国的创新就是低谷时期,只要低谷过去,美国的繁荣依旧可以期待。

斯坦福这样一个屡屡产生大规模创新的基地,今天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大学的教授明白所有的企业家和研究者必须从事充满风险的第一阶段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家们包括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们,更喜欢第二阶段的丰厚回报。任何事业的开创都不是易事,目前的美国经济困难则使得创业更加无利可图。

即使斯坦福有全球最好的经济学家、金融家、企业家,最优秀的财务专家,还有一个企业家研究中心,但风险和回报如何取得平衡,那个理想的数值是多少,仍找不出科学的答案,结果,拥有最多创新成果的地方,最抱怨创新不足。他们真正的抱怨是:为什么斯坦福母亲养育了硅谷,却不能替硅谷这个成年人摆平一切?

其实,熊彼特还说过:“美国是生活在氧气罐里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美国来说,静静地耐心等待硅谷的创新突破,恐怕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抱怨的价值,就是给创新留出时间。

第五节 为何斯坦福大学会强制学生退学

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回避的,那就是巴菲特这个姓氏和一封来自《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推荐信,帮助我进入了斯坦福大学。这并非什么不光彩的特例。所有私立大学都会向杰出校友和潜在捐赠者的子女提供一定名额的“荣誉”入学许可权。通常,这些孩子跟那些以第一名成绩入学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这是沃伦·巴菲特的小儿子,网络音乐人彼得·巴菲特在《做你自己》一书中的自述。正像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作为“股神”的儿子,按照美国和华尔街的传统,他本应在某个大公司里做金融生意。彼得·巴菲特承认,他曾经花15分钟考虑过这种职业的可能性,但是在斯坦福大学第三年结束的时候,他放弃了医学预科专业,改学电子音乐。

彼得·巴菲特的名言是:“你是巴菲特的儿子?但你看起来很普通!”这听上去更像是一种俏皮话和风趣的回应。

不过,对于他辍学这件事,斯坦福大学校方可能表态说:“哦,本校又多了一个社会创新方面的专家,一个让斯坦福自豪的校友。”

名人们对于学历一直有一种微妙的心理。典型的是比尔·盖茨,他好像到现在都对没有一张哈佛毕业文凭耿耿于怀。大约因为哈佛是常春藤盟校,教育学历严谨一贯的传统名闻天下,没有一张学位证书听上去和没受过哈佛教育一样。在盖茨的年龄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他的文凭和休学、硅谷和慈善之间似乎出现了新的动向:从他给学生的演讲看出,盖茨对退学这件事感到有点儿后悔了。

盖茨不幸的一点在于他和常青藤扯上了关系。彼得·巴菲特可不会有半点儿这种顾忌和心理,他的逻辑是:因为父亲的关系走进斯坦福大学可能浪费了学校的资源,辍学倒是理直气壮。

事实上,在斯坦福大学,辍学和暂时休学本就是一种传统。在20世纪20年代前,斯坦福大学还是一所农民学校,学生多数出身中西部农场家庭,对于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每年都要回家干农活是惯例。农民大学自然就有一段休学期。20世纪50年代后,斯坦福大学涌现了大批优秀校友,这批人多数年纪轻轻就中途辍学创业,习惯性辍学逐渐流行并成为一种惯例。

在常春藤休学会变成沸沸扬扬的大事,在斯坦福却不过是小事一桩。谢尔盖· 布林研究生还没读完,突然心潮澎湃,决定做一番事业,把另一个同学也拉下水,两人合伙创立了后来的谷歌公司。

有些教授自己就不安分,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比较倒霉,他写了篇给自己惹麻烦的博士论文,长达13年无法毕业,不得不在政府找份差事混日子;经济学教授肯尼斯· 阿罗从海军陆战队复员后,干脆在家自学……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斯坦福,休学是一种校方近似强制的校规。学校的本科教学规定,第一年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文学、艺术、法律、政治、经济、电气工程一应俱全。学生都要上这些互不相干的课程,其中一些课程教授们提供的参考书目高度重合,要求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中选择交总结和论文,以此培养学生的某些兴趣。像彼得·巴菲特就是一个充分遵守学校规定的好孩子,阅览了大概所有的推荐书籍。彼得·巴菲特说,他对摄影、钢琴和所有看起来有趣的文学艺术、哲学类的课程,都异常感兴趣,这听上去像是做“浅薄的涉猎者”,不过他仍旧乐此不疲。

在斯坦福大学教授们的观念里,一个不肯主动休息的学生只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这个人疲于应付,缺乏重点;另一种情况是,这个人不懂得斯坦福的创业价值,根本不具有创业精神。这听上去和佛教、嬉皮士的理念类似,斯坦福的教授们大概也认为凝思静坐才是修行的最高手段,不必拘泥于自己的课本到底是薄还是厚,内容到底是什么。看完一大堆书之后,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但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学校要求他们自己调整一段时间,退学或者自学后打好基础继续学业。

不过,从根本上说,斯坦福大学的休学制度还是为另一部分年轻人提供的,这部分年轻人被称为大学创业者。1951年的斯坦福大学,财政状况相当不理想。校长特曼连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他自己当时想到的办法是:划出斯坦福所属的一部分土地,建立一个特殊的商业区,搞产业、教育和研究一体化。

同类推荐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本书是我社与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常年合作项目图书。本书包括新时代九个经济热点问题解读:分别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与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健康中国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提振民营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
  •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税收的逻辑

    税收的逻辑

    从过去大众普遍对税收和财政预算漠不关心、一无所知,到现在“税痛指数”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可见我们已进入税感时代,财税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几年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财税类时评、随笔文章和接受的一些媒体访谈,延续了作者平实严谨的行文风格和人文视角。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感受到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发生的实质性进步,了解与我们切身相关的财税制度,从而积极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热门推荐
  • 自我关怀的力量

    自我关怀的力量

    我们都更容易关怀他人、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却忽略了自己!自我关怀是当今社会高压下人们共同缺少的一种心理能力。因为自尊、自我批评的主流地位,人们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却不能同样善待自己。作者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心灵之窗,让我们承认自己的苦难与不完美,并且关怀自己,爱自己。内夫博士通过许多经典的研究结果、个人经验、实用练习和幽默故事,让每个人都学会如何转变不良的情绪模式,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快乐、幸福和高效。本书通过自我关怀、静观、共通人性的讲解与练习,帮大家找到与自己和解的办法。学会自我关怀,也就掌握了反转生活的力量。
  • 穿越异界当皇帝

    穿越异界当皇帝

    我,秦戈,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游戏的标准宅男,穿越到了异世界,居然当上了皇帝?
  • 听保健专家讲故事

    听保健专家讲故事

    本书从树立科学的健康观、维护心理健康、讲求科学饮食、改善睡眠、健身运动、女性特殊生理期保健、男性保健、老年人养生、常见病家庭防治、远离癌症,以及美容与健美等主面介绍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计划,材料新颖、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只要你仔细阅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施行,定会助你的健康一臂之力。阅读本书,在破译生命奥秘的同时。会学到如何获得充沛的生命能量,智慧的思维方式,平衡的心理素质。
  • 惧恨拉斯维加斯:一场直捣美国梦的凶蛮之旅

    惧恨拉斯维加斯:一场直捣美国梦的凶蛮之旅

    媲美《在路上》,影响美国一代人的文学经典,中文版首次引进!《惧恨拉斯维加斯》是荒诞新闻教父亨特·汤普森的代表作,出版四十年来,与《在路上》相若,已成为关于毒品文化和反叛青年的一部圣经。在本书中汤普森将小说、事实、幻想熔为一炉,用独创性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拉斯维加斯周末,一场亦真亦假的沙漠寻梦之旅。通过知名记者劳尔·杜克(汤普森的化名)和伙伴“律师”一连串荒诞、混乱、绝望的故事,探究了随着六十年代的天真乐观精神一同消逝的美国梦。
  • 燕去雁归(中国好小说)

    燕去雁归(中国好小说)

    婚姻不幸的农村妇女月竹在复杂的家庭矛盾中苦苦挣扎,找寻不到出路,生活的琐事压得她踹不过气,生活究竟如何走下去,她在思考着,探索着……
  • 李太白全集

    李太白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法修仙传奇

    末法修仙传奇

    天地有本源,混沌有其心。一个现代青年,偶尔接触到了修仙,从此,他的人生便有了目标……在这法之不存的时代,且看他如何的搅动风云……
  • 懒王成神

    懒王成神

    谁说懒人注定蹉跎?谁说懒人不能称王做神?!谁说懒人做鬼都注定被欺凌?!!她,马菲儿,胸无大志,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睡觉睡到自然醒!这个愿望不大吧,但是很悲催的是,她似乎就没过过这样的生活。懒鬼记事二“马菲儿,今天又迟到了!?”菲儿的班主任看着如同一团没骨头的肉一般的菲儿同学,忍不住的发火了。虽然眼前的这个学生真的是很聪明,但是也不能这样无组织无纪律吧,这样她以后的路会非常难走的。“睡。”菲儿抬了抬眼皮,漫不经心的回答道。不过这个答案真的是让人无语,她就不能多少俩字吗?而且这叫什么态度,难道她连说个小谎安慰一下快要气爆的的班主任都不行吗?“马菲儿,你给我说清楚一点儿?”班主任的眼角狠狠的抽搐了一下,对菲儿已经无语了。虽然他明白她的意思,但是她要不要总是用这一个理由来敷衍他呀!“累。”菲儿轻轻吐出一口气,唉,站了这么久了,脚都有点儿痛了呢!不知道班主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无聊的话题呢!没错,对于一个懒人而言,这种每天一次的话题真的是很无聊。他明明都知道答案了,为毛还总是这样的乐死不疲呢?难道他的时间这么的充足吗?他不知道累吗?“马菲儿,你给我站直了!”看着菲儿那站没站相的样子,班主任再一次的怒了。“累。”菲儿轻轻的反驳着,虽然只是很小声的一个字,但是却很是坚定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班主任的嘴角狠狠的抽搐了一下,有这么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学生,估计他至少要少活十年!难道不是吗,这妮子说话总是这样,让人猜着都费劲!“马菲儿同学,你多说两个字会死吗!”班主任咬牙切齿的问着,这妮子要不要懒到这种程度呀!多说几个字累不死她的!!“会。”那种费力的事情,对于她这个懒人来说,真的会要命的!菲儿继续轻声细语地说道,为毛轻声?不知道说话大声会浪费口水吗,浪费口水不说,那也要多花很多力气的!这种吃力的事情她马菲儿怎么会做!“…”班主任无语了,真真的无语了,他发誓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再这样的自讨苦吃了。只要她的成绩还过得去,她爱怎么照旧怎么着吧!“进去吧进去吧!”“谢。”菲儿同学点点头,慢悠悠的向着自己的座位踱去,丝毫不理会那因为自己的这一个字而处在风中凌乱的班主任大人。本文专写懒人滴,有点儿搞笑,带点儿调料,喜欢的亲们收藏哦~
  • 跌打秘方

    跌打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