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6400000007

第7章 蒋廷黻与西安事变

今年(2008)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72周年纪念。72年前,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之后,延安曾搭起一个台子,准备通过公开审判处决蒋介石。但是为什么两三天之后,延安方面又要张学良释放蒋介石呢?另外,西安事变之后,为什么张学良要陪同蒋介石返回南京,并从此三缄其口呢?对于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最近翻阅《蒋廷黻回忆录》,看到苏联当局对西安事变的反应,觉得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和解释。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他早年留学美国,是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与胡适等人创办《独立评论》。后来经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推荐,以学者身份从政,担任行政院政务处长。1936年,他出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并于11月7日抵达莫斯科。临行前,宋美龄向他表示,蒋介石很想念远在苏联而又杳无音信的大儿子。这样一来,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就必然会压在他的肩上。

一个多月后,蒋廷黻从广播中听到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深感震惊。那天午夜,孔祥熙和翁文灏联名发来电报,说根据“空军侦察西安地区的结果,发现张学良已在西安各处升起红旗”。电报要他立即“请求苏联出面协助平安释放委员长”。对于这一指令,蒋廷黻十分为难。他知道苏联当局肯定会拒绝这个请求,否则就等于公开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张学良及其同党是听命于苏联的。

第二天一早,《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显著位置刊登西安事变的消息,并认为这是张学良和汪精卫合作的结果。这让蒋廷黻感到莫名其妙。他知道,汪、张的政治见解根本不同,“汪不惜任何代价换取日本和平,而张则希望立即对日作战。”但是他不知道,由于通信不畅,在扣押蒋介石的问题上,有关方面并没有向苏联请示。因此才出现这种苏联大水冲了中国龙王庙的局面。不过从这一消息中,蒋廷黻还是发现苏联当局非常反对张学良的行动。

在南京政府的催促下,蒋廷黻只好硬着头皮去拜访苏联外长李维诺夫。他向对方表示:“张学良及其同党都很信任苏联”,如果外长能够有所表示,对事变的解决很有帮助。听到这话,李维诺夫立刻挡了回去。他说:“苏联政府与张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苏方所能做的只有报道事变的真相。”李维诺夫还报怨说,苏联的友善意图非但未被接受,反而招来怀疑。为此,他已命令苏联驻华大使向中国政府提出强硬抗议。

几天后,蒋廷黻再次拜会苏联外长。这一次李维诺夫的表现更加愤激,并再次声称苏联政府与张学良没有任何关系。当蒋廷黻指出“张是第三国际所孕育的统一战线分子”时,他咆哮说:“我们不是第三国际的主人。……莫斯科对第三国际的行动不负责任。”面对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谎言,蒋廷黻深感无奈。

西安事变最终是在斯大林导演下解决的,蒋廷黻说当时他并不知情。多年后反思这一事件,他根据自己对苏联的认识得出如下结论:西安事变促成了中日之战提早爆发,这正是苏联所希望的。为什么说苏联希望在中日之间爆发战争呢?因为这一战争消除了日本进攻苏联的可能。相反,如果按照张学良们的想法把蒋介石杀了,就可能让汪精卫上台,从而导致中日两国结盟。这样一来,日本就会进攻苏联。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斯大林对西安事变非常反感,这也是苏联为什么要把张学良与汪精卫等同起来,为什么愿意援助中国抗战的根本原因。西安事变之后,蒋廷黻根据宋美龄的吩咐,通过外交途径把作为人质的蒋经国从苏联要了回来,因此有人说这也是西安事变的一项幕后交易。

1950年,胡适曾经写过一篇长文,标题是《史达林策略下的中国》。该文在谈到西安事变时引用了史沫特莱的话:在蒋委员长一行离开西安后,一群年轻的东北军官和救国会领袖对她说,“我们被骗了:红军劝导少帅释放了蒋氏。”与此同时,文章在介绍一位美国学者对远东形势的分析之后,指出斯大林处理西安事变的策略:尽管“克里姆林宫对日本的恐怖颇感忧虑,但(它)相信蒋介石比起任何高喊着‘立刻以武力抵抗日本’的叛乱团体,……能够对日本做更大的抵抗”。胡适说,为了自己的安全,苏联在没有签订任何条约的情况下就把蒋介石笼络了。这是斯大林策略中最“精彩”的一招,也是其政治手腕高明的表现。

有意思的是,胡适对西安事变也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在中国出现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很不容易,如果蒋介石发生不幸,中国将会倒退二十年。从这个意义上看,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

同类推荐
  •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本书写的是王阳明的经历以及心学的来龙去脉。心学在王阳明之前已经有,只是王阳明将心学集大成;“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创立了自成一体的“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概念,影响此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五百年。这和王阳明自己的经历,以及对心学的不断深入地研究密不可分。本书即是将王阳明的历史经历以及心学的不断发展穿插叙述和分析,深入浅出,让人读来能更清楚地知道王阳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心学到底有多么神奇。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自此之后,帝国主 义国家纷纷效仿,神州大地一时间硝烟四起。1883年12月,法军向驻扎在越 南北圻的清军发起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中法之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 挥之不去的伤痛,为后人留下了万般的无奈与叹惜。 宋莉莉编著的《中法战争》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之一,图文并 茂地讲述了晚清中法战争的全过程。 《中法战争》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小姐的极品跟班

    小姐的极品跟班

    燕大博士陈风,被外星人带走,误入黑洞,穿越到未知星球的古代。为了生存,他当了废柴少爷的跟班。无奈自己太出色,被人抢来抢去。从此各种啼笑皆非的故事展开
  • 唐时月

    唐时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明末之李岩传

    明末之李岩传

    读书的时候常想,如果当年李岩不被李自成冤杀,历史会不会有点不一样?他的死令人扼腕不止,这次就写一个不一样的李岩,一个闷骚狗血,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的李岩。
热门推荐
  • 家庭教师

    家庭教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胃知的乡愁

    胃知的乡愁

    本书用由“我”的体验式讲述,时光推进式手法,分时令记述了“春夏秋冬”四季里具特色的美食,文章以淮河流域的风物流变为推进方式,阐释了这里的小吃、养生菜肴,也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 秋水绵长

    秋水绵长

    翻阅雷元富的散文集《秋水绵长》,我的脑际骤然定格了两个字:悲悯。集子的大多篇章都是忆旧,都是讲述令人悲伤令人怜悯的往事。而对亲朋的悲切思念和补偿缺憾,又是文字中的重中之重。这就构成了这部集子的一个显著色彩:以悲情溢增感情,以悲悯感应同情。黄土深情也便在这样的气氛中营造并变得更加浓烈了。
  • 宇星哥哥带我去宇宙看星星

    宇星哥哥带我去宇宙看星星

    “宇星哥哥,带我去宇宙看星星好不好”“好”他小时候给她的承诺,经历长时间的分别,是否还会放在心上……
  • 星落妄海寻千尺

    星落妄海寻千尺

    暮雨潇潇,情劫三世。乾坤颠倒,未报不公。帝谕浮屠,此情难为。悠悠世裂,石凝永生。世人皆知你我此情不可待,唯你我二人不知。天亦有情,辗转此生,幸得聚首。
  • 致先生的99封道别信

    致先生的99封道别信

    我谨希望,当故事结束的时候,你的痛苦也会结束。
  • 神话小栈

    神话小栈

    一人独占天下运道,最是凡人道尊李易,踏足洪荒,游玩三界,无敌心无所事,随心而已!(神话群728905690)
  • 糖尿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糖尿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本书的食谱在兼顾中国传统饮食的基础上,更多地引入现代营养饮食方法,反映了当代营养学治疗糖尿病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本书内容丰富,原料易懂,制作简便,安全可靠,既适合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选用,也是临床营养师及医护人员的理想参考书。
  • 夜行列车

    夜行列车

    世上没有无端的怨恨,一切杀意必有缘由……我要去的地方冷风一直在吹, 那是一片阳光永远无法照进的松林, 在那里,我整夜颤抖,丈夫的头颅在车轮下, 而他的身体却从未被找到……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地剥离,撕裂流脓的伤口,汩汩的鲜血之下,是谁的初心?
  • 史莱克七怪的成神之路续集

    史莱克七怪的成神之路续集

    双神出,天地哭;千重劫,万事难;人间乱,反叛患;神界归,神王归;幽冥动,祸根现;天机泄,源泉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