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2500000005

第5章 走进沙漠(4)

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端的阿里卡从不下雨,当地印第安人用网捕水。当地人发现有两种植物在干旱的沙漠中长势良好,原因就是它们的枝叶能从雾气中摄取所需的水分。受这一现象启发,他们根据这里多雾而无雨的气候特点发明了“用网捕水”的办法,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收集雾水的捕雾网,垂直悬挂在野外,以捕捉山峰上的浓雾。等雾气凝结在网的表面,积攒成水流后再通过水槽,输送给村里的住家。遇上大雾天,一个村每天可用网收集到1万升的“自来水”,不但饮用有余,还能经常淋浴洗澡。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地人已学会引安第斯山脉雪水入管道来供居民使用,并开始开发地下水源。凭借这些方法,人们甚至开始在这里种植橄榄、西红柿和黄瓜,在高原上的人们则主要依靠高山雪水种植作物,放牧骆驼、羊驼。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阿塔卡马沙漠向世人呈现出了迷人景致。这里有美丽的落日、宽广的盐碱地和由盐渗透、侵蚀而成的天然雕塑以及别具情致的雪火山,沙漠中还有一片区域的地理构造如同月球一样,被叫做月亮谷。如今,阿塔卡马沙漠已成为智利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众多背包客从世界各地前来探险,许多习惯了多雨生活的人更是慕名前来感受“干旱”的滋味。

7.岩塔沙漠

岩塔沙漠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西澳首府珀斯以北约250千米处,在临近澳大利亚西南海岸线的楠邦国家公园内。这片沙漠极其荒凉,人迹罕至。沙漠中林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岩石,因此而得名。造型多样的岩塔,在茫茫的黄沙之中几乎随处可见,景色壮观,使人感觉神秘而怪异。有人形容这种景象为“荒野的墓标”,让人感到世界末日的来临。这里地形崎岖,地面布满了百灰岩,只有越野汽车可驶到那里。

暗灰色的岩塔高1~5米,在平坦的沙面上笔直地矗立着。往沙漠腹地走去,岩塔的颜色由暗灰色逐渐变成金黄。有些岩塔大如房屋,有些则细如铅笔。岩塔数目难以计数,分布面积较大。

每个岩塔的形状都是不相同的,有的表面比较平滑,有的像蜂窝,有的一簇岩塔酷似巨大的牛奶瓶散放在那里,等待送奶人前来收集;还有一簇名为“鬼影”,中间那根石柱状如死神,正在向四周的众鬼说教。其他岩塔的名字也都名如其形,但是不像“鬼影”那样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例如叫“骆驼”、“大袋鼠”、“臼齿”、“门口”、“园墙”、“印第安酋长”或者“象足”等,虽然这些岩塔已有几万年的历史,但可以肯定的是近代才从沙中露出来的、在1956年澳大利亚历史学家特纳发现它们之前,外界几乎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口头流传着。早期的荷兰移民曾经在这个地区见过一些他们认为是类似城市废墟的东西。

19世纪,从来没有人提及过这些岩塔。如果它们露出地面,肯定会被牧人发现。因为他们经常在珀斯以南沿着海岸沙滩牧牛,附近的弗洛巴格弗莱脱还是牧人常去休息和饮水的地方。

1837~1838年,探险家格雷在其探险途中曾从这个地区附近经过。他每过一地,必详细记下日记。但在他的日记中没有关于岩塔的记载。

根据科学家估计:这些岩塔的历史有2.5万一3万年。肯定在20世纪以前至少露出过沙面一次。因为有些石柱的底部发现黏附着贝壳和石器时代的制品,贝壳用放射性碳测定,大约有5000多年历史。这些尖岩可能在6000多年前已被人发现。但是这些岩塔后来又被沙掩埋了数千年,因为在当地土著的传说中没有提到过这些岩塔。

1658年,曾在这一带搁浅的荷兰航海家李曼也没有提及它们,只是在他的日记中提到两座大山——南、北哈莫克山,它们都离岩塔不远。如果当时这些石灰岩塔露出沙面,李曼必定会记在他的日记里。沙漠上风吹沙移,会不断把一些岩塔暴露出来,又不断把另一些掩盖起来。因此,几个世纪以后,这些岩塔有可能再次消失。但它们的形象已经在照片中得以保存下来。

那么,这些岩塔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帽贝等海洋软体动物是构成岩塔的原始材料。几十万年前,这些软体动物在温暖的海洋中大量繁殖,死后,贝壳破碎成石灰沙。这些沙被风浪带到岸上,一层层堆成沙丘。

最后,在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地中海式气候下,沙丘上长满了植物。植物的根系使沙丘变得稳固,并积累腐殖质。冬季的酸性雨水渗入沙中,溶解掉一些沙粒。夏季沙子变干,溶解的物质结硬成水泥状,把沙粒黏在一起变成石灰石。腐殖质增加了下渗雨水的酸性,加强了胶黏作用,在沙层底部形成一层较硬的石灰岩。植物根系不断伸入这层较硬的岩层缝隙,使周围又形成更多的石灰岩。后来,流沙把植物掩埋,植物的根系腐烂,在石灰岩中留下了一条条隙缝。这些隙缝又被渗进的雨水溶蚀而拓宽,有些石灰岩经风化后,只留下较硬的部分。沙一吹走,就露出来成为岩塔。岩塔上有许多条沙痕,记录了沙丘移动时沙层的厚度及其坡度的变化。

8.鲁卜哈利沙漠

鲁卜哈利沙漠又称阿拉伯大沙漠。它的形状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1200千米,宽约640千米,面积达65万平方千米。因富含氧化铁而多呈红色。从形态上大体可分为东西两大沙漠。其中东部沙漠海拔100~200米,多为平行排列的大沙丘,有些沙丘高300米,长20千米,近乎一座沙山。在地下水位较高处,有局部绿地处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其沙丘的移动主要由季风引起,并且由于风向和主流风的差异,沙漠的沙丘被分成3个类型区,即东北部新月形沙丘区、东缘和南缘星状沙丘区、整个西半部线形沙丘区。对于鲁卜哈利沙漠的成因,国内外一直缺少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气候、地形及地理等自然因素是影响鲁卜哈利沙漠形成的主要因素,人类的影响不明显。

沙漠地区温差大,平均年温差可达30℃~50℃,日温差更大,夏天午间地面温度可达60℃以上,若在沙滩里埋一个鸡蛋,不久便烧熟了。夜间的温度又降到10℃以下。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贮存糖分,所以沙漠绿洲中的瓜果都特别甜。

沙漠地区风沙大、风力强,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大的风力卷起大量浮沙,形成凶猛的风沙流,不断吹蚀地面,使地貌发生急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如美国1908~1938年间由于滥伐森林9亿多亩,大片草原被破坏,结果使大片绿地变成了沙漠。前苏联在1954~1963年的垦荒运动中,使中亚草原遭到严重破坏,不但没有得到耕地,却带来了沙漠灾害。这些风主要从地中海吹来,再依次刮到东部、东南、南方和西南,画出一个巨大的弧。多风的季节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和5~6月。称为热尘风的时期持续30~50天,风速平均每小时48千米。能够考验困在风中的人们耐性的热尘风,是运载大量沙尘并改变沙丘形状的干燥风。每一场风暴都将数百万吨的沙子携入鲁卜哈利沙漠。被吹动的沙子离地不过数尺,只有在被旋风、尘卷或区域沙暴卷起时例外。强劲的东南风每次一连数日扫过大沙漠,将热尘风对沙丘形成的作用逆转过来。

鲁卜哈利沙漠中的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旱生或盐生的。春雨之后,长期埋藏的种子在几个小时内发芽并开花。通常荒芜的砂砾平原变绿了。即使燧石平原也会在深冬初春为骆驼和绵羊长出牧草。这些平原曾是驰名的阿拉伯马的故乡,然而牧草总是过于短缺,难以供养大量马匹。当然,所有的牧区均被过度放牧,因而导致如今广泛的荒芜地带的形成。生长在盐沼的盐生植物包括许多肉质植物和纤维植物,可供骆驼食用。在沙质地区生长的莎草是一种根深的强韧植物,有助于保护土壤。在绿洲边缘往往可以看到柽柳树,其有助于防止沙子侵入。

稀有灌木拉克以“牙刷灌木”而著名,其枝条被阿拉伯人依传统用于刷牙,整个沙漠到处都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为贝都因人所熟知,他们将这些草用于食品调味和防腐、熏衣和洗发。能产生馥郁的乳香和人药的灌木可见于阿曼佐法尔地区的较低海拔地带。东鲁卜哈利沙漠一般被认为是不毛之地,但在巨大沙丘的侧翼却生长着许多植物,包括一种叫做纳西的甜草,为如今稀有的大羚羊(一种非洲羚羊)提供主要草料。许多绿洲种植海枣,海枣本身为人和家畜提供食物。可提供建筑物及制作井架和古式辕杆的木料;树叶作为手工艺品和缮盖房顶。绿洲还出产许多水果和蔬菜,诸如水稻、苜蓿、散沫花(一种能产生棕红色染料的灌木)、柑橘、甜瓜、洋葱、番茄、大麦、小麦及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有桃、葡萄和仙人果。

动物的种类多样而独特。沙漠昆虫包括苍蝇、疟蚊、蚤、虱子、蜱、蟑螂、蚁、白蚁、甲虫和能把自己伪装成树叶、树枝或卵石的螳螂(食肉昆虫)。还有清除粪便的蜣螂、无数的蝶、蛾和毛虫,而曾经破坏自然环境的、有害的飞蝗现在得到控制。蛛形动物(一纲节肢无脊椎动物)包括大食蝎虫、蝎和蜘蛛。食蝎虫可以生长到20厘米长。蝎也可以生长到20厘米,有黑、绿、黄、红和灰白诸色。蝎的毒刺可使幼儿致命。绿洲水塘中有小鱼。有一些两生动物,诸如蝾螈、蟾蜍和蛙。爬虫类包括蜥蜴、蛇和龟。一种生活在平原上尾巴肥大的蜥蜴,长度可达1米。这是一种草食动物,颔上没有牙齿,其尾巴烤熟后是贝都因人的佳肴。长达1米的巨蜥,以飞蝗和其他昆虫为食。许多蜥蜴,包括石龙子、壁虎、鬣蜥和有领蜥蜴,都可以在沙漠中找到。

沙漠化的危患

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曾经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是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非常肥沃,但是过度的农业生产以及乱砍滥伐,导致土地长期枯竭,泥土不能吸收降雨,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这种人为的沙漠化现象让人痛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有关沙漠化的情况。

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在干旱多风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高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来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风沙活动的土地退化过程。

有些沙漠化现象是由自然界自身造成的,它通常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但许多沙漠化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或放牧,不重视合理开发利用,超过了耕地的承载能力导致土地枯竭不适合耕种。

沙漠化是一种环境退化的现象,是一种逐步导致生物性生产力下降的过程,它有发生、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第一,发生阶段,即初期阶段,是潜在性沙漠化,其特点主要是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并形成小面积松散的沙丘等;第二,发展阶段,其特点主要是地面植被开始被破坏,出现风蚀、地表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会随着风沙活动的加剧进一步出现;第三,形成阶段,其特点主要是地表广泛分布着占土地面积的50%以上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

目前,沙漠化已经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牧业和人民的生活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沙漠化的危害十分巨大,它不仅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还会使土壤肥力退化,从而使得植被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同类推荐
  • 环球风情

    环球风情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火炮之库

    火炮之库

    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草原:绿野千里的画卷

    草原:绿野千里的画卷

    从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所著的《内蒙访古》一书,我们知道了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他们都是从这里向西敲打长城的大门,走进黄河流域,走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的。美丽的呼伦贝尔就是中国游牧民族历史舞台的大后台。
  • 历史考证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历史考证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科学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科学难解之谜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感恩成就高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成就高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的人性具有照亮宇宙的魔光,感恩的品质铸就职场永久的丰碑,感恩的处世具有海阔天空的舞台。这就是感恩成就高度的意义之所在。当你学会感恩的时候,就会明白工作的初衷是为公司提供结果,最终成就的却是自己。
  • 神的任务卡

    神的任务卡

    且看不摇碧莲张楚岚同壕无人性托尼斯塔克,如何教坏未来全宇宙最强男人孙悟空。
  • 某咸鱼的异世界日常

    某咸鱼的异世界日常

    一个自称咸鱼的穿越灵魂在异世界和一群穿越了几百上千年的前辈们混吃等死的搞笑日常。武圣:邵羽要向帝国宣战啦!圣魔导师:邵羽要开后宫啦!丹圣:邵羽要怼生命法庭啦!魔王:邵羽要毁灭世界啦!邵羽:不!我不是!我没有!你们别瞎说啊! (写着玩的,酌情阅读,请勿较真)
  •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

    这本“词典”有近千个词条,包括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宗教、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赋予现代词汇全新的诠释与内涵。  这是一个医生放下手术刀,在工作之余、旅途之中执笔剖析诊治社会病症之作,是一个医生对社会、人、事物的一种另类思考和感悟。一种后现代文化与智慧的表达,一种脱俗的、似不经意的,更是深刻、泼辣的理性认识。它也许是一种调侃,却绝非庸俗的黑色、灰色或黄色幽默。它可能看似怪异,却着力维护人性,维护真、善、美,揭露虚伪、空话、大话、套话的假、恶、丑,用意在于分清是非,明辨荣辱。
  • 恋爱不加糖

    恋爱不加糖

    慕夏首度尝试,搞怪校园爱情精彩上演,《恋爱不加糖》全新演绎最无厘头的爱情故事!有些爱情注定要相遇、要争吵、要相爱。有些缘分注定不可改变。有一种爱情叫做——冤家路窄,弄巧成拙。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看似微小实则伟大的爱情,你看见了吗?周嘉妮是校园中一个有点迷糊有点可爱的普通女学生。而李暮是校园中出了名的问题男生,照理说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因为误打误撞结怨。校园里的童话正在上演,高傲王子和温柔骑士的较量过后,谁才能赢回迷糊公主的心?
  • 历代词话

    历代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宝来袭:我的跟班大总裁

    宝宝来袭:我的跟班大总裁

    她是市井小女人,他是毒舌包租公,两人水火不相容。一场意外,腹中宝宝来袭,她落荒而逃,留给他五个月房租的欠条。六年之后,她是知名小作家,带着宝宝的生活却依旧我行我素,一塌糊涂!再与他相见,包租公化身大总裁……他邪魅一笑,把当年的欠条摆上桌:“还债,我要你半辈子!”
  • “不太好”及其他

    “不太好”及其他

    本书是一本冲击力十足的短篇小说集,故事虽然短小,但却非常深刻,堪比鸿篇巨著。这些故事并非花团锦簇、幸福永远、美人救英雄的老一套。安妮塔?瑞博肯会带你走进书中人扭曲阴暗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不轻举妄动,有可能她还会把你带回来。但是这些故事必将久久萦绕在你的脑海里。本书是作者送给小说迷最好的礼物,将为读者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 剩下来的孩子

    剩下来的孩子

    6岁的扎克有一个聪慧异于常人的“天才哥哥”安迪,还有美丽优雅的妈妈和温柔顾家的好爸爸,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羡煞旁人。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摧毁了,安迪在枪击案中不幸丧生,幸存的扎克成了家里“剩下来的孩子。”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妈妈悲伤过度,燃起复仇之意,一心要找凶手的家庭报仇;爸爸在失去爱子之余,还牵扯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恋情,令整个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眼看整个家庭几近分崩离析,劫后余生的扎克决定鼓起勇气找回疗愈的力量,他将如何化解家人心中的悲痛与仇恨,如何带他们走出人生绝望,他一个6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做到吗?这是一个关于悲痛与疗愈、仇恨与原谅的温情疗愈力作。
  • 那个店小二

    那个店小二

    掌柜:“殿小二,你给我跳柳江去!”殿小二:“掌柜的,这柳江一天跳几回,早腻了……”掌柜:“那你便去切腹谢罪。”殿小二:“不敢,我还没把你拆吃入腹呢。”:“算了,你还是刎颈吧。”殿小二:“……”掌柜:“殿小二,你咬我脖子做什么!”殿小二:“不是你让我吻颈的吗?”掌柜:“你……你怎么不去死!”殿小二:“行,要是你肯给我陪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