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600000005

第5章 地理篇(1)

地球是人类的家,人类一直都十分关心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面的状况,从而萌生出各种地理概念。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20.裴秀提出“制图六体”

西晋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立意制作新图。他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地图集。为了便于应用,他还将一幅篇幅过大的《天下大图》缩制成以寸为百里(比例尺1﹕1800000)的《地形方丈图》,图上载有名山都邑,为军政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所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概括了。

裴秀提出的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这在我国地图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世界地图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21.郦道元创作《水经注》

郦道元是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他喜欢游览祖国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

长大后,郦道元做了官。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等地区,调查当地的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地理资料。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游览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并访问当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如《山海经》、《禹贡》、《禹本纪》、《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为他的地理学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础。

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现象同古代地理著作进行对照、比较,郦道元发现中很多地理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及时把这些地理现象的变迁记录下来,后人就更难以弄明白历史上的地理变化。他认为应该对此时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查阅古代文献,与古代的地理学著作相印证,将地理面貌的历史变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因此,郦道元决定以《水经》为蓝本,以作注的形式写一本完整的地理学著作。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的地理资料,在《水经》的基础上,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学名著。

《水经注》记述了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

22.贾耽绘制地图

贾耽是唐朝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读地理书籍,喜爱骑马射猎。他十分重视地理研究工作,对绘制地图有很大兴趣。

贾耽研究并绘制地图的目的很明确,是要像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那样,用米堆积立体地理模型供军事行动之用,像西汉萧何那样搜集秦国地图帮助刘邦夺天下。他羡慕前哲,想通过绘制地图为唐朝的政治、军事服务。

贾耽年轻时,正值“安史之乱”,政治不稳定,百姓赋税很重、生活困难。国力衰弱,没有足够的力量确保边疆安全,河西陇右一带被吐蕃所占。贾耽对此深为焦虑,决心绘制陇右沦陷区的地图,以备政治军事所需。为此,他一方面进行广泛的调查采访,另一方面,他经常查阅旧图籍,从而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绘制出比较精确的《陇右山南图》。

在《陇右山南图》的绘制工艺上,贾耽将图上郡、国、州、县等古今政区地名,以两种不同颜色分别标注,古郡国用黑色,今州县用红色,以区别古今地名,开创了地图史上“今古殊文”的红黑套色先例。

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令贾耽修撰“国图”。贞元十七年(801年),71岁的贾耽画出宽三丈、高三丈三尺的巨幅《海内华夷图》。

在绘图技艺上,贾耽继承、发展了前人经验。《海内华夷图》、《陇右山南图》均依裴秀“制图六体”的缩绘原则,其比率以一寸折成百里,相当于1﹕1500000的比例尺。在没有科学测绘工具和方法的条件下,画此巨图,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贾耽还在地理学著作中详细记录了唐代中、外水陆交通情况,为今人研究一千多年前的水陆交通情况,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

23.乐史写《太平寰宇记》

乐史是北宋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曾在南唐时做过官,入宋后为平原主簿,是隋唐开科举以来抚州地区第一位进士。

乐史学识渊博,从政之余,勤于著述,前后著书20余种、1000多卷。《太平寰宇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地理著作,全书200卷,约130余万字,是继唐代《元和郡县志》以后的又一部经典的地理总志。阅览此书,可以收到“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观万邦”的效果。

该书对全国各州县的山川形胜、历史沿革、风俗、物产、人物和艺文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尤其是对当时的土产和唐宋两代户口、人口发展作了详细的记述,为后世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这本书在编纂体例上除继承了正史地理志和古地志的传统外,还恢复了“人物”在地志中的地位,又增加了风俗、姓氏、艺文、土产、四夷等内容,对后世方志著作有很大影响。

24.研究石头的杜绾

北宋时期,士大夫好石成风,竞相寻求好的砚石。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爱石、玩石,而且为各种石头写谱,描述它们的产地、性状。比如,《砚谱》、《砚史》,无名氏的《渔阳公石谱》、《宣和石谱》等。在众多石谱中,最突出的代表是《云林石谱》。它记载的石头不限于砚石或“假山清玩”,而是着眼于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石头的性状描述。这种作法和写法,大大提高了石谱的科学价值。《云林石谱》的作者就是杜绾。

杜绾是宋代很有成就的矿物岩石学家。他出生在封建官僚世家,祖父和父亲都在京城当官。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有条件接触全国各地的奇异珍宝和怪石。

杜绾对石头的研究很精细。他用甚软、稍软、稍坚、不甚坚、坚、颇坚、甚坚、不容斧凿8个等级区别石头硬度。他还将石头表面的粗细程度分为11个级别:粗涩枯燥、矿燥、颇粗、微粗、稍粗、甚光润、清润、温润、坚润、稍润、细润。对各种奇形怪状用作假山的石头,杜绾阐明了它们的成因是由于“风浪冲激”或“风水冲激融结”而成。

杜绾对化石的认识也有相当高的水平,他在书中记载了鱼化石,并阐明了鱼化石的成因。他还记载了海洋腕足动物壳体化石——石燕,用实验澄清了传说中石燕会飞的误解。这些观点在中国古代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5.治学严谨的朱思本

朱思本是元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也是一名道教徒。他在学道之暇,刻苦攻书,对古文、地理深有研究。

从至大四年(1311年)到延祐七年(1320年),朱思本奉命代皇帝祭祀五岳四渎。利用这个机会,他周游南北,足迹遍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他访问当地百姓、寻求故迹遗址、考察郡邑沿革,验证《要迹图》、《樵川混一六合郡邑图》等古地图。

他结合《水经注》、《通典》、《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大元一统志》等历史资料,继承裴秀、贾耽的“计里画方”法,先作各地分图。然后合成长、宽各7尺的大图,绘成《舆地图》两卷,精确度远胜前人。图上的山川湖泊、城镇区域注记也大大增加,是中国制图史上的杰出创造。

这种“计里画方”法经朱思本的提倡,在元明两代开始盛行,后人皆以此为宗。直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入西方的绘图法后,更科学的经纬度才开始逐渐代替“计里画方”法。

26.最早绘制出中国分省地图的罗洪先

罗洪先是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20几岁时,他参加科举考试,殿试时得了第一名,进入朝廷做官。后来,他因冒犯皇帝被撤职。从此,罗洪先告别官场、专心做学问,三年不出户。

罗洪先在地图学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精心绘制的两卷《广舆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罗洪先认为,各地郡县间的联络、山川地势,没有较精确的地图为据,很不利于交往。为此,他几乎翻遍了天下图籍。虽然各图籍记载得详细,但疏密不准,且有不少错误。罗洪先寻访3年后,才见到朱思本的地图,他在此基础上,增加内容、扩大篇幅,进行改正。他还到实地考查核实,前后花了10多年时间,终于编成了《广舆图》。

《广舆图》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它有多方面的创新。一是首次按明代的疆域政区以省为单位分划;二是首创了24种新式的图例,使看图者一目了然,易懂易查;三是每幅图的背面附有图叙表解,补充说明这个省区的沿革、形胜、各级行政区范围大小,还有田赋数字。

罗洪先在绘制地图方面的建树,不但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国际的同行所瞩目,在世界地图绘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7.从小立志的徐霞客

徐霞客出身书香门第的徐霞客,自幼就受着各方面的文化熏陶,比一般的孩子聪明,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父亲看儿子好学,就开始教他识字,还讲些古往今来的有趣的故事给他听。徐霞客最爱听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有—天,父亲讲完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就问徐霞客:“如果朝廷派你去西域,你去不去呢?”他毫不犹豫地说:“朝廷让我去,我去!朝廷不让我去,我就自己去!”父亲听了呵呵直笑,夸奖道:“你很勇敢,像个男子汉。”

徐霞客很喜欢读书。一次,他发现父亲的书柜里有许多好看的书,如,地方志、名人轶事、金石牌坊……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兴趣越来越大,有时连吃饭都忘记了。他读书还喜欢一边读,一边记下自己想到的一些问题。如:五岳为什么这样高?泰山为什么那样神秘?华山果真有五千仞高、广为十里、鸟兽莫居吗?他希望可以亲自到那些地方去看一看,揭开这些谜团。

有一次,徐霞客从书中看到一个人自夸全国有九州,他游历了八州;全国有五岳,他攀登了四岳的事。徐霞客觉得特别可笑,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早晨面对大海,晚间面对苍松。游八州登四岳,这值得骄傲吗?以后,我要涉足九州,亲登五岳,游历大江南北!”

长大后,徐霞客果然将自己的志向变成了现实,他游历了很多地方,并写成了著作《徐霞客游记》,成为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

28.徐松研究西域史地

徐松,清代著名地理学家。他博学多才,尤其擅长地理学,名重当时。1812年,徐松受人劾奏,谪戍伊犁。

徐松流放到伊犁之后,将自己在伊犁的戍所命名为“老芙蓉戍馆”,开始潜心于西域史地的研究。他还游历了天山南北,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

1819年,他写出了著名的地理学专著《西域水道记》,全书共5卷,并附有水道图。徐松参照《水经注》一书的体例,将全疆的水系按湖泊来划分进行叙述,条理清楚。他将每一条河流的源流、主流、支流,河道流向、地理地势、历史概况、名胜古迹、驻军屯垦、风物特产等都介绍得清清楚楚。

《西域水道记》是徐松流放伊犁期间,花费精力最多、学术价值最高的著作,历来为史地学界所推崇,至今仍是研究新疆、伊犁史地主要参考书。

29.丁文江纠正洋人的错误

丁文江,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领导了早期的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工作,又在该调查所推动了地震、土壤、燃料等研究室的建立。

丁文江一生中曾多次成年累月地在野外奔波劳碌,搜罗第一手材料,从而著书立说。他早年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时,就力倡“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近路不走走远路,平路不走走山路”的准则,为地质学者树立了实地调查采集的工作典范。

同类推荐
  • 太空迷幻漫游

    太空迷幻漫游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 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而“千家诗 ”这个书名更是广被采用,例如清代有《国朝干家诗》、民国间有《醒世千家诗》,当代又出现《官厅湖畔千家诗》、《岭南千家诗》 、《外国千家诗》等,不一而足,蔚为大观,足见“千家诗”的影响。 《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为“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 在《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 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 轻松快乐地亲近《千家诗》,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千家诗》的魅力,在阅 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三国故事

    三国故事

    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语言,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
  • 兽王·海岛鱼王

    兽王·海岛鱼王

    结束了在璧山城的任务,柳远藤继续踏上寻找塔首之路。魔刀范在山和柳远藤打赌,他若生擒柳远藤三次,柳远藤便要拜他为师,否则他便将斩雷擎天刀诀无偿教给柳远藤……柳远藤回到桃花源,接受了贪狼赋予的重任。贪狼传授他上古丹心术高级修炼法诀——万里星河沧浪诀。在贪狼的帮助下。柳远藤凝练出星核龙兽 ……根据星核龙兽的指引,柳远藤在一个养鸡场中找到了十二生肖塔塔首之一——鸡首。孰料新人类联盟的高手也同时现身,并与柳远藤发生激烈冲突 ……柳远藤展开调查,发现新人类联盟正在秘密搜集塔首。新人类联盟四大天王之一鱼力天王俞倾波坐镇一方。对柳远藤虎视眈眈,鱼人计划渐渐浮出水面……为了守护公正,柳远藤将一往无前……
  • 绿山墙的安妮(青少版名著)

    绿山墙的安妮(青少版名著)

    这是一部让英国两任首相爱不释手的美妙故事,更是小学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目!红头发的女孩安妮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孤女,她天真热情、酷爱想象,不断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最终成长为坚强乐观的女孩,给沉闷的绿山墙带来新的绿色生机,成为真正的绿山墙小主人。故事描述的童心世界纯真清澈、幽默温馨,不但带来真实的乐趣和思考,也带来心灵的震撼!
热门推荐
  • 秘密私宠:隐婚老公爱上瘾

    秘密私宠:隐婚老公爱上瘾

    “嫁给我。”“啥?!我拒绝!”但是……拒绝无效……民政局外。易欢欢看着宫凌玺明知故问“你要干嘛!”宫凌玺眸光微动“结婚。”易欢欢咬牙切齿“恭喜啊。”宫凌玺转眸看她“我不需要你的恭喜,我需要你的配合。”“……”[欢脱甜宠文][大家喜欢可以五星票票多多支持哦~][推荐旧书:重生娱乐圈:冷二少的心尖宠][作者新浪微博:胡乱唱歌的九妹]
  • 抵达昨日之河

    抵达昨日之河

    这是一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融入乡村最终失败的故事。教师之子、城镇知青刘彤在文革中受挫折,作单个知青插队下放,像一片叶子飘到南方小乡村窑岭。窑岭正掀批斗高潮,窑岭人挖坟,与祖先决裂,不要自己的历史,也讳言自家的历史。刘彤内心渴望革命却行动消极,受到大队冷落,落入窑岭生活的底层。他既是窑岭的旁观人,又是窑岭的新居民,接触窑岭各式各样的人,他慢慢知道了窑岭的历史,建立了对它的记忆,也由此融入窑岭。
  • 燕丹子

    燕丹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族:神器与王座

    血族:神器与王座

    苗疆蛊术,传内不传外,传女不传男。黑苗女为脱离家族掌控,使用换皮之术将自己改变成西方人的样貌来到英国。吸血鬼家族主人罗伯特·托马斯收留了她,为她改名安丽斯·乔·托马斯。在接受亲王认证之前的一次晚宴上,安丽斯接受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寻找二十七件血族圣器。若能完成任务,便能被宽恕她窥视血族世界的罪。从此,她告别古老民族的土地,成为神秘血族世界的新成员,带着亲王授予的使命,踏上了无法回头的旅程。
  •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如果你没有一个长远清晰的人生规划,就很可能步入歧途。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总是发现自己被动选择,在不想要的生活状态中生存,向自己讨厌的状态妥协……一滴墨水引发你的思考,一本好书改变人的一生。本书帮助你站在高处对人生做出宏观规划。
  • 活学活用博弈学

    活学活用博弈学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介绍运用博弈智慧在困境、谈判、职场、商战、爱情等世事中掌握处世智慧、说话技巧。
  • 北梦琐言

    北梦琐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叶笙笙

    一叶笙笙

    前路漫漫,万千人影在她的眸中皆化为空无。 宋折双,如若我选择忘却你,你可会怪我? —————————————— 他望着周围肆虐的火扬手将她推出洞外笑着轻念道:“笙笙啊,唤我折双可好?” —————————————— 世间情愁,我看得清清楚楚。我本是信命的。但那一天,我的世界彻底颠倒之时。我便明白,唯有为自己做过什么,唯有扼住命运的喉咙,我才可以无悔。原谅我以往的懦弱与逃避。你可知,我愿为了你抗争命途。
  • 贴心营养菜

    贴心营养菜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如果您通过“食疗”,祛除了身体的不适和潜在的疾患,这不正是您和编者共同的愿望吗?本书根据科学的平衡膳食原则,选用常见的材料,采用了简单易行且最大限度实现营养价值的烹调技法,精心选择了数百款既美味又营养的菜肴,让你成为自己的家庭营养师!还有“厨房小常识”告诉你健康饮食生活的小窍门,贴心又实用!
  • 玄天帝尊

    玄天帝尊

    蛮夷退去,文明初始,洪荒遗留种种功法流传于世,虽然历经千年,依旧让无数修真者疯狂万分,一个金丹期的修真少年落入冥海,不仅没有死去,反而修为更上一层楼,千辛万苦,跃海而出,回到宗门,发现不仅是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