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300000003

第3章 市场的失败,还是市场理论的失败?(1)

我今天讲的问题是“反思经济学”,也就是说,我要对教科书当中的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提出一些批评。我们知道对于经济学的批评并不新鲜。过去的一个批评是,认为主流经济学美化了市场,因为为了证明市场的有效性,主流经济学家做了很多假设,而这些假设都不现实、不成立。我的批评则刚好相反,我认为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不是美化了市场,而是丑化了市场。市场的有效运行根本不需要经济学的那些假设。用了这些假设,人们就会用假设的现实性评价市场,这就败坏了市场的名声。打个比方,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子,一个画家给她画画,这个画家是凭着自己的想象画,画出来的像一只漂亮的猴子,但说这就是那个女子。人们就开始针对这幅画像纷纷议论。有一些人认为,尽管不完全像,但大体上是对的,毕竟鼻子在眼睛下面,嘴巴在鼻子下面。然后,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为这幅画像辩解,同时不断修改这幅画,以使其更接近女子的真实相貌。这是谁做的事情?就是芝加哥学派做的事情,像米尔顿·弗里德曼这些人,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另一些人做的完全相反。他们根本不知道女子长什么模样,只是根据这幅画像就说这个女子长得太丑了,于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整容方案,并且就根据这些方案对女子进行整容手术,结果越整女子越丑,然后又不断提出新的整容方案。这就是市场干预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做的事情。他们认为,因为市场并不满足经济学的假设,所以市场不可能像经济学证明的那么有效,所以政府必须干预。

我现在提出另外一种思路:既然这幅画很不像,我们能不能画一幅新的画呢?这就是经济学范式的转变。

经济学的本来面目

几年前,世界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席卷全球。危机发生后,有人认为自由市场又失败了,甚至说,2009年以后将是社会主义拯救资本主义,尽管是开玩笑,还是反映了重要问题。政府干预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其政策依据来自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

回顾历史,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大争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没有可行性?以米塞斯、哈耶克为代表的一方,即所谓的奥地利学派,认为不可行,因为它没有办法解决经济核算问题;但是以兰格为代表的另一方,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可行的,而且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模型证明了它能够解决计算问题。许多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在争论中站在兰格一边,而不是米塞斯和哈耶克这一边。包括像萨缪尔森这样的经济学家,在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里,也认为,从理论上讲,兰格是对的。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教科书里的主流经济学,本来是为了证明市场的有效性而发展出来,为什么变成了反市场的理论?

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著作中,经济学是研究发展和变化的;但是现在的主流经济学框架里面,不研究经济发展和变化,而是研究市场怎么通过价格机制达到均衡。问题或许就出在这里。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国家怎么能变得富裕,人民生活怎么能得到改善。要理解过去两百年的人类发展和未来发展,亚当·斯密的增长模型是最有用的。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靠什么?靠分工。分工后,劳动熟练程度会提高;人们转移工序的时间减少;每个人只做一件事,容易改进技术,发明新机器。而分工受到什么影响呢?亚当·斯密特别强调了市场和市场规模。没有市场,每个人只能自给自足,分工是不可能的。进一步,劳动分工的深度受到市场规模的制约。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分工越细,技术进步越快;技术进步越快,财富的增长越快;增加的财富反过来又扩大市场规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这就是亚当·斯密的基本理论框架,它能够解释,为什么全球化导致过去两百多年的经济大发展,为什么中国过去三十年发展如此之快。由于有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可以做更细的分工,每一件产品都可以大规模生产。比如可乐吸管,义乌一家企业供应全世界使用量的70%,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亚当·斯密的理论总结起来有两个,一个是分工理论,一个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但是非常遗憾,《国富论》发表一百多年后,经济学就开始慢慢走得有些偏。大概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主流理论放弃了亚当·斯密研究的发展、分工、技术进步,转而关注市场均衡和财富的分配。这样一种模式,简单地定义为新古典经济学,也就是现在主流经济学的模板。这个模板出了问题,在它上面所做的研究都是扭曲的。就像画画一样,形状已经错了,后来怎么涂颜色,效果也不会很好。

主流经济学的谬误

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也叫新古典经济学,按数学语言讲,核心内容就是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即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市场交易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这个结论依赖于很多假设,这些假设主要包括:首先,每个人是同等且完全理性的。完全理性在亚当·斯密那里是没有的,亚当·斯密只认为人干事是有目的的,他没有假定人有很高的计算能力。到马歇尔开始,认为人是深思熟虑的。最后发展到现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普通人的计算能力相当于计算机。

其次,经济活动没有外部性,意思是你做任何事,后果全部由你承担,不影响他人。

第三,技术、资源、偏好是已知的。这个社会有什么可用的技术大家都知道,企业在可用的、可知的技术中做选择。

第四,规模报酬是递减的,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这和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是冲突的,因为分工专业化会带来技术进步,带来规模报酬递增。

第五,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信息是所有人共享的。

第六,竞争是充分的、完全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无数个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每个人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卖多少、买多少,而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最后,所有的变化都是外生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根据最优化方法,证明了市场在帕累托意义上有效。也就是说,在这个状态下,除非有人受损,不可能有任何人再得到好处。在这个过程中,亚当·斯密最关心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问题被抛弃了,只剩下均衡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

因为市场的有效性是在这些假设上证明的,而在现实中,几乎所有这些假设条件都不满足,因此,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市场会失灵,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恢复市场的有效性。这样,本来要证明“看不见的手”有效性的理论,变成了反市场的理论。

具体来讲,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有几个理由:

第一,外部性。有效市场理论假设不存在外部性。如果有外部性(公共产品也可以归结为外部性的一种),市场就失灵了。第二,垄断。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才是帕累托有效的,如果完全竞争达不到——而且现实中确实不可能达到,市场就会失灵,需要反垄断政策来矫正。第三,信息不对称。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实际上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市场会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每一个理由都不成立。

外部性问题:政府要给靓女补贴?

外部性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来的,他想协调一个问题,即技术进步和“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分裂。在亚当·斯密的著作里,一方面是分工、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因此有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是市场的自我调节。马歇尔认为,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可以同时存在,但需要用外部性概念来协调。

马歇尔的接班人叫庇古,他在这个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干预的理论。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厂商给其他厂商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需付出代价的损失,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依靠市场不能解决这种扭曲,必须通过政府干预解决。类似的,如果厂家不能获得自己产品的所有边际价值,就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市场竞争也不能达到社会最优。这样,一个产业如果存在负的外部经济,政府应该征税;如果存在正的外部经济,政府应该补贴。通过税收或补贴,政府可以矫正市场失灵,帮助实现帕累托效率。

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根据外部性理论,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听任人们在市场上自由竞争,技术进步就会太慢。

但这一推论与现实不符。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是技术进步。19世纪前,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不超过0.05%,意味着每1500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但是过去200年,技术进步率达到1.5%,是过去的30倍,意味着每50年人均收入就可以翻一番。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技术进步才如此快速。

因此,没有理由说,因为技术进步有外部性,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技术进步就不会出现。外部性理论把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贡献说成是市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真是荒唐之至。

有外部性是不是一定需要政府干预?不一定。打个比方,女孩子打扮得漂亮一点,有正外部性,因为旁人也可以从她的漂亮的打扮中得到愉悦。按新古典理论,经济学家会告诉你,由于有外部性,这个人选择的化妆水平一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所以政府应该补贴她。这很荒唐。现实中可以看到,没有政府补贴化妆品,女孩子们都打扮得很漂亮,甚至有些过度。不能因为理论上认定个人边际收益不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就导出政府应该干预市场的结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和张五常认为,外部性问题,包括环境污染问题,本质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楚。政府要做的是界定产权。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我们只能用市场的办法才能解决它。经验也表明,世界上搞计划经济的国家环境破坏都比较严重,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污染相对比较少一些。气候交易未来可能是很重要的市场。

所以说,外部性不一定构成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

垄断问题:反垄断法反对的,恰恰是竞争本身

垄断这个概念在英文里出现,最初特指政府赋予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特权,例如国王特许东印度公司经营东印度的贸易航线,其他企业不准与其竞争,这就叫垄断。所以说,一开始垄断的名声就不太好。

后来,经济学家把垄断沿用到市场结构分析中。比如,因为有规模经济,先进入的企业可以占很大的市场,就会形成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而如果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小,对价格没有影响力,就叫完全竞争。按主流经济学理论,市场有效性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的。现实中,完全竞争难以达到,所以需要政府反垄断。美国很早就有反托拉斯法;中国2007年通过了自己的反垄断法。

关于反垄断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这么说的:一个垄断者,价格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的。那意味着你有市场影响力,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价格制定者。根据企业最优决策法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现在,由于你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导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由此产生了效率损失,所以要反垄断措施纠正。例如,美国政府曾起诉微软垄断,要拆分它;对一些大企业如美铝、IBM等等,美国政府都做过反垄断制裁。

对照现实,这是很奇怪的逻辑。因为真正的市场,面临的是有没有这种产品的区别,而不是假定已经有这种产品的情况下,怎么定价的问题。比方说,微软作为软件企业,它的产品价格不可能等于边际成本。如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比尔·盖茨是不会生产软件的,软件行业也就不会存在。在微软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你要它按照边际成本定价,这是很荒唐的一件事。

在新古典理论里,价格是外部给企业的一个参数,必须接受它,这样才叫完全竞争。但在现实中,价格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手段。好比企业做广告,就是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或传递有关产品的信息,使需求曲线更倾斜一点;还有价格歧视,同一产品对不同的人要价不同,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按照反垄断的逻辑,这也是不允许的。但这些都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手段。可以说,反垄断法反对的,恰恰是市场竞争本身。

对反垄断法的实际效果,经济学家阿门塔诺(Armentano)在1972年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没有案例能够支持它。简单地说,企业合并之后,价格普遍降低了;反过来,政府强令拆分的,价格普遍提高了。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企业合并后,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这个节约的成本一部分可以让利给消费者。所以反垄断法对消费者不一定有好处。

新古典理论的“完全竞争”,其实是没有竞争。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说得很清楚,如果每个企业都是“完全竞争者”,没有利润,没有资金从事研发,是不可能有技术进步的。企业之所以搞研发,就是希望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产品或专利,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开发新产品、申请专利、采取特殊的定价策略和广告策略、并购投资,等等,都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同类推荐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沸腾十五年

    沸腾十五年

    1995年1月,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这之后的15年间,中国互联网业产生了近40家海外上市公司,其中超过15家公司达到过10亿美元市值的高位。一浪又一浪的产业变革冲击着从业者的内心,也冲刷出一幕幕的创业悲喜剧。本书记录了一群在中国创造属于自己历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他们是中国互联网自1995年兴起到波澜壮阔历史中的弄潮儿和财富新贵的代表,他们用互联网创造和推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并改写了自己的财富路径。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热门推荐
  • 嫡女风华

    嫡女风华

    遭人陷害惨死,醒来时,她已不再是杀手莫离,而是正在惨遭皮鞭痛打的将军府嫡女。为了抬头做人,她遵从神秘老人的意思,苦练《芙蓉诀》。历尽千辛,终于得知自己身份,原以为可以跟爱人相守一世,奈何他早已有了婚约。罢了,既然不属于自己,不如选择放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枕边的恋人,竟然是个彻头彻底的奸细!命运多舛,挚爱背叛,世间到底谁可以依赖?上天造化,生我莫离,必有重用。放手一搏,且看我重拾圣界,凤舞九天!【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最是尤人笑

    最是尤人笑

    隐匿江湖的毒女任凤箫突然重现江湖,再次引发一场血雨腥风,江湖人称“红衣挽剑,秋水十里”的侠女夜夙尤为调查此事结识了三大世家的当家人,同时还邂逅了一位神秘男子。但是事情并不像看起来这么简单,随着事情的进展,外敌的入侵,皇帝的薨逝,六国分崩离析,开始了乱世皇位之争。江湖与朝堂,爱情与自由,夜夙尤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 宇宙未解之谜

    宇宙未解之谜

    仰望苍穹,环顾四野,人们看到的是苍茫辽阔而没有尽头的空间,这个空间被人们定义为“宇宙”。关于宇宙,《淮南子》中有语:“上下天地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即是说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人们置身于“上下天地”中,但是却总是无法真正地看清宇宙的真面目。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最早的探索,表现在美丽的神话故事当中。中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都是描述天地如何形成的故事。而在西方文明当中,上帝六天创造世界的故事也被世代流传,并且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的开始和起源。随着人类文明智慧的发展,人们开始掌握一些自然的规律并且学会利用这些规律。
  • 英雄联盟之史上最强

    英雄联盟之史上最强

    重生到一个电竞行业无比火爆的年代,《英雄联盟》这款游戏风靡天下。但前世身为职业高手的王凯意外地发现,很多强力英雄未受重视,无数经典战术没人开发。于是,热衷于英雄联盟的他,用一己之力引爆了全球的技术狂潮!金属无耻推线流、虐泉狂魔德来文、船长无限三连桶……每一种新玩法面世,都引起无限疯狂!
  • 白话聊斋(上)

    白话聊斋(上)

    本书是节选《聊斋志异》中的白话文。书中人物大多是花妖狐魅,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它是人间社会的真实投影,揭示了人世辛酸悲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偃蹇惨痛的生活经历,是理想社会的梦幻体现。
  • 从零开始的游戏穿越

    从零开始的游戏穿越

    身为游戏制造者的唐恺穿越进了自己的游戏之中。找隐藏任务,寻游戏彩蛋,卖副本情报,公布概率公示,不再担惊受怕,穿越到了自己的游戏,就如同开了外挂。什么?你说你不知道我唐恺?现实中的世界也变了,难道我唐恺要从欧皇变成非酋了?
  • 乱世俏医主

    乱世俏医主

    简介:她是从‘时间空洞’中落下的穿越女;他是冷酷无情、嗜血,有着倾世容颜的王爷;她们在一场刺杀中相识了;他爱他,却不接受她,怀疑、冷落、禁锢她;她爱他,却每时每刻想着离开他。命运注定让他们之间产生一场妖娆隔世的情感纠葛,哪怕是穿越千年的蓦然回首的等候;那相隔的时空,即使是花开的灿烂注定在繁华过后是滑落眼角、心的零落,我愿,陪你海角天涯……于倩兮:我就是这天空中的一颗流星,即使无比灿烂的星空也难以让我驻足,注定我还是要回到我该回的地方。司马宸:蝴蝶飞沧海,彼岸碧琼花,我要用金戈铁马的江山去换你一世的承诺......
  • 我的小蛮妻

    我的小蛮妻

    她是他手心里的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T市的人都说他身边没有一个女人,可是他们忽略了她,她就是一直在他身边的那个女人。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向她表白,只是因为有难言之隐,当这一切阻碍都已不在,他迅速地爬上她的床:“丫头,不知道这些年我有多爱你吗?”从前的霍景颜傲慢无礼,高高在上,世人皆以为他有洁癖。而对于自己的娇美娘子是这样。“老婆,我帮你提包吧,这包看起来好重好重。”“老婆,你累不累,要不要我给你垂垂腿?”丫的,你还是变回以前的那个恶魔吧,丫的,我还以为你被别人附身了呢!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水涨船高,随着落败书香世族子弟的老爹中举,原来不受喜欢的童若瑶突然成了抢手货。是抛弃青梅竹马的小情人?还是另选高枝?这貌似是一个问题。前来提亲的人比比皆是,连抛弃他们一家子的本家亲戚也来凑热闹。名门?正妻?小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大户人家是非多,婆家的人更是极品赛极品。大房、二房、叔叔婶子、小姑子、妯娌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一句话简介:一个小户千金高嫁皇商大族的故事,到底是高嫁还是低嫁,问题有待考究。女主非圣母,非万能种田、爱情、宅斗、一对一、家长里短、温馨甜蜜、天雷狗血、非喜勿入小果新文,望大家多多支持,简介不会写,先用着这个,想好了再改吧,鞠躬谢谢亲亲们的支持!推荐小果自己的完结文:《任家五小姐》《长媳》《都怪父王过分妖孽》推荐好友的文文:《丑女戏邪君》
  • 契约俏新娘

    契约俏新娘

    云想是武林名门世家之女,因为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是从小被当做男儿养大,在她父亲死后,被宗室子弟谋害,不慎被逼落悬崖,被悬下流水冲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旁,被一名少年救起。少年名为夜寻,是村中的一名孤儿,被养在亲戚家中,村子排外,而且他与亲戚的关系也不太好,所以他不能将云想安排在亲戚家,只能将她安置在自己父母从前住的小木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