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家奥杜邦带着他的枪支和笔记本,用了两年时间在美洲丛林里搜寻各种鸟类,画下它们的形状。这一切完成后,他把资料都封存在一个看来很安全的箱子里,就去度假了。度假结束,他回到家中后,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成了鼠窝,他辛辛苦苦画的图画被破坏殆尽。这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奥杜邦二话不说,拿起枪支、笔记,第二次进了丛林,重新一张一张地画,甚至比第一次画得还好。
一切伟大作家之所以能够成名,都有赖于他们的坚忍不拔。他们的作品并不是借着天才的灵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精心细致的雕琢,直到最后把一切不完美的痕迹都除掉,才能够表现得那么高贵典雅。
卢梭认为,自己那种流畅典雅的写作风格主要得益于不断地修改和润色。维吉尔的《埃涅伊特》用了十一年时间才完成。霍桑、爱默生这些大作家的笔记,确实可以让我们一窥伟大作品背后的艰苦劳动,他们准备一本书要用上几年心血,而我们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把它读完。孟德斯鸠写作《论法的精神》用了二十五年,而我们用六十分钟就可以把它读完。亚当·斯密写作《国富论》用了十年。古代雅典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曾经受到对手的嘲笑,说他三天只能写出三行字,而那人却能写几百行。“你三天写的几百行是不会被人记住的,而我的三行却会永久流传。”欧里庇德斯回答道。
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尝试了十六种不同的形式写作他的《暴风雨》,而写作《疯狂的奥兰多》用了他整整十年时间,尽管这本定价仅为十五便士的书只卖出了一百本。柏克的《与一位贵族的通信》算得上是文学史上最恢弘庄严的一部作品。在校样的时候,柏克做了十分认真细致的修改,以致最后稿样到了出版商手里时,已经面目全非了;印刷工人甚至拒绝校正,于是全部重新排版印刷。亚当·塔克为了写作他的那部名著《自然之光》,也用去了十八年时间。梭罗创作的新英格兰牧歌《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星期》完全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虽然总共才印了一千册,最后却有七百册退还给了作者。梭罗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图书馆藏书一共有九百本,其中七百本是我自己写的。”虽然这样,他却依然笔耕不辍,锐气不减。
持之以恒是所有成就伟业者的共同个性特征。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可能有许多缺点和古怪之处,但是对一个成功者来说,持之以恒的个性则是必备的。不管遇到多少反对,不管遭到多少挫折,成功者总会坚持下去。辛苦的工作不能使他作罢,阻碍不能使他气馁,劳动不能使他感到厌倦。无论身边来去的是什么东西,他总是坚持不懈。这是他天性的一部分,就像他无法停止呼吸一样,他也永不会放弃。
金钱、职位和权势,都无法与卓越的精神力量和坚韧的品质相比较。
不管你的工作是什么,都要以一种顽强的决心坚持下去。咬紧牙关,对自己说:“我能行。”让“坚持目标、矢志不渝”成为你的座右铭。当你内心听到这句话时,就会像战马听到军号一样有效。
“坚持下去,直到结果的出现。”卡莱尔说,“在所有的战斗中,如果你坚持下去,每一个战士都能靠着他的坚持而获得成功。从总体上来说,坚持和力量完全是一回事。”
每一点进步都来之不易,任何伟大的成就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许多著名作家的一生,就是坚定执著、顽强拼搏的一生。对于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意志力是最好的助推器。谁能不停止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打击和收获,谁就能一次又一次地靠向成功。
谱写生命的奇迹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过程,一个开始到结束的过程。生命可以是很坚强,也可以非常脆弱,这就决定于你的意志能力了。
按常理来说,人的生命力应该比其他动植物的生命要顽强得多。可是事实却不尽如此。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某人为某种原因自杀,这时人的生命力是多么的脆弱呀!一个原本健康活泼、生龙活虎的生命,转眼就被轻易地结束了,这样的生命如此的不堪一击,你能说它顽强的吗?
其实,这些人的生命之所以变得如此脆弱,关键在于他们失去了生的意志。生命力的顽强与否,完全取决于人的意志。一个人意志顽强了,生命力就会无比顽强,如张海迪、霍金等人,他们都是极其不幸的人,但他们却能笑对逆境,以顽强的意志力谱写生命的奇迹。
意志薄弱了,生命力就会脆弱得不堪一击。因此我们要培养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意志能帮助我们战胜病魔,恢复生命。人吃五谷杂粮,不可避免会生病,如果你得了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只要你有战胜它的顽强的意志和信心,具有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即使是绝症也可能会治好。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可谓数不胜数。相反,虽然你得的是小病,但你却不敢面对,又怕打针又怕吃药,那么病情只会越来越重;或者是自己总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吃不好睡不香,那么这个人肯定活不长。所以,顽强的意志能给你健康的体魄,使你的生命力更加顽强。
顽强的意志能使你战胜重重困难,走向成功,使你的生命价值无限放大。因为有顽强的意志,你在前进路上遇到困难和险阻时,就不会被它们吓倒,你就会以大无畏的精神,勇往直前,坚持到底,那么你也一定会取得成功。
1967年夏天,美国跳水运动员乔妮·埃里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负重伤。除了脖子没有受伤之外,她全身瘫痪。
乔妮哭了,她躺在病床上辗转反侧。她怎么也摆脱不了那场噩梦,为什么跳板会滑?为什么她会恰好在那时跳下?不论家里人和亲友们如何安慰她,她总认为命运对她实在不公。出院后,她叫家人把她推到跳水池旁。她注视着那蓝盈盈的水波,仰望那高高的跳台。她再也不能站立在那洁白的跳板上了,那蓝盈盈的水波再也不会溅起朵朵美丽的水花拥抱她了。她又掩面哭了起来。从此她被迫结束了自己的跳水生涯,离开了那条通向跳水冠军领奖台的路。
她曾经绝望过。但现在,她拒绝了死神的召唤,开始冷静思索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她借来许多介绍前人如何成才的书籍,一本一本认真地读了起来。
她虽然双目健全,但读书也是很艰难的,只能用嘴衔根小竹片翻书,劳累、伤痛常常迫使她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她又坚持读下去。通过大量的阅读,她终于领悟到:我是残了,但许多人残了以后,却在另外一条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创造了盲文,有的创作出美妙的音乐,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学时代曾喜欢画画。为什么不能在画画上有所成就呢?这位纤弱的姑娘变得坚强起来,变得自信起来了。她捡起了中学时代曾经用过的画笔,用嘴衔着,开始练习。
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啊。用嘴画画,她的家人连听也未曾听说过。
他们怕她因不成功而伤心,纷纷劝阻她:“乔妮,别那么死心眼了,哪有用嘴画画的,我们会养活你的。”可是,他们的话反而激起了她学画的决心,“我怎么能让家人一辈子养活我呢?”她更加刻苦了,常常累得头晕目眩,汗水把双眼弄得火辣辣的痛,甚至有时委屈的泪水把画纸也淋湿了。为了积累素材,她还常常乘车外出,拜访艺术大师。
好些年过去了,她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她的一幅风景油画在一次画展上展出后得到了美术界的好评。
不知为什么,乔妮又想到要学文学。她的家人及朋友们又劝她了。“乔妮,你绘画已经很不错了,还学什么文学,那会更苦了你自己的。”乔妮是那么倔强、自信,她没有说话。她想起一家刊物曾向她约稿,要她谈谈自己学绘画的经过和感受,她用了很大力气,可稿子还是没有写成。这件事对她刺激太大了,她深感自己写作水平差,必须一步一步来。这是一条满是荆棘的路,可是她仿佛看到艺术的桂冠在前面熠熠闪光,等待她去摘取。
是的,这是一个很美的梦,乔妮要圆这个梦。又经过许多艰辛的岁月,这个美丽的梦终于成了现实。1976年,她的自传《乔妮》出版了,轰动了文坛,她收到了数以万计的热情洋溢的信。两年又过去了,她的《再前进一步》一书又问世了,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告诉残疾人,应该怎样战胜病痛,立志成才。后来,这本书被搬上了银幕,影片的主角就是由她自己扮演,她成了青年们的偶像,成了千千万万个青年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榜样。
一个人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他的生命才会充满活力,他的人生才会精彩纷呈,他的价值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他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强者总是选择用坚强的意志力去直面困难,并最终战胜困难。其实,人的意志力有着极大的力量,它能克服一切困难,不论所经历的时间有多长,付出的代价有多大,无坚不摧的意志力终能帮助人获得成功。正如马克思所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一个能掌控自己意志力的人,是具有推动社会的伟大力量的人。这种巨大的力量可以帮助他实现他的期待,达到他的目标,实现他人生的价值。拿破仑曾说:“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力坚硬得跟钻石一样,并以这种意志力引导自己朝着目标前进,那他所面对的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五 意志力的三个要素
意志力不仅能激活人类大脑休眠着的潜力,还能将所有保存着的气力、精力集中到完成的任务上。并且它能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感染它周围的人,迫使他们对它关注,承认它的存在。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有着最坚强意志的人将获得胜利。
有明确的目的
人的意志活动总具有明确的目的。所谓明确的目的,就是能清晰地意识到主体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明确的目的性是人类行为不同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说,人类为了“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还需要有心理上的紧张,即“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意志”。这说明,只有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才能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而动物则不能做到这一点。
目的性是人所独有的。由于具有目的性,意志既可以推动人去从事达到目的所必需的行动,也可以制止与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比如,一个人已经确定利用业余时间复习功课的目的,这就使他在这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又要克制自己不受无关的诱惑的干扰,不去从事无关的活动。
目的性是意志的鲜明特征。在实际生活中,人的意志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需要、愿望、梦想、动机、兴趣、情感等的内容综合为“目的”。目的总是指向一定客体,并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依据。但直接的客观现实无法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所提出的目的不论是何种性质、何种类型,都表现为要建立一种或实现一种客观世界中当下还没有的东西。目的表明人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在它当中鲜明地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矛盾。目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自在形式的一种批判性、否定性反映。人的意志不仅确定活动的目的,而且使之向一定持续性的行动转化。意志还能通过调节内在精神活动,使之为达到既定目的服务,支配行动以使之符合目的的要求。
迈克尔·戴尔是美国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他29岁便成为富豪,但既不是靠继承遗产,也不是靠中彩,而是坚持梦想的结果。
迈克尔是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长大的,有一兄一弟,父亲亚历山大是一位畸齿矫正医生,母亲罗兰是证券经纪人。迈克尔在少年时期就勤奋好学。十来岁就开始了赚钱生涯——在集邮杂志上刊登广告,出售邮票。后来,他用赚来的2 000美元买了一台个人电脑。然后,把电脑拆开,仔细研究它的构造及运作并多次安装成功。
迈克尔读高中时,找到了一份为报商征集新订户的工作。他推想新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订户,于是雇朋友为他抄录新近结婚夫妇的姓名和地址。他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然后向每一对新婚夫妻发出一封有私人签名的信,允诺赠阅报纸两星期。这次他赚了18万美元,买了一辆德国宝马牌汽车。汽车推销员看到这个17岁的年轻人竟然用现金付账,惊愕得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