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1400000001

第1章 破译神奇的科学发现(1)

生命的起源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刚形成时,也是没有生命的。它是经过漫长的化学演化,物理变化和人类的创造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大气中的有机元素氢,碳,氮,氧,硫,磷等在自然界各种能源的作用下,合成有机分子。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合成,变成生物单体。这些生物单体进一步聚合作用变成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蛋白质出现后,最简单的生命也随着诞生了。

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最基本区别是:第一个区别是它能从环境中吸收自己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排放出自己生活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这种过程叫做新陈代谢。第二个区别是能繁殖后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不管他们的繁殖形式有如何的不同,他们都具有繁殖新个体的本领。第三个区别是有遗传的能力。能把上一代生命个体的特性传递给下一代,使下一代的新个体能够与上一代个体具有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特性。生物体不断地变异,不断地遗传,年长月久,周而复始,具有新特征的新个体也就不断地出现,使生物体不断地由简单变复杂,构成了生物体的系统演化。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没有蛋白质和核酸,就没有生命。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产生这些有机高分子的物质是可能的。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根据推测,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高分子物质,在海洋里越积越多,浓度不断增加,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有机高分子物质经过浓缩而分离出来,它们相互作用,凝聚成小滴。这些小滴漂浮在原始海洋中,外面包有最原始的界膜,与周围的原始海洋环境分隔开,从而构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即多分子体系。这种多分子体系已经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活动了。现在,已经有人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制造出了类似蛋白质和核酸的物质。虽然这些物质与现在的蛋白质和核酸相比,还有一定差别,并且原始地球上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过程是否如此,还不能确定,但是,这已经为人们研究生命的起源提供了一些线索。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它直接涉及原始生命的发生。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不过,我们可以推测,有些多分子体系经过长期不断地演变,特别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这两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终于形成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和能够进行繁殖的原始生命。

关于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研究,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但是绝大多数实验只是集中在第一阶段,因此,在对于生命起源问题还必须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

神奇的行星光环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刚刚发明不久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土星,发现它的侧面仿佛有一些什么东西。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弄清楚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

其实那就是美丽的土星光环,土星光环厚约10余千米,宽约6.6千米,它可以细分为几个环带,中间夹着暗黑的环缝。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戴有光环。其中土星的光环最为壮观和奇丽,曾被誉为美丽的天体,它戴着的光环曾也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1655年,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通过长时间对土星的观测,终于知道了土星光环形状不断变化的缘由:我们在观测时,土星以不同角度朝向我们,当它的侧面朝向我们时,薄薄的光环就仿佛隐藏起来了。而当正面朝向我们时,那美丽的光环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1977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天文学家,各自观测到了一次罕见的天文现象——天王星掩恒星。这次观测的结果使科学家们都甚为惊奇。在天王星遮掩恒星之前,人们已经观测到一组“掩”,在天王星本体掩星之后,又观测了另一组类似的“掩”,而造成这些“掩”的原因,就是由于围绕着天王星周围的一些“光环”。这些环都极细,而且彼此都离得较远。1986年1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飞越天王星时,又发现了几个新的环带。现在,已经知道天王星共有11道环。

1979年3月初,“旅行者1号”从离木星大约27.5万千米处掠过,发现这颗巨大的行星也有一群细细的环。木星环厚约30千米,总宽度超过6000千米,光环与木星的中心距离约为12.8万千米。

1989年8月,“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飞越海王星时,证实了海王星也有光环。海王星的光环有5道。

可是,这些行星的光环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科学家们经过观测研究后发现,行星的光环主要是由无数的小碎块组成的。碎块的大小可以用米做单位来度量。每个碎块仿佛都是一颗小小的卫星,在自己的轨道上绕着主体行星运行不息。

科学家们对行星环的成因进行了三种推测:第一,由于卫星进入行星的洛希极限内,从而被行星的起潮力所瓦解;第二,位于洛希极限内的一个或多个较大的星体,被流星撞击成碎片而形成光环;第三,太阳系演化初期残留下来的某些原始物质,因为在洛希极限内绕太阳公转,而无法凝集成卫星,最终形成了光环。

不过,对于光环的成因,科学家们目前还只能是进行猜测而已。更令他们疑惑不解的问题是那些窄环的存在,因为根据常规,天体碰撞,大气阻力和太阳辐射都会对窄环造成破坏,使它消散在空间。究竟是什么物质保护着窄环使其存在呢?一些学者提出,一定有一些人们尚未观测到的小卫星位于这个窄环的边缘上,它们的万有引力使窄环得以形成并受到保护。这种观点被人们后来的发现所证实,因为人们不仅在土星还在天王星的窄环中,也发现了两颗体积很小的伴随卫星,它们的复杂运动相互作用,使光环内的物质运动也缺乏规律性,也许这正是不同的行星环具有不同形态的原因所在。

对于神奇的行星光环,科学家们仍然不断提出新的推测和假说。然而,随着天文新发现的增多,行星光环反而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了。

神秘莫测的地滚雷

滚地雷,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这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绝非科幻小说或卡通片中的能量炮。这种现象早在1838年便有文献记载,科学家已研究逾160年,有关的报告多达数千份,也有两千多份科学论文出版,但是我们对此现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释。

1956年夏天的一个正午,在苏联某个集体农庄,两个孩子在牛棚里躲雨。突然,房前白杨树下滚落的一个橙黄色的火球直向他们逼来,一个孩子踢了它一脚,轰隆一声,火球爆炸了,牛棚里的12头牛被炸死了11头。

孩子们被震倒在地,但没有受伤。事后,人们才知道那个火球是罕见的球状闪电。

在美国俄勒冈州,一个球状闪电来去如风,先在纱门上留下了一个篮球大的洞,然后直奔地下室,毫不留情的毁坏了一台旧轧干机。俄罗斯一位教师的经历更可怕,一个直径80厘米的球状闪电在他头上来回跳动不下20次,然后悄然消失了;此外,苏联也有报道说,一个球状闪电飞进了一个盛水的大锅里,水立刻沸腾起来,球状闪电在锅里翻滚了10分钟才熄灭;另有一次,一个足球大小的球状闪电沿街滚动,跳跃,接触到地面时,竟炸出了一些深0.5米,直径1米的坑,最后,随着一声轰响,火球钻进地下。

球状闪电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通常它只会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2分钟的纪录。它十分光亮,略呈圆球形,直径大约是20~50sm。

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根据众多的目击材料,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球状闪电的基本轮廓。这种发光的球体大小在高尔夫球和足球之间,颜色有白,绿,黄,橙之分,其亮度可与100瓦灯泡相当。

球状闪电持续时间一般在5~10秒左右,它会随气流的起伏在近地的空中自在飘飞,有时逆风而行,可穿门窗进入室内,甚至穿过炉子烟筒。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碰到障碍物爆炸发出巨响而消失。球状闪电运行速度缓慢,有时与人跑步速度差不多,极少情况下它会发出轻微的唿哨声,嘁嘁声或咝咝声。

由于球状闪电出现的频率很低,科学家难以做系统的观测,至今也没有人拍摄到高质量的照片来做科学研究。理论方面,有人认为它是灼热的空气团或气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钠或铜。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球状闪电的部分特性,却不能说明为什么它可以在飞机舱内形成。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等离子体,离子,带电的尘埃,有外层电子壳的水……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接近冷聚反应领域与等离子体现象相关的理论。更有人提出球状闪电和龙卷风一样都是等离子团的现象。还有人设想,最佳的理论可能是把电磁学,电学和等离子及纳米理论综合起来的想法。

2002年1月15日,英国皇家学会在其学术杂志《哲学学报》的专刊上发表了一组有关球状闪电理论的文章。这些理论分别由物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工程师提出。对滚地雷发生的原因做了如下三种解释:

1.球状闪电由含有水合离子的小水滴组成,通过离子反应来释放能量。

在这个理论中,球状闪电是一个包含等离子体的电化学结构,这一结构是由温度,压力,电磁场和重力场的微妙平衡来维持的。

2.球状闪电由聚合体细丝缠绕而成,通过表面放电来释放能量。

在该理论中,灰尘中的自然微粒,比如来自纤维素,煤烟或硅土中的微粒,它们都能形成细丝状结构,这些细丝聚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高度充电的球体,当它表面放电时,就发出了光和热。

3.球状闪电由金属纳米粒子链构成,其能量释放是通过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氧化来进行的。

在这个理论中,普通的闪电能引起像土壤或木材这样的物质释放金属蒸汽,这种带电的金属蒸汽浓缩成一个网状的金属纳米粒子球。

总之,对球状闪电研究不仅有趣,而且包含了很多秘密。如果了解了其中的本质,我们可能就会找到导致人体自焚和通古斯大爆炸的真正元凶,或许由此还能找到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为人类造福。

月球的秘密

自古到今,人们对月球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过。月球是怎么来的?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上面有生命吗?科学家们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不停的探索着。

我们先来谈谈月球的起源吧。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起来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46亿年以前,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分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对于月球之谜,还有更加令人惊异的。

1.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中,经分析发现:99%的岩石年龄比地球上年龄最大的岩石还要更长。阿姆斯特朗降落后拾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而其他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2.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分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3.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汽之谜。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干燥的天体。“阿波罗”计划在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汽团。有的科学家们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么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汽?看来这些水汽来自月球内部。

4.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某种微型新星状态——产生的后果。

5.月球放射性之谜。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

同类推荐
  • 玩出来的智慧(1~2岁)

    玩出来的智慧(1~2岁)

    本书作者从1~2岁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家长揭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让家长轻松掌握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作者还创编了40多个朗朗上口的、极易操作的亲子儿歌互动游戏,将宝宝的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融入游戏中,使宝宝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书既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又是早教从业人员的工具书。
  •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是房龙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一经出版就风靡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房龙的文笔风趣幽默,若行云流水,让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他用文字为我们构架的科学世界中。正如著名作家郁达夫形容的那样:“枯燥乏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智破疑案(超级智商训练营)

    智破疑案(超级智商训练营)

    收入了100个情节曲折、耐人寻味的断案故事,每个故事都演绎着悬疑的情节,跃动着鲜活的人物,描述着生动的细节,带领我们回到当年的案发现场。曲折离奇的案情,在睿智高明的断案高手的努力下,疑问烟消云散,真相浮出水面,凶手落入法网。看到最后,一切才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
  • 拆字谜:老爷爷的故事宝囊

    拆字谜:老爷爷的故事宝囊

    本书所选的谜语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爱国故事、历史故事、民间爱情故事、侠女故事、幽默笑话故事等,在故事中融入谜语,并在故事结尾留有谜题,与读者形成良好互动,在教读者猜字谜、拆字谜的同时,提高读者我国汉字、历史等传统文化的认知,锻炼读者的想象力,同时丰富广大读者的业余生活,使读者增长知识,启迪人们进取向上,并使人读后开心一笑,留有余味。
热门推荐
  • C时代

    C时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锋渐渐地失去了球队中绝对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中锋练习三分球,好像练好一手三分,薪资就能加个几百万,联盟需要一个大个子来统治禁区。正当小球时代,一名内线大杀器横空出世,且看吴才称霸NBA油漆区,让后场球员闻风丧胆!(系统流,轻数据流,不对胃口勿点)。
  • 红尘遥遥

    红尘遥遥

    她本是一国公主,一朝国灭,却沦落红尘成为妓子……
  • 傲剑凌云

    傲剑凌云

    这是个以剑为主的世界。凌逍本为蜀山内门弟子,在观摩师门前辈渡劫的时候被天劫带到异界,重生于将门子弟身上。掌握着无数这个世界奉为神级的剑技,还有这个世界中人无法理解的神奇医术,本身却是天脉者这样的武道废材体质。凌逍将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
  • 豪门绝恋,总裁独宠美艳妻

    豪门绝恋,总裁独宠美艳妻

    三年前,她被一个恶魔占为己有,并且总是在事后她一颗避孕药。有一天,他也厌倦了,大发善心将她放走,可是那被折磨的日夜,却牢牢的刻在了她的心上。她牺牲一切,只为只为救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只是老天是不公平的,最亲的弟弟还是走了。而那一夜,她还失去了自己另外一位至亲……殷虹的血迹,从楚以宣的腿间流下。楚以宣流产了。“宫尚溪,我肚子里的孩子加上我弟弟两条人命,我不欠你什么了!”多年后……“妈妈,这个叔叔长得好好看哦,妈妈,就让他做我的爸爸吧!”楚以宣一直拒绝,而宫尚溪恢复了自己的健康之后,一直在穷追猛打着。而楚晗晗这个小丫头,人小鬼大。不仅将自己的妈妈给卖了,还坑的一手准爸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针对明初若干重要人物、事件在不同史籍记载中的异同,探讨它们如何在后世被渲染、附会、扭曲而呈现出彼此迥异的状貌,从而在政治生活以及民间传说中发挥影响。通过考证史料,寻根溯源,辨析真伪流变,以揭示不同时代及层次的历史价值观,探寻中国文化中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主要论题包括明代的"国号"与"德运"问题、朱元璋酷刑考、刘伯温的传说、蒙古流传的北京城建城传说等。
  • 快穿女配要上位

    快穿女配要上位

    (推荐枕头新书《惹火娇妻,撩上瘾!》日更~)作为命定的快穿终极女配,东方娇玥的任务就是逆袭女主刷三观,带着系统开外挂,挖墙脚、装偶遇、抢男神、卖萌打滚求抚摸、吵架撕逼样样来!被剧情雷得外焦内嫩不说,偏偏找上她的男神个个是‘奇葩’!太子殿下囧萌呆傻超粘人!狐狸跟班高冷傲娇不忍直视!男神保镖动不动就以身相许!娇玥表示——一入系统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 贴身兵王的总裁老婆

    贴身兵王的总裁老婆

    冥王回归,因一纸婚约返回都市结婚,却碰上冰山老婆,身陷万花丛中,昔日初恋,靓丽同事,可爱萝莉……高手仇家来袭,看冥王如何应对
  • 处世警示

    处世警示

    本书的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这些名言金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红与黑

    红与黑

    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 花容倾君心

    花容倾君心

    北方蛮族突然南下的铁蹄踏破安逸的京城定京,安享富贵的贵族十不存一,随之而来的是逃难、农民起义、地方割据、饥荒和瘟疫,看似富饶的帝国一时间摇摇欲坠。人人自危的乱世里被皇帝远送西北荒地的侄子——九王,带着兵马以强硬姿态镇压各地叛乱,整顿各方与蛮族对抗,当年连个正经封号默默无闻的先太子遗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监国——奕王。花容蹲在流民区里听着众人对她的丈夫的赞美与崇拜,明明就在眼前,却又如此遥远,她被乱军俘虏,历尽艰辛逃离敌帐,赤脚走过千山来到依然繁华依旧的大兴城,只为找到她的丈夫——如今已经万民敬仰的英雄,耀眼如此却也让她却步……保证是甜文,不要被我的乱七八糟的简介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