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或者更准确地说,自由市场经济,是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组织生产和安排分配的方式。的确如此,自由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给人们带来了滚滚财源,可是它们却很少触及人们的心灵。金融市场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最饱受非议和最不被了解的环节,比如,不久前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发生了一系列的丑闻,包括著名的安然事件,这些事情让许多人确信,金融市场其实是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的劫贫济富的工具。然而,作者要坚持的观点是,健康的、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是创造商机、战胜贫困的一件利器。这是因为,金融市场哺育着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地推动“创造性的破坏”的产生,不断地用新的、更好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组织来挑战和淘汰旧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组织。如果没有一个活跃的、有创造性的金融市场,整个经济将走向僵化和衰败。
风险投资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它为许多勇敢的创业者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这种情况在美国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世界其他地区,包括像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人们却还是认为这种金融创新工具过于超前。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况则令人绝望:那里的人们哪怕是为了维持独立的生计而需要借区区几个美元都很不容易。如果说,金融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繁荣,那为什么它并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发展?为什么即使在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直到不久以前也还备受束缚?
从历史上看,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受到的束缚,并不是来自于它本身的缺陷(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恰恰如此),而是因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良好的制度安排作为其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立和维护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这种政治环境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威胁,第一个威胁来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强势地位,并且企图继续维持其地位。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危险的既得利益集团,其中包括封建领主,大企业的业主、经理人和贷款人,以及工会组织。
第二个威胁来自庞大的贫困人群,他们是经济衰退时期的产物。市场竞争既然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那就注定有人会遭受损失,失业的工人、破产的投资者、失败的企业主,都被抛到贫困人群的大军之中,在他们眼里,自由市场制度造成了他们的失败和贫困,这个制度的合理性值得怀疑。他们需要救助,而市场却不能给予,那么他们就转而通过政治途径寻求救助。
这两个方面的威胁,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工业家(或者说资本家)阶层和作为贫困人群的失业工人,看起来彼此的地位极其悬殊,可是他们一旦在反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上结成联盟,那就会首先在经济衰退时期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在经济衰退阶段,资本家更关心如何缓解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经营成本的压力,而不是去捕捉新的商业机会,而失业工人则很容易找到和他同病相怜的人,并且同仇敌忾地组织起来。打着服务贫困人群利益的旗号,并且利用他们的政治组织,资本家开始在敏感的市场经济的政治议题上大做文章。
在这种时候,政治家如果还要站出来倡导自由市场经济,非得有一点大无畏的勇气不可。资本家躲在庞大的贫困人群身后,要求约束市场竞争的破坏力量,面对这种复杂的形势,政治家们往往会选择妥协,他们也会赞成市场竞争带来了破坏性的消极影响,而不再强调破坏是创造的必要代价。此时会出现许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动,表面上是打着改进市场缺陷、避免未来经济衰退的招牌,实际上却是为了阻碍市场的有效运作。就这样,资本家破坏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最有效率的体制,而大众则呆立一旁,茫然无知,不但不会抗议,甚至还要喝彩,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会因此受到损害。
因此,本文开宗明义就要提醒诸位读者,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间所经历的繁荣、创新和商业机会的大量涌现,都应该归功于自由的市场经济体系,尤其是自由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生。自由市场经济的存在有赖于一个国家良好的政治环境,而即便在发达国家之中,自由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延续也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们刚刚经历了近代以来最长时间的经济繁荣时期,同时目睹了一些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失败的过程,现在来担心自由市场经济的前途似乎显得杞人忧天。或许如此!然而俗话说福兮祸之所倚,最近发生的上市公司丑闻,金融市场给经济发展造成的剧烈波动,以及严重的经济衰退,已经加深了许多民众对于市场体制的怀疑。此外还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心的迹象,从极右势力的恶意的反移民宣传,到新左派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到世界人口和科技的剧烈变化所引发的许多新型的社会矛盾。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明白,自由市场体系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取得优势地位,并不是经济发展必然要达到的顶点,并不是社会历史的必然结局,而完全可能只是一段插曲,过去的历史曾经留下过这方面的教训。自由市场经济体系要持续下去,就必须在政治上获得支持,为此,我们必须反复地、大声地向世人宣传,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和弥补市场经济体系的缺陷,从而捍卫市场经济体系。
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恐怕是最知之不详的、最饱受非议的、却对于国家竞争力影响最大的一个市场了,这个市场同时也是对于国家的政治风向最敏感的部分。而且,在过去30年间,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所发生的若干重要的变化都源自金融市场的改革。由于这些原因,也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代表性的特征,我们把研究的重心放在金融市场上。
我们先来看两个实际案例。第一个案例来自于一个金融市场根本不存在的穷国,另一个案例来自于金融市场非常活跃的发达国家。很多时候,人们指责金融市场完全是为有钱人服务的,然而我们的第一个案例却指出,如果穷人没有融资的渠道,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恐怕完全没有指望。而如果要让穷人得到融资的渠道,金融市场就必须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充分的竞争。有了充分发展的金融市场的支持,一个人能否在经济上取得成功就只取决于他本人的志向和才华,我们的第二个案例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