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600000001

第1章 不死人(1)

土十八

一、不死人死了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儿,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向你靠近,而你丝毫没有办法阻止它;所以当你得知某人死亡的消息时,通常会问“怎么死的”,而决不会问“怎么会死”。因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怎么不会死?所以没有人愚蠢到会那样问。但是当我得知朱枫死亡的消息时,却惊讶道:“朱枫怎么会死?”听起来仿佛朱枫是个不会死的人一样。事实上,朱枫的确是个“不死人”,但不死人却死了。

我得知朱枫死亡的消息时正在修改《不死人——朱枫》这篇稿子,准备在下期杂志上发表。这时主编将我叫到主编室告诉我说:“朱枫死了,那篇稿子暂时不要发。”我脱口而出:“朱枫怎么会死?”

说起这件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朱枫这个人,简单点儿说他是个科学家,一个108岁的科学家。即便这样也不足以吸引我的注意,我是一个专门编辑《惊奇档案》的编辑,见过更多更神奇的人和事。我知道新疆有个长寿村的平均年龄在100岁以上,甚至知道印度一个修行者活了374岁,所以一个108岁的科学家不算什么。但朱枫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个“不死人”。

这里所说的“不死”没有更深层的意思,就是不会死的人。当然了,这个“死”仅局限于“自然死亡”,并不包括外力所致的非自然死亡。如果给他脑壳来上一枪当然也是会死的,所以这里所说的“不死”并非是“打不死”。但如果你不对着他脑袋开枪,他就真的可以做到“永远不死”,可能会一直活下去,这并非是耸人听闻。

认识朱枫是个偶然,因为同事杨大刚染上了一种怪病,这件事又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见《血症》),所以我开始关注一些基因学和医学方面的常识。在一本医学类的科普杂志上,我看到了一篇关于“器官移植”的文章,署名是朱枫。

朱枫在这篇极富幻想力的科普文章中解决了“器官移植”手术最为棘手的“排异反应”。排异反应是异体组织进入有免疫活性宿主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机体对于外来物具有强烈的清除“异已”反应。移植后,机体将针对移植物动员体内免疫系统产生攻击,这是一免疫过程,但却不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生长。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是困扰移植领域的主要问题,但朱枫在这里轻描淡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方法其实很简单,也有很多人都想到过,甚至被当成科幻小说的素材,那就是以基因工程克隆出所需的器官,再移植到病人自己的身上,替换掉有病变的原器官。这里用了“替换”一词,是因为新器官是用病人的细胞克隆出来的,就如同他本身的一样,所以“替换”更为准确。当然了,身体对自己的器官就不存在排异问题。

我看到朱枫这篇论文时觉得更像是科幻小说,因为我知道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声称掌握了这种高超的克隆技术,所以朱枫的说法存在着技术问题;但朱枫言之凿凿。不仅如此,他在文中说正在进行另一种“替换手术”的研究,照他的说法,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替换”,是运用基因工程在身体内直接克隆所需的新器官,新器官生成后只需通过简单的手术取出老化器官就可以了,大大降低了手术过程的风险。而这项技术适用于如“大脑”这种复杂的器官。

按照朱枫的说法,人体的器官可以无限制地克隆、替换,身体某个部分出现问题就替换新的,身体就可以做到永远不死,人的寿命自然可以无限期延长下去,那么这个人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不死人”。

像这种超越现实太多的观点极易被认为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妄想,更何况朱枫并不是什么“权威专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以这篇文章就悄无声息地淹没在泛滥的专家论文之中,甚至不曾在医学界激起一丝涟漪。我偶然看到后也仅以为是篇优秀的“幻想小说”,更适合放在我的栏目里,也正是怀着这样的目的我联系到了朱枫。

但是真正与朱枫接触后,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一开始我发现朱枫这个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名气远不如他作为一个“病人”的名气大。朱枫是20年前第一批接受肝脏移植手术的病人,那时他已经80岁,以其高龄而引起一时轰动。但那次手术并不成动,三个月后发生排异反应,差点要了朱枫的老命,幸好另一位配型吻合的捐赠者提供了新的肝脏才救了老人。而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朱枫做了一系列的移植手术,但都不如第一次引人注目,所以不曾引起太多的关注。在朱枫的“移植史”中,我发现除了肝脏外,他的肾脏、胰腺、脾、半个肺都不是“原装”的,另外还有过一些零零星星的小手术。朱枫浑身上下、里里外外几乎有一半器官都是“后天”移植的。更令人咋舌的是,这些手术都非常成功,在一个高龄的老人身上如此折腾后,还能活着,并活得还很健康,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我曾当面向朱枫表示了我的惊诧,老人说:“这很简单,我所移植的器官均是我自己的克隆体。”当时我做了一个不置可否的表情,表示难以置信,朱枫只是抱以一笑,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咚咚作响,道:“我每年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各项指标完全正常,甚至比一个青年人还好,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我仍是无法相信,朱枫笑我“崇洋媚外”,说在基因工程方面,我们并不比国外差,还问我知不知道朱冼这个人。

后来,我查了一下,发现朱冼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单性繁殖实验的人,令我感到骄傲的是,朱冼是一个中国的科学家,难怪朱枫说在基因工程的研究方面,我们并不比外国差。但朱枫与朱冼除了都姓朱外,还有别的关系吗?现在朱枫死了,这已无从知晓。

看上去朱枫掌握着一种极为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随意地克隆出需要的器官,而朱枫本人正是这一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从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他完全有理由永远地活下去,是个名副其实的“不死人”,所以我写了一篇《不死人——朱枫》的报道。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不死人却死了。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对死因做了无数的假设:车祸、事故还是灾难?甚至还想到是谋杀。遗憾的是都不是,朱枫是在睡梦中安详地终止了生命,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是无疾而终,也可以说是寿数已尽、寿终正寝。

生命的终结总会有原因的,通常都是机体的死亡,但这种情形是不可能发生在朱枫“不死”的身体上的。真有寿数一说吗?我不太相信。

二、器官移植后遗症

相对于朱枫的“不死”,他的“死亡”更令我难以接受,因为我已完全相信他是个可以“永远不死”的人。

朱枫的葬礼在一个阴雨天的上午举行,由他最得意的学生也是他的继承人白欣怡主持。参加朱枫葬礼的人不是很多,大部分是他的学生,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给整个葬礼更增加了沉痛的氛围。

此时我才知道朱枫竟然很富有,他将一家医院留给了白欣怡,而这只是他遗产中的一小部分。白欣怡年纪轻轻已然是个出色的外科医生,绰号“白一刀”。在葬礼结束之后,我主动找到白欣怡,想了解一下朱枫的死因。白欣怡用水汪汪的大眼睛透过眼镜片注视了我一会儿,她应该三十出头了,只是保养得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年轻。

“谁告诉你老师是‘不死人’?”白欣怡听了我的问题后反问道。

“我曾采访过朱枫老先生,是他亲口跟我说的,他的理论无懈可击。”我道。

“可事实上,你也看到了……很明显那个理论存在漏洞,我希望你就此忘了此事,没有什么‘不死人’。”白欣怡斩钉截铁地下了定断,一下子拒我于千里之外。我有些恼火道:“那你能告诉我,朱老先生的死因吗?”白欣怡盯着我,目光冰冷,我几乎看到她眼中射出一道寒光,不由打了个冷战。

“你没听说过‘无疾而终’吗?老师108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个如此高龄老人的死难道很意外吗?请你有些职业操守,尊重一下他人,不要在这件事上做什么文章。”白欣怡咄咄逼人,显然她把我当成不择手段的二流狗仔记者。

“白小姐,如果你能学会笑一笑,你会可爱得多!”我强忍怒火,挤出笑脸,尽量显示出男人的风度。白欣怡还以一笑,立马又换上一副凛冽的脸孔道:“嘿嘿,我当然会笑,可不是对你。”说完一扭一扭地走了。

没想到朱枫的事情竟是这样一个结局。回到编辑部从头想着整个事件,随意地浏览着葬礼上拍摄的照片,参加葬礼的大多是朱枫的学生,我甚至认出有几个是医学界的权威,突然一个面孔撞进我的眼睛。那人躲在人丛之中,只露出半张脸,但这半张脸非常像姬扬——那个神秘的医学博士。我将照片放大,但仍是不能确定,其实只要打个电话问一下白欣怡就可以搞清楚,可一想到那个冰冷的女人,实在不想与她再有任何联系。“不死人”事件就到此为止吧!

本以为“不死人”朱枫事情以一个讽刺的结局收场,但三个月后的一件事又牵扯到了朱枫,那时我几乎忘了朱枫这个名字。

事情是由小丁引起的,小丁是名心理咨询医生,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太大,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所以心理医生这个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因为老是被一个不断重复的怪梦困扰而认识了小丁医生,一来二去成了好朋友。在小丁那里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病例,所以有空我常去找小丁聊天。

小丁是个看上去很自信的人,这是他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一个不自信的人怎么做别人的心理工作。但那天小丁明显有些忧虑,像是被什么事困扰着。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小丁突然道:“你相信借尸还魂吗?”

“信,当然信!怎么回事儿?”我一听就知道小丁今天有“料”,立马来了精神,对于神秘事件我向来都很来劲,更何况“心理和精神”本来就是个神秘的领域。

小丁看了我一眼,不认为我会相信他的话,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借尸还魂!”。似乎他自己也不太相信。

“存在即是合理,一切不可解释的现象也只是目前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而已。”这是我对于神秘事情的一贯观点,我鼓励小丁道。果然小丁受到鼓舞,但也可能是这件事过于离奇,对他造成了心理负担,需要找个人分担一下,于是小丁给我讲了一件事。

事情是这样:小丁最近接治了一个患有轻度人格分裂的病人。人格分裂是个很奇怪的精神疾病,严重的病人会觉得自己是不同的人,比如本来病人是男人,可在发病时他会觉得自己是女人,并且语言行为乃至于生活习惯与本人完全迥异。而小丁这个病人还不算太严重。病人叫尚佳,是个16岁的男孩,可男孩总觉得自己是个老人。据尚佳的父母说,尚佳的脸上时常会出现一种奇异的神色,那绝不是一个16岁的男孩应该有的,虽然那表情在脸上只停留很短的时间,一闪即逝,但作为最熟悉孩子的父母仍能觉察到。后来发展到突然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说话的语气也会老气横秋,神色举止完全是个老人,惟妙惟肖。当这类情形屡次出现后,他们带着男孩找到了小丁。

“是什么让你觉得那像借尸还魂呢?”听到这里,我打断小丁。

“对于这样的病人,我通常是和他们聊天,并且不断重复一些简单的问题,当时我还不确定他的病情。”小丁道。

“你们赚钱可真容易,聊聊天就行了。”我开玩笑道。可是小丁一点儿也不觉得好笑,瞪了一眼接着说:“那天我们正聊着,起初都很好,后来我发现他的神色有些异样,于是我突然问‘你叫什么’,对于这样的病人,时常会插入类似的问题,你猜那男孩回答什么。”

“什么?”

“他说‘我叫朱枫’。”

小丁说到这里时,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可是我马上就想起这个名字是谁,几乎将刚刚喝到嘴里的茶喷出来,以至于把我呛得咳嗽不止。我们聊天是在一个茶室里,我的举动惹来几个人惊异的目光,但我管不了这些了,对小丁道:“你知道朱枫是谁吗?”我猜小丁一定答不出,可出乎意料的是,小丁很平静地回答道:“当然知道,朱枫是捐献肾脏给尚佳的人,已经死了。”

“啊?”我完全傻在当场。

小丁告诉我说:“尚佳是个尿毒症患者,三个月前做了一次肾脏移植手术,捐赠肾脏的人就叫朱枫。”说着小丁从身边的包里拿出一份病历,是尚佳的。心理医生同样需要了解病人的情况,所以小丁才会有尚佳的病历。我大致看了一下,从时间上看,刚好与“不死人”朱枫的死亡时间相吻合,这就进一步证明我的猜想——此朱枫也许就是“不死人”朱枫。而当我看到为尚佳做手术的医生时立刻肯定了这个猜测。那个主刀的医生就是白欣怡。

“太离奇了!”我自言自语。

“不仅如此,接下来尚佳还说了一串奇怪的话。”小丁没有注意到我的异常,实际上他已完全沉浸在当时情境中,脸上浮现出骇然之色,小丁道,“尚佳说完‘我叫朱枫’后,声音完全变了,变成一个老人的声音,而且口音也随之改变,变成了苏杭一带口音。”

我听到这里越发震惊,因为我知道朱枫正是南京人。

“他说……”小丁接着说,“‘我怎么会死?没道理啊?’”

小丁当时学着尚佳当时的语调,可在我听来更像是朱枫在说一样,我禁不住“啊”地叫出声来。停了一会儿,我回过神来。

“会不会是尚佳的恶作剧?”我道。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7年4月下)

    故事会(2017年4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6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四川文学(2015年第8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8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案例:风险投资的逻辑(第34辑)

    案例:风险投资的逻辑(第34辑)

    在投资人眼前:投什么?投给谁?这样的两个问题在风投领域被抽象的概括为赛道逻辑。“虽说赌赛道是美国红杉的老传统,但到了中国,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领域,看清楚赛道在哪儿都不易,更别说赌了。”“所谓会花钱,其实很简单,就是投到牛X的公司,然后为LP带来高额的回报。”“天使依然混乱,A轮比以前难,B轮很慢很慢,C轮变得困难。”风险投资的大佬们各有自己的投资经,有投了半个中国互联网的沈南鹏,也有投必精品的林欣禾。
  • NO.03漫客·悬疑世界·异种

    NO.03漫客·悬疑世界·异种

    《漫客·悬疑世界》由蔡骏主编,知音动漫强势发行,网罗一线悬疑作家,打造最好看最惊悚最具悬念的悬疑杂志书。悬念阅读、惊悚体验——本刊贯穿始终的编辑方针。篇篇精彩,期期可读,带给读者绵绵不断的刺激感。蔡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悬疑作家领军人物。自2001年《病毒》横空出世,至今已出版《地狱的第19层》《荒村公寓》《天机》等小说十余部。“蔡骏心理悬疑小说”已申请商标保护。截至2008年,其作品在中国大陆累计发行近300万册,多年保持中国原创悬疑类小说畅销纪录。
  •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冷王爷呆萌妃

    冷王爷呆萌妃

    夏侯子宸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带毛的东西,令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会养那么一只小狐狸,同吃同睡,将她给宠的无法无天。当他发现这只傻狐狸的秘密时,恩这只狐狸长得还不错,从此就把她往媳妇的方向开始培养。想他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只要他轻皱眉头,就可以把人吓得屁滚尿流,可是偏偏这个小东西一点都不怕他,还总是可以把他气的火冒三丈无处发泄。恩,他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既然这个小东西看着也还算顺眼,那他就收了她,免得她在到外面去招摇惹桃花。自从这个小东西给他生了一窝小狐狸,恩女儿和孩子他妈是用来宠的,至于儿子嘛当然是要吃苦耐劳,差别对待以至于后来儿子经常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跑去和他老娘告状.....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子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子座

    经历一段“奇幻之旅”,2012年的双子觉得自己似乎无法控制命运,再也不认识自己。有些人像走进一团迷雾中,一直找不到方向,虽然照常地生活,但是心却有点空虚。现在的你已经有了新的位置、新的地方、新的角色,来到2013年,有了全新开始的你,还期待重新回到过去很high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吗?“无法逃避的义务”已经来到,当一堆责任、任务摊在眼前,你得收拾玩心,再也别想逃了。
  • 云谷和尚语录

    云谷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代号十三钗

    代号十三钗

    军统特务遭遇铁血玫瑰,一场情与义的较量即将展开……热播谍战剧《麻雀》编剧海飞力作,热播电视剧《代号十三钗》同名小说。《代号十三钗》根据韩雪、李超、张光北、徐百卉联袂出演的热播剧《代号十三钗》改编而成。讲述抗日战争初期,军统高层指派顾雪峰为新任军统上海站站长,赴上海组建代号“十三钗”的女子别动队,以完成抗日锄奸任务的故事。由于她们胆色过人、能力超群、热血爱国从而被中共地下党员郭春光相中并最终将她们吸收到中国共产党抗日队伍中。
  •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本书选编了作者近40篇论文,分为民族和疆域理论、文明理论、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社科改革和科研之路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东北民族史研究、东北亚各国对渤海和高句丽的争议、我国疆域形成与变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对小私有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文明史及东北亚文明的延续性和稳固性等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对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诸多民族进行了探索研究;第四部分对东北亚的历史文化继承、东亚圈的发展远景、海上丝绸之路等提出了独到见解;第五部分则对社会科学研究改革之路和科研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 繁星不及你

    繁星不及你

    我有很多个故事,客官要来倾听吗?这个年代,可以因为一个故事,喜欢一个人好久好久,就像我最爱的那个男孩。我携满天繁星赠予你,仍觉满天繁星不及你――路长卿
  • 绝宠医妃:王爷中了蛊

    绝宠医妃:王爷中了蛊

    冷静倔强的气质女军医,冷酷无情霸道的王爷,相遇相知,又相爱相杀。
  • 第一凰妃:腹黑暗帝,宠太急!

    第一凰妃:腹黑暗帝,宠太急!

    【新坑已开《仙师娇宠:妖孽萌徒闹翻天》,看禁欲系俊美神仙花式宠徒弟。了解魂穿的凡根女徒弟作天作地作大死,撩人撩鬼撩师傅。】 睡了第一美男,打了第一渣男,“嫁了”第一世子。如今,背着个“绿茶闺蜜婊”的骂名替嫁了的阿卿,该何去何从?撩够了男人,撩女人。这回鹘来的公主,千音坊的头牌,宰相家的嫡女……哪一个又不是对“他”芳心暗许。盛唐之后的浮世,左拥右抱,征战杀伐,祸国的红颜是圣女,是妖女,是何去何从的少女心。
  •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hants for Socialists

    Chants for Sociali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