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700000001

第1章 旧闻

我在一家幻想类杂志做编辑,负责一个专门刊登神秘事件的小栏目《惊奇档案》,正因为这样,当总编通知要在我的栏目里发布一则广告时令我很是意外。广告是我们杂志的一项主要收入,可是什么样的广告适合在我的栏目里发布呢?

当我从广告部拿到这则广告清样时,我明白了总编为什么要把它安排在《惊奇档案》栏目里,因为这则广告本身就很“惊奇”。其实叫启事更恰当,总之是人家花了钱要求刊登的。

下面是这则启示的原文:

寻龙启事

龙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吗?是虚拟的动物吗?但是我们为什么又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在十二生肖中,为什么唯有龙是“虚拟”的?而另外的十一个生肖都是真实的动物?龙真的是虚拟的吗?本人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龙是曾经甚至仍然存在的一种动物,是一种被我们神话了的动物。对于这个世界,未知的东西太多,头顶的星空、地球的深海、人类的身体大脑和思想,都是我们所不能完全说清的。仅仅海洋深处是否还存在着未知的大型动物这一点,我们就不得而知。所以对于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龙”我们怎么能妄作断言?

“看不见就当作不存在”的逻辑是不科学的,是不负责任的。而本人则致力于龙“的研究,在我所掌握的资料中,龙是存在的,而且被人目击过。缘于此,在此征集目击龙的事件作为研究,希望得到支持。

最后的署名是刘好、宋飞,及他们的电话、地址、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启事中说得煞有介事,俨然龙是真的存在一样,而且还要寻找目击者。如果要寻找的是UFO的目击者倒可以接受,可是寻找的是众所周知的神话中的龙,不仅荒诞,简直荒唐。可是既然有人愿意花钱发启事,既不违法又不妨碍谁,没有理由不让人发。只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我把这则广告安排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只占了四分之一的版面,之后也就把这事忘了。然而就在这期杂志上市不久,我收到了很多的读者来信,其中大部分是对于这则启事的回应,他们把信寄到了杂志社里。出于一个编辑的职责和对读者的负责,我在拆读了来信后,把关于”目击龙“的信拣出来准备转交给启事人——刘好和宋飞。

“目击龙”的来信竟有厚厚的一沓,这令人啼笑皆非,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关心“龙”,而且真有人“目击”过,还正经八百地探讨龙的存在与否,更甚者还有照片。但即使照片也说明不了什么,其中两张完全可以看出是天空中雨后的彩虹和云气;而另外一张模糊的则是水下的暗影,说是龙可以,说是水底的一截枯枝更令人信服。

但在所有的来信中,有一封信倒是有几分说服力,信中有一张旧报纸的复印件,附有一张老照片。20世纪初的报纸还没有沦落到大搞“标题党”和“风闻言事”,其新闻的真实性较高,这份旧报是1934年8月12日的《盛京时报》,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当时《盛京时报》的发行遍布整个东北,从复印件上可以看到,报纸上全是繁体字,版面中间有一篇配发照片的报道,题目为《蛟类涸毙》。文中提到营口曾发现一具被疑为龙骨的骨骸,原文为:“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

照片上是一具横陈在空地上的巨大骨骸,好多人围观,从人群与骨骸的比例来看,骨骸起码有十米长,而且头部呈三角形,有两根一米多高的角状物。可以看出这个生物有着修长的身体,可能是巨蛇或是鱼类,而报纸上则说是蛟类。其实说它是龙也有几分靠谱,因为至今没未发现过身体修长且有角的动物。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果然确有其事。然而现在的专家说那只不过是搁浅的须鲸的骨骸,看似角的东西其实是摆放错位的下颌骨。我更愿意接受这个结论。可在这封言之凿凿的来信中列出几条疑问:“首先,当时龙刚开始腐烂,而且筋骨仍然连接,根据刚腐烂的活体拼装的骨头不太存在体形严重摆放错误的可能,重要特征在搬运摆放前应该被记录过,这是基本的处理步骤;其次,照片上看到龙头骨和角是一体的,并非把鲸鱼骨‘插’到头上。且龙角圆柱形末端变大变圆,但鲸鱼下额骨外形扁长弯翘,末端也不是这样;再次,龙骨体长10余米,角只有一米左右。但是鲸鱼下颚骨几乎要超过体长的三分之一,大家能想象把如此巨大扁长的下颚骨放到头顶是什么样子,更不说如何固定了;最后,最重要的是,主要鉴定者是当时在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渔捞科的张老师,他是水产专家,应该对水族生物有较全面的了解。作为科学工作者,不大可能把鲸鱼或某种已知生物称为蛟类。”

显然后面这段话是针对“须鲸说”的,看来写信人对于“须鲸说”的结论很不以为然,并且在信的结尾处愤愤言道:“现代人常有‘科技自大症’,喜欢低估别人的智能。总认为自己有头脑有知识,别人就是没知识没逻辑的愚昧人,以为自己主观臆断的分析就是科学理性,别人亲眼所见所感不符合‘科学逻辑’的就是愚昧甚至唯心。对于未知事件,难道我们都能正确解释一切?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唯心者!”

令我震撼的不是事件本身,反而是最后那段话。他说得没错,对于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未知事件,总是有人喜欢用“科学”去主观臆断,给出漏洞百出的结论,而对于所不能解释的则假装视而不见。相比较来说,我更觉得发《寻龙启事》的刘好和宋飞两个人可爱得多,他们对于心存的疑问不是逃避,而是执着地去寻求真相,这才是科学的精神。

龙是否真的存在,我也犹疑起来,正像他们说的,为什么十二生肖中其他的都存在实物,偏偏龙没有实物,难道我们的祖先唯独瞎编一个不存在的龙出来?

我本来是个好奇心极强的人,决定亲自把这些信件交到刘好、宋飞手上,也可以认识一下这两位是何许人也。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芝麻官故事

    芝麻官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1950年大卫·雷斯曼将亚文化诠释为具有颠覆精神。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亚文化则是“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的人”。时至今日,各种亚文化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们有市场,有受众,还有“生意经”。创造这些亚文化的是一群如何“颠覆”传统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大众文化也是由小众文化过度而成,这些在社群当中形成的文化符号,即便是“垮掉的一代”自娱自乐,需要承认的是,亚文化已经开辟出了自己的市场。
  • 喝酒故事

    喝酒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5年9月下)

    故事会(2015年9月下)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热门推荐
  • 上班赚钱下班理财大全集(超值金版)

    上班赚钱下班理财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是一部专为中国工薪阶层精心准备、量身打造的理财教案。全书从“上班赚钱”、“下班理财”两大层面进行论述。“上班赚钱”部分着重论述要以的职业精神和正确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对从事工作,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工作,才能从工作中获得回报,在职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同时阐明了智慧工作的准则和技巧,激励人们创造优秀的业绩,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得到老板的赏识,成功升职加薪,让职业前景更为光明。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慕少,请你消停点

    慕少,请你消停点

    本想躲避催婚的她和陌生男人签订了形婚合同,然而那男人却渐渐对她开启狂撩模式。“秦书香,去看看医生,脑子不太好。”某男勾唇一笑,把某女所有的脏话都咽进了嘴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无需太苛求

    人生无需太苛求

    雨果有句名言:苛求等于断送、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都不宜过于苛求。人生会有缺憾,人生无法完美,人生要经历一些磨难,我们应该包容和接纳这些,否则我们只会生活在烦躁之中,过得闷闷不乐,葬送对人生的美好感觉。
  • 沙娜拉之剑Ⅲ:希望之歌

    沙娜拉之剑Ⅲ:希望之歌

    当谢伊和威尔的故事被人遗忘,沙娜拉的血脉也渐渐在历史的足迹中被冲淡,亚拉侬再次踏上了四境的土地,并捎来令人震惊的警讯。唯有布琳·欧姆斯福德所拥有的希望之歌的魔力,才有办法阻止末日预言成真。但远古的邪灵已经苏醒,并派遣可怕的魔斗灵染指四境。新一代的沙娜拉之子再次被迫踏上了奇幻旅程……邪灵的诱陷让路途变得暗潮汹涌,希望之歌是否真能挽救一切?
  • 我读故我在

    我读故我在

    “我读故我在”源自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我读”和“我思”是最好的对应。著名出版人俞晓群搜集两年多专栏文章,除后记外共计九十九篇文章,结为此集。全书从出版人、名作者写到媒体人、书装者;从论选题、约稿写到书出版、逛书店。书人江湖,逸闻轶事,皆亲切有味,涉笔成趣。其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出版业细节趣闻,“在场”的记述、特色的点评和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个出版人的“书之爱,出版之爱,文化之爱”。
  • 王道罗盘

    王道罗盘

    我百分百肯定,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家伙,对自己进行了精心的乔装改扮,他的本来面目应该和眼前差距甚远。在我的客户中,大约有47%的人会这么做。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从事这行已经有三年,正处于“无名”和“知名”之间的尴尬过渡期。现在的生意实在不景气,人们关心金价和菜价远多过于关心自己的精神和心理,所以我不得不花点血本,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做了一条广告。“相信吗?你现在的心理状态已经决定了你未来是否成功……”这是颇俗气的诱惑用词,但是没办法,在功利的社会,“成功”二字最能吸引眼球。
  •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我在哪里签字

    让我在哪里签字

    今天我已采访过几个人了,他们的皮肤都溃烂了,满脸的黑痂。严重的肝都损坏了。我一直在整理他们的材料。那些打工者的悲惨遭遇,搞得我茶饭不思,我一直将心比心,如果我也在他们的队伍中,我会怎样?我无法想像。我每写下一段文字,就会有一个中毒者晃动在我眼前,他或她流着泪,无助地望着我,指望我能帮他们脱离苦痛。我悲愤难抑。
  • 至尊宠婚:老婆别想跑

    至尊宠婚:老婆别想跑

    她是欧洲黑道之王,统治着暗夜下的西欧。他是全球名列前茅的跨国公司的总裁,统治着属于他的商业帝国。当她遇上他,强者相撞,势均力敌。一纸契约,一夜欢愉。最后她却决然离开。三年后,她携天才宝贝强势归来,重新走进他的世界。他发誓,这一次,一定要把她绑在他身边,再也不让她离开“女人!你跑不掉了。”(男强女强,一对一,有兴趣的书友请跳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