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存已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成了大家共同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国民的生活是不是更幸福了呢?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
虽然生活变好了,但大家的幸福感却下降了。主要就是因为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压力,让大家倍感疲惫。其中一大部分压力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工作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去了我们整个生命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如果工作不能给我们幸福感,我们整个人生的幸福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够幸福的工作,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就会大大提高。
如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幸福,已经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书。在本书中,我们倡导一种幸福的工作观。持有幸福工作观的人,工作是幸福的。工作不再是苦役,不再是不得不做的事,而是我们幸福人生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实现幸福人生的必要前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能够拥有一份工作而高兴,每个人都应该在工作中努力进取,以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要树立幸福的工作观,首先我们要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工作是我们的天赋之权,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工作,并通过它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这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同时,工作也是我们天然的责任,每个人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都有自己责任,我们的社会就是建立在无数的岗位和责任基础上的。关于责任,有人做过一个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圆心,被许多同心圆所围绕,从自己的圆心出发,由内及外,第一圈是父母、妻子、儿女组成的,第二圈是各种亲朋好友,然后是自己所属族群的同胞关系,最后是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许许多多这样的圆圈,依靠责任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从而构成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对家庭,对社会,对工作我们都有一种天然的责任。
工作既是我们的天赋之权,也是我们天然的责任。无论是权利还是责任,都能够带给我们幸福,无视工作赋予我们权利和责任,我们将与真正的幸福擦肩而过。工作中包含着幸福的答案,很多成功人士切身经历告诉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工作,努力工作的人才是幸福的。希望本书的论述,能够给大家带来对工作新的理解和感受,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工作和幸福这两个人生中的重要命题。
本书既阐述了工作与幸福的理论关系,又有具体的工作事例相印证,有利于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李嘉美先生的一些观点,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本书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希望通过本书,大家可以找到幸福工作和生活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