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3300000016

第16章 上古史(14)

再进一步,要扶持同族的人,叫他都不失掉固有的位置,就有所谓“兴灭国、继绝世”之法。《尚书大传》说:

古者诸侯始受封,则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其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路史·国名纪》四。

他们同族不但都有分地,而且一有分地,就是互相扶持,叫他永久弗失。当时的贵族社会,有如此“精密”、“广大”、“持久”的组织,平民社会,如何同他对抗呢?无怪“阶级制度”要持续至数千年之久了。

然则这种制度,到后来是怎样破坏掉的呢?这个仍出于“贵族团体自身的破裂”。古人论封建制度的说得好,做了皇帝,分封自己的弟兄子侄,出去做诸侯王。初封出去的时候,是亲的;隔了几代,就是路人了。怎不要互相猜忌?况且有国有家,原是利之所在,怎叫人不要互相争夺?况且初行分封制的时代,总是地广人稀;得了百里、七十里、五十里的地方。四面八方,凭着你去开辟,总不会和人家触接。到后世就不然了。你要开拓,就得要侵占人家的地方,怎不要互相冲突?互相冲突就总有灭亡的人。诸侯相互之间是如此,卿大夫相互之间也是如此,譬如晋国的六卿,互相吞并。所以古代的封建,是夺了异族的地方来分给自己的人。到了后世,便变做自己的“伯叔兄弟”,或者是“母党”、“妻党”的人,互相争夺。争夺之后,丧失产业的,便做了平民。少数的人所兼并的土地愈多,就丧失土地变做平民的人亦愈多。那么,古代的阶级社会就渐渐地崩坏而变为平民社会了。所以古代做官的人,都是所谓“世卿”,到后世却变做了“游士”。古代当兵的人,都是所谓“士”之一族,到后世却渐渐普及于全国的人,都是这一个道理。见后。

第二节 封建

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既然明白,就可以进而观古代的“封建制度”了。

用后世人的眼光看起来,封建的诸侯,和不世袭的命官,是大相径庭的。在古代的人看起来,却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为什么呢?外诸侯有分地的,内里的公卿大夫也是有分地的;其或治民,或不治民;或世袭,或不世袭;不过因所处的地位不同渐渐的生出区别来,根上的观念总是一样——就是把一定的土地,分给同宗族的人。——所以古人说起“官制”或“封建制度”来,总是把外诸侯和内里的公卿大夫连类并举。

《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制农田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

《孟子·万章》下篇,载孟子答北宫錡的问,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和《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异。又说“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则和《王制》似异实同。又《孟子》说:“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王制》说:“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也小异。其余都同。又《春秋繁露》说:“附庸:字者方三十里,名者方二十里,人氏者方十五里。”较《孟子》、《王制》为详。《孟子》记北宫錡的问,明说所问的是“周室之班爵禄”。《春秋繁露》也明说所说的是周制。至于《王制》,则《白虎通·爵篇》说:“爵有五等,以法五行也;或三等者,法三光也……质家者据天,故法三光;文家者据地,故法五行。含文嘉曰:殷爵三等,周爵五等,各有宜也。《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也。此据周制也。”更明说他是周制。《白虎通》又说:“殷爵三等,谓公侯伯也……合,子男从伯……或曰合从子……地有三等不变……令公居百里,侯居七十里……”又《王制正义》:“《礼纬含文嘉》曰:殷正尚白,白者兼正中,故三等。夏尚黑,亦从三等。”那么,五等之爵,是周所独有的。

至于古文家的说法,却和今文家不同。他们虽也说周爵五等,而说封土则大异。案《周官·大司徒》说:

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叁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叁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郑玄注《王制》说:

此地殷所因夏爵三等之制也……《春秋》变周之文,从殷之质,合伯子男以为一,则殷爵三等者,公侯伯也;异畿内谓之子。周武王初定天下,更立五等之爵,增以子男;而犹因殷之地,以九州之界尚狭也。周公摄政,致大平,斥大九州之界;制礼,成武王之意;封王者之后为公,及有功之诸侯:大者地方五百里;其次侯,四百里;其次伯,三百里;其次子,二百里;其次男,百里。所因殷之诸侯,亦以功黜陟之。其不合者,皆益之地为百里焉。是以周世有爵尊而国小,爵卑而国大者。惟天子畿内不增,以禄群臣,不主为治民。

郑氏此说,羌无证据,征诸古书,又实在没有这么一回事,《东塾读书记》卷七,有一条论此事甚核。所以就相信《周礼》的人,也不敢说他曾经实行。所以实在未敢赞同。

但是实际上,封地的大小,也并没有什么争辩头。为什么呢?无论“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五百里,四百里,三百里,二百里,百里”,总不过是一种制度。无论什么制度,行的时候,总不能没有差池;何况封建?初封的时候,就算是照定制的,到后来或扩充,或侵削,也总是事实上的问题。况且封建总不过是施之于一部分之地。一朝之兴,不过于实力所及之地灭掉旧国,封建自己的宗族;其余的地方,总是因循其旧的。那么,焉得有整齐划一的制度呢?

天子和诸侯的关系,经传上所说,咱们也且把他写在下面,但是这种制度,也未必完全实行。就行之也未必能久,这也是无待于言的。

第[一]是管辖上的关系。《王制》说:

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

《郑注》二伯,说“《春秋传》曰: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公羊》隐五年传文。则郑氏虽以此为殷制,也以为周朝亦是如此。又武王灭商,使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王制》这所说的,也明是周制。郑氏以《王制》多为殷制,又或以为夏制,都以其和《周礼》不合,勉强立说的,不足为据。

第[二]是往来交际的关系。《王制》说: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祡,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正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王制》这一段,全根据于《尚书·尧典》伪古文分为《舜典》。和《白虎通·巡守篇》所引的《书大传》,想必是今文书说。

又《白虎通》:“因天道时有所生,岁有所成,三岁一闰,天道小备;五岁再闰,天道大备;故五年一巡守。三年,二伯出述职黜陟;一年物有所终始,岁有所成,方伯行国;时有所生,诸侯行邑。”《公羊》隐八年《何注》,也说“三年一使三公黜陟,五年亲自巡狩”。桓元年《注》,“故即位比年,使大夫小聘,二年使上卿大聘,四年又使大夫小聘,五年一朝”。则又与王制不同。这都是今文家说。

至古文家说,却又不同。案《周官·大行人》:

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壹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壹见,其贡嫔服;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壹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壹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壹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壹见,各以其所宝贵为挚。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岁徧存;三岁徧省;五岁徧省;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十有一岁,达瑞节,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修法则;十有二岁,王巡守殷国。

又《左传》昭十三年:

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

许慎《五经异义》以今文说为虞夏制,《左传》所说为周礼;贾逵、服虔以《左传》所说为天子之法;崔氏以为朝霸主之法。郑玄则以为五年一小聘,比年一大聘,三年一朝,是晋文霸时所制。虞夏之制,诸侯岁朝;而虞五年一巡守,夏六年一巡守。《周礼》所说,是周制;《左传》所说,不知何代之礼。均见《王制正义》。又《王制疏》引《五经异义》:“《公羊》说:诸侯四时见天子及相聘,皆日朝……卒而相逢于路曰遇。古周礼说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觐,冬曰遇(案见《周官·大宗伯》),许慎……从《周官》说,郑驳之云……朝通名,如郑此言,《公羊》言其总号,《周官》指其别名。《异义》,天子聘诸侯,《公羊》说:天子无下聘义,《周官》说:间问以谕诸侯之志,许慎……从《周官》说,郑无驳,与许慎同也。”

又《孟子·告子篇》“天子适诸侯曰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梁惠王》篇:“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以为晏子之言。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以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白虎通·考黜篇》说:“诸侯所以考黜何?王者所以勉贤抑恶,重民之至也。《尚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下文胪列黜陟的办法,更为详细。怕和《王制》所载,同是一种空话,未必真能实行的。

第三节 官制

至于内爵,则是以公、卿、大夫,分为三等的。所以《白虎通》说:“公卿大夫何谓也?内爵称也。”又说:“内爵所以三等何?亦法三光也。所以不变质文何?内者为本,故不改内也。”这是说商朝内外爵皆三等;周朝改商朝的公一等,侯一等,伯子男一等,为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至于内爵则不改。这是天子之制至于诸侯,却是《王制》所说“上大夫卿,《白虎通》引少一个卿字,然而《白虎通》只说“诸侯所以无公爵者,下天子也”。没有说诸侯无卿爵,则其以上大夫为卿可知。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所以《白虎通》引这句话,又说明道:“此谓诸侯臣也。”

设官的数目,则是以三递乘的。《王制》说:“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昏义》同。《北堂书钞》卷五十引《五经异义》、《今尚书》夏侯、欧阳说亦同。又说明其故道:“凡百二十,在天为星辰,在地为山川。”《白虎通》说:“凡百二十官,下应二十子。”《御览》引《尚书大传》说:“古者三公,每一公,三卿佐之。每一卿,三大夫佐之。每一大夫,三元士佐之。”《白虎通》同。郑玄注《王制》说这是夏制,他是据着《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把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加起来,得百二十之数;抹掉二十,单说一百,合于古人“举成数”的例;所以如此说法。然而《明堂位》这篇书,本来不甚可信,前人疑之者甚多。郑注《明堂位》说:“周之六卿,其属各六十,则周三百六十官也;此云三百者,记时冬官亡矣。”已经穿凿得不成话。又说:“以夏殷推前后之差,有虞氏官宜六十,夏后氏官宜百二十,殷宜二百四十,不得如此记也。”可见他也有点疑心。案《春秋繁露》说: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之外,又有二百四十三下士,合为三百六十三,法天一岁之数。周官三百六十,恐不是像《周官》所说的。周六官,其属各六十,见天官小宰。

同类推荐
  •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这本书是青年学者、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魏新的第一本文集。第一部分主要讲古代的各种事,有帝王将相的得失,也有才子佳人的爱恨。第二部分是一些神怪笔记,风趣幽默,又对今人有所启示。第三部分是作者对文化现象的追忆和对往事的回忆。第四部分是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个怪咖作者的黑色幽默,如果你是重口味读者,不可错过这本让人捧腹大笑的“恶趣味”合集。
  • 舌尖上的大宋

    舌尖上的大宋

    天才小厨子穿越到大宋,开动头脑风暴忽悠到万贯家财开了家饭馆。杨怀仁看着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子民大声宣布:“哥来拯救你们了!”百姓们说:“吃了他做的面,腰不酸腿不疼了,上楼都不费劲了!”皇帝说:“吃了他做的菜,朕觉得龙体康泰,一夜十八次郎不再是梦!”将士们说:“吃了他做的饭,砍起胡人来如砍瓜切菜,爽!”番邦蛮子们说:“我要做宋人!我再也不要做胡人!”烹东西南北四方菜肴,品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友情提示: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打妖妖灵。书友群:567,499,926,欢迎各路吃货前来指教。
  • 三国之星命

    三国之星命

    乱入三国自成星命辅粥耀世挽大厦于将倾帝王?谋臣?猜不透的扑朔迷离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 称霸原始兵王

    称霸原始兵王

    一代狂兵误入原始社会,凭着超强IQ,正义和武力。做美食,造武器,战猛兽,抢领地。带领部落在满是危机四伏的原始寻求生机。
  • 带着诊所去穿越

    带着诊所去穿越

    卫昭带着高级私人诊所穿越到古代,解开身世之谜后面对的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朝堂,医人还是医国?本是一个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如今却要举起刀,割掉使国家腐烂的毒瘤,救一国于水火,医国即是医人。既如此,那就握紧手中的刀,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架空历史文,轻松使用,考据慎入。更新佛系。书友群号:727126416
热门推荐
  • 跳舞的标的

    跳舞的标的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此乃千古名言。本书主人公曾经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潇洒儒雅,是一位有着高尚灵魂的人。却一不小心误入了建筑行业,经历了各种起起伏伏、花开花落和情感纠葛,目睹了各种肮脏的交易、运作、欺诈、内斗、残酷和血腥,经历了一场缠缠绵绵的揪心的三角形的恋情,而最终选择了灵魂的出走和自由的飞翔……那么,他的结局怎样呢?
  • 星辰武帝

    星辰武帝

    古武高手苏邪,意外重生到强者如云的异界,恰逢家族遭难,更被未婚妻逼迫入赘!且看苏邪强势崛起,传奇再续,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末世鬼泣

    末世鬼泣

    有人说,他是行走在废墟世界的恶魔;也有人说,他是光明派来屠戮黑暗的折翼天使……外星文明突然入侵,人类文明经历重大考验与变革,机甲时代与变异时代来临。叶小白意外获得域外生命星球的神秘能量,在岌岌可危的种族之战中,他成为了那一缕黎明前的曙光。
  • 快穿之女配才是王

    快穿之女配才是王

    “宿主大大啊~拜托不要拋弃本系统”某系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到。可怜巴巴的盯着自家宿主,希望自家宿主看到自己。然而……“我只是去上个厕所……”→_→“额……”系统尴尬中……
  •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heerleaders of Doom (NERDS Book Three)

    The Cheerleaders of Doom (NERDS Book Three)

    Matilda "Wheezer" Choi, the asthmatic who can fly and kick butt courtesy of her nanobyte-enhanced inhalers, loves pro wrestling and hates anything "girlie." Maybe that's because she grew up with six brothers—or maybe it's because her home life has become a battle zone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her parents. Unfortunately for Wheezer, when a former member of NERDS turned villain gets extensive plastic surgery in order to become a cheerleader, Matilda must swallow her pride to successfully infiltrate the squad. The newest supervillain, Gerdie Baker, assisted by the criminal mastermind Simon, has created a device that opens portals to other worlds, which she and the other cheerleaders have been pillaging. But the alternate realities are starting to get awfully close together, so it's up to Wheezer and the NERDS to stop the cheerleaders before the worlds collide.
  • 国朝汉学师承记

    国朝汉学师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当神棍那些年

    我当神棍那些年

    神棍,是指耍弄玄虚手法假托鬼神的骗子。我没有耍弄玄虚,更没有假托鬼神,可还是被大多数不熟悉我的人叫我神棍,一切都因为我懂点道术......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99亿聘金:夜枭黑帝天然萌

    99亿聘金:夜枭黑帝天然萌

    一亿英镑,她成为契约新娘嫁入豪门。他,人前是天然萌的三少爷,承诺她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他,人后是暗夜黑帝,主宰一切的霸者,对她宠溺无度,非她不娶。一人分饰两角?某女实在搞不清,抓住他问:“你到底谁?”男人高深莫测的凑近她:“你猜?”“抱歉!我对不明物种不感兴趣。”他邪魅一笑,“随时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