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500000015

第15章 反映成舍我办报思想的重要文献(1)

——对成舍我1932年4月在北平燕京大学新闻周的演讲稿

《中国报纸的将来》的解读众所周知,成舍我先生一生中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多篇有关新闻事业的讲话或文章,这些文章中较为著名的有《我们的宣言》、《告别北平报界书》、《就算是我的感想》、《报纸救国》、《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立报〉发刊辞》、《本报二周年纪念特刋弁言》、《如何办好一张报纸?》、《在北平新专首届开学典礼上的致词》、《世界新闻事业的发达与中国报纸的前途》等等,林林总总,相当丰富。

但细细阅览这些文献,发现它们要么是一些成氏为其新创报纸所作的发刊辞,限于篇幅与特定的读者对象,无法详细展开论述;要么是成氏在一些特定场合的简短发言,总有言未尽意之感。相形之下,这篇《中国报纸的将来》就不同了,因为这是一篇篇幅长达近两万言、较为全面地反映成舍我20世纪30年代新闻思想与理念的重要文献。

我们之所以断言成氏这篇文献非常重要,是因为此篇演讲稿为成舍我先生1932年4月应燕京大学新闻系诚邀,在该系组织的“新闻周学术演讲活动”中专门为该系新闻专业的学生而精心准备的。在作这次演讲前,成先生有着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做了很好的准备,演讲后又对该篇讲稿进行了细致的文辞校对及内容补充,其篇幅也扩充到长达17000余字。所以说成氏的这篇文献在分量和内容上与其他应景式的短篇讲话或文章有很大不同。

从成舍我自身发展历程来考量,1932年时的成舍我无论是新闻办报实践、新闻从业地位、个人学养能力和1930年环球新闻考察后的眼界,都已达到了一个高峰期。这篇成氏燕大新闻周演讲稿最典型化地呈现了当时成舍我报业思想之精华与理念,可以说是成舍我先生在大陆期间(1949年之前)关于新闻事业的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所以说,在成氏的诸多论述中国新闻事业的文章中,这篇《中国报纸的将来》演讲稿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中国报纸的将来》是成舍我1932年4月29日在北平燕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新闻周的一次公开演讲的讲演稿。后经校对增补,从1932年5月6日起,连续七天在成氏的《世界日报》的教育副刊上刊载(5月6日至12日)。从该篇讲演稿结尾“讲者附志”介绍文字来看,这是成舍我因燕京大学新闻系“黄主任托管翼贤先生来问我,预备讲些什么”而准备的一个题目燕大新闻系黄主任是指黄宪昭先生,时任燕大新闻系主任。管翼贤为当时北平《实报》的发行人,北平报界的大佬级人物,抗战爆发后投身日寇,成为著名的文化汉奸。成氏谦虚地说,因为考虑到燕京大学的“此次新闻周,贵校延请了许多报界先进,来此讲演”。“我呢,学无专长,就报一样大杂烩吧,‘大而无当’,‘杂而不精’,我这个‘中国报纸的将来’,或许正合了那两句古话”。虽然“因为讲演时间,只一小时,所以有许多地方,在当时不能说得太详细。承荣于两先生纪录以后(引者注:荣于两先生指此次演讲记录者:荣涛、于振纲),由我亲自校阅,并将原来简略的处所,加以补充。整理完成,全稿已近两万言”。这篇经过成舍我先生亲自校对补充勘正的演讲稿是成舍我一生中论述中国新闻事业篇幅最长的一份文献,在研究成氏新闻思想上之重要性与丰富性自不待言。下面我们分别对成氏这篇重要新闻学演讲稿中的相关内容做一个详细的解读。

《中国报纸的将来》全文虽长,但成舍我主要集中论述了他认为重要的三个问题,这也代表了当时他从这三个前沿趋势上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前景的看法与思考,下面分别加以介绍评述。

在文章的开首,成舍我首先对中国报纸的“将来”这一概念做了一个“界说”,“就是我所指的将来,从现在看起,大约最多不过三五十年”,“我所说的中国报纸的将来,在最近三五十年内,一定有实现的可能”。

然后,成舍我先生以自己和他所熟悉的北平、上海报业为例,重点谈论了一个世人皆知的事实:这就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中外新闻界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成舍我在演讲中宣称:“十九世纪,简直可以说是蒸汽与电的世纪。现在的世纪,飞机、无线电,又将改变人类一切的生活,那么,二十世纪,我们也就简直可叫他做飞机与无线电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报纸受飞机和无线电的影响,当然还是最大。全世界的报纸如此,中国报纸,当然也不能除外。”

在进行了必要的重要概念界定和时代背景分析之后,成舍我先生提出了本篇演讲的三个重要问题。他问道:“今后三五十年内中国的报纸,将怎样演进呢?固然,一部分有中国特殊的背景,实际上,大部分,与世界报纸的将来,自然不会有相反的倾向。依我的见解,中国报纸的将来,受了新时代的影响,他的变化一定有三个重大问题发生:第一,怎样去控制一个报馆?报馆的主笔,将为谁有?报纸的商业化,是否尚有存在可能?第二,如何去确定一个报馆的言论方针?及如何去采集国内外一切重要的新闻?第三,如何可以使一个报纸,用最速的方法,在最短期间,分配于全国读众。换句话说,就是最近三五十年内,中国报纸的组织、编辑采访、发行,都将有极大的革命。”

对于第一个问题——“怎样去控制一个报馆?报馆的主笔,将为谁有?报纸的商业化,是否尚有存在可能?”成舍我的解释非常重要,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诠释深刻地反映了成氏独特的新闻报业思想之特质。

成舍我首先严肃地提出了探讨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先讲第一个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他的特质,就是中国将来的报纸,还是照着欧美‘报纸商业化’旧的途径,紧紧跟着一步一步的走去?还是在旧的途径以外,另开生路?假若我们对这个根本问题,不能认识清楚,则无论中国报纸,将来能发达到怎样地步,对于未来的世界的人类福利,也不会发生丝毫关系的。”

成舍我提到了办报的一个发展趋势,“从前那班文人,想以个人力量去办报的,近百年来,在欧美几乎是绝对不可能。中国现在,虽还有些文人,用极少资本,凭个人文章和资望,去自行创办报纸,然而这种报纸的成功希望,是一天会比一天减少”。“这就因为现代的报纸,既然纯粹商业化……就不能不需要最多的资本。一个赤手空拳的文人,如何能同那班坐拥巨金的资本家竞争,没有法子,只好拱手让人。所以在现今资本制度,和‘报纸商业化’的口号下,‘报’只是资本家的专利品,别人是无从染指的!”

这种报纸成为资本家的专利品之后果会如何呢?成氏一针见血地指出:“假使左右全国的舆论机关,都操纵在少数贪狠自私的资产阶级手中,此中危险,如何重大,当然不言可喻。欧美的新闻大王,他们只知道自己如何投机发财,对于社会公众的福利,几乎是毫未想到,照这样继续推演,直到现在,‘新闻商业化’所以就成了世界上各种最严重问题之一。”

那么,怎样避免这种新闻商业化的危机呢?成舍我在演讲中告诉听众,西方的“‘新闻大王’的产生,和现今所谓‘报纸商业化’这都是整个的经济制度问题,整个的经济制度不变更,‘新闻大王’,和所谓‘商业化’的弊害,是无法矫正的”。但是,虽然“报纸不能不需要资本,由各种观点看来,也不能不相当的商业化,不过,产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现在已根本动摇。科学更进步,机器更发达,而一切社会制度,却不能不有新的改变。则此后的报馆组织纵然需要资本,纵然要商业化,也一定和现在的‘资本’与‘商业化’不同”。

成舍我在演讲中给听众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说自己曾在世界新闻教育之翘楚美国密苏里大学,当面向新闻教育界名声卓著的该校校长威廉博士“叩询”此方面的意见,威廉博士“经过很深切的考量,答复我说:唯一希望,还在一般读报者知识和道德,能较现在增进,对于报纸的价值,能有明确的认识。那些只知牟利的报纸,不但不能迎合一般社会的心理,反将为一般社会所厌弃。如此,则彼辈伎俩已穷,报纸风格,自可一变云云”。

然而,成舍我对威廉博士所开列的这个“药方”显然不大以为然,他告诉听众:“威廉博士这一番话,在现代制度下,当然是无可如何的唯一希望。然而一般人们的知识和道德,究竟何时,才能达到我们理想上的标准?”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促进中国报纸的发达,一方面又要努力阻止中国报纸,和欧美资本化商业化的报纸,走入同样的运命。我们就不能不从静待读者知识和道德增进的唯一希望以外,来另找一个新的希望”。

那么,成氏的“来另找一个新的希望”又是什么呢?在世界潮流中的中国未来报纸走向到底该如何呢?成氏判断:“假使在中国,有革故鼎新的机会,我想,将来报纸的趋势,在组织方面,定不外两种方式。一种是报纸国有,一切报纸,都由国家来经营,或指导,不许任何私人,握有如此伟大的舆论威权。另一种,是虽许可私人经营,但其资本,唯以在报馆任有工作者为限,自社会以至工人,均为主权者,均有分担保管责任分享报馆利益之权,非工作员无坐分红利,换言之,即不劳而获之大资本家,概在摒除之列。”

在这里,成舍我先生提出了改革中国未来报纸遭受“商业化”侵害,防止自私自利的“新闻大王”现象出现的两项措施:报纸国营化和报馆公营化。很明显,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都反映了成舍我先生的一个报业核心理念,这就是反对将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质的报纸这一“伟大的舆论威权”机关交由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报业资本家来掌管。当然,相形之下成先生对报馆公营化这一措施似乎更为赞许。

必须指出的是,如此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在1932年就在中国提出了反对新闻事业私人资本垄断化主张的成舍我先生,无疑走在了中国乃至于世界新闻界的前端。

众所周知,在新闻事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在著名的哈钦斯委员会(成立于1942年)最后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1947年3月27日正式发表之后,才第一次在社会上集中反映了新闻事业的资本垄断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新闻事业新的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但是,这个旨在有限遏制巨大的资本垄断美国新闻事业,妨碍广大受众真正享有新闻自由的理论,迄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直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巴格迪坎教授所写的《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书还在严厉地批判美国新闻事业垄断私有化的后果,但却依然提不出有效的改进方法。而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一位资深的、富有理想的、具有全球发展眼光的、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之未来抱有信心的报业家却已经提出了新闻事业过度资本化的弊端和改革途径,这是很了不起的,是很值得我们中国新闻人骄傲的。

对于如何反对报纸完全资本家化,成舍我期望通过根本性的产权制度改革来达成这一目的。所以,他判断报纸国有化和报馆公营化将是未来中国报纸进行产权改革的两个基本模式。他特别中意第二种报纸单位员工产权化模式,认为这是一种在资本商业化基础上对资本家私有垄断报馆的有效改革途径。“因为这种办法,虽然不能容许新闻大王的存在,然尚可容许私人报纸的经营。”

但是,仍然属于“私人化”的报馆会不会又成为报馆单位员工们这种小团体的一个获利的私有机器呢?报馆的这一帮人会不会公器私用呢?会不会用报馆威力巨大的言论与报道来达成自己小团体的目的?

对此,成舍我先生开出了第二个“药方”:除了报馆的产权员工化以外,“关于报馆主张及言论,应另有一监督机关,所有报馆对政治,社会的批评,概应受此机关指导。总编辑之进退,亦应由此机关决定。此机关之人选,应由社会民众团体推选。而每一报之读者,亦得有权推代表参加每一报馆之此种机关。如此,则个人操纵舆论,或违背公众福利的弊害,自可铲除。”显然,此项成立社会广泛代表性的监督机关对报馆言论与报道进行管理与指导的措施,明显是借鉴了英国公营化媒介的典型代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模式。

同类推荐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跳出教育看教育

    跳出教育看教育

    可以说,一档财经对话节目《冬吴相对论》激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发现,这虽是一个经济节目,却涉及大量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新信息,两位主持人新颖的见解吸引着作者“追”下去,从而产生了与教育相关的听后感、读后感。这是一种“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思维方式,适合教师、家长,以及中学以上学生阅读。
  •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在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简报《中国语情月报》基础上,精选较重要的语情信息,进行加工和分类编纂,从语言使用动态、语言资源保护、语言科技和语言服务、中国语言文化传播、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术动态等视角集中反映2015年中国语情的基本状况,以期为学术研究提供历史资料,为政府制定相关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社会治理方略提供参考。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热门推荐
  • 反穿之驯鹰公主

    反穿之驯鹰公主

    奸臣篡位,王朝覆灭。她是一国公主,殉国前宰了狗贼,也不辜负一身功夫。却未曾想,魂未泯灭,竟占据异世女子的躯壳。也罢,就让人生换个活法!他是京城闻名的孟家二爷,狂妄也冷静,俊美如滔,心却是冷的。因一人情,与她相遇,情丝渐蔓延,鹰一样的男人,独独对她俯首称臣。“你本是了无牵挂的天上鹰,却被一个情字绊住了脚,值得?”男人望着远处笑容烂漫的女孩,“那是我的一切啊,如何不值。”
  • 最后的尾音

    最后的尾音

    在渭河草原的西北部,存在一颗耀眼的东部明珠,成才和丽丽不是在同一个村子,但两人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丽丽和李军又有婚约在身,而且是两人心甘情愿的,但在新婚前夜,两人又秘密相见就为何事?是情人间的告别吗?还是另有它事?李军面对这些有会怎样看待他们的婚姻?
  • 天才王女:皇夫婚夜不欢愉

    天才王女:皇夫婚夜不欢愉

    当年青梅竹马,他们曾两小无猜,双双被家族遗弃流放边城生死契阔,八年相约。再见时,他们已不见少年时的模样。她是无冕女王,他是黑白两道的至尊当天真与无邪哔了狗后,一个腹黑没人性,一个扮猪吃老虎明枪暗箭,环中环,计中计。强强对决,鹿死谁手?朕的王女好强悍,斗破龙榻不欢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快穿白狐:位面维护者

    快穿白狐:位面维护者

    时渺是一只九尾白狐,因末法时代的到来而,主动归附天道,幸得以存活。不过她也成了末法时代唯一的幸存者。时渺跟天道做了协议,她帮天道稳定位面法则,不让位面崩溃,天道给予她各种积分和功德。时渺便成了:位面维护者。时渺平生三大爱好:美食,美人以及虐渣“正所谓颜值即正义也,就算你说我颜狗,我也认了,我是颜狗我骄傲”时渺一路,吃尽各国美食,看尽各路美人,顺带将老爱找死的妖艳贱货收拾了。本文虐渣为主,言情为辅,谨慎食用,勿喷
  • 重生红妆之凤归朝

    重生红妆之凤归朝

    她身为楚红妆时是一代战神,却被最爱之人所害,最终惨死的无声无息……许是老天爷都觉得她死的憋屈,竟让她得以重生。这一世,她挟恨重来,势将欺她夺她性命之人狠狠宰杀!谁知,半路却出了一个他……南宫傲天一袭黑衣斜躺于榻,妖孽般勾人犯罪的俊脸,一脸小媳妇样的看着红妆委屈道:“小红,我饿了。”红妆一袭红衣坐于榻边,听言眉心跳了跳咬牙切齿道:“我不会做吃食。”南宫傲天听言马上一副伤心欲绝模样:“小红原来你一点也不在乎我啊,你果然是嫌弃我了……”红妆此时终于忍不住捂面仰天长叹:老天爷,我可以休夫吗?
  • 夫人威武

    夫人威武

    千里之外的燕州,荒凉之地,身为礼部侍郎千金的顾秋澜在这里耀武扬威,霸道凶悍。京城里,国公府的小少爷秦慕川得知父母为他订了一门婚事。在听说对方是礼部侍郎的千金后,秦慕川顿时没了兴致——名门闺秀是这世上最没意思的女人,呆板又无趣。于是,当顾秋澜被燕州人民欢送回京与秦公子完婚的当晚,秦公子——溜了!
  • 我不是大仙尊啊

    我不是大仙尊啊

    穿越到玄幻世界里的杜明觉得自己的人生很黑暗……“爸,我饿……我要,好多好多灵石!”一条自称是龙的小黄蛇缠着杜明。“主人,我饿,我们去杀人放火吧……”一把邪剑的剑灵缠上了杜明……“杜明大人,那仙山的掌门竟然敢对您不敬,咱下一个目标,就是攻陷那座仙山,您看,那远方,就是您的江山!”一个抖M的仆从跪在杜明面前,他目光狂热,狠狠地舔了舔嘴唇。“仙尊,您……您,请您再指点指点一下我们吧……我们愿意听您差遣,为您做牛做马……只求,指点一二……”一帮修真老怪物跪在杜明面前,虔诚无比,热泪盈眶…………杜明看着这些人,然后然后倒抽一口凉气!我特么的就是装了一个逼而已,就装成这样了?
  • 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宋琳诗选》这是第三代诗人群城市诗派代表诗人宋琳的一部自选集。在此我们可以重温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他徘徊在大众和神学之间的绝望与希望,以及他所有的脆弱、细腻和敏感。
  • 娇师为后

    娇师为后

    据言,老太婆仗着两国联姻霸占皇后之位,打压后宫;据言,这老太婆常年泡在药罐子里,面黄肌瘦脾气暴躁;据言,这老太婆如狼似虎,皇上每去都能丢了半条命;可皇上偏偏专宠她一人。“皇上?,皇后打伤了莲贵人”“把莲贵人关起来”“皇上,大臣们要你废后”“让他们回家种田”“皇上,皇后说要去找别的男人……诶诶,皇上你去哪里?”钟离誉,“师父,听说你又惦念着‘小师弟’了?!”魏子蘅恼,“混账东西,从我身上滚下去!!”世人只知他宠她入骨、爱她至深,却不知他折磨她、囚禁她,情愿两厢折磨,也不愿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