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500000005

第5章 成舍我“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研究(4)

6.不依附于任何政党机关的独立办报方针

报纸的独立方针历来是大众化报纸的立身之本。因为只有刻意在办报立场上保持客观中立,保持自己的立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不同阶层的读者。所以,办报采取独立方针,尽量在办报过程中避免党派偏见,这是成舍我大众化报纸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成舍我的“《世界日报》在发刊辞里首先标榜把不党不偏、不受津贴、不畏强暴、保持公正立场、替老百姓说话、作民众的喉舌作为办报宗旨”。显然,为了达成成舍我坚持的读者大众化服务目标,办报精英化的社会理想以及文人论政议政的报刊方式,成舍我就必须采取他的西方同行们所采取的相同立场,这就是实施不依附于任何政党团体的独立办报方针。

“1925年《世界日报》初创,他在发刊词中提出——不党不偏,不受津贴(实际上接受了北洋政府六机关的津贴),言论公正,不畏强暴,替老百姓说话,作民众喉舌。同时提出‘以国民意见为意见’,‘以超党派立场争取全民福利’等。对政党,他一贯持超脱和无所偏倚的态度。他和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都有很深的交情,但没有参加过共产党。他和李石曾等许多国民党大佬有私交,但对国民党始终保持超脱的态度,经常对国民党的内外政策提出尖锐的批评。抗战爆发,他发表文章呼吁‘国民党应结束党治,还政于民’,‘公开政权,建立国民联合政府’,‘对中共采取较宽容政策’等。抗战期间,他成为国民参政员,一度还是陈诚的驻港代表,但他始终没有加入过国民党。香港沦陷后,国民党《中央日报》和军方的《扫荡报》都想拉他去接办,在这个问题上他考虑得很审慎,也确实有保留,不愿轻易‘下水’,最后拒绝拉拢和诱惑,始终未进官报乃是事实。‘超党派’是他始终如一的办报立场,三个‘世界’如此,《民生报》如此,1935年他在创办《立报》时‘绝不招本份官股,绝不请一文津贴’,并表示:‘说大家要说的话,决无任何背景,及为金钱势力所左右。’1945年他在重庆办的《世界日报》也是无党无派的私营报纸,这条底线他是守住了。”

“《世界日报》、《世界晚报》在北平复刊,他发表《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长文,自我定位是‘站在国民立场,无党无派的超然报纸’,认为只有‘真正超然’、‘代表最大多数人民说话的报纸,能充分发挥舆论权威’,‘我们认为超然的可贵,就因他能正视事实,自由思想,自由判断,而无任何党派私怨,加以障害。’在最后的几年中,《世界日报》坚守了这样的立场。”

“北平《世界日报》在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冬从日本人手里收回后复刊。办公楼内高挂着一幅‘人民喉舌’四个大字的条幅,宗旨明确,该报是人民的代言人。”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天津的《大公报》在自己的报馆内镌刻“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字办报方针,美国纽约时报大楼内的八字箴言“不偏不倚、不党不私”,和普利策所宣称的《圣路易斯邮讯报》新闻哲学:“《邮讯报》不为党派服务,而为人民服务;不是共和党人的喉舌而是真理的喉舌;不追随任何主张,只遵循自己的结论;不支持行政当局而是批评它;反对一切骗局,不管发生于何处、也不管它是何种性质;提倡道德原则和思想,不提倡偏见和党派性。”

就是在到了台湾岛之后,1988年,成舍我先生以91岁的高龄再次出山,创办台湾《立报》,他的独立办报、民间监督、为民说话的办报理念仍然一直保存。他在台湾《立报》的发刊辞《何以要创办台湾〈立报〉?》一文中这样铿锵有力地写道:“台湾《立报》,今日创刊,我虽不敢确保这张报必将办得光辉灿烂,十分精彩,但我定可确保,这张报一定能发挥正义抵抗暴力,为老百姓说话,不但不会依附任何党派,并将永远不致如英美等国家报纸,尽管不是党派的政治工具,但却是资本家的发财工具……英美报纸往往为投资者或大幅广告登户所操纵,相信台湾《立报》永远不会发生此弊害。”

“台湾《立报》将百分之百为抢救国家生存,维护人民福利,为人民说话,永远不受任何党派及资本家操纵。”

7.追求媒体舆论监督社会的强烈信念

“《立报》为确实做到‘为老百姓说话’及‘读者有其报’两最高原则,兹特订定:一、首创设立‘言论督导委员会’,由订阅本报者,选出公正之专家学者及各业领袖若干人为委员,定期或临时开会,督导本报,实施上述两基本立场,如有违反,严予纠正。总编辑及主笔之任免,均须报经‘督导会’同意。二、本报特辟‘人民论坛’,欢迎读者投书,凡有关国家生存人民福利之言论,无不刊载,实施为人民说话,且‘人民论坛’与本报社论同刊一版,以示尊重”认真负责的专业主义精神。

怎样办好一张报纸呢?成舍我先生认为办好一张报纸,最重要的有三条:优秀的编辑,“版面决定一切”,“要把报业看作指挥一支作战军队”。成舍我的这些说法,反映了他注重现代报纸的总编辑、报纸内容和严谨专业的办报作风。

成舍我认为“一个报纸办好的顺序,是由编辑到发行,由发行到广告,不先搞好内容,即妄想销路大、广告多,那就完全因果颠倒,必将劳而无功”。

“此外,我认为办报还应有三种看法,第一,要把办报看作开机器,马达固然重要,小螺丝钉也不能忽视。……第二,要把办报看作指挥一支作战的军队。新闻工作,虽被称为自由职业,但为增加工作的效率,一报馆的组织和纪律,却绝对不能松懈。指定的发稿时间,一定不许迟误;指定的采访任务,一定需要达成。印刷部延时出版,一定要追究责任;校对房错字连篇,一定要依章处罚。尤其重要的,即对于参加这支报馆军的每一份子,必须随时随地充分鼓舞他们的战斗精神。一个标题不如人,编辑先生应该感到羞愧;一条新闻不如人,外勤先生应该吃不下饭。人人要争取胜利,但这胜利的有效期限,永远只是一天。……(第三)粒米寸布,不许浪费。……将办报看作开机器,看作上前线,看作管家务。”从成舍我一生的办报实践来看,这些要求他自己都基本上做到了。

在成舍我“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中,市场化营运“一元”的具体体现也十分突出,甚好辨识。

中国的“文人办报”固然以报业为救国之手段,但个人的“小打小闹”、松散的同仁组合、传统的经营方式、弱小的经济实力,既无法抵御商业化经营的报刊企业之扩张,也无法与具备强大政治、经济后援的政党报刊进行有效竞争,还常常因为经费短缺而遭受兼并,被人收买,所以在民国时期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环境了。在这种状况下,旧式文人的办报模式开始了“与时俱进”的补充与修正,这种修补的主要手段就是报馆的企业化现代经营,成舍我先生在这方面有很大建树。

成舍我以报纸为其矢志不移的报国志业,倾尽全部心血终身从事新闻事业,这种以报业为手段而无私报国的理想情怀当然非常值得后人仰慕追随。然而,成舍我绝非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幻想式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新闻报国的伟大理想是通过扎扎实实的、科学可靠的报业市场运营环节来现实地达成的。在报业的市场经营一环中脚踏实地、稳健开拓,是成氏“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成氏报业的成功经营也奠定了他实现其理想化新闻报国目标的现实基础。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成舍我是以一个成功的报业企业家而知名的。他曾被人称为中国报业托拉斯的第一人——因为在上世纪的20年代,成舍我就创办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世界”为报名的三个连锁性质报纸——《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而且还开办了为自己“世界报系”各报服务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他在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创办了第一份民营小型报纸《民生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他在上海创办的小型报纸《立报》,更是发行量大、影响力广、专业水准高的一份著名报纸,发行量曾经最高达到20余万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虽然新闻史上对成舍我的办报理念与影响评价有异、褒贬不一,但在涉及成舍我办报的具体经营与管理方面,可以说大家一致认为他的办报活动是相当成功的。

透过成舍我的系列办报活动(主要在1949年大陆期间,离开大陆后成氏曾在香港和台湾办过《立报》,但时间短暂,影响较小),我们可以看出,在成舍我的“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中,市场营运化“一元”价值指向是非常鲜明与清晰的,也是十分成功的。

不过,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一点是:成氏办报活动中的市场营运价值取向绝非一般欧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竞争意义上的营运化指向,因为这种西式的市场竞争价值取向的终极目标乃是最大限度地撷取高额市场剩余价值,将报馆当作一个纯粹的企业来进行滚动盈利。而成舍我的市场化价值取向之最终目的,乃是为其“文人办报”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我们总结了一下,成氏报纸市场化价值取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读者大众化

在成舍我的办报理念中,报纸大众化一直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个理念。在他发表的众多相关新闻文献中(许多都是创办新报纸时的发刊辞),“报纸大众化”都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为了让中国的读者能够轻松地接触到报纸,就要面向广大的读者来办报,为了实现成氏的办报目标,就必须对报纸的价格、办报的内容和发行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完善,这个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就是西方成熟的现代化报馆企业管理体系。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读者大众化”这一目标的。成舍我曾经感慨到:“在欧美,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见工人,老妈子,手拿着报纸,一面走,一面看。一个工人的家庭,当他太太上街买菜回来时,她的篮子里,除却面包,小菜外,一定还附带着一份当天出版的报。中国,则不仅工人,没有看报的福气,即所谓知识阶级的小学教员,如果要看一份报,也那样很费气力。大多数的平民,和一部份贫乏的知识阶级,都不看报,然则报是给什么人看的?我们办报,还有什么意义?”他痛感于“中国的报,大部份,一向只是给军阀,官僚,资产阶级,做起居注,做玩具,因为他的销路,只限于这种极少数人。”所以,成舍我立志要实施报纸的读者大众化之现代报业理念。

我们知道,从新闻报道方面来看,“报纸大众化的重要一点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大众化’。成舍我的办报经验是以最快的速度刊登新闻,以通俗的文字、风格鲜明的议论撰写文章,在新闻报导面方面,则以读者大众喜欢的新闻为主。《世界晚报》创刊初期,主要有政治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副刊等,而教育新闻则是其主要特色”。

言论写作是否能够反映读者大众的呼声与要求?这也是读者大众化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重视新闻评论的角度来看,成舍我的报纸大众化并不仅仅是将报纸办成一种通俗性的‘小报’,而是努力将报纸办成为大众所能接受的唤起大众思想情感的报纸。因此,这需要报纸的可读性并能为大众所阅读的同时,使报纸发挥其舆论导向的作用,这就是报纸要达到‘立己’、‘立人’和‘立国’的目的。《立报》创刊时所打出的大众化的旗号,并不仅是报纸的小型化和通俗化,而且也是通过评论而起到的‘唤起民众’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国民‘觉到读报和吃饭一样的需要,看戏一样的有趣,然后国家的观念,才能打入最大多数国民的心中,国家的根基才能树立坚固,立报所以揭举大众化的旗帜,其意义在此,其自认为最重大的使命,也在此’(《立报发刊要旨》)。说大众想说的话,议大众所议的事,这是报纸面向大众的根本。”

同类推荐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媒介批评学

    媒介批评学

    本书为媒介批评学专著。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立场和标准对媒介及其活动进行理论鉴别与价值判断的活动,媒介批评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精神和观念生产,属于社会舆论的范畴。媒介批评要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本书重点探讨“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全书共21章,包括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载体、文体,媒介批评的历史与发展,意识形态批评,流行文化批评,媒介的美学批评等内容。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热门推荐
  •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是作者一批散文和短篇纪实文学的集锦。押题篇《陨石之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身军人之家的普通战士,但他却在未来战争的浩渺星空中流连忘返,包括在高烧状态的梦中……一篇篇探索未来战争的论文让专家们不能不刮目相看。他是我军新一代军人精神结构与境界的活标本之一。
  • 超级独生女

    超级独生女

    以独生子女夫妇照顾独生女作为故事主线,反映特殊时代特别人群的生活
  • 做人要有手段

    做人要有手段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了做人的方法技巧及智慧,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培训,揭示出做人的奥秘。指导读者怎样避免掉入人生陷阱,怎样少走弯路,怎样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里站稳脚跟、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地走好人生的道路。
  • 九歌异闻录

    九歌异闻录

    现世车祸,九歌误以为自己死了,本想到地府报到,却被黑色漩涡卷入一个古代世界。这是一个仙、神、妖、魔、鬼、人并存的时空。在现世,九歌只是一个略有本事的神棍,到了这一世,各种光环加身,斩妖除魔成了她的强项。偶尔她会梦回前世,偶尔她会想起现世,偶尔她又会眷恋这一世。直到三世的碎片拼完,才知道,原来有个男人陪她走了三生三世。
  • 快穿之专治各种不服

    快穿之专治各种不服

    喜欢就看,不喜欢就点叉。别难为自己,也难为作者,谢谢!连音的任务从来都是护住那些不服气的任务目标,没限手段方式,也不讲应不应该。从以和为贵、五美四讲三热爱的进步青年到“社会我连姐、人美路子野”,好像也不是一条太长的路嘛。部分故事线会与《来自快穿的你》交叠。男主未定,候选人很多。最后的选择?看心情吧。作者有群:123018364(敲门请写书名)
  • 疼上太子妃

    疼上太子妃

    传言,腹黑太子迷上刁钻少女,将之疼在心里,捧在手上,让她享尽天下人艳羡的目光…她遮了倾国之貌,藏了盖世才华,扮个平凡灰姑娘,自在又逍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冷酷太子,为何一眼就相中了她?是他口味独特,还是他发现了什么?片段一:“皇兄,管管你女人,她居然将我绑在胭脂铺前招揽生意!”某王爷气急败坏地道。“原来你还有这价值?”某太子颇感欣慰。“皇兄!”“回去加紧练功,下次别被她捉住不就行了?”这也算解决之道?某王爷听了只想吐血。片段二:“殿下,太子妃夜闯金库,试图破坏机关!”侍卫脸色凝重。“传令下去,金库机关全数关闭。”“殿下,金库里存的可都是您最要紧的东西呐!”某侍卫以为自己听岔了。“不然,让她熬夜去拆机关,明早顶着两只黑眼圈出来?”某太子危险地眯起了一双鹰目。“属下明白了。”好吧,没有人敢让尊贵的太子妃熬夜。片段三:“青儿,听说你在偷学我的独门武功?”某太子慵懒地问道。“是又怎样?你来兴师问罪的?”某女一脸坦然。“不,我是来言传身教的。”某太子一脸坏笑,邪恶地张开了双臂。“喂!教就教,别乱来…”
  • 补天录

    补天录

    天地运度,亦有否终;日月五星,亦有亏盈;至圣神人,亦有休否。劫运来临,纵然是有缘之人执符应命,亦不得幸免。故有离皇盘丁意识在不知所以之间,一点意识误入诡境,得一道诀《三反五反五星降世》及诸多莫名知识。随后,隐于深宫,援引法家。或明或暗,操纵天机,行为所欲为之事,已然无道,混淆乾坤。道门得谶语诛除,佛门世尊教主业已降下忿怒火;景教亦得叶肃天启神临......只是,补天之道,于我聂虚又将何如?
  • 烛火染蝶苏医仙

    烛火染蝶苏医仙

    “主子,小姐又跑了!”“姓牧的!你觉得你的人拦得住本小姐么!”“小蝶他们拦不住还有我啊。”一世毒人无数却败在了一个杀手手里,这让她怎么面对师父。他的仇得报,而得罪了她的人下场又好到过哪里去。
  • 所有人都在撒谎

    所有人都在撒谎

    我闯入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我发现这个城市有点不对头。大家好像都认识我,都在回避我。我经常看到人在角落或者暗处对我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所有人都面容模糊,表情暧昧,心怀隔阂,不对我说真话……警察,医生、商人,当权者,无赖……连楼房那黑洞洞的窗户都变成了一只只眼睛,有眼无珠,把我窥视。更恐怖的是……恐怖就是这么简单——人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去,生死轮回之中,参透的都成了佛,他们回向的时候,早已告诉过我们所有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明白。所以还是恐怖。
  • 有一种做人智慧叫低调

    有一种做人智慧叫低调

    “低调”并非我们人生永恒不变的旋律。低调是厚积,高调是勃发。处处谦虚、谨慎,努力夹起尾巴做人,有时也会给自己贴上“庸人”的标签,让你失去很多获得更高成就的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多能人的社会,机会转瞬即逝,你要适时亮相、“高调”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能将自己推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