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800000012

第12章 舆论学视野下的社会问题(4)

二、前传媒时代——隐性的舆论控制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舆论首先是由社会公众自发形成,这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由社会成员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或“隐性控制”,其优点在于控制成本较低,社会成员认同度高;局限性在于控制范围较小,控制方式简单,易受偶然性影响,控制预见性差。

这种隐性控制的实现是以政治社会化,或者说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实现的,其途径可以是家庭、学校、宗教机构、朋辈群体、大众传媒。虽然不同社会体制下,控制功能的表现与实现有所不同。但无论是我国的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美国的民主社会,都可见隐性的舆论控制身影,只不过,前者是建立在道德教化基础上的等级秩序,后者是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平等秩序。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化

虽然我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主要依靠中央集权和人治来实现专制统治,但当权者通过形形色色的宗法和思想统驭子民,则显示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还是给予舆论导向以相当的重视。只不过,其进行舆论调控是一种隐性的控制,即以道德教化为主,当然,在此之上,道德的教化又衍生出各种具体的操作形式。

首先是一套道德学说——儒学。汉以后,儒家学说被推上了官方正宗学术的宝座,即“汉承秦制”和“汉承秦法”。孔学讲的是,“严等差,贵秩序,与人民言服从,与君主言仁政,以宗法为维系社会之手段,而达巩固君权之目的,此对当时现实社会,最为合拍;帝王驭民之策,殆莫善于此,狡猾者遂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可以说,孔子终其一生未能实践的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民本”政治理想,被汉武帝提取了专制统治所需的思想内容,诸如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和纲常教义,自此,封建王朝真正意义上开启了正统的轨道。

其次是一套政治哲学理论的支持。根据儒家的政治哲学来说,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天子的宝座由圣人传给圣人,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在于“以天论德”,具体来说,作为统治者应当有德,德的终极归宿是“天”,那么圣人为王,有两种治道,即“王道”和“霸道”,霸道即霸主的治道,其方略无非是暴力的强迫;而王道即圣王的治道,其方略是通过道德的教示。简言之,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而儒家的政治哲学在政治统治上推崇的正是行王道,以德服人。之所以如此,有朝代的兴衰更替的政治实践的警示,社会安定,当以安抚人心为要义。

再次是一套道德教化体系。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有“天高皇帝远”之说,此言实际上反映的是国土之大,使得天朝皇子缺乏对其子民的实际控制,并且,中国传统社会本义就是一个农业社会,那么,如何使居于庙堂之上的儒家道德学说贯彻到广大乡里?又如何实现儒家政治哲学所谓的“王道”呢?

中国古代有一种榜文,随时将最高指示以告示的形式向各地公布,起到宣讲教民的作用。宣读榜文通常由地方官员或识字的读书人担任。据说,发布这类教民榜文最多的,要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批阅各部门的呈文时,常常要发一通议论,然后形成榜文发往全国各地。之后,发布榜文教示民众成了一种传统,每月初一,文书房要向皇帝请示一道圣谕,传达到知县,再由他们向事先集合在某处的民众宣读,务必及时传达贯彻。那时颁发的榜文无非是“各务农业,不要游荡赌博”,“互相察觉,不许窝藏贼盗”之类的。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形成了“上谕十六条”,雍正皇帝又对“十六条”做了具体解释,衍释为洋洋万言《圣谕广训》,然后要求各地官府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宣讲“十六条”。宣讲活动从县城扩展到乡下,成为全国人民定期的“政治学习”。由此可见,我国古代虽然尚未有大众传媒作为载体,但也发展了一套安邦定国、道德教化体系。

另外,传统乡村士绅的城乡流动有效地传递和维持了乡间的道德规约。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人人懂得“学而优则仕”,农耕之家的孩子争相苦读以跻身权力阶层为荣,当以庙堂之上的大夫之身完成一次次政治使命之后,他们大多会“荣归故里”或“告老还乡”,成为乡村士绅,正是因为“秉持儒家文化信念的精英——士绅——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他们不仅在城与乡之间完成个人的生命轮回,而且把在城里游历所塑造的主流的道德动向带回乡里,他们把这些知识与道德以“乡规民约”的方式适用于乡里,不仅使千里之外的天子高枕无忧,而且“提振乡村的人文道德”,事实上,也以道德教化的隐性舆论控制方式实现了事实上的社会自治。

(二)美国的宗教教化作用

美国人的民主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平等自由的过程。美国的民主制度保持着持续的稳定性,与美国人所追求的民主价值是分不开的,这个价值的核心是自由权利。自欧洲清教徒为摆脱欧洲的宗教迫害来到北美,由于他们大体都出身共同的社会阶层,也就是当时的中产阶层,同时在追求自我精神家园和生命乐土等方面有着共同的诉求,所以,自美国立国之初,政治和宗教就协调一致,而且以后从未中断这种关系。

1.宗教与政治的协调

一方面,基督教与民主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圣经》中的四种思想与民主有关。比如,关于精神自由的教义:“每个人都从上帝那里得到一个不死的灵魂,并且是上帝时时刻刻所眷念的”;关于人格平等的思想:在上帝眼中,一切众生的灵魂都是有同样价值的,“在基督的心中,没有野蛮人,也没有文明人,没有被束缚的人,也没有自由的人”;在创造基督社会的观念方面:“一切上帝的众生都有相互亲爱的义务,并且应该团结成一个团体”;同时,教人要心灵纯洁,和上帝相通:“灵魂内部生活只和上帝相通,是有无上价值的”。

由于美国的宗教与民主的这种关联,事实上,统御人们灵魂的只有一种思想。因为不仅所有的神职人员没有反政治倾向,而且均运用“共同的语言”,他们的见解也“同法律一致”,与此同时,虔诚的教徒也更容易把自己的平等、自由的信仰输入到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实现其作为独立公民的价值。

2.宗教的社会整合作用

美国人信奉宗教,无论是出于习惯,还是出于信仰,抑或无论是基督教的哪一个教派,关键是全体公民信奉宗教,他们“以上帝的名义去宣讲同一道德”。事实上,在美国这样的社会,“所有的教派都处于基督教的大一统中,而且基督教的道德到处都是一样的。”一方面,宗教通过渗透家庭生活,实现社会的秩序整合。基督教重视家庭生活,而美国人不仅从各自的家庭中获得幸福感,更重要的是“从家庭中汲取对秩序的爱好,然后再把这种爱好带到公务中去”。另一方面,就宗教对个人的约束而言,宗教教义就是一个人不可逾越的行为规范。如果说,一个人投身政治,在政治上尚须讨价还价,但“人们的精神在基督教面前从来没有自由活动的余地”,任何可能的果敢和冒进,都要经常在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面前止步。更进一步讲,虽然法律赋予了美国人享用自由的权利,但宗教却阻止他们想入非非,并禁止他们恣意妄为,以防范可能的社会失序。

3.宗教的社会防范作用

虽然宗教与政治相互协调,但并没有导致政治与宗教的相互依附和结盟。也许正是这些具有启蒙思想意识的立国者洞悉了欧洲政治生态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更替的无常现实,即使再费尽心机,任何权力,也无非和人生一样,有巅峰也有低谷,苦乐多变,转瞬即逝。事实上,欧洲政治与宗教结盟,宗教与现世的政治联姻,几乎与无常的政治一样,变得脆弱无力。正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人们对宗教作用的认识也更理性,即“宗教与一个政权结盟,将增加某些人的权力,而失去支配一切人的希望”,而事实上,宗教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它具有“使所有人都能得到安慰的感情”,从而具有俘获人心的可能。宗教作用的发挥,实际上是在削弱了其表面影响的同时却加强了它的实际作用。“在美国,宗教也许不像它早先在某些时期或在某些国家里那样强大,但它的影响力却更为持久。它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发生影响,但这个力量任何人也剥夺不了。”

可以说,无论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的秩序,还是美国平等的秩序,隐性控制的前提,一定要有一个主导的精神皈依,不仅是主流社会所主导,而且也要为人们所皈依。当有了这样一个前提,就会实现道德评判的舆论场,通过“沉默的螺旋”作用发挥而实现隐性控制。

三、传媒时代——显性的舆论控制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舆论更多由社会组织体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媒广为宣传而形成,这种自觉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的自觉把握和导向,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为控制”或“显性”。“与社会自在控制相比,自为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有明确的主体、客体和明确的目的,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

随着社会成员自觉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为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作为自为控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大众传媒的舆论调控功能也将越来越重要。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新闻舆论在社会动员中的非凡作用,使舆论工作成为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法宝,并形成了一套严整的传统新闻舆论控制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的新闻舆论控制模式其弊端不断显现,也就是说,随着社会转型,新闻舆论控制模式也面临着向舆论调控模式的转变。

(一)传统新闻舆论控制模式表征

新闻舆论控制“主要指国家和政党利用法律、行政、物资以及新闻宣传纪律等手段,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流向与流量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与约束”。其表象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的控制政策和有关灾害新闻、负面新闻的控制报道上。

1.新闻内容控制的政策

从1949年之后,针对特定的社会情况和当时的社会可能性,毛泽东曾经提出过六字方针:“新闻、旧闻、不闻”。这实际上是当时新闻管理政策上有关内容管理、内容控制的一项基本管理方针。所谓“新闻”,是指一旦这件事对于中国的老百姓,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利的、是鼓舞人心的,能让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应该作为“新闻”及时地加以报道。所谓“旧闻”,是指有些情况如果发生,人们还无法对其社会后果、社会效应准确地做出价值判断,或该事件本身还处在发展中,如果传播出信息,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骚动,那么,就不要及时地报道,要把它压后处理。等事件相对平息,对其有了正确认识,再加以报道,这就叫“旧闻”。比如1979年11月25日,“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拖航中翻沉,造成72人死亡和3700万元的直接损失。对此事件,新闻界长达半年之久竟视而不见,直到8个月后的1980年7月22日,《工人日报》才做出报道。主要原因是对事件的性质把握不准,要等有关部门对事件做出最后的定性结论。所谓“不闻”,是指党内的某些不适于报道出来的事件一旦披露,对党的政治影响不好,不利于人民群众坚信伟大、光荣、正确的共产党的领导,那么,这样的信息是不能加以报道的,应当把它永远尘封在历史档案馆里。

对于新闻内容的控制政策,我国新闻界老前辈甘惜分教授也如是说,“我们在写新闻报道时,所要考虑的问题,要比这复杂得多。要考虑这个事实是否值得对公众报道,报道出去对国家利益、对人民利益起什么影响,是好的作用多,还是坏的作用多。有些事实关系重大,怎样报道,还须和领导机关商榷。”

2.关于灾害报道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政府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一直将自然灾害的死亡人数列入国家机密范畴,直到2005年才废止。

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这个阶段的灾害报道还有一个特点是:统一口径,一律由新华通讯社独家采访发通稿。原因是:对灾害如实报道不利于党和国家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有损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形象。

同类推荐
  •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于小事,安全问题大于天。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保障,更决定着大到事业、小到每件事情的成败!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对于个人,安全都是第一原则。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事关安全的“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才可能最大程序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决定成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认真实践,所有的工作才能有保障地得以实现。
  • 蓝色战略(全集)

    蓝色战略(全集)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一脉相承。《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所揭示的谶纬对东汉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帝国的日常运作及其意义、东晋南朝文化的特点和来源、十六国北朝的胡族政策、唐初对周边民族文化的整合、中晚唐对南朝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赵宋“祖宗之法”的基本精神、宋代士大夫对为政之道的探索和实践、元明政治的君主集权专制特征、宋明之际传统政治文化嬗变等,已大致显现出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脉络,提出了一些有新意、有价值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础研究有所贡献。
热门推荐
  • 那些年那些兄弟

    那些年那些兄弟

    从情窦初开到对爱彷徨,我们说过多少地老天荒。从年少轻狂到历尽沧桑,我们失去多少爱情友情。【欢迎兄弟们加入书迷群:4099663一起怀念我们的那些年那些兄弟。】
  • 吞灵武尊

    吞灵武尊

    一粒种子坠入凡尘,开启了一位少年的修炼之道,从此高歌勇进,势如破竹。
  • 第一网游:腹黑老公小萌妻

    第一网游:腹黑老公小萌妻

    他是洛翼笙,她是苏暖暖。他是一族之长,她是新手小白。他是富家少爷,她是不靠谱女青年。他是腹黑狐狸一只,她是包裹着木头的火球一枚。当原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块水晶被舆论牵扯在了一起,此后只剩下绵延不绝的爱恨情仇。
  • 圣剑魔法师异界之旅

    圣剑魔法师异界之旅

    资深游戏玩家林洛,因为一次失败的召唤魔法而穿越到异界,并意外的继承了自己游戏角色的属性和技能。在这里,他邂逅了知识渊博的魔法师小姐,善良纯洁的教会圣女,天真无邪的精灵妹子,酷似saber的女王陛下,千年不死的哥特萝莉......然而异世界似乎并不太平,疯狂的异教徒,恐怖的亡灵,代表混乱与无序的恶魔......在这个神明已经消失的时代,看少年如何一步一步创造出属于他的传奇。ps:本书前期四处冒险,中期领主建设,后期对抗强敌
  • 从超神学院开始征服万界

    从超神学院开始征服万界

    新书《我是个莫得感情的刺客》已发布。重生超神学院,天降万界系统,穿梭诸天之中。传承瓦罗兰大陆影子流派禁忌忍术的楚墨,穿着魔兽世界里的影子风衣,手握秦时明月中水寒剑,站在狐妖小红娘的苦情树下,看着妖怪名单中的封夕与苏九儿转世续缘……主世界超神学院,已去世界,纳米核心,魁拔,尸兄,吞噬星空,魔道祖师,龙族,书友群831538541
  •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执着的自己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执着的自己

    假如未来你有一天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你会对那逝去的时光怀着怎样的情感呢?是悔恨还是感恩?时光一去不回头,未来的你,也许功成名就,也许还在为事业打拼,但不管怎样,都是执着努力的结果。执着,会让你更坚定前进的方向,会让你在遭遇挫折时勇往直前。执着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督促你前行,给你上进的勇气,让未来的你,在回首凝望时,可以从内心感谢现在执着的自己。本书以生动的例子叙述了执着不气馁的道理,通过十个章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叙述,旨在给读者以启迪。
  • 噬天青帝

    噬天青帝

    慢慢修仙路,两小无猜行,命运多坎坷,勿忘我初心。浩瀚世界中,人类与诸多种族生物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王轩,人类凡间长大的男孩,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聪明伶俐的女孩上官月,二人共同开始了修仙的道路,一路相随相伴。是上天注定,还是命运使然,二人注定经历各种风雨。正邪两立,人妖殊途,仙魔之争。然而青衫依旧,白发红颜,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儿最终能否走到一起?是正?是邪?是妖?是仙?一生多坎坷,修成逆天行。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特别懂你的阿莫学长全新力作,200万粉丝追博关注的成长故事。书写时,我们写岁月匆匆;歌唱时,我们唱理想三旬。原来,活得像自己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关于成长的困惑,那些没有回报的努力,那些辗转反侧的深夜,碌碌无为时的迷茫,面对离别时的感伤。 他来了!特别懂你的阿莫学长带着22篇关于生活,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故事与感悟,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久等了”。多年后,回想起与他同行的这段时光,也许你会突然领悟,哪怕刹那温暖,也可以点亮漫漫长路。
  • 可惜我还爱着你

    可惜我还爱着你

    苏流年常常想,如果当初他没有将自己带出机场,他们现在会不会不一样?他代表着正义利用她将她的父亲引入了陷阱,家破人亡成为她的下场,恩断义绝成为他们的结果。但如果这就是结局,七年之后,当她再次回到这座城市,落魄如她,为什么总是会和他这个高高在上的相遇?她不过穿着牛仔裤被人带去参加了一场慈善晚宴,中途离场却被不怀好意的人拦住。她笑的妖娆,声音中却透着一股寒意。余光中,他站在不远处冷冷地看着她。她总是说他们很有缘分,却不知一次次缘分背后是他的用心与坚持,他说:“流年,无论什么时候你回头,身后总有我。”然而这一次,却是他亲手在他们划出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他终于永远只能在她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