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900000007

第7章 诞生与发展(5)

(一)宏观视角,纵横捭阖

“国际论坛”的文章论题宏大。世界格局、全球化、国家安全、大国关系、中国崛起、祖国统一等,这些话题“长盛不衰”。“论坛”开设之初,围绕“民族主义”的讨论,就有多篇文章。

《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从实例入手,说明“民族主义往往来自一种民族的生存体验,来自对民族本体文化的认同感,最后凝聚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民族主义是一种充满价值色彩的意识,以至其本身也成为供人认同的价值。”文章指出,“民族主义在世界和中国原本并非一种贬义价值。近年,西方有人开始给中国贴‘民族主义’标签,这很可能是西方的民族利己主义者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者安排的一个观念陷阱。”文章强调,“民族主义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它可以自卫,维护尊严和权利,也可以杀人,去伤天害理。”文章最后提到对民族主义进行价值再判断的几个标准。这篇文章观点鲜明,对于人们认识民族主义的两面性,在现实中趋利避害,塑造良好形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之后,《“民族主义”标签不能乱贴》、《为何不要民族主义》等文章,继续就此话题展开讨论。以此为发端,涉及民族主义的文章不断见诸《环球时报》,200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接连刊载了《不要妖魔化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应有个限度》、《用爱国主义超越民族主义》等。不同的文章,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透过历史,结合现实,在当今国际体系中考察和阐释民族主义,把落脚点放在怎样正确对待民族主义,使之更加符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际论坛”常以对话的形式就某一话题组织国内外官员或专家进行讨论,内容广泛,形式灵活。2000年11月24日,以两个版面发表美国驻华使馆政务参赞、新闻参赞、新闻官与4名中方学者的对话,题目是《中美:分歧与利益之间》。这是中国媒体首次用较大的篇幅,展现双方的政治见解和观点交锋。还邀请日本、俄罗斯等驻华人士参与讨论。2002年7月“国际论坛”推出“对话”专版,不定期地邀请一中一外两名专家对谈,以更广的视角、更多元的甚至更对立的观点,就某个话题进行对话或者交锋。

“国际论坛”议程设置精到,往往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应。2007年关于“软实力”的讨论,即是如此。首先刊发了题为《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的文章,指出“文化实力的增强并不必然增强一国的软实力,文化实力的削弱并不必然削弱一国的软实力”,“政治实力的增长会带动文化实力的发展,但文化实力的发展则不必然带动政治实力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文化实力发展的大国也有走向衰败的”。此文一出,社会议论纷纷,争议之声,不绝于耳。

接着,就有《别把文化实力狭隘化》、《文化实力让中国失分》、《中国软实力不能吃老本》等文章与之商榷,提出“文化实力是国家良性循环的推动力”、“文化决定政体选择”、“文化实力的作用不可替代”、“文化实力也渗透于硬力量中”、“软实力是可以量化的”等观点。最后,首发文章的作者发表《文化资源需要政治运用》一文,对讨论作出了回应和解释,一场热烈的讨论才算尘埃落定。“国际论坛”“怂恿”这样的讨论,让作者在历史发展和跨国比较中各自阐述不同的观点,客观上对选题作了延伸报道,扩大了话题的影响。加上报道形式比较灵活,引发了读者的参与感和阅读兴趣,进而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二)微观视角,以小见大

“国际论坛”的话题,报道的切口有大有小。小到人们比较熟悉的事,或者就在身边发生的事。这些事往往与个人的利益或感受有一定关联,具有贴近性。

2006年,一篇题为《千年相思不敌一枝玫瑰》的文章,从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讲起。谈到“在西方的情人节席卷中国之际,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千年相思的爱不敌一枝轻佻的玫瑰”。文章分析了西方的情人节如何冲击中国的“七夕节”,提出“东西方爱情文化其实可以并行不悖”,“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

《姚明很好,我们也很好》一文的作者是一家国际机构的官员。他在文章中说,某次开会遇到一位不认识的韩国同事,对方开始与他搭讪的话竟然是“姚明好吗?”这句问话引起了作者的思索,“姚明在NBA的比赛里可赢球,也可输球,却能以自信、豁达、幽默和敢怒敢言的性格魅力保持超人气,顺理成章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大使,成为当今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人之一。”作者想到“这位韩国人是姚明的追星族,他当然知道姚明是中国人,而我是他知道的另外一个中国人”。在此基础上,作者回答道:“你问姚明吗?他很好。正因为他很好,所以我自己感觉也很好,谢谢!”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如《谁偷了中国人的微笑》、《陋习无国籍》、《中国的和服,日本的中山装》等,小事情反映出大主题,引人联想,含意颇深。

“国际论坛”敢于涉及当下敏感话题,经常主动撩动国人最敏感的神经,从细微处探索中国人想成为大国国民的心路历程。这是《环球时报》改为日报以来,“国际论坛”的最大变化。

2007年1月,对故宫中开设星巴克咖啡厅一事,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表示难以容忍。对此,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如何客观全面地评点此事,“国际论坛”大胆迎接这一挑战。这个咖啡厅已经存在多年了,为什么现在才有人表示难以容忍?顺着这样的思路,“国际论坛”发表了一系列国人自我反思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十分尖锐。“随着与世界在诸多层面‘磨合’的加剧,一些中国人的性情似乎由传统的包容性很强,而变得相对浮躁、肤浅、狭隘、偏激和刻薄”(《中国人是不是变刻薄了》);“中国的开放并不等于中国人的开放,真正开放的人不会讲求那么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会以大跃进的方式进行文化创作,不会把‘清华大学’评为‘全国驰名商标’,更不会明知‘书奴’的种种危害却仍在孩子身上层层加码……”(《中国人真的很开放吗》);“有的时候,慢一点并非坏事,对于长期发展而言,这样的慢更多地意味着力量的调整与积蓄。它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我们喘一口气,也让人家喘一口气,对大家身心健康都有好处”(《中国人是不是太勤奋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独特而敏感,可谓见仁见智。

中国崛起,说外国人不适应,其实最不适应的还是中国人。中国崛起到底会带来什么?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该怎样面对国际社会中的诸多竞争者?中国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迎接自己国家的崛起?一直是“国际论坛”讨论的话题。在这个平台上,各种身份、持各种观点的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既有国人的见解,也有来自外界的评说,将中国和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读者更好地思考和认识各种与中国有关的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一个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看,才能了解事物的整体全貌。国际报道也是如此。《环球时报》“以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以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以国际眼光看中国与世界”,是多种视角的融合,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使报道更加立体、丰富、耐人寻味,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同类推荐
  •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熊培云继《重新发现社会》之后最新力作。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出版四年来,累计加印三十余次。本次增订,加入新作六万余字,特别增加“历史与心灵”一章,并对自由与责任、中国人的自由传统等内容作了必要增补。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展现十六大以来党报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交流十六大以来党报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新经验;探讨今天和明天党报应对诸多挑战的新方略,既是“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的主题,又是业界和学界大力支持年会的原因。据统计,年会共收到论文、演讲稿105篇,反映了近五年来党报工作的基本面。现取89篇,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以飨读者。
  •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采取分章、分类型的方式进行编排。即先对公文的类型进行概述、介绍写作方法,再辅之以范文,有利于读者整理写作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指导各种文书的写作时,先介绍理论,再进行举例,帮助读者掌握写作要领。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热门推荐
  • 女帝之男儿心计

    女帝之男儿心计

    本土女尊,大女子主义严重,然后冷血、嚣张、霸道、掠情、NP、护短、占有欲、恶趣味、虐情and女宠男,重生,撇嘴,前面两个字是废话,标签党在前,有雷慎入!这是一个不孝女的诞生:“你们是姐妹,亲姐妹。”“若有意那个位置,那个魔魅,你正君之位不是空着?何妨给了他?”“再厉害,你还能云起山冰崖一同杠上。”——“父亲只需应上一声,到那日助我,自不会血染天下。”这是一个暴君的崛起:“你大姐文韬武略,二姐心狠手辣,三姐城府极深,你当你母亲大业若成,那个位置,能轮得到你?”——“这有何妨,逼急了,只要都死了,不是我的,到时候也会归我。”“你若登基,不出三年,必天下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群民皆反。”——“我若登基,出现三年暴乱,信不信我先把你抓起来,然后安你惑乱妖星之名,火烧已示天下。”这是一个鬼畜攻的存在:——“我若想要,是你能拒绝的?”——“一时半会乖顺点,不拂逆我,是会死?还是以为我不敢动你弟弟?”——“这身子骨要再不好起来,再给我犟着,等娶你那天,就让你弟弟代你成婚。”一夕宫主,一夕为奴,这是他,不甘的他,挣扎不止,她既然不珍惜他,又凭何让他心甘情愿依附于她?万年追随,满心满意,这是他,顺从的他,“主子是迷情的天,那迷情了,迷情对主子来说算什么,只是宠物的吗?就只能是宠物的吗?”天姿国色,玉貌花容,这是他,恐慌的他,“姐不能不要年祁,年祁的一切都是姐姐给的,姐姐若不要年祁了,年祁就什么都没有了。”医术超群,仙界一尊,这是他,退缩的他,不想再看见她了,她又不喜欢他,可是她一个命令,他还是乖乖会到,因为那是他的主子,那是她。还有他,他,他他他······他们都是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被命运将一生系在了她身上的男人。这不单是女主的故事,这还是属于一堆男人的故事。前期虐身虐心,后期缓慢治愈。已有存稿三十万,可放心跳坑。
  • 婚牵爱绕

    婚牵爱绕

    顾家二少花心爱玩,出了名的二世祖。盛家大小姐沉着冷静,工作上的女强人。本来应该嫁给顾家大少的盛家大小姐阴差阳错嫁给了顾家二少。所有人都为其感到悲哀,觉得好好的大白菜被猪啃了。然而只有盛宁绯自己清楚,嫁给顾天戎于她来说真是万幸中的万幸。
  • 乱世风华

    乱世风华

    吴尔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获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厦门市政府文学艺术奖。出版长篇小说《雕版》、《九号房》、《姐妹》、《人皮鼓》,历史专著《厦门与台湾:交融共进》、《话说台湾地方文化根系中华》等。汀州——历练千年的历史名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七百三十六年)建汀州,从此,历经城垣变迁,古城汀州处万山之中,成为盛唐至清末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和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汀州——名扬天下的客家首府。自隋唐始,中原汉人为避战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入闽粤蛮地,经千年繁衍,终于开创出一片举世瞩目的客家祖地。
  • 别枝惊鹊

    别枝惊鹊

    工区坐落在盆地底部,一座二层小楼,围在一个小院内。从高处望下去,仿佛剩在碗底的一颗米粒。高处是铁路桥,桥高十二米,又建在山顶,因此显得更高。站在桥上往下看,工区显得更小。灰顶白墙,连同方方正正的院墙都变成铅笔画出来的俯视图。倒是院墙边的那棵柏树,不知道为什么,越发显得高大起来。那棵柏树,听说有八百岁了,是方圆几十里年岁最长的树。每逢春节、七月初七还有八月十五,就有老年村民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到树下祭奠。祭奠完了,在树枝上拴上红色的祈福带。柏树长得高大,树枝也高,那祈福带挂得就高,微风吹拂,祈福带像飞扬的雪花,飘得厉害。
  • 岁序总考全集

    岁序总考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吞天魂帝

    吞天魂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诸神无道,视苍生如蝼蚁!”三千年前,一代妖孽叶开被圣庭围杀,身死道消,就连挚爱之人也为救他而死……三千年后,一个少年流着血泪从青铜棺椁中爬出!这一世,叶开誓要逆乱这苍天,杀上那圣庭,以心中怒火,手中长剑,焚天戮神!
  • 保越录

    保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帝的腹黑狂妃

    冷帝的腹黑狂妃

    她是21世纪暗杀特种兵,腹黑,冷酷无情,一朝穿越为丞相府的废物嫡小姐,有爹无娘,且死前被亲爹亲手打死,被姐妹毁容。再一睁眼,狂妄肆意,遇神杀神遇鬼杀鬼,一路虐到底。他是九天之上丰神卓绝、冷若冰霜、嗜血残忍的帝尊。两人在生死之际相遇,一眼万年,倾情世世,他为她不惜一切,宠溺天下。她为他牺牲绝色容颜,忍受最毒的诅咒,逆天改命。且看冷酷腹黑的男强女霸,横扫天下,成为九天至尊!
  •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

    “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世界,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高层智囊金一南犀利开讲,首度解析打开世界之锁的中国钥匙。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全书共分九大篇,分别为《中国篇》《美国篇》《俄罗斯篇》《东北亚篇》《中东·北非篇》《北约篇》《核武篇》《外太空篇》《杂篇》,海陆空立体全方位将世界大格局呈现在读者面前。
  • On Interpretation

    On Interpret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