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牢固树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民生视角
贴近民生实际,加强民生报道,必然要求我们站在民生立场,用民生视角去观察、分析问题。大量事实告诉我们,生活中许多熟视无睹的现象,只要站在民生的立场上观察,马上就会成为鲜活生动的报道线索,成为可读性很强的民生新闻的题材。所以,民生视角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个别的而是大量的,不是停滞的而是生动的。
那么,什么是民生视角呢?民生视角就是站在民众的生存、生活角度,也就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里,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民生视角实际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从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党的执政理念的高度去审视发展,去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去判断一个个具体事件的新闻价值,去选择具体事件的报道角度。比如,从民生的视角来看,就业就不再只是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就不再只是劳动报酬问题,而是民生之源,涉及的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教育就不再只是子女上学问题,而是民生之基,反映的是人们发展的起点公平;社会保障就不再只是个人掏不掏钱和掏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民生的安全之网,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当然,对于党报新闻工作者来说,民生视角、民生意识,不仅要反映在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上,还要体现在我们的组织策划、稿件采访之中。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人民日报》2008年度主题宣传报道中一场极为重要的压轴戏。围绕这一主题,教科文部精心策划,从2008年10月30日至12月25日,在《科教周刊》上以专题形式,组织策划了系列报道“岁月如诗30年”,全景展示30年来中国人在教育、科技、卫生、环保、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精神文明等领域中的变革历程和辉煌成就。这个系列报道每一期打造一个主题,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保持了声势力度,各方反响良好。其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民生”代替“条块”。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在策划这组系列报道时转换思路,从报道工作转向报道民生,突破“条块”的惯性思维,跳出日常的“跑口”划分,从民生视角选择30年间科教领域中既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又能反映党和政府工作力度的“高频词”,用这些词汇来串联、透视各领域的变迁。于是,“幸福中国”、“知识中国”、“乡土中国”、“绿色中国”、“健康中国”、“创新中国”、“信息中国”、“开放中国”、“文明中国”等,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和深刻内涵的词语脱跳而出。无论是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所带来的个人与时代命运的大转折,伴随“科学的春天”而来的“知识分子的春天”,还是改革开放带给乡土中国的巨大变迁,带给国人新的环保、健康理念,以及30年来中国社会在精神文明层面日臻开放多元的气象变迁,都具有时代标志性的意义,很具体实在,对于读者来说都可感可触、可亲可信。
对于主流舆论来说,民生视角、民生意识还意味着努力让新闻报道既围绕大局又服务群众,实现围绕大局与服务群众的有机统一。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人民日报2008年第四季度的又一重大战役。在这个战役中,人民日报教科文部进一步贴近民生、发挥优势,在《科教周刊》推出“农村改革发展”系列专题报道,积极推动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广大农村的贯彻落实。这组系列报道,内容涉及农业技术推广、农村职业教育、解决农民看病难、农村环境治理、高校服务三农、转基因与粮食安全等方面,选题策划多角度、多层次,紧扣民生,发挥部门优势。特别是《科教周刊》的转基因话题,刊发了《转基因技术事关粮食安全》《转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和言论《争议止于智者》等文章,回答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等问题,使转基因这样一个深奥的科技问题、敏感的社会话题,彰显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生视角。实践证明,只要跳出以前报道的小圈子,站在全局,紧扣民生,我们的报道就能拉近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努力养成深入民众、体恤民情的作风
民生报道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摸索和掌握与之相应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什么新闻技巧,而是朴素的百姓意识、百姓视角和百姓情怀。一要充满感情。民生问题最具人情味,民生报道不能冷冰冰。比如,教育、卫生等都是富有人文关怀的事业,这方面的报道也应当具有人文情怀。不论是采访山区的孩子还是农村的患者,记者都不能冷眼旁观、无动于衷,而应当充满感情,深入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二要会讲故事。讲故事是现代传播的重要手段,而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讲大道理,板着面孔说话,结果事与愿违。很多深奥的道理是可以通过讲故事来传递的,多讲故事可以让硬道理变软,深奥哲理变得形象,易于读者理解。三要善抓典型。抓典型就是“解剖麻雀”,以小见大,从微观里看宏观。民生是个大主题,又是一件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小事。我们要善于捕捉这样的典型,在时代背景下进行解剖,以体现历史进步的印记。四要多说新话。改进民生报道,更应当从说新话做起,用鲜活生动的语言传情达意,摒弃文件语言、八股文风。新闻纸不是文件纸、公报纸,应当把官方语言、政策语言转化甚至翻译成百姓语言,使政策通俗易懂,使百姓喜闻乐见。所以,关注民生就必须深入民众,报道民生就必须体恤民情。正是这个道理决定了我们必须努力养成深入民众、体恤民情的作风,唯此方能真正贴近民生实际。
民生报道怎样才能深入民众、体恤民情、具有百姓情怀呢?关键是用百姓的思维想问题,用百姓的视角看现象,用百姓的语言讲政策。众所周知,老百姓想问题的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和表达意见的言语都与政府部门有所不同。政府部门出台一项政策,往往要充分论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而老百姓在看待这项政策时,往往考虑与自己相关的方面和内容。因此,在政策宣传和新闻报道中,要让老百姓了解、理解、赞同,就必须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用老百姓的语言进行解释。新近实践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刚刚结束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的宣传报道。
自2009年1月7日正式启动对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以来,人民日报高度重视,教科文部、总编室、人民网等部门联动、采编互动、报网融合,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推出系列报道,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从1月9日到2月28日,文化新闻版推出了“纳群言集众智——教育规划纲要大家谈”专栏18期,刊发各类报道近百篇。教科文部两次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为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献计献策。这次宣传报道得到了读者称赞、中央肯定、同行好评,称《人民日报》这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报道内容丰富、打动人心、形式多样、有吸引力,体现了《人民日报》教育报道的专业水准。
向百姓征求意见,就要让百姓广泛参与。整个报道从采访内容到稿件组织再到版面安排,都充满百姓情怀。在稿件内容和形式上打组合拳,文章体裁有访谈、署名文章、来信、述评、言论、调查报告等,风格多样,生动活泼;采访对象有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家长、官员等,注重小切口、大视野,长短不一,可读性强。这种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热点问题大家谈的宣传方式,是贴近民生实际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杜飞进: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主任、高级编辑;温红彦: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副主任、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