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500000005

第5章 全球化与人民性 民族化之交互错动

———简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

肖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日益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从跨国公司、互联网、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格莱美,再到世界杯、NBA,这些异域文化现象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世界各地的文化,打破和冲击着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做出有效的调整与应对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面对的现实。江泽民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艺术作品。”这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课题和任务。新的社会和文化转型,给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关于全球化,刘康认为:“我所说的全球化,是指冷战结束以后,跨国资本建立的所谓世界‘新秩序’或‘世界系统’,同时也指通讯技术革命以及‘信息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传播的情形。全球化过程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文化生产与商品生产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潮等各个领域中,文化与商品的紧密结合,渐渐形成了充满内在矛盾与悖论的‘全球化想象’。”所谓“全球化”,“首先是出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领域和金融界的现象”。

“全球化语境下产生的后现代性的条件至少包括这样三个:资本的全球化运作,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其他高科技的冲击以及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在这三者中,资本的全球性运作无疑居首位。”全球化的出现是从世界范围来讲一种历史选择和科技进步的结果,其基本特征在于:经济资本全球化,信息技术的传播化,与市场结合的消费文化。其中,经济资本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传播化成为全球化出现的必然物质条件。由于资本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传播和运作,从而造成了全球化时代独特的文化景观。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也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开放性、商业性、信息性、多元性等。开放性是指全球时代的文化并不以一种“保守”的立场来对待另一种文化;商业性是指全球时代的文化与市场相结合,把文化造就成一种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文化;信息性是指文化的迅速传送,比如在中国的某一地方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收听收看到诸如格莱美颁奖典礼、NBA、世界杯等体育赛事直播,以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实况现状;多元性即指多样文化的共同存在。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观念、资讯等交流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面对全球化时代经济与文化交流及融合的趋势,不少学者对此忧心忡忡。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文艺与革命;文艺与人民;从生活到艺术;文艺遗产的批判继承;文艺批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毫无疑问,毛泽东文艺思想经过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精髓就在于以人为本位的思想,其基本特征就在于开放性与实践性、多元性与民族性兼容并蓄,在全球化语境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开放与实践、多元与民族的精神就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特征有了共通之处。一个不应当回避的现实是:所谓“全球化”在价值诉求上集中体现为对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形态之间差异化的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在世界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国别与国别、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文化总是相互依存并不断融合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越是“全球化”,与之对抗的民族性、地方性、人民性等声音就越凸显出来,这亦是“全球化”无法回避的悖论。

毛泽东文艺思想始终贯穿着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活的灵魂”。以全球化的眼光去观照毛泽东文艺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一方面促进毛泽东文艺思想本身研究的发展,可以促进研究方法的更新;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本身的当代形态,可以推动毛泽东文艺思想走向世界。

一、文艺的人民性与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造成全球文化相互交融、交互错动的新局面。全球化的出现并非一种偶然,“全球化过程并不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一次根本割裂,而恰恰是资本主义惯常关怀的一种发展,是与不同程度和不同种类的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完全不可分割的一个观念。换言之,全球化过程不是什么全新的现象,而是历史上可以解释的现象,其独特的形式取决于资本主义在不断革新生产手段的过程中在自身之内并为自身生发的一系列特定危机。可以说,每一种危机的不同之处或有待于重新组织的地方,正是资本与劳动的内部关系,以及资本与国家的外部关系。”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输入必然造成劳动力资本的重新分配,这涉及对国际剥削和被剥削关系的重新认识,同时它还推动国际规则制度的变迁,造成新的不平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球化的过程不过就是一种平衡与不平衡进行协调的过程。同样,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亦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考察全球化语境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需要注意其核心就在于以人民为本位的方针不可更改,不应也不可能忽视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毛泽东说:“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人物不协调,就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外部到内部碰到一连串的问题。”毛泽东在1956年与音乐工作者谈话时也指出:“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邓小平也同样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在全球化时代,强势文化以不可阻挡的优势侵入一些本土文化的领域之中,似乎在文化要走向一体的过程中,就可以忽视文艺本身的意识形态,这样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强调全球化语境下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中以人民为本位的思想,一方面恰恰在于突出中国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又恰好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连,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当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形式。

对人民性的强调,正是对文艺本身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反映的强调,这种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正好体现了中国当代文艺现状的民族性。“现实对意识形态的同化并没有预示‘意识形态的终结’。相反,在某个特定意义上,由于当今意识形态处于生产过程本身之中,发达工业社会比它的前身更意识形态化。”也就是说,全球化的进程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统一的过程,相反还会造成意识形态的某种裂变,意识形态随着全球文化工业的生产反而会更加突显,这尤其表现在文化消费和本土民族文化立场的坚持上。全球化浪潮,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对于中国人的审美娱乐观念及文化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阶级斗争已经不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文艺的消费娱乐功能随着影视等媒体的强力介入,成为占主导的方面。信息的快速传递,亦给如何正确处理文艺的人民性与文艺的通俗性、高雅性关系带来了难题。全球化时代的信息技术可以为这种关系的正确处理提供一种物质技术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发达信息技术的运用,享受到高科技信息真正带给人们的娱乐和审美感受。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指向与全球化时代文艺的通俗化、高雅性相结合实际上并不矛盾。它要求我们利用全球化所提供的一切物质技术条件去创造艺术,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精神意愿,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文艺的开放性和民族性

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对文艺的开放性与民族性的强调看似互相矛盾,实际上却并不矛盾。文艺的开放性要求我们以一种广阔的胸襟去吸收和借鉴一些先进的文艺成果。这种开放与全球化的开放在精神实质上有共通之处,共同需要以一种海纳百川的精神去吸收外来文化。全球化的开放又由于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开放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在于全球化要求一种一体化和统一化的发展趋势,它本身承载着发达国家文化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由于经济上呈现的优势,这种全球文化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后现代、后殖民的文化烙印。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能拒绝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他同样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指出:“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吸收一些外国的东西进行自己的创造为好。”这两句话可以看做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开放性与民族性的最好诠释。文艺的开放性要求我们继承、吸收一切先进的文艺成果,文艺的民族性要求我们对外来的文化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一方面由于经济的逐渐一体化,就自然会产生文化一体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体化要求,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又体现出对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崇尚,这就造成了全球化的悖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则为这样的悖论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式,它并不反对开放,而是强调批判地继承和借鉴。

在全球化时代,亦应理智地对待这种开放的精神,对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文化的同一性。

毛泽东文艺思想认为借鉴和接受外来文化,会对本土文化有一个促进。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指出:“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这样争论就可以统一了。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保守主义,这两个东西对中国都是不利的。学外国不等于一切照搬。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面对全球化的一体化趋势,文化本身的独特性特点决定了在交流、对话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全球化的抵制。三好将夫认为:“鉴于金钱和产品流动只有利于享有特权的少数人,而其他人不可企及,那么,抵制不仅可能,而且完全不可避免。话语必然承认抵制和对抗的思想。”詹姆逊为晚期资本主义假定了一个第三世界作为激进的他者:“在全球规模重新启用激进的他性或第三世界主义的政治,从而在总体制度的空隙内建构抵制的飞地。”面对全球化,我们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中民族文化思想的强调,并不意味着我们高举民族文化的旗帜来对抗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强调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与外来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对民族性的强调渗透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在文化交流和流动的不平衡中,试图通过这样的一种话语权的争夺方式来取得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涉及到命名权、规则权、主讲权和划定范围权等话语权利方式的争夺。

这是面对全球化趋势毛泽东文艺思想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力量,它可以突破全球化本身的悖论,跳出全球化的局限,从而赢得广阔的理论发展空间,塑造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时代形象,推动毛泽东文艺思想走向世界。

当然,以全球化的视野来观照毛泽东文艺思想还涉及到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全球化潮流中的定位、毛泽东文艺思想与马列文艺思想之间的互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性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作为中国特色文艺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显然不能故步自封,而需要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现实作出有力的回应,突破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

(作者肖锋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

    人生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贾平凹先生用诚挚朴素的笔触,写他所见、所感的人和事,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灼目的智慧。读过书中贾平凹先生呈现的人生片段,我们终将明白,从容不是随波逐流,不要过早地顺从强悍的命运,唯有默守初心,才能做成真的自己。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淡定从容地过这一生。
  • 带露的草芥

    带露的草芥

    每当诗意来临,我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包围,我觉得这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荣耀的恩典和眷顾;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这是生我养我的这块淳朴土地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偏爱和关照;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自己是在享受生命里最自由最浪漫的一件事。
热门推荐
  • 仇史

    仇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挽红楼之潇湘怡情

    挽红楼之潇湘怡情

    细读红楼,掩卷思之惊采绝绝的黛玉,不该迷恋一个懦弱无能的纨绔子弟而是应有一个疼她惜她,有能力护卫她的人弘昼,雍正第五子,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荒唐之下却蕴含深情不争皇位,不在乎名利,在乎的只是那颗真挚深情的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带给黛玉幸福美好的人生窃以为,黛玉恋上宝玉,只是因大观园中刀光剑影,宝玉是个尚有情意的人,情窦初开的黛玉才会喜欢上了他,若是在黛玉年幼之时,身边多了一个真正懂得疼惜自己的人,她曾经历的悲剧命运,是否还会再次发生呢?当命运之轮在开始初期就发生了变化,黛玉是否能少一分忧思,多一分快乐?且看竹子带给大家一个别样的红楼故事。————————————————————————————————————为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绛珠仙子以一生之眼泪偿还,最终泪尽人亡。但那西方神龙的赠心之情,她又将如何偿还呢?听闻宝玉宝钗成亲讯息的黛玉在病重之际梦游太虚,知其尚有另一段恩情未报,当她再次下凡之时,将如何以真情回报真心呢?那昔日的西方神龙、今日的怡亲王爷又将和黛玉演绎上怎么样一出旷世情缘呢?一切尽在《挽红楼之潇湘怡情》!作者的话:不舍得仙姿绰约的林妹妹为一个纨绔子弟泪尽人亡,因此给她一个更能配得上她的人,第一次写文,请大家多多支持。竹子新作红楼文:《挽红楼之黛昼情缘》竹子的小说群,欢迎亲们进入:35772371,敲门砖小说名哦!竹子的新浪博客:http://m.wkkk.net/zhuyingran推荐好友的文:月下波笔《红楼梦之禛点黛》:沫筱然《奉纸成婚》:卿舞沐歌《我的妖孽佞王》
  • 恼人的秘密

    恼人的秘密

    谁没有秘密?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会成为一个人的心魔吗?转校生林小默小心翼翼地守着自己自卑、敏感的源头:家境贫寒,母亲长年卧病,父亲因盗卖公司财务给母亲筹钱治病而被捕入狱。无辜的林小默不想再体验别人的鄙夷与耻笑,于是一直保守着自己的秘密。当他无意中得知经常资助自己家的警察的真正身份,接收到来自同学的鼓励和班主任的关爱,他紧绷的神经终于敢松下来,体验久违的温暖和快乐,鼓起勇气试着参与一场能帮他赢回自尊、给他带来成功滋味的比赛……
  • 旧人旧恋

    旧人旧恋

    慕欣琪,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出了车祸,被慕家人收养,偶然从好友韦思博那里得知车祸的主谋就是收养她的养父慕云海,从此走向了报复的道路。萧皓宇,集团总裁,非常喜欢慕欣琪,可是因为误会导致两人分开,而分开的两人却饱受相思之苦,他们会怎么面对自己的内心……
  • 簪缨纪事

    簪缨纪事

    皇室羸弱,群雄纷起,风云谈笑间,天地变色,江山改换。她是预定太子妃,未来母仪天下,可惜,太子是个弱智。他是霸道将军,一代枭雄,专程而来,为践十年之约,信取天下。他生于萍末,心系天下:这江山,是我要送给你的聘礼。太子说:……别看我傻,老婆孩子热炕头,坚决捍卫正当权益。她说:江山信美非吾土。
  • 峨眉天下秀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是天下名山,佛教圣地。然而曾几何时,由于旅客众多,管理不力,峨眉山的脏乱差竟也成为顽症,引起了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的强烈不满。1992年,一位共产党员受命于危难之际,舍生忘死铁腕治山。在他的统帅下,峨眉山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拿下了诸多全国"第一",并成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位铁腕治山人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次遭遇车祸,三根肋骨骨折,颈椎错位;一次被歹徒用自制的炸弹炸伤手掌、脸颊和眼睛;去年身患肝癌,却还曾放弃难得的肝源和拯救生命的机会,与生命赛跑,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不热爱生命吗,他到底哪儿来的精神力量,这是怎样的一位共产党员呢?
  • 宫心计:冷宫皇后Ⅱ

    宫心计:冷宫皇后Ⅱ

    本无意卷入宫庭纷争,却在腥风血雨中飘摇不定。当敌国侵犯、四面楚歌,她一个柔弱的女子竟然力挺而上、跨马扬帆,驰惩一方战场。朝歌漫语,保了家国,稳了天下;换来的,却是谣言漫天。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要安稳,却终不得宁!当婚姻与爱情无关,当权力与阴谋同上,她却发现:原来所有的这一切,竟是在他人的操控之下生成。于是,她潇洒收手,眸然回顾,冷眼看这满朝争斗。琴瑟和鸣,鸳鸯交颈,清净莲舟上,原来她也不过一个女儿身。
  • 生命在秋风落叶里飘摇:徐志摩人生感悟(再读徐志摩)

    生命在秋风落叶里飘摇:徐志摩人生感悟(再读徐志摩)

    《生命在秋风落叶里飘摇:徐志摩人生感悟(再读徐志摩)》收录了北戴河海滨的幻想;落叶;给郭子雄题词;想飞;秋;海滩上种花;一个诗人;《超善与恶》节译;海咏;明星与夜蛾;我的祖母之死等内容。
  • 江油关

    江油关

    毫无疑问,涪江上游汉、羌、回居民,以及头戴用白羊毛毡制成的通常插着一两根儿洁白雄鸡翎的沙噶帽,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仍然保持着自己部落风俗习惯的白马人等杂居的县城除外,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风景优美如画的江油关,算得上断裂带最繁华的一个乡镇。有出过远门,稍稍见过世面的本地人,将其誉为断裂带的“小香港”。同样的事,总能被不同的人,提炼出不一样的说法。
  • 门主娇妻不可欺

    门主娇妻不可欺

    清晨六点半。床头的台灯还亮着昏黄,蓝伶珊按掉枕边手机传来的吵闹铃声,揉了揉惺忪睡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