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500000008

第8章 古代刺秦剧的君道观和士道观(2)

三、“士为知己者死”是刺秦的主要动机

士道观主要是通过刺秦动机体现的。应该说,刺秦剧所表现的对秦始皇的痛恨、秦始皇的残暴,应该是荆轲、高渐离等人刺秦的主要动机,这样刺秦的行为就更合理也更富有正义性。

但事实并非如此。

至少在几部现存的剧作中,作者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将刺秦的主要动机阐释为“士为知己者死”———荆轲、高渐离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而毅然行刺!

1.《易水寒》:“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易水寒》中虽也提及秦王的残暴,但更反复强调的,则是士人的报恩思想,是期望以此实现个体人生价值,换取名声的永垂不朽。如:

第一折:

[生便服上]流落天涯踪迹浑,腰间宝剑七星文。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

……

[生]四海尘迷,五方鼎沸。风云会,尽要雄飞。我养就屠龙技。

[末]有此奇才,何不求个售主?

……

(外田光为太子丹寻找刺客上)

[外]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外]暴秦欺,正当骑虎雌雄势,全赖君家一解围。……

[生]嗳,荆轲有何德能,有劳先生过奖,太子垂念?……

[末]荆卿!常言道,女为悦己容,士为知己死。即当往见,幸勿多辞。

……且去朱门权寄迹,欲立功名自有期。古人有言: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早难道轻把少年掷,镇日酒垆中,把壮志消靡?

第二折:

[生]俺荆轲一见太子,即尊我为上卿,舍上舍。十分敬礼。今日又请问金台饮宴。……念俺荆轲,田先生举于市人之中,燕太子待以国士之遇。……

[末]只道要我何物,区区一头,亦何足惜?……谢东宫,周旋款待。

算报仇一事,还与报恩该。

第三折:(易水送别)

[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末]豫让报知氏之仇,先巳漆身吞炭,聂政感严君之德,甘自决面屠肠……

[生]俺闻万金酬士死,一剑答君恩……

由此可见,“暴秦欺”固然是刺秦的原因之一,但是居首位的,则是报恩思想。

荆轲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万金酬士死,一剑答君恩”;田光说:“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高渐离说:“女为悦己容,士为知己死”;樊于期说:“谢东宫,周旋款待。算报仇一事,还与报恩该。”即作者强调,参与谋划并先后为刺秦作出牺牲的几个人,行动的主要驱动力都是报对太子丹的知遇之恩!

2.《秦廷筑》:“期以一死报太子”“何难以死殉太子”《秦廷筑》也是如此。该剧第一折荆轲上场时说:“只俺卫人荆卿便是。自蒙田光先生举俺于燕太子,要成件大事,不免受其供养隆礼,前日以义激樊于期,讨下他自刎首级,又准备献秦皇的督亢地图,只俺须待所期客至,做个帮手,不意太子见秦兵日下,慌不能待,反疑俺有变计,俺只得请决而行,期以一死报太子。”

《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为人深沉,“好读书,击剑”,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他便“驾而去榆次”,不与盖聂争锋;与鲁句践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他“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这些说明荆轲并非莽撞之辈,对无关大局的争斗,他颇能忍辱,从不肯做无谓的牺牲。此次入秦,他深知凶多吉少,必死无疑,但仍期望事情成功。因此,除了秦舞阳之外,他还找了个得力助手。但太子却误将他等待助手看做胆怯,为此他不得不仓促上路。上边那段剧情就出自《史记》的记载,但因为加上了“期以一死报太子”的话,不只更凸显了荆轲的刺秦动机,甚至使人感到:荆轲明知仓促而行会影响刺秦大计的实行,却仍然“请决而行”。此时,在荆轲心中,刺秦行动成功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去刺,因为唯有行动,唯有“一死”,才能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刺秦的目的变成了表示忠心的手段!

《秦廷筑》对高渐离行为的诠释亦然。第一折易水送别时,高渐离说:“某等一般,同受太子知遇,独以此桩大事,靠着荆卿身上,某等碌碌自愧……”第二折,高渐离说:“只俺自易水击筑,送了荆卿,不意他只望生劫秦皇,遂摘铜柱不中,……自此秦兵日下,燕社已亡,俺们一班,何难以死殉太子?且留俺后死的一身在,或者逢个机会,尚好为九原故人补未了事。”可见与叶宪祖的《易水寒》一样,《秦廷筑》的作者茅维同样认为,报答太子丹知遇之恩是荆轲和高渐离刺秦的主要动机。

应当注意的是,高渐离刺秦与荆轲刺秦的时代背景已有区别。荆轲之时天下尚未统一,燕国仍然存在,如果说荆轲之时刺秦也许能够起到点儿作用———如《易水寒》第三折荆轲说:“那时得劫秦王尽返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不可,则因而刺杀之……秦王若死,岂有国内乱而大将立功于外者乎?”而高渐离之时已是“六国毕,四海一”了,此时即使刺杀了秦始皇,也丝毫无补于局势的改变。但是高渐离则仍一如既往,这种“不识时务”的原因,无他,就是要继承荆轲的未竟事业,要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耳。所以剧终秦始皇也感叹:“朕也不恇太子丹如此得人心,这厮双目失明,却为何来这也,好算得个千古义士哩。”借秦始皇之口强调这种知恩报恩观念超越了是非恩仇,是为一切人所认可的。

3.“无他,为客故也”

历史上,为了太子丹刺秦计划,先后若干人献出了生命。《曲海总目提要》云:“南阳远峯氏序云,……豸山谓余:‘燕丹结客,微独荆卿为丹被创而殒,田先生激卿而伏剑,高渐离交卿而被诛,无他,为客故也!’”同样认为刺秦的主要动机或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太子丹的门客,要报太子丹的一片知遇之恩。

古代剧作家对荆轲、高渐离等人刺秦动机几乎一致的诠释说明,“士为知己者死”是中国古代士人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士人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

四、附论《易水寒》的结局

《易水寒》结局颇为别致,说荆轲劫持秦王使之尽归六国土地之后,王子晋接荆轲升入了仙界,剧情是:

[小生]荆卿荆卿,尘世之事粗毕,不要迷了本性。……俺是你仙班故友王子晋也,……

[生]呀呀呀,这面庞,险险险险,迷了旧日行藏,巧换装。他他他,有何德何仇,我我我,为谁疼谁痒?好好好好笑的浪悲欢冷热场。也也也也都是火性强阳。闪闪闪闪出个袖里青蛇八尺长,把把把把这些邪魔斩断归蓬阆。与与与与日月共翱翔。

[小生]……燕太子宿世有恩于你,数当报效;田光、高渐离、徐夫人诸人,都是上界一班剑仙,来助你成事的。今日成事,我故特来度你。

这段话是说荆轲听了王子晋的话后豁然醒悟:原来自己是仙界人物,如今怎么到下界干这个事情来了?于是很后悔,说险些忘了自己的本貌,那秦王与我有什么仇什么恨,我那么热的心肠,那么强的火性,替人去劫持他?当然,最后还是归到了报恩上面———王子晋(也是作者)说:因为燕太子前世对你有恩,从运数上看你就该当报效,这中间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命中注定要这么干!以庄子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无是非”思想,既不提秦王道德上残暴,也不论他历史上的功绩,而是以佛教的前世观念加上中国古代固有的恩仇必报思想,诠释了荆轲刺秦的行为。

为什么会如此?

我认为这种结尾是历来认为历史依照道德规律发展的古代正统历史观,遇到了暴虐者得天下的“典范”秦始皇而感到困惑、无法解释的表现。归之于天命、运数,是唯一能够说得通的办法。这大概是那个时代看惯了历史上许多以杀戮换来统治地位的作者,在迷惘中对历史发展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吧!

综上所述,古代所有刺秦剧中的秦始皇都是反面人物,对秦始皇几乎都只有道德评价而无历史评价,都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实持一种反感态度,对今人认为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更是视而不见,这显然表现了古人的君道观。“士为知己者死”、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是古代可知情节剧作对荆轲、高渐离等刺秦主要动机的阐释,也是剧作者颇为认可的价值观念。这些都说明,古代刺秦剧在君道观和士道观上与今人有明显不同。今天的刺秦剧———如《秦颂》、《荆轲刺秦王》、《英雄》、《荆轲传奇》等,在写秦始皇时,从来不会忘记赞扬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在写荆轲刺秦行为时,也往往思忖此举是否有点儿逆历史潮流而动。今天的人们对秦始皇其人和所有的刺秦行为尽管见仁见智,但多数更倾向于这样认为:“我们肯定秦始皇的统一,但同时也肯定荆轲的精神。荆轲是个抗暴的英雄和勇士,他刺秦不为报私仇,也不是为太子丹个人,而是为了所有深受战争灾难的人民。就像在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中,拿破仑推进文明的进程,但反拿破仑的人同样也是民族英雄。”即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应该肯定的,要刺杀秦始皇的荆轲也同样是无可指责的(电影《英雄》甚至认为二者都是英雄)。而这些,是古今刺秦剧观念上的差别,也是境界上的差别。

(作者刘丽文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本书从资料搜集入手,于正史之外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判断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分析现代以来知识分子的命运。1949年前相对论传播及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从院士到学部委员折射出的1949年前后知识精英与国家之关系,一本国文教科书酝酿的现代文学教材模式,一个小说细节预示的百年中国文学之“赵树理悲剧”,《文艺报》讨论、《文汇报》专栏反映的当代文学转型过程,北京大学《红楼》杂志与“文革”后期《朝霞》杂志呈现的政治理想和文化品质,以及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70年代初访华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何炳棣、杨振宁等人的家国情感……一切发生过的历史,无论当时或后人如何评价,这些历史本身都具有研究价值。
  • 孤臣无力可回天

    孤臣无力可回天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然而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李、伊二人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这样悬殊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南桔北枳、水土不服?还是真如李鸿章所抱怨的,只怪“君臣朝野人心不齐”? 生前身后 命运迥异 甲午战败,1895年4月,天朝首辅李鸿章枉驾屈尊,赴“蕞尔”小国日本马关乞和。议和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访。
  • 魔鬼蓝

    魔鬼蓝

    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纵,是收敛,是情人,是敌人,是疯狂,是恬静。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戏和被游戏。是阴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体上游走,是我作为一个女人向最爱的人全面打开那一刻。本书收有“水晶蝴蝶”、“独处的女人”、“旧男友与新裤子”、“逝去的老歌”、“关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学科的开创者,也是中国东方文学、东方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先生一生著述丰赡,学术经历极其丰富。大半个世纪以来,他身体力行,做出楷模,被公认为中国的东方学、东方文学以及相关的其他一些研究领域中成就最大,资历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学术带头人。先生走了,先生不会再回来。我中心悲伤。只是突然又想起先生经常提到的陶渊明的一段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一段诗,先生说,他一直很喜欢。先生自己,也常常吟咏。如果是这样,先生也许走得是安心的。
热门推荐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徒然喜欢你

    徒然喜欢你

    谁都知道萧墨寒英俊,多金,还有深情。可对她。他误会她,折磨她。殊不知,这三年来,与他心意相通的人就是她,承诺厮守终身的人也是她。当得知真相那一刻,他后悔莫及,可是她却已经离奇失踪……“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本王的爱妃是火系

    本王的爱妃是火系

    穿越?好吧,作为杀手的她也赶了趟时髦,可为毛偏偏是去执行任务的时候,还有三个姐妹一起,要穿就穿吧,为毛不给她和姐妹们做个伴。热情如她,被青楼老鸨所救,从此玩转风尘之地。青楼偶遇,与他针锋相对,冰冷高傲的面瘫脸,居然是这个时空的八王爷,桀骜不驯,却只将她看在眼里。患难真情,为毛还要经历各种磨难?!!是命中注定?是天意弄人?没关系,她才不信这些,她只相信人定胜天,谁要阻挡,她便遇人杀人,遇鬼杀鬼。暗杀?下毒?阴谋?好吧,通通过来,热情如火的她从不惧怕。
  • 无事为福斋随笔

    无事为福斋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小毒妃:鬼王,快躺好!

    傲娇小毒妃:鬼王,快躺好!

    她,兰雪沁,三大古武世家兰家娇宠的大小姐,竟然穿越成一个又聋又哑又痴傻的庶女?祖传异宝显神功,得绝世功法,九卷丹书,从此通晓毒医,修炼绝世功法,炼丹,炼阵,制符,驯兽,全都不在话下!渣妹欺凌,伪善嫡母迫害,打爆渣妹嫡母,打的她们跪地求饶!他,被迫害的皇子,潜藏在兰家的鬼面“亲哥哥”被她视为除了同母的亲哥哥之外最信任之人。“我能治好你脸上的伤。”“哦?如果沁儿能治好哥哥的伤,哥哥以身相许如何?”畜生,我把你当亲哥哥,你居然想睡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豪门:黑化娇妻撩不停

    重生豪门:黑化娇妻撩不停

    唐小柒眼底泛着冷意,妖魅的眸子有些猩红:“把他身上的肉呢,一点一点切下来,可好?”某男脸色一黑:“乖……别出去浪了,多吃点好吃的。”唐小柒眼眸冰冷,妖魅的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我就要出去作妖,你咬我呐?”众人看着某男,额头滑下黑线,抽了抽眼角:柒柒小姐,怎么可能为了区区几块食物而折腰!某男继续诱拐:“柒柒,就尝一口。”几分钟后,唐小柒乖乖坐在男人的旁边,一脸欢愉的享受着美食,完全忘了自己的初衷。被啪啪打脸众人:“……”有句mmp不知该不该讲。PS:可撒娇可病娇的柒柒,确定不pick一下?
  •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这是我家小甜心

    这是我家小甜心

    薛橙橙五岁,靳颢宸七岁。他问她,“最喜欢什么?”唔,吃,睡,还有…”,靳颢宸双眼发光得说:“我。”“白痴啊,是橙子,香香甜甜哒…”橙橙十一岁,靳颢宸十三岁。她对他说“我们做兄弟吧,唔…要不闺蜜也行。”“我还是更喜欢情侣,不如…”“切,我没开玩笑。”靳颢宸伸直手,量了量,“果然可以当我兄弟了。”“……”特喵的。橙橙十七岁,靳颢宸十九岁。看杂志,“哇,男模腿好长啊!”靳颢宸抽了抽嘴角,“有我腿长。”“……”;追剧,“哇,男主角好帅啊!”靳颢宸翻了个白眼,“有我帅。”“……”;看漫画“哇,男主的腹肌,好想戳一下”靳颢宸撇了一眼漫画,勾唇一笑,“看来需要我奉献了。”解扣ing
  • 锦衣绣春

    锦衣绣春

    血染江山,江山如画,不及卿眼角眉梢一颦一笑。指尖韶华,韶华白头,愿君王岁月峥嵘一生一世。燕王爷,明成祖,一生戎马,在沙场上杀敌掠夺守疆卫土,在朝野中扭转乾坤弑侄夺位,一念生而置人于死地,一语下而倾城于废墟。为一妃嫔早殇活剐三千宫女,就连死后也要带走十六位年轻后妃生殉……世人只道他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却无人知道那掠夺只为守护一人,更无人知道那十六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各个都像极了一人,或眉眼,或唇鼻,抑或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像收集标本一样,带着这些女人进入坟墓,至死不休,死不瞑目,永远不知亲自为他修建陵墓的那人究竟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