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100000007

第7章 电视讲坛类节目的影像化表达

牛慧清

摘要:电视讲坛类节目的表达形式一直是制约和成就讲坛类节目的重要因素。

在影像化时代的叙事背景下,如何将理性、学术的内容通过感性、具体、视觉化很强的电视载体有效地传播出去,关键是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契合就是依托技术的进步,尊重电视媒体的传播特质,将学术进行电视化的处理。

心理学研究认为眼与耳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两个最主要的器官,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电视正是兼顾了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这两种器官,因而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信息和更生动、更直接和更具体的心理感受。所以,讲坛类节目的影像化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在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积极开拓电视化的表现手段。

关键词:影像化、视觉因素、听觉因素

电视讲坛类节目是典型的口播类节目,主讲人的口头讲解是节目最重要的部分,而且节目时长一般都在半个小时以上。从传统意义上讲,讲坛类节目由于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适合用电视这种视听媒介传播。尼古拉·米尔佐夫指出:视觉文化关注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找信息、意义和快乐。学术原本是系统、理性,甚至有几分抽象化、概念化的东西,而电视本身又是一种较为感性、具体、视觉化很强的传播媒介,用感性的传播载体去传播理性的学术内容,关键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这种契合就是尊重电视媒体的传播特质,将学术进行电视化的处理。在某种意义上讲,依托技术的进步,将枯燥的学术进行电视化的处理就是制作上的影像化表达。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眼与耳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两个最主要的器官,“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电视正是兼顾了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这两种器官,因而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信息和更生动、更直接和更具体的心理感受”。所以,讲坛类节目的影像化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积极开拓电视化的表现手段。

视觉因素的充分发掘和运用

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消费主义横行下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昌盛。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胶卷、传统录像机及数码录像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和数码技术的日新月异,影像拍摄、处理、传输、存储手段的更新,影像获取渠道的多样与便捷,影像资源的极大丰富和广泛使用……凡此种种,使我们有幸见识了“影像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影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重影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威力无穷的影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现在,从印刷出版物到电子媒体,从户外广告到日常记录的手段,影像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进入家庭和个人生活之中,并且与个人的精神生活相关。总之,在我们这个时代,视觉方式更加凸显出来,人可以通过“看”(也伴随着听)来知觉并且理解世界。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对视觉形象的读解,对影像和图片的诠释成为媒介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在当今社会,有80%以上的信息是以视觉的方式进行传播的,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影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影像化时代的到来使信息变成“看得见的传播”。

在影像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视觉感官的享受被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今天的人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懒得真正去潜心专注地阅读。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人们的心理疲劳程度加大,人们更愿意选择摄取直观、简单、形象的信息,这就决定了以文字为传播符号的抽象程度大的信息进入了快餐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索取进入了快速读取、快速传播的阶段,影像化的媒介表达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欢迎。

必须承认,视觉的冲击使得我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从影像事实中接受大量信息的习惯。

由此看来,高质量的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的影像能对观众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也意味着节目被观众认同与接纳。尽管讲坛类节目主要靠主讲人的口头传授作为节目的主体,带有讲座的性质,但它们毕竟是一档电视节目,必然要追求收视率和收视效果,要体现电视节目的特点。换句话说,讲坛类节目也要“电视化”,也就是说讲坛类节目要影像化——在节目形成的过程中,就是要在每一个环节中尽可能地使用与节目搭调的视觉影像。

1.演播室视觉元素的充分调动

演播室是主讲人进行讲解的场所,演播室的设计也是节目视觉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百家讲坛》,节目开播初期,致力于把高校讲座以及学术界的学术成果通过电视传达给观众,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学演讲的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大学讲座的转播节目,没有自己固定的演播室,后来逐渐固定在现代文学馆、青年政治学院几个拍摄地点,由于节目的风格时常发生变化,演播室的风格也在不断地变化。直到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案》大获成功后,节目找准了传统历史文化的主题,演播室才开始有了固定的录制点,也才有了独具风格的演播室设计。

当然在设计演播室的时候,由于讲坛类节目中主讲人是节目的主角,为了突出主体对象,讲台和背景的颜色较暗,可以避免分散观众对讲座内容的注意力。这遵循了主体对象与背景的相关规律,即主体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运动、强度等方面的差别愈大,被知觉的对象就愈清晰地显现。背景的幕布或道具色泽过分鲜艳,会喧宾夺主。

“红色的地毯,湖蓝色的背景,精致雕花的棕红色讲台,大色块的对比和一束呈放射状的倾斜白光将小篆体的栏目名称凸显出来,使《百家讲坛》的‘大课堂’首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演播室中,白色的地板,几块浅蓝色的背板,浅黄色的“世纪大讲堂”五个艺术字分别粘贴在背板上,两张一大一小的白色的桌子,依次呈弧形放在演播室的两边,演播室色彩简单而大气,不仅与《世纪大讲堂》主讲人高端学者的身份相匹配,而且相对单纯的色彩搭配也容易凸显主讲人的形象和气质。

2.图片、字幕、影像资料的运用

讲坛类节目虽然是以主讲人的口头传播为主的节目,但是它们非常重视用画面叙事。图片、图像包括字幕、图表、影像资料等成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图像和影像资料的直观、具体、可感,使人们的理性思考变得灵活、有趣;同时又使节目的节奏富于流动变化,活跃了讲座气氛,丰富了信息含量,增强了可视性。

一般情况下,图表、字幕在一些科教类节目中较为常用,但是这些影像化的处理方式其实也非常适合电视讲坛类节目。图表和字幕在讲坛类节目中的使用至少有两重作用。第一是对小说、历史书籍原文的引用,意在阐明观点,说明问题,由于电视讲坛类节目内容往往要引用大量的历史文献、数据和论点出处,图表和字幕是承载和说明这些内容的较为合适的载体。如易中天在“品三国”时对《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引用;马瑞芳在讲授《说聊斋》时,对《聊斋志异》原小说的引用等。

下面以《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之慧眼所见》这一集为例。

以电视特技——古代书卷从右向左渐次展开的形式来引用历史古籍,不仅因为有严格的历史出处使得主讲人的讲解有理有据,而且使得文字顿然有了跳动的感觉,形象生动,典雅庄重。

图表和字幕的使用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即可以用做同义类比、对立类比、数据统计、关系梳理等,使复杂的问题形象化、视觉化。如刘心武在讲解《揭秘红楼梦——林黛玉血缘之谜》时,就对错综复杂的贾氏家族人员的关系构成使用了图表的形式,使观众一目了然。图表、字幕不仅达到了理清条理、归纳总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突出重点,加深记忆,有助于观众对所讲内容的理解。

以下依然以《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之慧眼所见》来做具体的分析:在《易中天品三国之慧眼所见》这期43分钟的节目中,这些间隔时间很短的地方要么是由制作考究的图表构成,要么就由推拉画片的特技构成。众所周知,虽然这是一档以易中天的讲解为主的节目,但这些视觉手段的技术化处理使得节目具备了变化和动感,激发了观众的热度。

充分利用已有的影视资料也是节目构建视觉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历史题材一般是采用纪录片的片段,名著类题材则可以截取根据该名著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的片段。例如在《百家讲坛》节目中,阎崇年在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时,《努尔哈赤》、《庄妃秘史》、《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火烧圆明园》等清史题材的影视剧的片段不断地被引用。众所周知,历史史实和艺术作品还是有很大的偏差的,但是至今并没有人怀疑它对匡正历史偏差,引导人们走出历史误区所起到的辅助说明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拍摄精美的电视剧和电影片段,插入主讲人讲解之外的解说词中,可以说既起到了隔断的作用,也从视觉上增添了美感。

3.动漫等特技的使用

随着动漫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本被认为多用于艺术类节目的创作手段如动画等开始被运用于电视讲坛类节目的创作中,特别是利用电脑动画软件,将现实生活中人们看不见的东西,如基因、粒子、电流等抽象名词具象化,既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又有助于人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给讲座带来一种现代气息。

历史类的题材可以利用现成的影视资料,而对于难以表现的国学经典,从内容上讲并不像历史探秘类节目那样具有较强的悬念性和故事性,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画面资料,这时借助动画制作生动的形象,既弥补了视觉上的缺陷,也在形式上突出了整个讲座的结构性和节奏性。在于丹《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这一集中,四组动漫的使用不仅使尘封了几千年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而且起到了调节节目节奏的功效。

不仅是《百家讲坛》始2C《世纪大讲堂》对视觉因素的发掘也非常重视。《世纪大讲堂》要求对每一期主讲人的介绍都必须拍摄成影像短片,而且将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在《世纪大讲堂》的工作职责和奖惩制度里有明文的规定。

拍小片(主讲人的介绍和节目的悬念)给制片人审看,写文案(见策划人职责),找观众(每次录制编导要找到与本话题相关的观众5到8名)(录制之前),制片人确认,保证现场提问能够被采用,如果没有做到,分别扣除劳务费200元。

听觉因素的选择与营造

突出电视化的特点,不仅要强调视觉因素的开掘和使用,而且要注重听觉因素的选择和使用。把讲座搬上荧屏,绝非学理上对电视的迁就。电视具有庞大的信息含量,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灵活的镜头语言、音响效果和表达方式,使信息在呈现中迥异于书本的状态。电视人还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找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点,达到直观、丰富、清晰、亲切的传播效果。在听觉方面,要着力在画外音和背景音乐的处理上增强对主题的渲染。

在影视作品中,画外音是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段,它给人们提供了又一个信息获取的渠道,往往与画面的内容互为交融,互补生辉。而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画外解说词的大量使用总是与字幕、图片、图表等相伴随,或对画面进行“图解”(对小说、历史书籍等“原文”进行解读),深入剖析;或将演讲者的演讲隔断,划分段落,进而提炼重点,总结归纳,设置悬念,提出问题,自然引出下章。

在听觉方面,讲坛类节目对于画面的背景音乐也非常重视,如果说画外解说扮演的是承上启下的角色,那么背景音乐的适时出现则强化了这种角色定位。背景音乐的搭配是为画面的内容表达和讲座的整体节奏服务的,急促的音乐使人产生紧张感,低沉悠扬的音乐易令人陷入深沉的思考,活泼跳跃的音乐又使人感到轻松。背景音乐不仅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解说词的内涵,烘托气氛,而且使观众的注意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例如2009年9月,《百家讲坛》在播出鲍鲲山《新说水浒》时,就使用了人们朗朗上口的《好汉歌》的背景音乐。观众一听到这段铿锵有力、节奏明快、颇有张力的旋律,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激发起收视的热情和欲望。

尽管讲坛类节目是一个讲座式的节目,但它并没有仅仅依靠演讲者精彩的语言表达,除了上面分析的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营造和处理以外,每一期节目在主体演讲的基础上,后期都要借助非线技术对节目进行精细的包装。比如根据内容主旨,制作出精美、节奏明快的短小精悍的宣传片,适时插入节目中,既起到宣传的作用,又可以根据节目悬念设置的需要将节目分成若干片段,使节目有了起承转合的节奏感,缓解观众的收视疲劳。

电视讲坛类节目虽然是以理性的讲解为主,但辅之形象的画面和独具匠心的听觉因素,契合了受众的收视期待,赢得观众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牛慧清: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新闻部主任)

同类推荐
  •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上卷是陕西分社简史,依照国家重大历史时期和分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按时间先后或专题进行叙述,上限由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红中社西安分社成立写起,下限至2016年12月,时间跨度为80年。80年来,新华人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奋勇向前。下卷为“作品集萃”收入陕西分社多年来采访的新闻作品近200篇,作品记录了陕西省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科研成果和建设成就等。
  •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回答了儿童学习障碍的常见表现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并且回答了教师和家长在有关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策略。本书内容全面而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是一本很实用的了解和帮助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书籍。
  •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决定自2010年开始编辑出版年度科研成果选编,《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基本内容包括:上一年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专著简介;上一年度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和院一级课题成果简介;上一年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简介;上一年度在学术期刊核心级别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论文集)和调研报告题目。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多重视域的研究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多重视域的研究

    本书是作者在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领域不辍耕耘近30年的一个集成和再出发,具有颇多理论创新,如多重视域研究总体框架的设计;对剩余价值理论在揭示人的发展的基本线索方面的贡献和意义的开掘;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关系所做的全新阐释和有说服力的论证;从生存状况和存在状态两个方面对中国人面貌历史性巨变的展示;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满足”目标的设定等等,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必杀

    必杀

    流沙镇,大漠边陲的一处小小的市井,人烟不多,往来的都是出没大漠的商旅。“归来客栈”因此成了大漠边陲旅人共同的驿站。出沙漠,抛开满目风沙,过一片稀疏草地,眼前市井宛然,归来客栈就在眼前。月奴喜上眉梢,在骆驼背上雀跃着:“这鬼沙漠,终于到了尽头了!”走在前面的猎人回头道:“这些日子可把你晒坏了,到归来客栈刚好可以好好泡一泡‘百花香汤’。”月奴衣里袖里,浑身上下,尽是细小的沙尘,和着汗水黏糊糊的难受,闻言不由悠然神往。月奴和猎人两人都是“佣兵团伙”成员。
  • 星空之蛊

    星空之蛊

    无论星空多么广阔,都是一个让生命相互厮杀的蛊盅。无所不能的体器,吞噬掠夺、预知未来、空间感知、无限生命……历城终将成为最强的生命。
  • 神仙骗你谈恋爱

    神仙骗你谈恋爱

    相传,孟婆是一个身材佝偻、长相丑陋、性格阴郁的老妇人,一生都在为转世投胎的鬼魂熬制孟婆汤。屁,一句话半个点都没答上。孟婆,孟茯笙,三定天下时便存在的正神,懒惰闲散的漂亮女子,常年在冥界挂职,享受幽冥之神的称号,所有事物都全权交付于一众鬼差,卧床看话本子数栽。有人终于忍不住了,然后她就被天地共主派去指导新晋小仙修习仙法,满腔的不情愿在见到小徒弟的瞬间消失,天哪!瞧着这俊秀的消磨样,一看就是长成话本子里温柔帅气、贴心宠妻的好男儿啊!行吧,一日为师,终生为妻。上至天界九重天,下至地府十八层,你都跑不了了!众神仙:为了我们的姻缘,求你们快点在一起吧!
  • 爱妻如命,总裁悠着点!

    爱妻如命,总裁悠着点!

    “许安知,你还回来做什么?”离去五年,曾经将她捧在手心的男人现在厌恶她之极。她另有所图,哪怕他冷漠相待,亦是步步为营,只为嫁给他。“傅斯年,娶了我。”——傅斯年恨透了许安知,恨她在自己面前的伪装,恨在她的眼里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恨五年前他让她滚,她就毫不犹豫地走了。可那又如何?她在世人眼里再如何不堪,他亦是要定了她。熬不住对她的思念,他布下一局,将她逼到自己怀里。“许安知,签字!”许安知不解,疑惑地看着他。“签!你许安知敢离开我半步,许氏和你儿子都是我一个人的。”他厉声警告,看她的眼神却是炽热无比,恨不得将她拆了吞进腹内。许安知,哪怕你不爱我,我也不敢再将你赶走。——“白莲花”继妹当着众人的面,指着她的鼻子骂:“许安知,你是个恶毒的女人!”许安知承认,自己的优雅,自己的温和全是装的,她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坏女人!别人欺她一分,她必定报复回来。那个以为不爱自己的男人缓缓地走过来,将她拥入怀,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对所有人说:抱歉,我宠的!傅斯年从来都知道自己爱上的女人是个小坏蛋,他并不在意,只想着将她再宠坏点,宠得没有其他男人敢招惹她!宠得她只能乖乖地呆在他身边,只做他的女人!
  •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 浣游人

    浣游人

    这本书是我心中想的一些故事的记录,或许现在可能有点人物僵硬,不推荐观看,等以后完善
  • 密恋私宠:首席的设计宝贝

    密恋私宠:首席的设计宝贝

    某天,某女好友对着流星许愿,“快点赐沈安筠一个绝世好男人吧!”没想到三个月后,她先是差点被车撞,结果在两天之内,无数次遇见那个男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猿粪吗?“宝贝老婆,来,张嘴,我喂你,啊……”某人丢了一记白眼,“我手没废。”“我知道,可是不能让宝贝老婆累到。”“唐!睿!泓!”“宝贝老婆别生气,别动了胎气。”某男立刻举手投降……【新建群:497501554】
  • 肠胃病食疗菜谱

    肠胃病食疗菜谱

    《胃肠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胃肠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胃肠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胃肠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快穿之男主是大仇家

    快穿之男主是大仇家

    布思雯倒了八辈子血霉进了游戏系统,最让她头疼的事男主设定都是敌对方的!系统爹爹,能不能让我好好追个男神,谈个恋爱?系统爹爹:好的美女,谈恋爱吗?布思雯:!!!!系统爹爹居然不是计算机,而是男主本人!【百变男主X疯癫放肆小女主,每段都是披着砒霜假皮的甜宠,1v1,坚持逗比风格,天打雷劈都不动摇!】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磨难是柏杨一生的主基调:周碧瑟为柏杨执笔写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停下笔来,看着柏杨叹息:您的灾难怎么没完没了!求真,是柏杨文章的大方向:杂文在柏杨的各种文体中成就最高,这里有深刻的剖析、幽默的谈吐、犀利的文风。求真,让他的文章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令浊者惧,使清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