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本书从2001年开始构思,写写停停,断断续续到今天——2010年4月,其中涉猎的内容翻新了几次,观点也有诸多变化!

关于青年的含义,1995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第50届会议通过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中,对青年人口规定为15~24岁的年龄组。为便于描述和理解,我们就借用这个定义,把描述目标指向高中生和大学生。

那么,在当代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有什么特征呢?

人们习惯将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分成为五代人:缔造者是第一代;出生在二三十年代的,被称为迎接解放的第二代;四五十年代出生的第三代,叫做红卫兵的一代;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第四代是改革开放时期成长的一代;第五代出生于八九十年代,被称为独生子女的一代,称为“八零后”、“九零后”,又叫“新人类”。目前这一代人正处于青春妙龄期(18到30岁之间),是青年心理的代表性群体。他们与以往几代青年人最主要的特征是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网络化,是人类文化进步中的重大事件。它触及到了一切传统文化的沉疴旧俗,导演出一系列全球性文化质变。这些事件深深地影响着伴随网络进步而成长起来的青年的心。

本书所说青年话题,是集中指向中国都市网络文化环境中青年的心理成长历程,亦称网络青年的心理分析。

青年的成长,历来都是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但是在当代国际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在网络文化对传统伦理反复冲击的对撞中,中国青年的成长已经不是简单的地理或历史局域文化焦点,起码是在三个层面上引人注目:

第一,如何正视网络文化,在现实和网络虚拟双重文化交互作用背景下,尊重网络文化在激励青年心身成长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二,在特有的意识形态体系中,如何认识青年的代沟——宏观历史现实与网络文化叠加形成的精神隔阂,接纳、解释和促进青年的精神演进;

第三,如何在国际网络文化背景下,放眼中国青年的成长和国家发展的远景。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我们从网络对青年心理影响的角度分析青年心态,帮助青年加深对自身的认识的期盼,在本质上,是为了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关怀我们的社会,进而推演我们或许看不见的社会的未来。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推行改革开放国策以来,社会从关注青年精神的自我思辨开始,对生命的认识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并真正擦亮双眼看世界。那个时节的思路演变,大体是从反思僵化的社会意识对青年思想的禁锢开始,思考生命的本来含义。比如,“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的大讨论,影视片《人生》,《蹉跎岁月》、《人到中年》、《河殇》等等,一大批思想深刻的文化作品出现并引起了全国性轰动。

一方面,人们努力摆脱建国以后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对人的震动,并且从崇拜模糊不清的社会观念转向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对国际文化的认识和比较中,了解到世界上绵延的民主和市场竞争的文化。但是和青年成长的现实联系起来的时候,还是偏向沉稳甚至保守。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影响世界的思想文化事件,把青年精神成长的话题锤炼得格外沧桑。

大约是在1995年以后,伴随开放的政策,国内个性化消费文化崛起,国民经济真正走上快车道,青年的笑脸逐渐在网络文化启发下本真地绽放开来。同时,心理学得到了全方位的尊重,人们大胆关注青年个体心理成长、群体心理发展等话题。在2000年新世纪开始以后,关注青年心理问题的人更多了,很多机构开办心理学研究班,他们或者全面引用国外的观点、或者在传统观点上进行修补完善。热忱感人!不过,一些热心青年话题的好事者,比如体育项目记者或者娱乐节目主持人在电视媒体上公开主持青年心理障碍话题,把青少年个体不加遮掩地请到演播室,进行分析剖析,这就违反了心理学一般咨询尊重个体隐私的基本规则,还有可能泛化压力,增加青年心理负担。这样漠视个体生命尊严的所谓时尚,是曲解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敬重。

我们从怎样的视角分析解读青年心理问题呢?

从对青年个体精神健康的认识为先导,首先,冷静地思考历史积淀文化对青年人格的影响;然后,提出笔者原创的个性结构理论观点,并选择网络青年心理成长的主要因素加以讨论,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年心理的影响和改变,提出这种改变可能引出的心理疾病;随后,结合作者在心理咨询和理论研究中的成果,详细介绍笔者自己经过检验的心理咨询辅助方法。

最后,对网络青年面向国际,追寻自由健康的人格目标,提出美好的祝愿。

笔者希望青年精神成长发展的方向是:把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空间友好地融合起来,避免现实与虚拟的人格分裂,在冷静认识现实社会环境的基础上,确立诚信的人生态度和有爱、有快乐的信仰目标,构建国际化的人生愿景。

作者

2010年5月

同类推荐
  •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找到内心的出路,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跟北大学者们聊聊心理!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等众多北大学人、学子的人生感悟和精彩观点,解读现代人的焦虑的心理问题,借大师的智慧之眼,帮助读者理清困惑,还心灵一片宁静之地。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热门推荐
  • 蝶泳

    蝶泳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仙歌

    仙歌

    黄金巨龙仰天长啸,龙鳞被刮了?上古凤凰悲痛嘶鸣,凤羽被拔了?丹之大帝破口大骂,神丹被偷了?双修大典,洞房花烛,绝世美娇娘不知所踪?诸位可准备好,与我一起,斗神龙,戏凤凰,耍大帝,证道成仙!!!
  • 卿卿明月心

    卿卿明月心

    心被羁绊,何来自由?连呼出的气息都叫嚣着愤恨,怎能明心见性?命运之手把他们拨向不同的人生轨迹,欲望与复仇,忠贞与背叛,阴谋与爱情,游戏才刚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本仙经

    一本仙经

    穿进修仙预备役,成为一堆小天才当中最笨的那一个……易清只能冷着脸,两手一摊,表示:好尴尬呀!漫漫仙途,前面一群天骄,大步迈起,风风火火。后面一片炮灰,前仆后继,踊跃作死。且看走在当中的某个姑娘,如何笑……不,面瘫到最后。
  • 我的妹妹在丧尸前线

    我的妹妹在丧尸前线

    核战争爆发后的三个月,一名东亚联邦的特工潜入到了北美洲的盐湖城,意图寻找自己的妹妹及一批即将被用作生物实验的东亚联邦俘虏,但当特工袭击了盐湖城基地后,却并没有发现一名俘虏的踪迹...女主文,文风偏向硬核,除了常规的生化作战之外,本文更偏重丧尸战争的写实以及面对危难时的人性百态。
  • 惑君心,盛世绝宠

    惑君心,盛世绝宠

    淡定,优雅,与世无争。燕国将军府二小姐,年芳十八,待字闺中。燕国君主轩辕灏许她一生尊荣母仪天下之后位,她不愿。商国太子商君于许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之誓言,她拒绝。幽国摄政王幽予胥柔情似水一颗赤子之心只为她,她不要。她说,她愿意成为任何一朵红梅,唯独不愿意成为他掌心那一朵。其实,她要的不过是风雨同舟的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何须誓言,何须承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深宫帝女情

    深宫帝女情

    他为了家族娶郡主为妻,却不知被他抛弃青梅竹马的姑娘,竟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大婚当日,她割袍断义与他斩断青丝。凤凰台上一舞倾城,他抗旨拒婚,只为她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远赴大漠,只愿两国无战火,当他把她禁锢在身边:一次次的放手,为的就是此刻的拥有。世界虽大,你也逃不出天。
  • Arcanum 101

    Arcanum 101

    Fifteen-year-old Tomas Torres, the son of an immigrant family who are just barely making it, gets picked up by the police for doing some work for the local padrone (collector). For this work, Tomas has made $1000 a week, a lot of money by anyone's count. But what is the work? What is Tomas arrested for? Arson, but arson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Tomas has a most unusual gift: he is a fire-starter--he can start fires with sheer force of will that flame from the tips of his fingers. More, he can will fireballs to hurl at his enemies or opponents, and he can incinerate any evidence. But the courts decide they have enough to convict young Tomas and send him off to a school (which Tomas believes to be a kind of jail): St. Rhiannon's School for the Gifted and Exceptional Student.
  • 书斋夜话

    书斋夜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魔神的诞生

    论魔神的诞生

    若漫天仙神,以造苍生劫难而成道,吾宁以十世轮回,十死无生之执念而成魔,送诸神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