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100000003

第3章 转型期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界定(1)

第一节 生态、媒介生态、电视新闻媒介生态

“生态”一词的本义是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生态学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概念所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但始终包含着健康、和谐的褒义。众所周知,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温室效应、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明显、即刻或潜在、长远的影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是人类明智的共识。

“媒介生态”是指在特定时期的媒介社会中,媒介与其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形成的一种互动结构。“媒介”和“外部社会环境”都是作为媒介生态中的因素或曰子系统而存在的。围绕媒介这一中心,“外部社会环境”所涉指的社会生态因素总体上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个方面,媒介在这四个方面的合力作用下存在并发展,与之共同构成社会生态系统。媒介社会又是通过媒介的传播活动所构建的社会,媒介社会中的“人”同时作为媒介的“受众”和社会的分子存在,在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循环中成为一种资源和能量。

从“媒介生态”的定义,我们可以推衍出“电视新闻媒介生态”指的是:在特定时期的媒介社会中,电视新闻媒介与其外部社会环境(生态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形成的一种互动结构。电视新闻媒介的架构、功能、形态以及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全方位的演变进化都交融于这种互动过程中。

第二节 影响电视新闻媒介的四种生态因素

电视新闻媒介并非孤立存在的,必须把它放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因素同构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这个生态系统支撑着电视新闻媒介,给电视新闻媒介提供信息来源和传播约束,也正是这个生态系统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把电视新闻媒介融会到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整体中。围绕电视新闻媒介的四大生态因素详解如下:

一、政治生态因素

执政党治理国家的方针、路线,各级政府制定的政策、制度,都规范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也必然将电视新闻媒介摄入麾下,这构成了制约、影响电视新闻媒介的政治生态因素。一方面,党政部门通过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向媒体提供信息资源,完成政治能量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传递或释放;另一方面,作为管理者,党政机构会对电视新闻媒体进行政策规制和指引,媒体依照党政部门宣传、传播的需要,发挥相应的社会职能,自觉控制舆论。

媒介依赖政府信息公开获得生存所需的一部分内容资源,并受制于政府的管控。在这一局部生态中,媒介对政治形成寄居关系,既获得营养,也要被束缚。作为媒介社会的公共领域,“大众媒介乍看是一种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工具,但实质上不发挥思想引导、政治控制等功能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是不存在的。”供给信息和娱乐的过程,也是国家权力间接操控大众的过程。分属社会各界的受众依赖电视新闻媒介提供的声像信息参与公共事务,并确定和调整自身的社会坐标。这样,通过电视新闻,政府和媒介对内设置本国、本地的社会生活议程,对外设置国际领域的外交议程。于是,“政府→电视新闻媒介→受众”形成一条自上而下的链条,进行日常信息资源的传递。

在电视新闻媒介和政治生态因素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理出这样几条主线:

随着执政党和政府的成熟,政治生态演变的大趋势是朝着更加民主的方向进化,民主政治的重新塑形会孕育出新的意识形态,继而要求电视新闻媒介的创新表达。

突发公共事件作为政治生态的突变因素,从客观上容易导致信息传播管道的瞬间阻滞和失序。公众因为对“营养”的渴求而聚合起自下而上的能量逆流,使政治生态处于激亢和失衡状态。为社会安全计,政府不得不放松信息控制的阀门,加大“营养”供给量。一次次的突发公共事件从客观上推动着信息公开的进程——这也是一个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互动的进程。

全球化开放背景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崛起,必须考虑国家形象和外交公关的生态要求,电视新闻媒介的职能身份和传播范式相应地也要与时俱进,在更广阔的生态土壤中赢得新的生长空间。

二、经济生态因素

一国一地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态势构成经济生态因素,决定该国该地电视新闻媒介的物质生存条件。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下,媒介通过管理和运作配置资源,参与交换,融入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过程。

在媒介社会里,个体依赖媒介获知信息,媒介依赖社会各界获得各方面的物质、非物质资源,社会又是个体的集合。这条社会资源互换的传播食物链决定了媒介组织的生存发展策略:集中能量或资源完成与自身目标最密切相关的分工任务(声像信息产品的生产与经营),然后通过市场交换行为来满足其他需求(如机器设备、人员生活保障等)。电视新闻媒介的任何改革和创新,都无法背离食物链规律。那么,从传播生态学的整体观、互动观、平衡观、循环观出发,着力挖掘、完善媒介自身的资源潜力、运作机制,使媒介子系统内外的食物链保持高度适应,才能达成优势互补、资源互换、协同共进的生态。

目前,在电视新闻媒介和经济生态因素的关系上,有两大问题不容回避:

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电视新闻媒介逐步离开政府的财政支持,自谋生路。从营养生态位(Trophic Niche)的角度分析,其基础营养的供给来路从行政资源转换为受众资源和广告资源。这一转变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引向一种新型的生态状况。在此过程中,电视新闻媒介不断产生着普遍的、剧烈的反应。

市场经济生态因素促使电视新闻媒介从行政化管理向产业化运作过渡,媒介的组织架构、机制制度等几经调整,至今仍处于欠成熟的试验中。电视新闻媒介因而在公共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两种角色间摇摆不定。

三、文化生态因素

电视新闻媒介的文化生态因素,是指与电视新闻的媒介话语生产相关联的文化背景,它是构成电视新闻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精神支柱,对电视新闻具有形而上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电视新闻本身就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社会文化同流,因而,电视新闻媒介提供给受众的信息越是符合受众观察新闻的预设文化视角和选择性接受新闻的文化立场,媒介文化越是接近受众面对电视新闻时所调动的文化资源,生态内耗就会越小,沟通就会越顺畅,就越容易实现传播价值。

对于一个传统文化深厚繁缛的文明古国来说,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变迁可谓迅疾、剧烈。这对电视新闻媒介的文化立场、电视新闻媒介所反映的文化格局和文化表征,都提出了同步要求:传统文化、政治文化和精英文化退隐,现代、后现代文化和大众文化亮相于时代的前台,文化生态因素的性质已经大不相同,这驱动着电视从单纯的宣传工具变身为服务性的家用媒体,电视新闻的语态也跟着发生重大的转变。

社会结构变迁孕育出文化的多元生态。从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出发,国家电视台、省市电视台和境外电视台各自寻找自身的“生态位”,亦即各自生存、发展所需的特殊土壤和条件,以及在这一状态下的特有行为和作用,形成兼顾“分众”文化属性和地域覆盖范围的多元传播格局。

当代大众文化的生态特征是消费、娱乐基因的大量繁殖、扩张。

电视新闻媒介既以文化生态因素为氛围,又兼为同一文化有机体的塑造者,在这种文化资源和能量的内外渗透间,电视新闻媒介被浸濡、同化,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批判性和独立意识。

四、技术生态因素

技术生态因素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媒介的科学技术。既包括应用于电视新闻媒介的技术,也包括应用于其他传统大众传媒和新兴媒介的技术。对于所有媒介来说,日新月异的技术生态因素都是提供成长动力甚至赋予生命力的养料,不断强化了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本体优势和传播效力,更带来新媒体的层出不穷,使媒体行业生态趋于多样化。这种以媒介多样性为基础特征的传播生态促使了媒介行业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最终带来整个媒介系统的共生繁荣。

在技术生态因素与电视新闻媒介的相互关系中,最前沿的部分当聚焦于新媒体和电视新闻媒介的伴生互动。新媒体裹挟着新技术带来新信源、新语态,这是传统大众传媒必须直面的生存环境。电视新闻媒介一面通过技术整合极力维护自身原有的时空生态位——电视新闻媒介占据的是以传播声像信息(时间)为主的频道(空间)生态位,一面通过共享而非争夺来获取资源为己所用。

以上四方面的生态因素对电视新闻媒介构成多层面交织的影响和制约,电视新闻媒介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些生态因素。在两相互动中整个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系统得以改观,从长远看,趋向平衡和健康。

生态因素对电视新闻媒介的影响为本书的论述重点,为使全书结构主次分明,有关电视新闻媒介对生态因素的反作用的阐释在以下各章(第二章至第五章)中所占比例将会较少。而后,在第六章“电视新闻媒介对其外部生态因素的反拨”中,将从电视新闻媒介的“本体属性”和“生产规则”两大维度上做简要综述。

同类推荐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非常值得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和学生学习借鉴。对宏大事件报道的掌控能力,对涉及众多被访者、拥有海量细节素材的再现、穿插、配制和平衡能力。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
热门推荐
  • 寄婺州温郎中

    寄婺州温郎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翊圣保德传

    翊圣保德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欧洲古堡游

    欧洲古堡游

    本书介绍了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丹麦、东欧等地区的古城堡,提供了332幅照片,并搜集了与古城堡相关的绘画、雕塑作品,以及城堡趣闻、传奇等。
  • 青鸟

    青鸟

    故事从平安夜开始……棣棣和咪棣受蓓丽吕仙女所托,在猫、狗和各种精灵(水、火、面包、糖)的陪伴下进入另一个世界寻找青鸟,来救她的女儿。在光神的指引下,他们经过回忆国、夜神殿、森林、坟地,幸福家园,并到达未来王国……期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却终究没有得到青鸟。
  • 星辰诀

    星辰诀

    封云,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为追寻满门被灭的真相,踏上修元之路。前路坎坷艰辛,直到得遇一怪老头传授《星辰诀》和神兵,他的人生就此转折。神魔在他剑下陨落,鬼怪在他刀下湮灭。万千星辰因他而生,日月光辉因他灿烂。大地因他为之颤抖,宇宙在他脚下匍匐。
  • 父亲的风烟岁月

    父亲的风烟岁月

    父亲是一名新四军老兵,曾经是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华野、第三野战军直属特务团战士,跟随陈毅司令员南征北战,参加和经历了"枣庄战斗、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临驹战役、沙土集战役、睢杞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大小战斗、战役几十次。在战斗中先后荣立三等功六次,四等功五次。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在山东淄博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为首长身边的警卫战士,父亲的经历丰富而感人,透露出许多和首长们在一起的难忘历程,是我和父亲十几年的心血之作。
  • 尸穸

    尸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慧眼识港股:香港股市投资指南

    慧眼识港股:香港股市投资指南

    在进行理论阐述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实务的追求。在第3章,我们不仅介绍香港股市的5种开户方式,还详细介绍了中间的诸多细节,譬如如何和“持牌人”见面。在第6章,我们不仅告诉你港股交易如何收费,还告诉你怎样获得股市行情。在第8章,我们也讲述了股市买卖中的每一个细节。在附录,连如何打电话到香港这样的小细节,我们都替你想到了。
  • 宏观经济思想七学派

    宏观经济思想七学派

    目前,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精髓的学习,对于克服在政策制定和理解上存在的简单化、泛理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菲尔普斯教授根据对工资与价格的处理方法以及关于预期的等等标准,将现代宏观经济学思想分为七个学派,即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兴古典学派、新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新古典与新一代新古典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及结构主义学派。阐述他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看法,定义了不同的学派,并介绍、评价了各学派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内容系统、简洁,具有诸多独到见解。
  • 神尊凰女

    神尊凰女

    当涅槃重生后失去记忆的她,遇上了高冷傲娇的他,当火爆的脾气能为他收敛,当心中的执念能为她放下……一切的一切,终究逃不过一个“缘”字。初见时的美好,早已烙印在彼此内心的最深处。命中注定的相遇,既是缘,亦是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