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员的总体艺术观念
在表演艺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对比、总结、思索,同时发现:学生对不同教学手段的接纳程度是不同的,对不同教学阶段要求的领悟能力是不同的。是什么使一个普通人敢于走到舞台上或镜头前去“模拟人生”,是什么使他们在舞台上如醉如痴,是什么使他们陶醉在角色的生活中,是什么使他们肯于在“假定”的生活中释放情感……有人说是观念,是什么观念呢?单有观念就够了吗?要具有怎样的观念?为什么有的人成为演员可仍然不能完成独特的艺术创作?为什么有的演员不能彻底地投入到角色的情感生活呢?有了这些问题也便有了种种的思索和答案。无疑,观念是进行行业创造必不可少的行业意识,演员的观念是演员进行艺术创作必要的意识基础,但随着艺术创造的不断深入,演员只具备一般的艺术观念又是不够的……
1.观念的界定
“观念”是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思维主动性的表现。观念在《辞海》中的概念是人对待客观世界的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观念对于客观世界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而已。”这句话正指出了观念就是意识的主体。比方说:墙上有一张不规整的报纸被风吹起来……行人走过时会不经意地瞟上一眼,好心的大妈会顺手给铺整好,无聊的闲人也许会划两下或索性把它撕下,艺术家看过觉得画报那不规则的构图配上随风飘动的一角感觉挺棒,清洁工走过随手撕下扔进垃圾桶里……这些现象或许会说明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物所表现出的意识和态度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不同职业的人会拥有不同的职业观念,同一职业的人,因年龄、性格、心境、修养、成长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也将导致职业观念的不同,不同职业观念所外化出来的行为也必然是不同的。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是具有能动性的,也就是说观念可以指导人的行动。
2.演员的创作观念
作为演员,首要的前提是要具备演员的观念。演员的观念简单地说就是与普通人有所不同的观念。生活中一对儿“如胶似漆”的青年常常选择适宜的环境“互倾衷肠”,如果让他们在舞台上或镜头前继续“倾诉”,他们大概不肯甚至不敢去做,因为这是需要具备一定观念才行的。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演员从自我出发,利用有魔力的假定去进行创作。这句话不仅道出演员创作的本质,同时也对演员的观念进行了界定:利用假定、相信假定和渴望变形的创作意识。解放观念的实质是对演员自身素质的解放与开拓。
作为表演创作的主体,演员在创作时只带着自己的“小观念”(相信假定、渴望变形)是不够的,它必伴随着相对准确的创作意识、表演技巧及理论、演剧方法、风格创作规律、艺术感觉等等,这些诸多因素构成演员的总体艺术观念,并适时地调整着演员的创作。
二、影视表演的创作观念
观念的更新与本能的追随,是人类所要强调的。传统的往往是规律的,更新了的东西必追随已有的或含带最初的、原始的本能体系。同样,艺术创作的观念也会随着创作实践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而变化着。在影视表演创作中,演员的总体艺术观念更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1.建立影视表演的意识
电影艺术家张骏祥指出:“电影表演的行动不仅要遵循生活中人的逻辑,而且还要遵循蒙太奇的逻辑。”如果说舞台演员需要具备舞台的意识,那么影视演员就应具备镜头前的意识。由于影视制作的纪实性、综合性、无限时空性以及蒙太奇等特性的存在,使演员在分割式的单元创作中必要具备特定的创作意识:
(1)整一意识、蒙太奇思维;
(2)自然意识,影视纪实性的要求所决定;酷似生活原态的个性真实,强调以展现素质为第一性原则;
(3)细节意识,影视演员主要任务就是选择、设计、实现人物的特定细节;
(4)感觉意识,影视表演是偏依心灵的创造,以获得统一的角色感觉为创作目标。
2.彻底解放影视演员的观念
(1)首先要区分出生活和艺术的不同,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永远是对人生的补充。
(2)舞台表演的美学特点是表现意味着存在,而影视表演的特点是存在就意味着表现。
(3)真正的解放观念是彻底相信假定,建立渴望变形的创造意识。演员要敢于在假定中开掘自我的真实。
(4)大胆参与自我的情感、欲望、经验等等,去实现以演员的本能去感知,以角色的逻辑和习惯去行动。
3.融入表演艺术创作不变的规律
(1)表演创作永远是从自我出发。
(2)表演创作始终实现生活与艺术的统一、演员与角色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
(3)表演创作始终遵循假定的规律。
(4)表演创作始终贯穿三位一体的特性:即在创作中集创作者、创作工具及材料、创作成果于一身。
(5)演员必须具备表演艺术的素质,诸如信念、激情、想象力、理解力、发现力、表现力等等。
(6)把握风格作品的创作规律。
4.掌握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的“真实性”
生活的真实是全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局部的有选择的真实;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往往是酷似生活的真实。影视美学的纪实性决定了影视表演的节奏酷似生活的真实,同时还有对真实生活的超越,在创作中更需要溶入特定规定情境下的自然与真实(如下)。
真实的多个层次:
自然性的真实
社会性的真实
人的真实
性格的真实
个性的真实
情感的真实
逻辑的真实
时代的真实
风格的真实
时间与空间的真实
技术的真实等等
在生活中,人们通常接受求同的真实,即生活常态的真实、共性的真实。艺术探讨的是在共性真实的基础上强调出个性的真实,但绝不停留在个性上。而表演艺术创作的本质则是强调个性的创造。在创作中,演员以本能去感知,以角色的逻辑和习惯去行动。这里的“本能”是解放后的本能,是艺术的本能。本能的全方位觉醒最终达成性格的觉醒与展示,以实现塑造我的激情、展示我的素质,实现角色的真实,创造出个性的“这一个”的真实(个性的逻辑、个性的表达、个性的情感、个性的风格)。
完成“真实”创作的条件:
(1)从自我出发,开掘独特的经验、营造个性的独特表达。
(2)演员心目中的“假”是双重的真实(个性的真实和共性的真实)。共性的真实是基础、是准则;艺术个性的真实是最终的目的,这种真实为常态和大众所理解,又强调个性的真,相辅相成。
(3)具备两个方向:常态的真实、个性的真实,二者相调节、贯通。
(4)要实现个性的真就必须强调“自我”艺术感觉的真实和准确。
5.建立影视演员的“艺术发现力”
我们常说“演员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在艺术中发现规律”,这发现本身是否应该成为演员进行创作的一种能力呢?这种发现是生活的延续还是艺术的再现?表演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的聪敏智慧的产物。表演艺术发展到了戏剧阶段,对于人的写实表演,已经由形式的强调进入了体验的强调。其实就本质而言,体验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更逼真的艺术表现。演员创作最终体现的是心理,这离不开创作主体——演员。表演艺术经过演变并发展到现在的影视时代,更有必要首先建立深刻的对人的关注,不管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他们在演变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现、关注着“人”的存在。只要有人存在,人的主观发现就会一直存在着,并随着人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
意大利美学家伯格森和法国美学家克罗齐一直关注着“直观”,尽管二者是唯心主义美学家,但是他们视直观为一种初创力的主张却为我们研究“艺术的发现”拓展了一条思路。克罗齐的理论虽然混同了直观和表现的界限,然而一些提示对于我们认识直观的创造作用是极有好处的,他们都强调了直观本身就是一种初创。
一个艺术家首要的才华,一是表现在“对生活的发现”,二是表现在“启迪别人的再发现”,三是表现在“启迪别人而又掩饰好自我”。法国雕塑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见过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可见,艺术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是对生活的敏感、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在表演艺术创作中,演员能否识辨剧本和角色看似是技巧的问题,但它首先是一种能力的问题,是善于发现的直观能力,是艺术感觉的能力,这就是演员的艺术发现力。它往往能在感知活动中,将储存在大脑中的理性意象同相应某一事物的感觉印象相比较,做出直接的判别,产生一种没有复杂思维操作过程的直接的艺术活动。
然而,艺术发现还不止是一种直观能力,它还包括理性因素和二者相伴随的情感体验在内的三方面交织而成的,即感性因素、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可见,艺术发现是与创作主体“心心相印”的,艺术发现是一种艺术的直觉,直觉作为一种思维能力,使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地运用艺术直觉来鉴别对象。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是形象性,其二是情感性,其三是心理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其四是独创性。由于艺术发现的组成因素复杂,必然会受到个性化因素的影响,因为个人的情感有时是不听理性的,它似乎总和感性相伴随,受到道德、理智、责任等高级情感的作用,因此,在培养演员艺术发现力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
(1)对生活的发现受个体的趣味点、品味、修养、个性、习惯、逻辑等因素的影响。
(2)受到演员自我感觉的准确度的影响。
(3)观念的发展决定艺术发现的视野不同。
(4)发现对象的不同导致主体反映的层次不同。
(5)艺术素质的层次影响发现的质量。
(6)影视美学决定艺术的发现更注重情感细节的真实。
(7)影视特性要求演员的艺术发现更及时、准确。
齐士龙教授在《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一书中指出:“表演艺术是为实现按人类既定的艺术目的的一种生理、心理能力的技巧,这技巧既表现于内心也表现于外部,既是一种心理能力又是一种生理能力,这两种能力分别或一起构成某种规律……”能力的过渡形成了这种过渡性的技巧,而最终,这种技巧又将化成一种能力、成为直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电脑的“默认”程序一样,形成演员便捷操作的最佳创作状态。可见,艺术发现(艺术直觉)作为一种能力,是由生理及心理等结构经技巧的加工而形成的,它也具有由原始到初级再到高级的演变过程,最终又会因为新艺术形式的出现而产生新的技巧,再形成新的能力;以此不断地循环并呈螺旋式上升地发展着。
综上所述,我们不得不说,对于影视表演艺术及其创作的方方面面,诸如技术、理念、观念等等都在不断地继承、演变和发展。影视演员只做到通常意义上的“真”、“信”……是不够的,因为观众想透过那看得见的还想再感觉点儿什么,这就要求演员必须不断更新和建立适合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的观念,同时,这也将是一个永远的课题,给演员的艺术创作带来永远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