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100000015

第15章 三位文化巨人的三式人格(5)

当然造成这种状况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设计与政策导向方面的原因。只是这与本文关涉不密,且不谈它。

陈寅恪不是这样。他一生学业,首在专心。专心到不问政治,也不关心政治;不问俗务,也不关心俗务;不参加争论,也不屑于争论;不做他事,也无他事可做;不习他艺,也没有几多他艺可以影响于他。他的全副身心,只在学术,尽在学术。抗战时期,他在重庆,日军轰炸频仍,听到警笛就跑防空洞,他为此写一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那口气颇带些嘲讽与幽默,足见即使这样险恶的环境,他的表现,犹自与他人不同。

不仅专心,而且倾心。倾心是一种宝贵的情感状态,即他不仅专心学术,而且挚爱学术,因为挚爱,才什么困难也挡不住他,什么压力也打不垮他;也因为挚爱,他才能得到无尽的欣慰与乐趣。

陈寅恪的学术生涯,其实乐少苦多,有些则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巨大痛苦。前面说过,他目疾严重,中年以后,竟至失明,然而,这没有阻碍住他研究的步伐。倒是更其恶劣的生存环境,给他不断增加无尽的痛苦。尤其是他的著作,写了,却出版不得,一等不能出版,再等还不能出版,以至这位学术老人要发出“盖棺有日,出版无期”的痛苦呼声。我们可以想象,倘环境由人,他虽健康堪忧,那研究的心一定是十分快乐的。

倾心之外,还有诚心。诚心是一种责任心,是由内向外而生发的一种内在性情感与品节。学术研究固然需要天才,那情形就像下围棋需要少年天才一样,就像NBA球员需要天才一样,但只有天才显然不够,还要诚心虔志,去对待它们。

而现在的学界,是诚心者少,名利者多;刻苦者少,投机者多。他们不乏天才,尤其不乏聪明,很多情况下,是太过聪明了,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把一出好戏硬给演砸了。

学术研究,非具诚心不可为。诚能生静。而静是一种难得的研究境界。所谓任凭风生水起,我自淡定如初。这样的境界是不容易达到的。然而,如陈寅恪者,却不是淡定如初了,而是做到了静气如山,凭你什么名誉地位也无法打动他的。

诚心之上,还要敬心。陈寅恪一介书生,经历不繁,焦点不多,与他及他家接触密切的人,还保留了一些关于他生性胆小的说法,如梁宗岱夫人就有类似的回忆。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作者陆键东不同意这说法。依我的理解,陈寅恪可能胆小——在那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又有几个胆大的呢?但陈寅恪即使胆小,他对学术研究的敬心却大。因为敬心大,他才不怕孤独,不怕病痛,不怕权威,也不受功名利禄等各种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

敬心,乃是一种圣洁无余的态度,又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更是一种单纯干净的事实。像这样敬心的人,如哥白尼,如伽利略。他们原本是信仰上帝的,但上帝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不对了,他们就要发表不同意见,实在这一颗奉献于科学研究的心,原该大于上帝。你上帝错了,也要指它出来。这比喻有些大。作两个小比方。比如玫瑰花是红的,有强势者硬说它不是红的,或者把它拔掉,把它打碎,实际情况呢?她还是红的。又如,你可以不让王小二卖豆腐,但你绝对无法让王小二信服他卖的不是豆腐。

就是你把自己化装成上帝,也不能改变他卖豆腐的事实。

敬心也者,正是一种对于所从事的学术研究的无条件信任,又是一种对这研究及其研究结果的有逻辑的肯定。

写到此处,我联想到中央民族大学教学主楼中曾悬挂着“敬、静、净”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端的是好。

我认为:对于学术事业,该存敬畏之心,因为那事业原本是神圣无极的事业,面对神圣无极,岂可胡言乱语!

对于学术研究,应存静毅之心,因为那研究原本是艰深无私的研究,面对艰深无私,岂可胡思乱想!

对于学术行为,应存净洁之心,因为那活动原本是纯正无瑕的活动,面对纯正无瑕,岂可胡作非为!

胡适自是一位纯正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他的自由人格对现时中国的影响,显然来得更具魅力,也更密合知识界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然而,在他盛年时期,包括去世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他其实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物。彼时的共产党人不喜欢他,当权的国民党骨子里实在也不喜欢他。胡适先生辞世数十年,终于时来运转,应该是这民族与社会进步了。与胡适相比,鲁迅在他的时代则是一个风口浪尖的人物,反对他的人固然坚决反对他,支持他的人又要绝对支持他。而他的风格与影响,至今犹然为社会特定人群企盼与认同,可知这民族与社会的进步,又确实面临诸多困难。陈寅恪的一生,则顺利时少,坎坷时多,苦难凶险,备受艰辛。而他终于得到认可并成公众瞩目的文化人物,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三位巨人大有区别,而社会对他们的不同好恶与离合差别更大。从文明的发展阶梯考量,我认为鲁迅的时代不如胡适的时代,胡适的时代不如陈寅恪的时代。当人们忘记争斗也无须的时候,就接近大同世界了。届时,战争消弭,专制消解,政治化为管理,管理化为服务,服务化为艺术,艺术化为生活,可有多么好哇。李慎之先生说过,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这是一种诗意的概括。我想补充一句:就社会的深层渴求而言,胡、鲁二人正呈赛跑之势,我希望并祝福先到达终点的是胡适先生。

而今的现实,仍需要启蒙,主要是公民意识的启蒙。胡适先生一生,说到学术与文化成果其实不足以惊人惊世,但他的学习态度与自由信念,却能持之以恒,卓尔不群。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有言,启蒙是走出不成熟状态,勇于求知。这句话,鲁迅先生或许担当不得,尤其他的晚年,更似一位全知的斗士;陈寅恪先生则无须担当,他的注意力在彼而不在此;对于这种文化责任,唯胡适先生担当得住,担当得起的。

实在自由人格的基本品征是理性的,公然的,物权的,民主的。它虽然在逻辑上并不排除正义的暴力选择,但真正倾心的形式还是和平的,渐进的,共商的。它自有坚持与坚守,也不乏持之以恒的坚韧态度,而且主张稳中求变,尽管它的结构深处一点也不缺少革故鼎新的精神,但不赞成强制,不认同群起而攻之,不惧怕反对意见,有时甚至是最激烈的反对意见,也不顾念个人意见的孤独,并以能说服他人为最大的人生乐趣之一。

自从俞可平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之后,民主的话题,在中国大陆又慢慢热络起来,而法治的诉求,则自“文革”之后,一直为社会大众所赞同所渴望。其实,民主的价值前提是自由,法治的文化前提是理性。或者说,有自由,而后有民主,否则,这民主的基础就不坚实;有理性而后有法治,没有理性的法治安排,会先天带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说不定哪一天,那些主张法治的人又会以非理性的方式去破坏它。

甚至可以这样说,唯有自由价值理念下的民主,才是善质民主,否则,极有可能成为民主暴力即暴民政治,且暴民政治与君主专制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其后果更会沆瀣一气,有无相通。而没有理性的法治,也很有可能蜕变为法治的空壳,即只有法治之名,没有法治之实。这一点,法国大革命有过证明,德国**也有过证明,后来东方国家的诸多现实都有过证明。

同类推荐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本书以全球史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女权思潮和实践的缘起,尤其把晚清中国的“女权”论和改革实践放在西方文明论在近代中国传播、转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究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以及成因,考察欧洲文明论的性别标准在晚清如何传入中国,以及对中国社会、中国妇女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晚清女性论者的“女权”论述,探讨女性是如何回应由男性开辟的“女权”论述的。
  •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1920年,罗素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他当时在中国各地的演讲以及回国后不久就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受到我国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和赞赏。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罗素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作了许多天才的预言。本书从这一角度摘选了罗素的众多言论以及同时代中国名家对其的评价。
  •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本书所提及的每一条建议,都结合了家庭教育的实际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分析全面、论证合理、思想深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在列举的故事中,吸取了大量的外国事例,令读者耳目一新,其教育方法巧妙,易于操作。不论是观念上还是方法上,对我国的家庭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不负青春时光

    重生之不负青春时光

    设计师重生回到90年代末期。前世阅历,再炼世情,设计崭新人生轨迹……
  • 林轩的灭世计划

    林轩的灭世计划

    这是一个通过不断探险,最终打败魔王的故事。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万界大妖

    万界大妖

    曾经,他身为妖域之主,万妖之王,却惨遭擎仙杀害,身陨道消。现在,偶然的机会,他被主动献舍,重生归来,再走修行路,回到妖域时,却发现“自己”竟然在执掌妖域,统御群妖。……【百万完本,信誉保证,每日双更,不定时爆发】
  • 蜃楼志

    蜃楼志

    全书以广东洋行经纪苏万魁之子苏吉士(乳名笑官)的活动为线索,描写了他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曲尽人情世态。《蜃楼志》一方面将目光投向了清朝中后期中国南部沿海开放口岸,着眼点较为独特。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铁血狂潮

    铁血狂潮

    杨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他的生活按道理来说与大众一样,但时代是残酷的!它改变了杨帆的一生,也同时改变了世界,作为普通人,杨帆只能艰苦中奋斗,用生命去适应这个世界.
  • 狂妃妖娆:王爷滚远点

    狂妃妖娆:王爷滚远点

    大夏国第一赌坊老板,传说,她擅长飞针……“娘子!求针下留情!”被五花大绑的某王爷,看着亲亲娘子,只觉得冷汗直冒……“不想被废,没事滚远点!”“娘子,我滚远了……”“再滚回来!!”
  • 最后一个大魔头

    最后一个大魔头

    群号:欢迎加入:234909134希望大家能踊跃加入我若成魔天下无佛、我若成妖,妖中为尊!魔,不是冷酷无情,魔,不是恨天恨地!魔!是一种对世间一切不满的控诉!魔,当行天下不敢为之事!魔,当行天下不敢做之事!!魔,当行天下不敢当之事!!!请不要认为这是一本小说,因为它是文明和修炼的结合!
  • 冷王盛爱魔眼毒妃

    冷王盛爱魔眼毒妃

    一朝醒来,她不仅成了需要坐轮椅的残疾人,还被替代胞姐扔进了陵墓陪着一个躺在棺木里的男人,没错,她就是那个活人陪葬。在这不见天日的陵墓中度过漫漫黑夜,一朝突然被匆匆换走,因为帝王有旨,钦点她这个残废嫁给战功赫赫的九王,其实只为羞辱!九王带领千军万马守卫边关,战绩辉煌天下皆知。但某一天,圣旨下来,要他娶一个双腿残废坐在轮椅上的女人。这是个偌大的羞辱,他暂时接受;不就是个残废的女人么?和一件摆在角落里接灰尘的花瓶有什么区别?****然而,当做了夫妻后,才发现对方居然如此与众不同!这个打小混在军营里的九王有三好,成熟,隐忍,易推倒!这个实际上根本就不是残废的女人有三毒,嘴毒,眼毒,心更毒!火热的生活开始,其实夫妻之间也是要斗智斗勇的。****红烛摇曳,洞房花烛。男人一袭红袍,俊美如铸,于红烛辉映间走来,恍若天神。走至喜床前,单手拂去那盖在女人头上的盖头,眸色无温的扫视她一遍,他的眼神比之利剑还要锋利。审视她,恍若审视一个物件。女人任他审视,白纸一样的脸上无任何表情,眸子清亮,却独有一抹高傲。对视半晌,男人拂袖离去,女人收回视线闭上眼睛,这就是他们的新婚之夜!****草原落日,女人坐在轮椅上盯着远处眸子迷离,看起来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通身散发着冷冽的男人由远处看着她,他的妻有着凡人不及的能力,能够看得到即将发生的事情。眼下她又发呆,也不知看到了什么。一步步朝着她走过来,那步伐恍若踩着鼓点儿,每一步都拥有极强的压迫力。近处,看清了她白皙的脸儿,牛奶般的脸蛋上飘着绯红,似乎,看到了什么很少儿不宜的事情。“看到什么了?”开口,低沉的声线极具男人气息。恍若被惊着了,女人瞬间回神,脸儿红透,眸子里却满是怒意,“云九,你耍流氓!”怒叱,更让人肯定她刚刚看到了什么。入鬓的眉扬起,男人棱角分明的脸上浮起一抹邪恶,“我怎么了?”女人顿住,最后刷的站起来,抛弃最爱的轮椅离开。男人微微转头看着她的背影,唇角的那抹邪恶始终未消散。她看到的,那就肯定是即将要发生的。尽管他早就有无数想法,但都不及她给的‘肯定’来的让人悸动,看来,她马上就要真正的成为他的女人了!*****一对一,男强女强,盛宠专一,无虐,欢迎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