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400000003

第3章 电视采访概论(3)

地球同步卫星频道租用以及地面接收系统。为实现现场拍摄与播出的同步,SNG工作系统还必须拥有地球同步卫星频道的使用权和地面卫星接收系统。

1982年,英国在与阿根廷发生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战争时,英军首先利用SNG技术传回了现场画面。中国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率先引进SNG转播车,后用于一系列重大直播活动中。此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把SNG系统应用到电视新闻报道中。比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于2003年7月7日正式开播的全新栏目《绝对现场》即为大量采用SNG形式的日播类新闻节目。经过近两年半的运作,其SNG报道组已逐渐脱离栏目,成为从属于频道、直接为《绝对现场》和《南京零距离》两个栏目服务的独立报道组,承担频道每晚4点至8点突发事件的报道。

应当指出的是,SNG工作方式是在ENG工作方式发展而来。在电视直播发展较快的美国,由于SNG系统的价格相对昂贵,许多电视网的地方加盟台都采用ENG加微波传送的方式,即以小型微波传送车和接收设备来接收及传递信号。相比于SNG系统,其价格相对便宜,但传送范围只局限于某个地区或城市,而二者工作原理相似。

SNG采摄方式的引进,使电视采访、报道、播出同步,真正实现了三者合一,技术的发展对电视采访形态及观念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第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推动了新闻定义的发展,新闻不仅仅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可以成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采访工作从一诞生起就在与时间赛跑,100多年前,新闻事业的先驱还在为怎样迅速传递新闻而煞费苦心。英国路透社的创始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出生在电讯技术还十分落后的年代,但他的一生都是在争取新闻时效的激烈竞争中度过的。1849年春,路透开始同妻子一道在法国开办了自已的通讯机构。他们把从法国报纸上搜集来的新闻翻译成德文,通过火车将报纸发往德国。路透作为新闻商人,他深深地懂得新闻必须迅速、准确这一特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他想方设法保持不败之地。1850年,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的电报线路接通,但是巴黎与柏林以及亚琛与布鲁塞尔之间仍没有直通的电报线。当时路透的通讯社设在亚琛。亚琛与布鲁塞尔虽然仅仅相隔百来英里,但信息传递只能依赖火车,最快也得等上八九个小时。怎么办呢?路透想到了一个胜过邮政火车的办法。他知道鸽子经过专门训练,可以千里传书,而鸽子,飞行100英里只需2个小时。于是他向一个亚琛人租用了40只鸽子,开始了他的邮政业务。他把消息写在一张薄纸上,然后把薄纸放进一个绸布袋里,让信鸽带到目的地。接应外地来的信鸽,路透夫妇俩等到鸽子到达后,迅速把消息复写一遍,立即由路透跑步把稿件送到当地电报局。这一招,使路透比相邻的沃尔夫(Wolff Teleglaphen Bureau)和巴黎的哈瓦斯(L'Agence Havas)都要略胜一筹。不久,以路透命名的通讯社在伦敦开张了。路透社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家影响广泛的世界性通讯社。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前副总编罗伯特·莱斯特说:“如果说二战前最没有生命的事物莫过于昨天的报纸的话,今天的看法是最没有生命的事物莫过于几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采摄技术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动着新闻采访不断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采访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顺着莱斯特的思路,现在看来,最没有生命的事物莫过于几分钟前、几秒钟前的事物。电视媒介真正把过去的新闻采访报道“TNT”——“Today News Today”(今天的新闻今天报),转变成现在的新闻采访报道“NNN”——“Now News Now”(现在的新闻现在报)。

传播学专家指出,今后的电视媒体的竞争就是现场直播的竞争。20世纪末期,轰动台湾的“白小燕”案中,从白小燕被绑架到被害,以及在抓捕罪犯的过程中,台湾的电视媒体都派出SNG转播车全程跟踪播出,有的人认为正是SNG的直播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警方的动向。这个看法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即媒体能否为了抢新闻而不顾社会和民众的利益。但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技术的进步为电视新闻的采集所带来的革命。

纵观电视媒体业,许多知名的电视媒体都是在直播报道的竞争中风起云涌。1980年成立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沉寂多年终见天日,是得益于其海湾战争的直播报道。1996年建立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为世界瞩目是其对伊拉克战争的直播报道。凤凰卫视更得益于“9.11”事件直播报道。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在中国已是夜晚11点左右,凤凰卫视中文台迅速与前方记者联系,中断原来的播出计划,现场直播“9.11”事件的事态发展,而前方记者也是随时向台里提供第一手的采访信息。“9.11”事件的报道让凤凰卫视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台迅速扩张了影响力。中央电视台因为“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见证了其报道能力。台湾东森电视台新闻部经理林天琼说:“在台湾电视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有SNG收视率不一定高(因为你有人家也有,你快不一定比人家更快),但是没有SNG一定输,把电视机打开看不到即时性的新闻是不行的。”

第二,电视新闻报道是过程式的报道而不是结论式的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与事件同步进行,其过程中的悬念感与未知因素正是报道的魅力所在,这种方式完全打破了过去结论式的报道,真正发挥出了电视媒介的特性。在直播报道中,电视媒体将信息的搜寻、选择、组合等等直接展现在传播行为中,与报道同步进行,形成一种信息流。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原城市频道总监李响说:“说SNG改变了中国电视新闻报道形态一点儿不为过,这正是我们的核武器。”

第三,这种方式利用卫星技术进行新闻的采集与播出,不仅大大提高时效,还能加强电视媒体演播室的即时控制与引导。由主播在演播室以电话或卫星连线方式和外地记者对谈,可以实现新闻的直播化,扩展新闻事件的解读背景。电视媒体在第一时间不仅提供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时提供媒体对事件的解读,这不正是暗含“新闻报道是聚焦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含义吗?从英文的本义来看,“新闻”是news,是由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合并的。电视媒介达到了把东西南北的信息第一时间整合与传播的新闻应有之意。从这一点我们也意识到,电视直播不是重大事件的特有采访方式,而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如何加强电视直播报道的常态化应该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问题。

4.数字新闻采集时期(DNG)基于数字摄像机和数字录像机等数字摄录和编辑设备基础上的新闻采集方式。数字摄录设备记录改进了模拟式摄录设备的信号记录、处理、储存等方式。由数字摄录设备记录下的视频音频信号都是数字信号,它具有多代复制性能好、重放图象声音质量高、整体电路集成度高和电路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它的信号失真度小,防干扰能力强,信号传送质量高,更适合于信号的远距离传输。数字技术与ENG工作方式的结合产生了DNG(Digital Satellite News Gathering)“数字卫星新闻采集”工作方式。从实质上说,DSNG是指在前期拍摄中以数字技术录制声音和图象,在后期进行数字化、非线形编辑的工作方式。DNG系统包括了DSNG,即数字卫星新闻采访车。2000年,广州电视台率先引进内地第一台DSNG数字卫星新闻采访车。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晚的《新闻联播》节目中,中央电视台即通过四川电视台的DSNG转播系统播出了温总理在专机上接受专访和抵达四川的消息。

纵观电视采访的技术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电视采访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发展趋向,从而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技术手段为信息传播服务。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认识到电视采访的一个本质特点。下面,我们可以从两个电视报道案例的分析中更进一步认识如何利用发展中的电视技术手段传播信息。

2008年10月22日,新当选的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召开,中央电视台CCTV-1和凤凰资讯台都进行了现场直播。记者见面会在当日上午11∶30正式开始,直播11∶30以后的直播现场,两台节目均一致,而我们主要比较中央电视台和凤凰资讯台(以下简称“凤凰台”)在记者见面会开始前的直播节目。中央电视台在10∶30的时候开始直播特别节目。

在记者见面会开始之前的直播节目中,中央电视台CCTV-1基本上采取的是演播室访谈穿插事先编辑好的VCR包裹的形式,至始至终没有给事件现场的画面和信息。

凤凰台在当日上午10∶30的正点播报中开始直播节目。

记者见面会原定于11∶00开始,实际上是推迟到了11∶30才正式举行。应当说见面会前的一个多小时是颇受人期待和关注的,也是极具悬念和过程感的,尤其是当见面会推迟以后,无形中延迟和积累了观众的期待。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凤凰台及时地把观众期待的现场展示出来,第一时间把观众拉到现场。其直播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体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接近现场,强调现场。现场是新闻的生命,主持人第一时间连线现场记者吴小莉,迅速为观众传达现场信息。此时画面也切到人民大会堂的见面会现场,虽然见面会尚未开始,但是从现场拥挤的记者席,嘈杂的声音,观众能够感受到那种紧张感。这就是新闻的一种投入战斗的状态。“有大事发生了!”,这就是新闻现场的潜台词,是记者提振观众精神,从而使其参与到事件中去的方式。新闻的品质从何而来?从现场中来。

第二,现场记者吴小莉的连线报道牵带出最新、最鲜活的信息。所有记者提早到达,现场五百人左右,必须持请柬进入,地点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最重要的是,经过她的观察与判断,发现主席台有十个站位点,从而推测政治局常委人数仍然维持九个不变。前方记者简洁、清晰的描述把观众带到了现场,把一个立体的、富有信息量的时空展现给我们。这就是前方记者的观察所得,是一个记者的新闻敏感的体现,是她为新闻所做的独家解读。作为记者,你能不能从这十个站位点读解出有价值的信息呢?

第三,通过多信息的整合,使空镜头成为一种动态。吴小莉的连线报道把看似没有更多含义的空画面带动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事先拍好的人民大会堂外面行走的人群、招展的红旗、庄严的建筑这些空镜头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通过信息的整合,通过前方记者同期声的并行,这些空镜头都具有了现场、现在时刻的意义。

第四,过程感的塑造。电视是时间的艺术,其线性的发展轨迹决定了其对过程的重视。凤凰台在主持人与专家何亮亮在演播室的访谈中,随时会插入前方记者吴小莉发自现场的报道,不断报道事件进程。因此,从直播开始到见面会开始这一个多小时的节目中,事件进展的过程感充分地体现出来,而过程感中蕴含的悬念、曲折自然闪现,从而牵引着观众的视线。

对比CCTV-1与凤凰台的这两个直播节目,我们的结论是,CCTV-1的这个直播是静态的、安静的,没有发挥电视的技术特性。而凤凰台的节目是动态的、跃跃欲试的、有过程感的,充分体现了电视这一声画一体的采访与传播技术手段的特点。

技术发展对电视采访与传播至关重要,但是采访与传播观念的提升才是竞争的咽喉所在。技术问题与如何利用技术手段的问题从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并行相悖的两面。其实,在电视媒介发展的早期,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大家对技术的推崇远远大于对观念的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这种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被抹平,竞争的方向和核心转到新闻观念的竞争。对此,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很好地诠释了“电视”这个词的含义,电视的英文“television”一词来自希腊语,“tele”有“远”和“远处”的意思,而“vision”有“视”和“看”的意思。因此,从英文“television”理解“电视”应是“远处的图像”或者“从远处看”,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视的本质要素是:同步、现场、真实、过程。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电视首要是作为信息传播工具。

同类推荐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主体教育的大道之道

    主体教育的大道之道

    本书讲述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如果说,老一辈的大道人在老校长姚文俊的带领下,使得人民大道小学成为“主体教育”的发源地,那么,如今的大道人在深化“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道路上,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呢?相信读过这本书,读者会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他们从“管理之道””教研之窗”“活动之旅”“家教之光”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管理、教师、学生、家长的活动经验。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本书努力诠释“泰勒原理”的思想精髓,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和剖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如何去将“泰勒原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在遇到有关的课程问题时,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帮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事业的追求无止境。相信学习了“泰勒原理”,中小学教师会有所收获,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快地达到专业圆润的境界。
热门推荐
  • 韩娱之崛起

    韩娱之崛起

    李梦龙这个自己给自己起名字的男人,在众多佳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自我、崛起的故事。本书争取写出的效果:男主不中二;女主不花痴;配角、反派不傻缺;全程争取不虐,尽力,尽力!
  • 千金农女

    千金农女

    叶梓穿越了。农家女:早亡的爹爹,刚死的娘亲,年幼的妹妹,无情的亲戚。叶梓不能指望任何人,好在叶梓前世便是农家女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头脑里的东西在这里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山上全是宝贝?别急!看姐如何让你们大放异彩!村里全是极品?怕啥!专治各种不服是叶梓外号!****前身的祖母:叶梓,你不要忘了,你可是我们叶家的子孙!叶梓娇笑:从此叶梓脱离清河村叶家,永不相往来。你无情,便别怪我无义。前身的堂兄:叶梓,没想到你是忘恩负义之人,连亲人都可以抛弃!叶梓冷笑:放人!咬狗!前身的……不,是叶梓的青梅竹马:梓妹妹,咱成亲吧。叶梓睁大眼睛,眼前这个人不是喜欢村长家的大姑娘吗?可是:唔……。看着眼前放大的俊脸:这货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大了?
  • 父亲娶妻

    父亲娶妻

    厚义给我打电话说,哥,俺大爷又给你找了一个老太太。我大惊:不是说好不找了吗,怎么又找了?厚义说,你别紧张,这回找的是保姆,不是给你找的后娘。这个老太太就是年龄大点,身体差点,还带着一个40多岁的傻儿子。我听得一头雾水。我说,你给我说清楚,什么保姆,什么傻儿子?厚义说,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你问问咱四叔吧,他可能知道。我给四叔打电话。四叔说,你爸这么大岁数了,找个保姆是好事,已经说好了,管吃管住不给钱,试用三个月,不行就让她走人。我说,父亲的身板一直很硬朗,除了偶尔头疼脑热,没啥大毛病,有必要非找保姆吗?
  • 次元镇物语

    次元镇物语

    本书的计划虽然是百万级的, 但是本书每一卷都可以看成独立的一个故事。 当然每卷或多或少都为着主线剧情服务的。虽然不一定保证全勤, 但我绝对不会让它太监 QQ群:641489320 穿越世界:农林(复合)→刀剑神域(目前在这里)→JOJO→泰拉瑞亚→……
  • 哈佛学生最喜欢的数字游戏

    哈佛学生最喜欢的数字游戏

    本书精心设计的200个数字游戏谜题,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解析谜题的奥秘,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数字世界,活动活动大脑。读完后,将让你顿时感到豁然开朗,使僵硬的头脑开窍。数字游戏,不仅适合学生玩,父母、上班族、管理者都可以认真一玩,因为他是一种很奇妙的思维训练工具。在游戏中养成的思维方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广泛用到。
  • 剩男宝根闯北京

    剩男宝根闯北京

    乡村剩男宝根陷入婚恋绝境,突发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扛着行李闯北京。在北京他认识两个人,齐百荷和阿花。齐百荷是个独立上进的大龄白领剩女,姐弟恋失败,宝根的出现,促成了她与小男友秦帅的复合。阿花是宝根的初恋,离异后开餐馆营生。京城重逢,宝根和两位剩女演绎出特别的故事。
  • 盘古之龙神

    盘古之龙神

    天地间更是有一段遥传古话,“造化之剑,天下第一,盘古不出,谁与争锋!”这盘古,就是指的盘古石,造化之剑是当年造化仙王的随身佩剑,造化仙王在数百个宇宙年前,已经陨落无踪,他的佩剑也落入了仙界第一大派——造化门的手中,为门主掌握,是造化门镇门之宝,绝不轻易示人。
  • 嫡女郡主撩夫记

    嫡女郡主撩夫记

    她是高高在上的郡主,而他是前朝皇子的护卫。她天真烂漫与世无争,他却身负重任不得不争。当她遇上他,是地火勾动天雷的炽烈,还是赤道遭遇冰川的极寒。“你很好,特别好,所以你一定得是我的,连头发丝都是我的。”
  • 圣武大帝

    圣武大帝

    一个注定与众不同的人。宫廷争斗,他可以那么的冷血无情。魔法武功,他却是单纯而痴迷。征战沙场,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红颜美人,他柔情无限,风流而不下流。皇权利益,他那是心系天下,心存百姓。对待敌人,他可以阴毒狠辣,铁血冷酷。对待朋友百姓,他却义盖云天,仁慈博爱。对待恋人,他百般恩宠,千般呵护。他就是铭枫,一个传奇般存在的人物。关于他的传奇将传唱整个大陆。
  • 大宋江山(全十卷)

    大宋江山(全十卷)

    本书以宋太祖赵匡胤为主人公,描写了赵匡胤历经高平、秦凤成阶以及清流关之战后逐步成长、崛起,成为一代战神,获得广泛拥戴,进而获得问鼎皇帝宝座机会的故事。全书以赵匡胤匡时救民的理想和家国飘摇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为主线,深入剖析赵匡胤时代社会的现实矛盾,把我一代雄主的人生关键点,构成了一部“一个人崛起的史诗故事”,“同时也构成了一部一个时代变迁的宏阔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