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400000005

第5章 电视采访概论(5)

用比率及概数代替具体数字

比率能清晰地体现部分与全部的关系,比如,1600万是个具体的数字,占总量的30%,它的性质是需要比率来体现的。进一步说,当比率还显得复杂时,就使用概数。比如用“少于三分之一”来代替30%。比率和概数实际上是形象的表达。

避免在相邻的段落里出现过多的数据

当报道中数据过多时,这时候可以删掉一些数据,或者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替换掉某些数据的表达。总之,避免在短时间里让观众解读过多的数字。

提供数据的解读

当一个数据出现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这个数据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因此,记者在提供数据的同时,要紧跟着提供对数据的解释——数据产生的原因、数据产生的后果等等。比如美国CNBC财经频道通过双视窗的方式,一个视窗在提供观众以数据的同时,另外一个视窗的专家同步解读数据的意义。

赋予数字人的维度

为出现的数字或数字变化提供背后的人的因素,从而赋予数字个性化。说明一串数字的展现是对谁产生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报道会因此而生动。

(2)会议简报、文件的形象性

会议报道往往是许多记者报道的难点。而会议新闻的形象性绝不仅仅在其会场的规模与现场情况,文件的形象性也不简单在于直观地展示文件。这些报道形象化的关键都是在会议和简报的内容上做文章。

把会议要点化整为零,从内容中提取最有特点、最能体现会议情况的新闻价值点。

比如,《中国电影报道》2009年9月13日一条报道,记者从第五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中直接选取了出席电影周的蒋雯丽作为报道点,从其参演的体育电影《女帅男兵》深入下去形成报道。为什么选择这个报道点?记者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式,以蒋雯丽这个报道点带出整个电影周的情况。同时,因为蒋雯丽的现场出席,这个角度具有操作性和可视性。

从会议的同期声中提炼最有价值的同期声引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实证性语言。

比如获奖电视新闻《北京听到我心声》。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介绍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时,提到了一位辽宁籍的创业青年石宁提交了二百三十多条建议共计三万多字的建议稿。记者从现场人物的言语中抓到新闻点,并对这个主题作了延伸报道,采访到了石宁作为一个个体书店老板的心声,突出了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盼望祖国强大的时代主题。这条新闻以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为基点,突出放大人物现场语言,从而寻求到报道角度。

3.内心感受、氛围的形象性

内心感受、感觉这种内在的、无形信息,也是记者在影像表达中的难点。怎么传递“难受”、“愉快”、“痛苦”、“隐忍”这样一些无形信息?文学、绘画作品可以描述,可以用不同的文字和形象元素表达来传递这种无形的信息。贾岛的“僧敲月下门”比“僧推月下门”更形象地传递明月朗照、寂静无声的意境,更具有声音牵带出的空间感;“深山藏古寺”的画作以山脚下提水的小和尚含蓄形象地传递出深山空幽、古寺隐隐的禅意;而“踏花归去马蹄香”以蝴蝶翻飞马蹄间,形象地传达出香味。这些不同的艺术作品都给我们呈现出一种形象的表达。电视媒介当然可以通过画面、解说词、文字等多种手段去表达。这种表达应当以画面信息为主,当画面信息不足时,可以通过解说词与音乐弥补。但无论是画面表达还是声音传递,应该有这样的把握:即如何用具体、形象的视听语言去表达,避免用大量抽象的解说词去描绘。

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的新闻特写“返乡民工子女上学调查——从城市到乡村,心理落差大”,在报道学生刘官杰回乡的孤独状态时,记者并没有过多的解说词描述,而是通过骑折叠自行车、打电话等形象的细节展示出来。在表现另一返乡学生廖胜绪的孤单时,记者向廖胜绪提了一个问题:“孤单的时候做什么?”廖胜绪:“我问邻居,他家狗生了,我就找他要了一只狗。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2009年3月31日播出。”相信这种非常生活化的信息的传达是能够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的。

4.再造想象,引发联想

通过画面信息,引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这种联想意味着观众主动参与到信息的构建当中。当调动了观众的主动参与意识时,你的新闻就成了观众挥之不去的念想,节目也就提升到了必看的地位。比如凤凰卫视在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报道中,电视经验不足的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卢宇光在报道中简单地提到了现场散落的孩子们的作业本和鞋子,却没有深入下去。而其采编总监吕宁思从废墟堆里找到了一个名叫“安德烈”的男孩的作业本,而这个作业本上面贴有卡通人物画,还有做错的算术题:“9-2=4”。针对这一道算错了的极其简单的算术题,记者做了现场出镜报道,镜头推到了作业本上的这道算术题。这一刻,这个小学生的脸孔仿佛跃然纸上,虽然观众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这道题却引发了观众无尽的想象。仔细揣摩,一个连一道基本的算术题都不会做的孩子,他(她)是多么纯真和稚嫩,而此时这个稚嫩的生命已经不在了,反衬了恐怖分子的凶残。鲁迅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破给你看。这则报道传达了这种情感的力量吗?答案是肯定的。同一般的对现场进行简单的展示性采访报道不同的是,这则报道带给你的是不同的感动,不一样的震撼,在这里,情感因素已经深深地渗透进报道中。

因此,我们在采访中应当揣摩的是,怎么样把冷冰冰的媒介工具转换成可感可知可触摸的生命与情感体验载体。正像有人说的那样,给你的报道一些温度,给你的新闻一点色彩。

三、从信息采集的方式看,是直接记录和还原现场信息

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在小亚细亚(Asia Minor)吉拉城大获全胜,欣喜的凯撒给罗马友人报捷时只用了3个拉丁语单词:“Veni!Vidi!Vici!”(我来!我看见!我征服!)。惜字如金,却是掷地有声,这是一个现场征服者的姿态。电视记者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姿态,对现场进行充分的把握与占有。有记者说,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就有我的存在。

对电视采访而言,现场成为核心因素。声画一体的直观形象的画面决定了电视可以最大程度地直接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并对其加以还原,传达给观众。观众从屏幕上看到的是现实的人和事。屏幕上用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他传播媒介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报纸是通过文字把信息传达给观众,这决定了报纸记者的采访信息要经过多次转换才能被报纸读者所接受。报纸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通过记者的看、听以及记者的思维把新闻现场的信息转换成记者头脑中的印象。报纸记者利用其描绘现场的能力,再把自己头脑中的印象转换成文字,传达给读者。而读者在读报的时候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把文字转换成直观的形象。这期间,信息已经经过了多次转换,信息损耗较大。广播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达给听众,虽然部分传达了现场信息,但是由于缺少直观的画面,听众只能闻其声而不能观其行。

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电视采访不但能够传达信息,而且能够传达形象。电视直接抓取现场的原始信息,传达给观众。电视传达的信息不仅显示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在场,而且让观众感觉“我就在新闻现场”,从而让观众身临其境,能够第一时间,第一视角感受现场。美国“9.11”事件为什么引起全球范围的恐慌感,让人们感觉到这是全人类的灾难?通过CNN电视记者的不同角度的镜头展示客机撞击世贸大厦,大厦倒塌,以及现场惊恐的人群,使得观众比在现场还要感受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通过现场信息本身的直观性、多义性和透视性,电视采访给观众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考。

从这一特性来看,电视记者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亲历现场。所谓“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记者要再现现场的亲身经历。仔细琢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NN和凤凰资讯台的栏目语,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点到了现场。只有亲身经历现场,你的独家报道视点、独家观察才成为可能。

比如,2004年9月3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Republika Sevemaya Osetiya-Alaniya)别斯兰(Beslan)发生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凤凰卫视与CNN、BBC等西方主流电视新闻媒体同步,20小时直播了此次事件。在这次事件报道中有一个著名的连线段落,凤凰卫视驻莫斯科记者卢宇光亲历现场,第一时间向观众发回报道。下面是凤凰卫视女主播王菁瑛与卢宇光现场连线的录音稿:卢宇光:战斗是5分钟以前开始的,大概在现场100米的地方,能看到孩子不断地往外面送,我们的机器落在火力圈里,我们撤到了一个墙角……现在又冲出一批人,我们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躲在汽车后面。我们看到不断有部队往里冲。唉呀呀!恐怖分子向我们这边冲过来。突围了,已经打伤了很多人。唉呀,我们现在正在跑(急促的枪声和喘息声)。

王菁瑛:宇光,你要小心。

卢宇光:现在不要紧。冲出了好多人,向我们开枪,打伤了好几个。

王菁瑛:你能判断出来的人是人质还是武装分子?

卢宇光:根本看不出来到底是谁,我现在趴在地下。现在有妇女和记者受伤……唉呀,太危险了。

王菁瑛:宇光,你所在的位置安全吗?宇光,宇光,听到吗?

连线中断。10分钟、20分钟、40分钟……电话那头一直是“嘟嘟”的断线声。

一小时后,电话线那头奇迹般冒出卢宇光的颤抖男中音:“各位观众,卢宇光在别斯兰现场继续向你报道……”原来,俄方反恐机构屏蔽了别斯兰的无线电话信号。卢宇光在战斗打响后的5分钟里的现场报道,被称为“中国传媒史上的经典声音”。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改变局势”,大事件造名记者,记者因事件而生动。这是凤凰卫视在大事面前发出自己声音的重要直播,使凤凰卫视在“9.11”现场直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影响力。

第二,尽快给观众现场。事件现场是新闻的由头,是观众可以感知的具体空间。如何尽快地给观众现场?电视采访报道应该由现场延伸。让观众看到记者所处的现场氛围、空间,听到现场富有质感的声音。我们经常看到许多采访报道大而空,就是因为没有从现场延伸的意识。前文例举的凤凰卫视十七大记者招待会直播报道也是首先给观众展示现场信息。

第三,“视点”的亲历性。记者不仅身在现场,还要通过观察,寻找反映现场的独特位置、独特视角,获得第一手资料。比如系列报道《走近贫困山区》第一集,记者采用体验式报道深入四川巴山山区,在报道中,记者为观众展示了山区崎岖险峻的路况。其报道特点有如下三点:

独特的新闻价值点。节目放大事物特点,向观众展示新闻事实中最独特的视点。记者用广角镜头拍摄了路边犬牙交错的山岩,贴近逼视的视角使岩石扑面而来。“广角镜头极强烈地夸张了相对大小,靠近摄像机的物体显得相对较大,而沿z轴在其背后仅一小段距离之隔的类似物体却展现出急剧减小的图像”,这样的镜头样式放大了事物的特点,使其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独特的拍摄视角。记者使用了许多非常规的视角,比如在拖拉机轮子的位置,贴近悬崖的位置拍摄,使观众身临其境。

立体而丰富的视角。节目视角不仅独特而且形成呼应,既有表现山路的具体特征的镜头,也有体现山路与大山的关系的镜头;既有展现事物的镜头,也有记者拍摄事物的镜头。这些视角相互形成呼应,为观众传达出一个立体的时空。

试想,没有现场的独到观察,是很难获得如此形象而生动的信息的。我们的很多记者深入现场,拍回来的素材却似曾相识,其原因就在于惯性的思维支配着其惯常的视角。能不能换一个角度看世界?能不能换一个位置看事件?能不能从熟悉的事物中看出风景?比如美国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y)里的英文教师约翰·基廷(John Keating)引导学生用新鲜的视角体察事物的方式就令人印象深刻。值得记者借鉴学习。

想想,身在现场的你,视角在何处?

同类推荐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夏丏尊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夏丏尊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夏丏尊谈教育》是“名家谈教育”丛书中的一本,从已出版的三本选编夏丏尊著作中选取17篇文章,这17篇文章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对民国时期教育状况的感悟,也包括从教育周边来反思或论及教育,集中体现了夏丏尊先生的教育思想。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热门推荐
  • 照亮你的星空

    照亮你的星空

    她说:其实我没有你想想过的那么坚强,我比谁都脆弱;他说:每个人都想在自己短暂的生命中放肆一回,我也不例外;她说:我费尽心思想得到他,可他爱的终究是你,我抢不过你,我也不想抢了;他说:那一次的事件带着我对你的感激,我会追求你,永不放弃。面对萧馨处处为难自己;面对同父异母的盲人妹妹杨玲;面对为了爱情而疯狂,到了最后却握着她的手说对不起的林蜜;面对神神秘秘的少年叶易;面对虽然和自己作对,却无时无刻关心她的林煜……让她渐渐有了温暖,那些人,都是她青春里必不缺少的成员。那天,她依偎在他怀里,他问她:“我们的孩子,叫什么?”她轻轻地勾了勾唇,笑了:“叫梓煜。”“在姹紫嫣红中遇见最好的你。”
  • 逆世惊雷

    逆世惊雷

    神州家族,少年崛起。被人暗害,家族遭遇巨变。寻找下界的一脉,看少年如何光复昔日的辉煌!
  • 诸天之刃

    诸天之刃

    大学生继承先辈英雄天命!对抗恶魔势力守护华夏大陆!
  • 云南志蛮书

    云南志蛮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一书从改变观念,才能改变人生、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熟、忽略人生路上的旁枝杂草、健康才是你最重要的资本、坦然面对缺憾和不足和做什么才能成为什么等九个方面,娓娓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调适心理的小方法、小窍门。这些方法既没有心理学专家讲的那样深奥,又非常适用,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已完结,新书《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已发布,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谢谢捧场!】人只有死过一次,才明白自己贱在哪里!重生归来,势要把握一切先机,可这一个个目露凶光的女人,实在是太恐怖了,怎么办才好呢?她冷冷一笑:“那就能动手就决不动口,能弄死就决不留活口。”那一天他说:“怡儿,朕护你一世无忧,可好?”她不语:一世无忧当真是许她的?多年以后他又说:“怡儿,朕陪你一世无忧,可好?”她得意的笑了:开玩笑,现在的她会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被人搞定?
  • 深渊之馆

    深渊之馆

    生是在向着死而行,死是否就是一个终点?或许,死依旧只是一个起点,一个更广阔的起点。秦烨在死后,被拘进了深渊之中,等待他的是一个个名为‘试练’的玩意,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人将其看作玩乐,有人将其视作重生,也有人在探寻着此中或许存在的深意。
  • 大道梦界

    大道梦界

    是梦,还是现实,当幻想能够带入现实时,是机遇还是灾难的前兆,当现实变为虚幻,虚幻变为现实时,你该何去何从。吕一鸣从咸鱼般的失败生活中,回到了起点,只是这个起点有些怪……
  • 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浮华:废材五小姐

    盛世浮华:废材五小姐

    “等我。”只为她一句话,他甘愿被她锁住万年,忍受血鸦啄食肉身之苦。“你是谁?”三万年后,她再度出现,却已然忘记所有。他是魔尊,暗夜之王,魔界霸主。她是神王,七界之主,女娲后代。万年纠葛,两世情缘,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的艰难?“柒儿可信我?”那日,他眼中的深情,让她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信。”待他再度归来时,却对她刀剑相向。“女人,把你的血肉给我,我保你来世荣华富贵。”“呵,是嘛。”她逃出生天。“凤珏,你我从此恩断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