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600000005

第5章 绪论(4)

四、研究思路、目的、方法与基本概念

有鉴于社会转型研究、中俄社会转型的代表性、传媒在社会转型中的重要性以及中俄传媒转型研究仍显薄弱的现实考量,本书选择了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课题的选择理由除了上述关于社会转型、中俄社会转型和传媒转型的相关论述外,中俄两国历史的相似性和社会转型后的差异性在传媒领域的体现也是依据之一。正如童兵教授在其专著《比较新闻传播学》中谈到的,俄国的情况与欧洲各国不同,而同中国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毛泽东曾经指出:‘封建主义的压迫,这是相同的。经济和文化落后,这是近似的’。所以,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经验对中国的影响尤其大、尤其深,对中国新闻工作的影响也不例外;李磊教授在专著《外国新闻史教程》中也曾指出,中俄两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理论、指导原则等方面都极为相似,等等,均表明中俄新闻传播事业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的。也就是有着如此相似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的中俄传媒业,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却经历了不同的社会转型和变革历程,形成了两个具有强烈对比性的传媒转型范本,它使两国传媒转型的比较研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也使得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预期价值。

由此,本书以社会转型理论,特别是现代化理论为基础,以中俄两国社会转型的媒介生态为背景,以转型期中俄传媒改革的历程和内容为依托,立足于中俄两国传媒改革历史语境的前提下,从传媒、社会与人的关系角度,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比较研究为核心,利用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知识,比较两国传媒转型在背景、原因、进程、模式、结果等方面的异同,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思路。

第一,课题研究始终以传媒与社会互动演变关系为基础,充分应用社会转型理论、中俄社会转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比较研究成果,作为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原因探讨以及比较范式确立的关键要素,把两国传媒转型比较研究融入其广阔的社会变迁中进行总体思考;

第二,由于前期关于转型期两国传媒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自传媒变迁的思考方面,就两国传媒在所有制、产业化、经营管理、社会功能、传播者与观念转变、媒介发展、传播内容、受众地位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并形成了共识。因此,在本书的比较研究中,对于这些微观方面的变化比较将不再详细涉及,而是将其作为论述的依据,贯穿到全书的研究中,重点从宏观上、整体上比较反思两国传媒转型的异同;

第三,在宏观上比较两国传媒转型的结果时,本书根据现代化与转型理论研究内涵的一致性关系,充分利用现代化理论,以其为理论主线,构建中俄传媒转型结果在现代化基本内涵民主化、市场化、技术化和文化世俗化四个方面的比较内容,并以此为核心探索中俄两国传媒现代化转型的异同。力求通过比较,全面反思两国传媒转型的特殊性和全球化时代两国传媒未来的变化与发展策略,提高研究的理论性、应用性与创新性。

根据研究思路,本书的研究目的也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俄传媒转型在所有制、管理模式、产业化发展、传播理念、社会功能改变等方面的微观内容做进一步的梳理,并与中俄传媒转型在宏观的传播生态、转型进程、转型模式、现代化转型结果、经验教训等主要研究内容结合,构建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具有较强整体性和开拓性的成果;

第二,从比较新闻传播学角度,利用转型理论和现代化理论,致力于整体上探索两国传媒转型对比研究的标准、范围和具有可比性的内容,并力图以此弥补比较新闻传播学中对于具体两个大国传媒比较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丰富比较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

第三,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经济学等角度,以两个国家传媒业发展比较为案例,一方面力图通过比较研究,为解决两国传媒转型中的棘手问题提供一些新思路,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再次反思信息时代传媒、社会和人的互动三角关系及其在国家、政府治理中的作用,以期推动新时期国家信息化建设以及媒体改革的不断创新。

在研究中,本书将主要运用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其中在对中俄传媒转型的性质、背景、策略、特征、反思等方面进行探讨时,多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在两国媒体的传播表征、改革结果、发展规模等方面,将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分析中俄传媒改革导致传媒业发展的变化和产生的不同结果。

比较研究则是本书的核心研究方法。作为重要的方法论,比较研究是根据特定的认识与实践目的,将一事物属性与其他属性和特征加以对比,来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确立中俄传媒转型的可比性、比较标准等基本原则,通过对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特征比较,发现中俄传媒转型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挖掘影响其异同的原因,探索当代中俄传媒转型的规律,是贯穿本书的主要方法思路。

此外,就本书研究的基本概念而言,对于当代、传媒等概念的内涵,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对其所指已经清楚,对于转型这一核心概念还有必要进行补充解释。由于转型研究历史跨度长,内容复杂多元,涉及的专家学者多,所以有关转型概念的阐释也是多样的,包括了如前所述的从社会学、系统科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不同角度的考察定义等。由于本书在研究中主要把中俄社会转型作为宏观的传媒生态背景,作为传媒变迁的决定因素,同时,在构建传媒转型的研究范式时,又以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为标准,因此,本书选取社会学视野下的转型概念,把转型当作社会现代化变迁的同义语,专指社会各领域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整体转变过程,主要涉及西方现代化理论所包涵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世俗化、组织转型科层化、观念转型理性化等基本内容。据此,中俄传媒转型,也就是指两国传媒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整体转变过程,其比较研究,也就是指比较反思两国传媒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的异同。

通常的研究中,把转型和改革混用是比较常见的事,本书的立足点没有定位于中俄传媒改革比较研究,而是用转型代替了改革,有关改革研究和转型研究的基本概念厘清对于研究思路的拓展很有帮助。改革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以此类推,社会改革就是把社会发展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体育等各领域中旧的、不合理的制度和规制成分,改为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和规制。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改革理论,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转型(Transformation)原是生物学的概念,意指微生物细胞之间以‘裸露的’脱氧核糖核酸形式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后被西方社会学家组合为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词,借用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和性变,主要用来描述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范型社会结构的转换。其中型可以被理解为社会整体结构模式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结构要素的一个高度概括,转型意味着对社会结构模式的全面、整体的变革。

从基本概念内涵来看,我们很容易体会到,改革一词具有具象化的特征,主要指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具体的政策举措和方法,而转型作为社会学和历史学范畴,其意义更为抽象,宏观,强调社会全面的、整体的结构转换。安徽师范大学朱平博士在其论文《从改革到转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中,通过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归结为从初期改革到现在转型的过程,对此做出了深刻的阐释。他指出,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出现了三种基本形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社会转型。三者的目的均是解放生产力,意义上有很大的交叉性,就转型是对原型社会的改造而言,它也是改革,但就转型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就对生产力的解放而言,范围超过改革,它是革命,但和社会革命比较而言,又有方式上的差异。事实上,社会转型是在社会改革的基础上,是在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触及社会深层结构和总体运行模式的全面的、整体的改革,它是改革的发展和深化,是改革的过程和结果的整合,是改革和开放互生互动的历史和逻辑的总结。改革是转型的前奏和准备,转型是改革的总结和提升。只讲改革不讲转型,就会重手段而轻目的,重过程而轻结果,理论概括的片面性往往导致实践上的盲目和偏差。不抓住转型这个根本,改革就会因缺乏明确的思想指导和价值方向而陷入就事论事、顾此失彼的支离破碎的零乱和盲目;而不通过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扩展,转型就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思想认识的逐步统一等前提或者无法推动,或者因操之过急而产生动荡以致归于失败。

朱平博士还专门指出,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观念上由改革到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的改革进程已经由表层到深层,体制外到体制内,局部到整体的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一种从改革的民族性话语走向全球化转型世界性话语的转变。

为此,本书有关当代中俄传媒转型问题的探讨,与当代中俄传媒改革是相辅相成的。20多年来中俄传媒具体的改革策略和所取得的成果,是中俄传媒转型研究的基础,而中俄传媒转型研究,则是从更深层次、更全面、整体上对两国传媒结构变革做分析总结,既注重改革的手段,又注重改革的结果对两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图涉及更多的社会与传媒互动的本质问题,这和本书的研究目的是相吻合的。

五、研究意义、创新及内容安排

根据研究的思路和目的,本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既可以从宏观上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和俄罗斯社会转型进行回顾和思考,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两国传媒转型的特点、进程、模式、结果,比较两国传媒转型的异同,反思未来的出路。选题的研究内容丰富,对于处于发展拐点的中俄传媒而言,具有较大的现实指导性和参考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中俄社会转型比较研究在传媒领域的空白,进一步丰富转型研究的成果。

全书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成果力求克服中俄传媒转型研究的单一性、专门性缺陷,克服研究成果数据堆积的总结性和分散性,应用多学科知识,重视研究的理论性和交叉性,实现研究视角的创新。同时,本书以社会转型为背景,在比较两国传媒转型的原因、进程、模式、特点中,一直以媒介生态学作为指导思想,同时还确立了现代化理论内涵作为中俄传媒转型内容与结果的比较标准,力求反思中俄传媒转型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共生关系,在理论突破和应用方面,凸显创新价值。

为了实现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以研究的思路和重点为指导,本书的主要内容设计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从社会生态裂变的角度,根据传媒与社会互动的原理以及媒介生态学研究理论,对中俄传媒转型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社会动因进行比较,探索导致中俄传媒现代化转型路径差异的社会原因。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传媒业转型始于1978年末,俄罗斯的传媒转型始于1985年,在不同的社会转型背景和转型策略的指引下,两国传媒转型的进程也会不同。(第二章)主要通过转型前中俄传媒发展历史的回顾,通过中俄各自传媒发展现状分析,进一步总结两国传媒转型的具体历程,从宏观进程上管窥中俄传媒转型的异同。

在社会转型比较研究中,转型模式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渐进和激进是社会转型两种主要模式,也是中国和俄罗斯对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社会子系统,中俄传媒系统的转型同样体现出渐进和激进的不同模式选择,对二者进行比较,并由此对中俄传媒转型特点进行总结,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是本书(第三章)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着重从内容和结果方面对中俄传媒转型的目标实现进行比较。与社会转型结果主要讨论现代化程度一样,传媒现代化的内涵成为两国传媒转型内容和结果的比较标准,涵盖了两国传媒转型在民主体制、产业、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体现,以及两国传媒在现代化转型进程中所共同面临的现代性异化问题。

中俄传媒转型在不同的背景下,选择了不同的模式,其结果必然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传媒自身在各方面的现代化转型体现,另一方面是转型后的现代传媒对社会各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五章)从中俄传媒转型与各自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在前面宏观论述传媒转型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从微观方面具体分析传媒转型对两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寻传媒现代化转型社会正效应发挥的有效途径。

比较见差异,比较出真知,中俄传媒转型各方面的比较,最终必然落脚到比较的结论上来,结论也是全书价值的浓缩。因此,本书结语部分,拟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从收获与差距、得与失的辩证法、未尽之路的思考三个方面对中俄传媒转型进一步做客观总结,以凸显研究课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同类推荐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慢话教育

    慢话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俨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但因为“急”,因为想“快”,造成失误、酿成重大损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杨士军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须直面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世间既有早慧的孩子,也有“开窍晚”的孩子,培养孩子要多一些等待、理智和宽容,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庖。“良好的教育是在细腻与沉静之中。”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孩子慢慢走,慢慢等待和欣赏孩子成长之乐,何尝不是一种睿智、气度?事实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而绝非眼前一时进度之快慢,或许这才是更大气的教育。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来”,把沿途美丽的“风景”看个够!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又称文件,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向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
热门推荐
  • 大文学家

    大文学家

    王德孚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哲学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华夏日不落帝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新书《诸天最强女主》火热连载中,可移步一观。 新书粉丝群:1040376106
  • 将军大人的冷酷妻

    将军大人的冷酷妻

    管家:“将军,夫人走了。”黑着脸,咬牙切齿:“理由。”管家:“老夫人要给你纳小妾。”某人黑着脸朝他娘院子走去。某天。“启禀将军,您的家书。”一个小兵。某人一看,黑着脸怒:“那些人是白痴吗?”“进攻,以最快的时间给我灭了对面的人。”某天。“云,今天有个人请我去他家。”“男的?女的?”“男的。”某人黑着脸,对着暗卫冷冷的道:“给我查,直接灭了他。”
  • 二十四节泣歌

    二十四节泣歌

    以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讲述不同的故事
  • 国民歌神之金牌高手

    国民歌神之金牌高手

    第一:情窦初开。第二:年少心喜。第三:往后余生。—耀眼的灯光洒下来,万千束光芒笼罩万千人,舞台上的男人拿着话筒微笑着说,“今天,感谢你们的到来…而我,也想在今天宣布一件事,是关于我喜欢的人。”台下一片安静。她们知道她们的歌神已经有真正专属的金牌高手。这多么值得祝福啊。“你,是我喜欢了十三年的高手,是我懦弱不堪时的念想,是我生命中的阳光。”男人磁性的声音将整个演唱会包绕。“所以,你愿意嫁给我吗?”台下的人早已泣不成声…这城市太大,能保护我的,始终还是来了。“沐先生,有没有人告诉你,我不止这辈子都愿意做你的新娘?”…
  •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我们依据大量的国内外科学育儿资料,结合成功妈妈育儿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各种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写了这本《科学育儿0~6岁》,全书包括“如何培养一个聪明的宝宝”“科学育儿0~6岁最关键”“科学育儿技巧‘0’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1~2’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2~3’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4~6’岁宝宝篇”等章节。
  • 飘(上)(纯爱·英文馆)

    飘(上)(纯爱·英文馆)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1949)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佳丽、瑞德、艾希礼、梅勒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 你情我愿

    你情我愿

    本书已出版上市,出版名《我也可以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当当,淘宝等均有售!年少的同桌时光,让她对他信任有加。男友出国深造,嘱咐他代为照顾她。他会对她冷言冷语,也会在得知她生病的时候心急如焚。一个猝不及防的吻,打破了他们之间纯净的“友谊”。之后他步步紧逼,她节节败退。她以为他只是一念成了魔,殊不知,他却早已情根深种。八年来,细细绵绵的时光里,她已成为他最缠绵的伤口。……三个月后,她“男友”归来,分明是同一张脸,却有着不同的温柔。当她渐渐的迷失,才发现这份温柔的背后,竟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仓皇而逃,而他,却拦住她的去路,微笑着说:“你看,其实我也可以变成他,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 总裁的独宠甜妻

    总裁的独宠甜妻

    遭最亲的人背叛,原本人生陷入了绝望,开启了人生新阶段。被她努力地想和他撇清关系,却只是越陷越深……
  • 闻香识女人

    闻香识女人

    职场霹雳娇娃隋馨犹如骄傲的黑天鹅,永远不会期待王子的救赎,被迫卷入一场阴谋,不得不另辟蹊径,成为调香师,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成为香水王国真正的女王。阿兰诺,表面上深情款款,却总是露出一副花花公子的样子;君邵阳,看上去心机重重,却让人感到大男孩的阳光……三人邂逅在格拉斯,重逢在花都巴黎。带着芬芳、泪水、仇恨演绎了一段香水爱情。在袅袅香气中,她看清楚了:毒药终敌不过一生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