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7200000002

第2章 序一

汪琪

对于作新闻传播研究的人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急速发展的新媒体为所有人带来最好的机会,但也带来最大的挑战。

最好的机会,因为新媒体普及之后出现的商机、媒体行为与文化现象为传播研究带来一片研究的沃土,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片沃土上找到重要的课题。最大的挑战,因为新媒体的功能与性质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差别已经大到原有理论难以处理的地步,然则舍弃旧有理论框架,新的又在哪里?另方面,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全球化使得文化帝国主义等议题再度受到关注。

对于中国而言,文化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课题。在国际政经舞台上迅速崛起之后,中国的挑战已经由单纯的“如何成就经济发展”转变为“如何成就经济与文化发展”;2008年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与2010年举办的世界博览会都展现了这样的愿景。在历经过去数十年间几次社会巨变之后,中国打开大门、重新面对世界,此时此刻,如果文化上不走“西方的路”,则在“自己的路”之外究竟有没有第三条路?这“自己的路”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条路?“传统”与“西方”又应该如何被看待?面对这些问题,文化的挑战无论在政策面或学术面都有其非常独特的意义。

由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文化议题之难以捉摸、处理,并非始自今日。数十年前,两位人类学者A.L.Kroeber与C.Kluckhohn尝试去定义文化,结果在文献里找到数百种不同的解释,足以让他们写成一本书。时至今日,文化的定义只有更多;不但更多,而且讨论文化与传播议题的角度与方法的分歧也更大。

姜飞教授本着他在后殖民理论与话语研究方面的深厚根基,不畏艰难,由借镜德国与美国经验,为饱受西方文化倾销之苦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新媒体。作者在新媒体身上看到中国文化复兴的契机:它颠覆传统媒体的文化生产模式、带来新的知识生产经验。传媒既然是文化与文明间的第四个逻辑函数,新媒体也因而形塑了新社区、以至于新文化。

在某些传播学者的眼中,这样的论述可能过于乐观,并带有些许“科技决定论”(technology determinism)的色彩。但尽管读者未必完全同意、或接受作者的观点与结论,我们都很难否认,他在铺陈论述的过程当中,确实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深入的观察和独树一格的分析方法;对于西方论点,他也提出独到的评析。例如由西方dragon与中国龙的不同,作者点出忽略中西文化潜在差异所显露的跨文化问题,以期推动中国跨文化知识的普及和跨文化意识的转型;由历史上德国和美国文化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他看到冲破批判普世性与文明霸权等极端对立观点的重要性;由传统媒介(广播、电视、报纸等)对于美国文化建构作用以及当下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分析,他提出传播学者有必要将研究对象从关注大众媒体(mass media)转向关注一般媒介(medium),从而建构中国视角的传播研究话语范式,并且,借助新媒体发展契机成就中国文化的崛起之梦;由文化与文明的逻辑函数关系的首次大胆建构,他同意借取外来文化的必要性,然而也强调创新的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个关系模型对清晰把握文化与文明关系具有的理论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崛起过程中文化建设路径的思想探索和社会价值,对于未来相关研究,这些议题与观点都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这是一本内涵非常丰富的著作。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作者所提出的论述本身,也在于这些论述所内含的思想、视角和可能激发的讨论;因为理念的激荡与省思正是学术研究进展的最大动力。作者多年来积极推动传播研究的努力有目共睹,我相信这本书将为他的学术成就带上另一个高峰。

2010年10月26日于台北

(作者汪琪,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同类推荐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本书站在时代高点,总揽新世纪传媒领域出现的新案例、新技术、新理念,荟萃高端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领域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加以系统归纳,进行趋势研究,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广播电视理论体系集大成之作。
  •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本书以全球史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女权思潮和实践的缘起,尤其把晚清中国的“女权”论和改革实践放在西方文明论在近代中国传播、转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究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以及成因,考察欧洲文明论的性别标准在晚清如何传入中国,以及对中国社会、中国妇女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晚清女性论者的“女权”论述,探讨女性是如何回应由男性开辟的“女权”论述的。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混沌龙神传说

    混沌龙神传说

    武陵一日游,云海现龙综。梦醒前缘断,因果散,白狐为伴,游戏人间。
  •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出文殊大集会经息灾除难品亦云炽盛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出文殊大集会经息灾除难品亦云炽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决世屠尊

    决世屠尊

    乱世红尘,卷一地风风雨雨,天马行空,挥世事豪情。爱字不放手,战字不低头!萧萧乾坤,谁为红颜……
  • 左边的幸福

    左边的幸福

    一个是冷漠的美丽少女,为了忘掉她心目中的完美男子而离开家到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一个是众多MM心目的白马王子,他一直封闭自己的感情,从来没有为别人打开心扉过,当她遇到他,她的心会被他所融化吗?他会为她打开自己一直封闭的情感大门吗?
  • 极道拳君

    极道拳君

    李行每晚都会堕入一个可怕的梦境,梦境中有无数恐怖的怪物,而击杀这些怪物可以强化肉身属性。 从此肉身无敌,横行现世,打爆一切不服! …… …… 本书主旨: 肌肉就是力量,力量打破一切!谁拥有力量,谁就掌握着真理…… …… …… 交流群:607498533 v群:543254351(入群要求2000粉丝值)
  • 情生以南

    情生以南

    爱情,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目光。管止深是家族争斗中的成功上位者,尽握金钱与地位。他在这座北方城市再见到她时,脑海中自动生成有关她的词句:22岁,A大中文系四年级的女学生,温和懂事,他的小妻子。不料,纨绔子弟方默川彼时已经爱上她,做了感情中的上位者。情场暗战,谁在摆局?谁在执棋?……他如同她走出大学校门遇到的那些跌撞,难以招架。阿年始终在爱情的这条路上前进、转弯,你有在深夜里痛哭过吗?不由自己过吗?唇上烟,心底事,深爱那年,蓦然回首,伤透还未透;而这所谓戒不掉的,只是她在青涩抵抗,他在擒获拿捏的,一场宿命繁华。已出版·已完结
  • 长生俱乐部

    长生俱乐部

    天使和魔鬼在吧台买醉,恶魔正和试图勾搭一位美丽的女性吸血鬼。仙人酒保一如既往的教训着法老王。古老的精灵正和宙斯,波塞冬,哈迪斯玩着麻将,完全没有看见对方的眼神交流的作弊方式......很轻松,但是我就倒霉了,你们那些胡乱牵扯的因果全都要我来擦屁股,你们倒是长点心啊!!!
  • 我的第一本英语口语书

    我的第一本英语口语书

    本书从大家在学习英语口语中遇到的根本问题着手,着重引导大家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口语,告诉大家口语到底应该学什么,帮大家把基础打好,以便于后续的自学。不要怯:日常生活中老外说话也没有那么复杂,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使用简单的词汇、基础的表达句型,并非像“谢耳朵”那样使用一些复杂的句型和生僻的词汇。不要懒:英语口语是综合性最强的,是要经过大量的积累配合大量的练习才能提高,做一百套英语练习题,不如开口来一段实地交流。英语口语,会说才是硬道理!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