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7900000013

第13章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3)

一、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跨国传播领域扮演主角的是通讯社,或者说以通讯社为主、报刊为辅。报刊借助运输工具和人际活动尽管也能发挥一定的国际传播作用,但是由于传递过程依赖有形的物质性接触,因此无论是在时效或是范围上均受到很大局限,而以电波方式传送信息的通讯社则担当了主力。“19世纪中期电报线路的开通、越洋电缆的铺设,为通讯社进行跨国界的新闻采集、发布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不过,通讯社主要向报刊媒体供稿,并不直接面向受众,因而它们更多关注的是媒体需求而非受众需求,受众研究暂时未进入其视野。这一时期的国际传播很多是以民间方式运作的,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国际传播研究和国际受众研究都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一战”期间,交战双方对于战争宣传都极为重视,纷纷成立相关机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对外宣传。由此,以参战国政府为主导的宣传性国际传播进入高速运转期。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曾经针对“一战”时期的战时宣传问题进行研究,并于1927年出版了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在书中他对交战双方所采用的各种宣传手段进行了内容分析,认为宣传在那些著名的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并且可能是决定性的作用。尽管他难以得到关于此类传播效果的实际资料,但是他努力从内容分析出发,对宣传的功能、对其所掌握的宣传内容的效果进行推断,这其中便包括对敌方被宣传者的心理和行为的某些探讨。这一时期,出于了解传媒效果和调整宣传策略的需要,人们对于国际传播和国际受众研究的关注也开始萌芽。

自1920年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电台在美国匹兹堡正式开播,广播开始走俏,其中能够轻松跨越国境的短波广播成为最便捷的国际传播媒体。1927年10月,荷兰开始向其殖民地爪哇用短波定期广播,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国际广播的国家,之后,苏联、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也相继开办了各个语种的国际广播电台。各国还专门成立政治宣传机构,利用无线广播开展政治和外交斗争。国际广播逐渐成为各国政府进行政治和外交政策宣传的一个重要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形成***与反***两大阵营,交战双方的激烈争斗,在看得见的空间里和看不见的电波中同时展开,各国纷纷开办或者进一步强化外语广播以进行战时宣传。据统计,1939年战争爆发时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有27个,到1945年大战结束时翻了一番,增加到55个。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对于短波广播宣传格外关注,国际受众调研的对象也主要锁定在跨国听众这一类型。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国际受众研究开展得较早,1936年BBC就成立了听众调查部,之后听众调查部专门设立了一个收听调查网,在境外进行听众调研,了解各地听众对BBC节目的反映,而不只是调查听众规模。

出于了解和提高战时宣传效果这一目的,各国政府及其宣传机构开始进行国际受众调研。这一时期,有不少受众研究是由政府主导的,有的由政府直接出面,有的是政府委托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由于国际受众调研需要跨越物质或非物质的一些障碍,较之国内受众调研更加困难,因此对资金和其他资源的要求更高,客观上也需要依靠国家力量的支持。另外,一些相关主题或领域的研究也包含对国际传播受众问题的讨论。

例如,“二战”时期的1942年4月,在中立国瑞典曾经进行过一项民意测验,其中便包括有关国际受众的若干问题。“在问及‘你常常收听外国广播吗’的问题时,有31.4%的人表示肯定。其中有9.9%的人收听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有12%的人收听德国广播,而收听双方广播的人占12.1%;在问到‘哪个国家的广播最可靠’时,有34.3%的人认为是英国广播公司,只有4%的人认为是德国广播。”

二、冷战时期

“二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开始重组,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随之拉开帷幕,并一直延续到以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标志的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国际受众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20世纪40年代中至60年代末的战后宣传期,其二是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从东西冲突到南北矛盾两者并存时期,也是从宣传到传播的嬗变期。

(一)战后宣传期

“二战”之后冷战接蹱而至,以美国和前苏联为主导的冷战宣传成为这一时期国际传播的主要特征,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尖锐冲突和矛盾。“尽管1947年安理会110号决议谴责任何可能导致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行为的各种形式的宣传,但是无论是社会主义阵营还是资本主义阵营,都还是将宣传作为冷战时期的主要斗争形式。”出于追求宣传效果的需要,两大阵营开始重视对于国际传播受众的研究。

冷战初期,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特点之一是政府主导或主持的研究占主要地位。例如,“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等美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受众研究,基本上都由美国新闻署(USIA)主持,或由其内部研究部门进行,或委托其他调查机构进行,调研结果则由USIA所有的传播实体共享。除此之外,USIA还在资金等方面支持它的下属媒体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这一类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和平演变”的企图。比如,“美国之音”通过对前苏联的调研,认为不能以少数不满分子或一般公众为主要对象,而是确定以“收听广播并进行思考的上层人士,年轻的、文化水平较高和政治好奇心较强的人为典型听众”。

从史料记录来看,这一时期前苏联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国际受众调研,但是作为其最主要的国际传媒机构,莫斯科广播电台从1946年便开始统计和研究听众来信,以了解自己的国际听众情况。1946年,该台共收到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3258封,之后逐年增加,1957年时收到的国外听众来信达24.63万封。不过,由于前苏联的冷战宣传过于强调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忽视新闻报道的规律,因而对其感兴趣的听众相对于西方国际广播的听众来说并不算多。

战后20年,是世界经济复苏和高速增长时期,也是国际广播业发展最为迅速的20年,两者对于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生成和发展都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全世界扩张加剧,跨国资本对于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渴望成为进行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主要动因之一。跨国公司主导的基本上是跨国广告的受众研究。其实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批跨国公司出现时,一些广告公司和调查公司就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只是当时进行受众调研的技术和方法还不成熟,加之不久后世界大战爆发,因而这类调研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二战”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实力大增,大型广告和市场调查方面的跨国集团也陆续出现,开始从事国际广告受众方面的调研。这类调研大都是商业性的,主要研究广告效果,即受众接触媒体广告后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采用比较科学的定性或定量调研方法,如小组座谈会、抽样问卷调查和电话访问,等等。

另一方面,一些国际广播媒体出于各种利益考虑,也开始重视对国际传播受众的研究。由这一类媒体主导的国际受众调研与前述由政府支持、媒体操作的受众研究有所不同,大部分由媒体自主进行。当然,不少国际传媒与其所在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不排除其中有政府的介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国际受众研究一直走在其他国际传媒的前列。BBC的公营而非官营或私营的性质,使它有别于隶属于美国政府的“美国之音”(VOA)一类的国际传媒,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BBC十分重视听众研究,调研工作起步较早。BBC是世界上最早在国外建立听众信箱的电台,早在1946年,它就在一些国家设立了听众信箱,以加强与听众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中期,BBC在非洲、南亚普遍采取设立收听调查网的做法,进行实地调查,定期报告听众何时收听、有多少人收听、听众喜欢哪些节目等情况。据1953年春的调查,法国平均每天有50万人、联邦德国有66万人收听BBC的节目,三年后听众人数增加到300万至330万。这一时期,BBC在国际受众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其他一些国家的国际传播媒体也开始重视受众研究。比如,日本广播电台1961年曾经对其海外听众进行大规模调查,仅回收的调查表就达3236份。事实上,包括美国新闻署、“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许多国际传媒机构都对国际听众进行过一些调研,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或基本未将结果公布出来。不过,从这些传媒机构的年度报告中,依然可以看到许多有关听众情况尤其是听众规模的数据。根据这些公开的、为数不多的关于国际传播受众的调研资料,一些学者也开始从更加理性和规范的角度对国际广播听众进行研究。

这一时期,统计听众来信成为西方传媒了解国际受众的途径之一。比如,“美国之音”在20世纪70年代平均每年收到听众来信约20万封;英国广播公司每年为25万到30万封,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德国之声”为20万封左右;日本广播电台为5万至6万封。虽然从调查方法上来说,这些给传媒机构写信的受众,无论是自发还是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都属于自愿者样本或热心者样本,是非随机样本,与一般受众存在差别,不具有多少代表性,但是在国际传播的特定情况下,这种方式仍不失为了解受众的一种参考。

(二)从宣传到传播的嬗变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到冷战后期,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东西对抗与不断上升的南北矛盾一起成为焦点。世界的主要冲突开始由政治领域逐渐向政治、经济与文化各个领域延伸。与此同时,随着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传播手段不断涌现,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数字通讯等开始加入国际传播的行列;国际旅游、移民、国际会议和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于国际信息的需求在不断提升。由于上述原因,这一阶段传统的宣传观念开始松动,对外宣传逐渐向国际传播转变。

伴随着国际传播的这些变化,有关国际传播受众的研究日渐丰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这一时期的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呈现出多样而纷繁的景象:

1.研究主体更加多元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主体虽然仍然是以政府主办的媒体机构、BBC为代表的公共传媒机构和跨国公司为主,但是新加入了更多的学术机构和学者。他们很少直接从事大规模的定量受众调研,而是更多利用各种公开的数据对国际受众进行深度探讨,或者集中精力对某一类型的受众进行分析,或者与不同国家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合作,对国际受众进行多角度、更加理论性的深入研究。例如,学者J.斯特劳伯哈尔(J.Straubhaar)曾经以多米尼加为例,着重研究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国际观众的影响。他认为,由于收看外国节目需要不同的文化资本,外国节目的观众群多集中于中上阶层,因为他们的教育、就业、旅游机会和家庭背景,使他们有更多的文化资本了解外来节目,更具国际品味,而中下阶层观众通常偏好本国和邻国节目。另一位学者F.H.卡多佐(F.H.Cardoso)也持相近的观点,他说:“国际化的本国精英容易接近国际节目,因其内容有助其吸纳世界经济知识;路径依赖理论也相信精英和中产阶级会国际化其品味、注意及忠诚,他们更可能在国内形成一种霸权,影响整个大众社会。”

2.国际观众成为新研究对象

这一时期,虽然广播仍然扮演国际传播的主角,国际听众研究仍然十分重要,但是随着通讯卫星、直播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加入,极大地促进了电视的国际传播,国际观众研究开始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后,向世界提供卫星电视服务和加入国际卫星系统的国家都急遽增加,尤其是80年代后,直播卫星的应用使得电视真正成为跨越国界的国际传播媒体,国际性电视频道也不断涌现,如BBC国际频道、CNN国际频道。一方面,电视国际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丰富性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电视国际传播不同于国际广播,其内容、结构稍有区别,除了新闻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娱乐性节目。因此,在关于国际观众的研究中,有不少是针对娱乐节目观众进行的分析。比如,P.米尔斯(P.Mills)等人通过研究欧洲收看外国节目的观众特质发现,由于年轻人对外国语言及事物较为熟悉,国外进口节目对其深具吸引力,以摇滚和流行音乐为主的MTV频道,主要受众群是青少年,甚至这些青少年长大后,可能也不排斥外来节目。

同类推荐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每天读一点社科常识(套装共12册)

    每天读一点社科常识(套装共12册)

    每天读一点社科常识(没有找不到,只有想不到:文化、艺术、历史、战争、哲学、民俗、国学百科全书)。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现代化、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加快了“高风险社会”的来临,市场失灵、社会道德缺失等则令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都市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挑战更为复杂和严峻。构建高效型城市和维护城市生态文明必须强化卫生风险的监测预警,推进卫生危机的事中处置和善后修复,需要各级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共同重视卫生风险的防范和危机的治理,强化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热门推荐
  • 生活中的关系学:中国式人情隐规则

    生活中的关系学:中国式人情隐规则

    关系学,纵另一方面脱,就是如何做人的学问。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叮嘱,先做人后做事。否会做人的人,就否会又大事可作。做事是一种技巧,做人则是一种德性,然尔,技巧易学,德性难修。学技巧靠的是聪明,学德性则靠的是悟性。《生活中的关系学》告诉你的就是做人的德性已及处逝的诀窍,谓你编制一张高智能的关系网。
  • 气色何来

    气色何来

    化妆品拯救不了你!只有会吃的女人,才能娇美如花!独家揭露众明星食疗保养秘笈,下一个拥有完美容颜的明星就是你。本书精选了近300例具有润肤养颜、祛皱抗衰、乌发美发等功效的营养食谱。保证营养合理、膳食平衡,同时,力求变换花样,调剂口味,既能享受到佳肴的美味,又能获得如花容颜的妙方。
  • 狼笑妖娆:逼嫁猎心美人

    狼笑妖娆:逼嫁猎心美人

    坐上出嫁的花轿只因师傅说,勾引了不该勾引的他。其实究竟谁勾引了谁?谁又迷惑了谁?要罚她认?要打她受,只是为何将她送入洞房的要是他?是机关算尽?抑或傻痴成性?是处心积虑的阴谋?还是刻骨铭心的爱恋?试问这又有谁能看清?他衣襟半开,勾魂摄魄地朝我招手:“娘子,过来,我们熄灯上床。”他一把将我拽入怀中,轻吻唇瓣,笑得销魂蚀骨,小夜,你是我的,谁也夺不回,谁也抢不走。他如万仞峰巅的青松,迎风而立,冷冷地说:我的女人,绝不能是弱者。她回眸一笑,轻启朱唇:要做我男人,必须脱掉你所有伪装,包括身上衣。他仰望苍穹,发誓要将她困,困身、困心,困一生。他掷杯于地,扬言一定要将她夺,夺身,夺心,夺一生。是真是幻?是爱是恨?是缘起还是缘灭?谁能与她举杯豪饮,笑傲江湖?谁能与她执手高岗?共谱一曲“狼笑”?三种不同的爱情,三段不同的人生,三种不一样的精彩。月邀你走进“狼”的世界,领略“狼”的残暴、“狼”的狡猾,“狼”的专情,“狼”的浴血奋战。『『新文推荐』』《血嫁》《长歌》《御风》:《失心欲女》推荐好友的文文:漫天花雨:《恶魔的囚宠》夏广寒新作:《强上天子》糖糖宝贝的新文:四国传说之朱雀天下》宝贝鹿鹿:《凤凰花》晴沁:《弃后要出墙》(精彩不容错过)风行烈《云狂》(世间风华尽在手,风云天下第一人)风云小妖的《无盐王妃》(很精彩的文)【推荐家人作品】头目忆冷香:《总裁三岁》《日食妖后》老大萧萧十香:《帝宫春》《胁迫》老三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老四清风逐月:《凰女魅爱》《夜欢》小叔落落月色:《痴缠》****************************************************作品《血嫁》于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正式在当当上市,当当网已经有货,支持货到付款,q版人物档案+独家大结局+唯美插图+精致书签,如果需要帮忙团购的亲可以进群(一六八七七六六五八)找宝贝凡凡)期待你们的支持!万分感谢!购书地址如下:http://m.wkkk.net/m.wkkk.net?product_id=22533754&ref=search-1-pub
  • 恶人秘事所

    恶人秘事所

    这是一个名叫恶人秘事所的神奇地方,据说进去的人从未有人出来过……
  • 情至盛夏,不负年华

    情至盛夏,不负年华

    那个夏夜,他们席地而坐,望着满天密布的繁星,苏皓问她,你喜欢星星吗?喜欢啊!耀眼的星星谁不喜欢,可叶诗音没有告诉他,在她心里,他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但你看到有谁能把星星搬到家里的?于你,此番遇见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在那充满酸甜苦辣的青春年华过后,此去经年,他们是否还会记得,在最美的年纪里,那个曾经让他们悸动的人?
  • 治愈系心理学

    治愈系心理学

    本书精心为读者开设心理自助课,深入人的从欲望、内心、灵魂、人际、生活习惯等方面,帮读者疗愈心灵,拥抱幸福。?
  • 总裁的平凡妻

    总裁的平凡妻

    《总裁的平凡妻》——温馨暖文女主:秦海月,29岁,身高159cm,职业C大图书馆档案员兼资料员,单身。长相平平,生性冷淡,不喜交际,为人低调,很容易让人忽略她的存在。一场酒宴,渐渐的使她的生活不再平静……[花絮一]关云飞:明天下午跟我去登记结婚。(注:关氏总裁)秦海月:不去。关云飞:为什么?秦海月:我不嫁总裁。一向沉稳的关云飞气得暴跳如雷,发誓一定要他当上关氏的总裁夫人。[花絮二]陈鸿志:海月,我很喜欢你,我们交往吧!秦海月:没兴趣。[花絮三]江舟:你我订个契约结婚,你老实本分地照顾好子默,不许干涉我的私生活,我不会亏待你。(注远洋公司总裁)秦海月:有病。江舟冰冷的眸子一沉,是吗,我们走着瞧。[花絮四]关馨月:秦阿姨,你当我妈妈好不好?(关云飞的女儿)江子默:她是我妈妈,你不许跟我抢。(江舟的儿子)秦海月:……本文走温馨清水路线,慢热。平凡小女人的周围,有美男,亦有美女作陪,更有小美女与小帅哥的争母好戏。因本人的坚持,结局将是一对一,喜欢的亲请支持,投票+收藏。更文时间:每晚8点。谢谢某位不知名的亲为杨柳做的封面。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熟知三国历史的陈子明穿越到三国,凭着他对三国历史的熟悉和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帮助刘备统一三国,成为名满天下的第一军师,凭着华夏几千年的经验,结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乱世华夏,创建绝世大帝国。
  • 小丑之花

    小丑之花

    太宰治以其自杀经历,向读者剖析真正的自我。太宰治二十一岁时,在银座咖啡馆认识一有夫之妇,同居三天后,他俩吞下安眠药,在鎌仓投水自杀。结果太宰治获救,年仅十八岁的女方死亡。太宰治因而被控“帮助自杀罪”,后虽被判不予起诉,但他基于相约殉情却让女人独自死亡的罪恶意识,创作了《小丑之花》。《小丑之花》主角大庭叶藏与《人间失格》主角同名,描写的是叶藏殉情失败后进疗养院的事,但不同于《人间失格》中叶藏的自卑、怯懦、颓废,《小丑之花》里的的叶藏,年轻、冲动又骄傲。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剖析了他日后的巅峰之作《人间失格》里看似消极颓废,实际上却在绝境中求活的主角大庭叶藏的心路历程,还透露了许多关于写作的秘密。
  • 快穿:宿主还要继续加油啊

    快穿:宿主还要继续加油啊

    本文快穿1v1冷流光,校园男神,完美主义者,天才少年。(话说回来这称号辣么多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