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9600000018

第18章 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2)

践行“三贴近”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

党的新闻工作说到底是群众工作,必须始终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报纸的知名度取决于报纸的“知民度”;报纸的可读性取决于报纸的贴近性。我们的新闻宣传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读者喜闻乐见,才有生命力、影响力、感召力,才能深入人心,得到社会的认可,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们的新闻宣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两多、两少、两远”。“两多”即空洞的说教偏多,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偏多;“两少”即有效信息量偏少,鲜活生动、贴近性强的报道偏少;“两远”即离读者较远、离热点问题较远。可以说,这“两多、两少、两远”已经严重影响了党报的可读性、吸引力和“渗透力”,制约了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方面是都市类报纸和网络媒体的挤压和挑战,一方面是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两方面的碰撞必然催发党报的深刻思考,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重塑主流媒体的形象和地位。

党报要让大家喜欢看,当然不能像小报那样,用琐碎的社会新闻吸引读者,更不能用明星绯闻、凶杀色情、恶意炒作来寻找卖点。党中央提出的“三贴近”的要求,可以说抓住了新闻改革的关键。党报要提高引导水平,丰富报道内容,做到“顶天立地、上下满意”,就必须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其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衡量我们的新闻宣传是否正确、是否得力、是否有效,主要看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爱看不爱看。如果我们花很大力气写的报道、办的报纸很少有人喜欢看,那我们付出的就是“无效劳动”,“生产”的就无异于“次品”或“废品”,其结果只能是发行不断下降、事业逐渐萎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宣传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努力寻找省委大院和居民小院的结合点、官话和民话的沟通点、党报和民心的契合点,从百姓视角、用群众语言,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反映百姓的愿望和呼声。为此,我们《山西日报》专门成立了“民情热线部”,深入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架起了党报与群众的“连心桥”;出台了“关于深入采访的若干规定”,大力倡导用“三深入”改进作风,用“三贴近”改进文风,努力为读者提供“可读、可信、有用、有益”的新闻信息,收到了良好效果。近两年来,在媒体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山西日报》的发行量稳步增长,基层的同志反映,这和党报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其二,切实改进“两类”报道。针对报纸上会议报道连篇累牍、领导活动有闻必录的状况,我们按照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对这两类报道不断改进。改进两类报道,并不是说这两类报道不重要,也不是说读者不关心,更不是说可有可无。相反,搞好“两类”报道,是党报的重要职责;拥有这方面的信息,是党报的独特优势;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读者也十分关心。毕竟它会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重要会议、重要领导活动,我们不仅要报,而且要报好。这既是党报讲政治、讲大局的体现,也是广大读者了解方针政策的需求。问题的症结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记者搞两类报道,简单机械地照搬文件太多,往往把有价值的重要信息湮没到了冗长的文字之中,没有提炼出“真金”。因此,改进“两类”报道关键是要在会议和领导活动中寻找新闻点,提炼出群众所想、所需的内容和信息,并准确、简练、生动地报道出去。

其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出彩的根本法宝。近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改版,每次改版都着力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力求把更多的版面留给群众,把更丰富的精神食粮献给读者。2005年5月,我们又进行了新一轮改版,我们将2006年确定为“新闻突破年”,力求在全面提升稿件质量上有新突破,在“三贴近”上有新突破。为此,我们设立了“好消息奖”,对短、快、新、活的好消息予以重奖;推出了“今日视点”、“现场采录”、“百姓人生”、“民情热线”等一系列“三贴近”栏目和版面。改版之后,报纸上的新闻短了,信息量大了,“三贴近”报道多了,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其四,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作风,舆论监督是党报必须拿起的武器。党报如果都是表扬稿,就没有信誉度,没有公信力,因为这与群众眼中的社会现象并不相符。当然,党报的监督应当是科学的、依法的、建设性的、有领导监督的。要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予以揭露。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既能够向广大人民群众表明我们党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决心,又有利于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推动工作。

其五,有效引导热点问题。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发事件,党报不能退避三舍,保持沉默。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多种多样,如果党报缄默不语,小报捕风捉影,互联网胡乱炒作,反而会弄得人心不安,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长此下去,党报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声望也会大打折扣。因而,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我们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积极介入,深入采访,作出权威、准确、及时、适度的报道,既客观公正地告诉人们事实的真相,又辨明是非、指出利害、讲清大局、揭示趋势,这样才能正确引导舆论,抑制谣言的传播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其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新闻工作以人为本。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来做,就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办报纸、搞报道也是这样。一篇稿件有无新闻价值,语言文字怎样,群众是否爱看,在于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的能力和功夫如何;一张报纸有没有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在于这张报纸的采编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作风的优劣。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要上新台阶,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上新台阶。近几年,我们以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新闻队伍为目标,加强内部建设,规范各项管理。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项学教活动”中,我们抓政治理论学习、抓新闻宣传纪律,严格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为了促使采编人员“三深入”,我们作出了“选派年轻记者到基层记者站锻炼,两年一轮换,形成制度”的决定,并修订了《考核办法》,规定好新闻评选向“三贴近”的稿件倾斜,先进个人评选向“三深入”的编辑记者倾斜。同时实施了“退出机制”,对长期不深入采访、连续三个月完不成工作任务的编采人员,退到人力资源中心待岗。同时千方百计地关心职工生活,改善工作条件,调动了大家献身党报事业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既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热切期望,更是我们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分析形势,深入研究市场,了解受众需求,查找自身不足,强化竞争意识,不断改革创新,遵循新闻规律,增强发展能力,办出一流报纸,不辱历史使命。

(章勇思: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同类推荐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公众及其问题

    公众及其问题

    《公众及其问题》作为杜威经典著作之一,是他在一个大众传播、政府官僚主义、社会复杂、多元主义的时代,对民主未来所做的最丰富和最系统的思考。作者以其独特的、振奋人心的风格阐释了“公众”“国家”“政府”与“政治民主”等意涵,并且论述了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展现了对公众运用自身智慧处理公共事务的强烈信念。本书有201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一个版本,豆瓣评分7.4分,读者对翻译质量评价低。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本书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谋生,后回来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书充满强烈的反叛精神,又始终弥漫着离奇、紧张的超现实气氛,带有部分哥特文学的奇幻恐怖色彩,惊悚恐怖又不乏感人至深。
  • 卿本夫人

    卿本夫人

    深宫勾心斗角,江湖恩怨难了,这一世究竟要历经多少劫难?!一篇报道,让她丧命于此,却在阴差阳错间梦回古代?!摇身一变,重生成为白府四小姐,本以为能够安稳度日,却遇上前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不仅对自己百般嫌弃,甚至利用自己陷害他人;直到他的出现,不为那金银细软,不图那江山天下,只为唤她一声夫人!谁知在他的身后,竟然藏着更大阴谋……
  • 重生之嫡女神凰

    重生之嫡女神凰

    【1VS1】前世她遭亲妹陷害,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死于未婚夫之手。一朝重生,她必定报此仇恨,手刃渣男渣女。谁知道掀开了惊天身世大阴谋。打怪升级虐渣渣,她要成就一世嫡女芳华,谁知道惹了个绝世风华之人。他外冷内热,腹黑狡诈,带着邪气的薄唇轻启,“既然嫁了,那就陪本尊一辈子吧。”“我能反悔吗?”“不能。”“我能抗议吗?”“抗议无效。”某女轻笑,“那我能休夫吗?”他人前撒旦人后妻奴,霸道宣言,“我的一切都是我女人的,我女人的一切还是我女人的。”
  • 富克锦舆地略

    富克锦舆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与他

    我们与他

    对这灰色的地板我们已经非常厌倦。每天一早就踩着它,我们的细长的影子扫着它;长长的走廊全部是这个地板,在教室里是它,到实验室也是它,甚至在厕所里坐在马桶上看到的也就是它。它脏兮兮的,表面上有一条条模糊的纹路,一想到它就感到说不出的苦。你就没有过这种感觉吗?肯定有过,只是不想提它罢了。我们就不去谈它了。
  •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 总裁老公吻上瘾

    总裁老公吻上瘾

    他是神秘而低调的商业奇才,她是默默无闻的职场菜鸟。面对闺蜜背弃、父母欺骗,她含泪走向红地毯,嫁给陌生人。然而他却意外出现,扔下一句‘你要嫁的人应该是我’,牵着她的手冲出了礼堂。一场甜蜜婚姻,是相夫教子守望一生,还是陌路两行各行其道?爱情总是在相互折磨中慢慢滋生,无踪迹,无法寻觅。一但爱上,便无法回头。
  • 邪王的医品冷妃

    邪王的医品冷妃

    他视她如仇敌,不惜灭她家国、毁她容颜、断她傲骨。却不知,自她去后,握在手中唯一的一份温度也随之永远消失。直到,她以另一个身份归来。复国复仇的野心隐藏于邪媚的容貌与温顺的外表之下,犹如一朵夜风中盛开的蔷薇,让他清醒的迷醉于馥郁芳芳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