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技术进步对思考方式的影响
电视节目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创作活动,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又会直接带来创作者思考方式的进步。以摄像机的发展为例,分体机时代的节目形态与摄录一体机时代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变化往往随着技术的变化会相应地带来创作观念的变化。如今栏目化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以及其带来的思考方式的变化,是需要创作者去理解的,而这种变化又是随着摄影技术、编辑技术、播出技术的变化相应发展来的。电视栏目化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电视节目创作呈现流水线生产的特性。一个电视栏目一旦确立,那么就必然要考虑该栏目的播出是日播还是周播,抑或是其他特殊情形,因为其播出方式就是电视节目的消费方式。同一个栏目,其内容、题材、节目形态,甚至包装形式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必须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栏目的制作最好是标准化,然而通过分析就会发现,电视节目根本就无法完全标准化,尽管其外在形态有标准化的部分。
与工业产品流水线相比,电视节目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体力劳动,它是在体力劳动支撑下的脑力劳动,而工业产品流水线更多的时候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虽然非常接近一个工业产品流水线,但恰恰是这个貌似流水线的过程给了人们一种错觉,以为电视节目也可以像工业产品一样复制。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别。电视节目创作人员不需要过多地去关注流水线本身,而需要更多地眷顾自己创作的作品,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虽然电视节目也带有一定的重复性,但这种重复只是由于节目内容的不一样,使得其必须完成同样的制作环节,但在两个节目的制作之间除了流程可以借鉴以外,其他的可能都与节目没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还需要创作者在同一个栏目的制作标准里尽可能去创新,所以无论是创作的原材料——镜头等,还是制作的手段——编辑方式等,一个电视栏目除了包装等形式上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内容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表现对象变了,其他元素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创作人员更准确地说是要学会带着镣铐跳舞。因为这个“镣铐”是栏目的要求,“跳舞”是个性的发挥,创作者需要在划定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去发挥自己的个性。
作为创作者,只有了解了电视节目制作的特性,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今天电视栏目化生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非标准化之后的节目创作,对创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广的知识面以及比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是完成电视节目创作的必要素质。
从文字思维到画面思维,不仅仅是电视表达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电视创作者对视听语言的熟练掌握是其创作的基本功,当人们已习惯了用抽象的文字思维方式表达意义时,电视节目中运用景别和拍摄技巧比如光影、造型、色彩,来叙事是思考方式上的一个必然转变。过去可以直接找到表达意义的文字语言,但现在得首先去寻找能够替代这些文字语言的形象,这是一个思考过程的转变,而不是一个翻译或替代过程。所以电视创作不是先找到文字表达,然后将其逐一翻译成画面。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最终完成的节目不是声画两张皮的东西,就是画面在重复语言的表达或语言重复画面的内容。因为电视节目创作中思考方式由过去的平面思维模式转变为立体的声画形象思维模式了。
视听语言作为电视语言的基础,如果对其表达方式不熟悉,即使有再好的想法最终也难以实现,即使知道要说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是电视创作者的手段。
对新技术的掌握以及新技术条件下思考方式的调整,直接关系到节目创作本身的许多细节,电视创作者如果没有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考方式,是很难完成高技术条件下的电视节目创作的。
第二节后期编辑意识的前置处理
许多从事电视编辑的人似乎觉得电视节目的创作更多的是指坐在编辑台前的那一刻,但对于有了一定电视创作经历的人来说,都知道这是一种错觉。如果把编辑的过程理解为是从编辑台前那一刻开始的话,那么电视创作者无疑会出现比较大的观念偏差。在电视节目编辑阶段一个编辑人员首先心中要有二度创作的观念,但对于电视这种媒体的视觉表现来说,后期编辑更多只能完成的是修正,或者说弥补一些东西,因为后期编辑一定是在前期拍摄完成之后的修正或弥补,而不能在前期拍摄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对镜头进行创造。无米之炊的工作对于电视编辑来说是没有办法做下去的,所以一个好的电视编辑人员重要的是要建立这样的编辑意识:电视编辑贯穿于电视创作的全过程,而不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工作。
电视编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大的环节来说,大致分为以下几步:一是前期策划,二是前期拍摄,三是后期编辑,四是节目合成阶段。但这样划分,绝不意味着编辑意识只存在于后期编辑阶段,而应贯穿于所有阶段。尤其是那些非剧情类节目,编辑意识清楚了,直接影响到前期拍摄的效率、镜头的选取等,所以编辑人员在节目创作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电视编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如此说来,节目的编辑意识应该是一直贯穿于整个节目创作始终的,绝不可以将其分割成几个阶段来完成。虽然创作环节我们可以将电视节目大体划分为:策划阶段,前期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等几个环节,而且这几个环节从创作的过程来说也是有先后顺序的。策划阶段一般是在一个节目创作的最初阶段,前期拍摄是中间环节,后期编辑似乎是最后一个阶段。但从节目真正创作的过程来看,这只是因为电视创作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尤其是前后期创作阶段,似乎是两个完全分离的阶段,但其实是两个关系十分紧密的阶段。这三个创作环节归纳起来,应该是三个互有关系,互为补充,又互相作用的阶段。前期策划阶段重要的是获得创作的思路,有了这个方向,前期拍摄中就有了目标,但这个目标还不是十分具象的,需要在前期拍摄中不断得到完善,而在前期拍摄时不仅要对前期策划的方案进行完善,还需要有后期编辑意识,才能够捕捉到需要的镜头,为后期编辑拍摄到更多有意义的画面。而真正到了后期编辑阶段又不是简单地将前期拍摄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需要重新根据镜头来构思、结构,把前期策划的思想贯穿进去,把前期拍摄的镜头使用进去,用镜头来重新勾画一个屏幕世界。所以只有将编辑意识贯穿于节目创作的整个过程,才可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有意识地去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使得创作中的问题变得具体,解决的方式也才可能变得有效,否则就可能出现囫囵吞枣的方式,胡乱地拍了一通,最终给自己的后期创作带来难度。
一、前期策划:编辑的开始
如果接受“电视编辑”是从策划阶段开始的话,那就需要认同编导此时需要进入到前期编辑状态,而不只是一个准备过程,以可有可无的心态对待。前期策划虽然没有进入到摄像机拍摄的实操阶段,但其无异于打仗时地图上的推演,可以对实拍阶段的细节问题做各种设想,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还有补救的余地,所以推演和假想的过程对拍摄来说是重要的。
虽然非剧情类节目的镜头分解与镜头拍摄是同步完成的,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拍摄之前不对被拍摄内容做相应的准备。相反,正因为是同步完成的,所以前期拍摄中可补救的机会相对减少了,就更需要在拍摄之前对拍摄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设想,拍摄时真正做到有备而来。如果拍摄者对拍摄对象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他所看到的、拍到的只能是被拍摄对象的一些表面的皮毛,观众无法获得有效信息。
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到底该做哪些拍摄前的准备?重要的是对材料的“分析”与“发现”。
首先是熟悉被拍摄对象——准备材料。电视表现内容的包容性决定了电视创作者是一个杂家,了解甚至掌握多种知识,不用说不同栏目间的知识差异,就是同一个栏目,随着被拍摄对象的变化,相应的知识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拍摄者的知识面不能太单一,否则就无法应对被拍摄对象的变化。有的知识可能是事先已经掌握的,有的则需要做准备,无论哪种情形,都不能因为对相关知识的不了解而放弃对该节目的拍摄或选定的选题的执行。所以做好事前材料准备,这里不仅包括对未知领域的学习,也包括对已经掌握知识的重新整合和梳理,使得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调用。现在的电视人似乎已经不是十分注重“看书学习”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了,更习惯于到网络里去“搜寻”自己需要的内容,虽然网络提供了快捷的信息渠道,但其特殊性也决定了它所提供的材料在准确性和权威性上的问题,如果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网络上,电视的创作就可能会走入另外一条死胡同。所以,相关材料的准备既包括与被拍摄内容有关的文章、书籍、影像等资料,还包括从知情人或当事人甚至被拍摄者自身那里获得第一手材料,这些都是拍摄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似乎倾向于把能够拿来的全部拿来,不仅如此,拍摄者还要迅速判断哪些材料是和拍摄有关的,哪些材料是要放弃的,以此来决定你的直接判断。但这是建立在较长时间积累的基础上,一个初出茅庐的电视创作者很难做到,能够一目十行的人已经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了,因为拿到手的材料不意味着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管什么内容全部拿来。如果创作者被材料淹没了,那他就很难从这种材料堆里走出来。内容是无穷尽的,如果被材料淹死,那就太不值得了。现代信息社会,即使是同一个事物也会有无数的信息。创作者必须学会在大量的材料里快速地选择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这个过程需要读懂材料:即材料里包含了哪些信息,哪些是对节目有直接帮助的,哪些是要迅速淘汰的无关紧要的材料。
其次是搜集材料之后的分析加工——分析材料。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阅读材料,那么这个阶段则是分析材料。包括对被拍摄对象本体的分析,也包括对节目创作要求的分析,对被拍摄对象的背景,生活环境等相关材料的分析。哪些材料是可以作为节目的背景材料,哪些作为了解性的材料,节目的要求是什么,能够找得到两者契合之处的有哪些,哪些是毫无关系的,都需要创作者一一斟酌。分析材料的过程是一个细致的过程,这里不仅需要比较,还需要编导发挥个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在材料里寻找蛛丝马迹,找出与创作有直接关联的内容,找出对分析人物性格有帮助的内容,找出那些对叙事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内容。
同时材料的分析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所谓的材料是别人事先已经提供给你的,但材料当初是有他的特定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与所做节目目标相差非常大。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画等号。材料只是背景,创作者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必须清楚。我们知道对同一个事实,同一个现象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美国总统的儿子失业这样一个事实,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在美国,这被媒体标榜为民主的象征,总统的儿子都是可能失业的,但美国以外的人可能会觉得,美国的失业率是如此的高,连总统的儿子都会失业的。其实事实是同样的一个,就是总统的儿子没有了工作,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其目标就发生了变化,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电视人如何去分辨是非,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是需要进行艰苦分析的,分析可能集中了你全部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完材料后,才可能进入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创作状态,此时拍摄者才会有游刃有余的感觉,否则就会捉襟见肘。
分析完材料,才进入到拍摄方案、拍摄思路的确定阶段,这个过程相对于材料分析来说要简单一些,因为其中更多的是要把材料分析过程中的思考落实到实际操作中,考验的是编导的影像实现能力。
完成了以上工作才能够谈得上选题的确定。
策划阶段所完成的工作只是为电视节目创作建立平台,而不是电视创作本身,或者直白地说,现在有一种倾向常常将电视人批评为缺乏思考的创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是在电视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不太动脑子的现象,少数的电视创作者成为了平面媒体的“译员”,直接将别人的文章,别人的观点图解成适合电视的表现方式。节目中既没有自己的发现、也没有自己的观点。电视创作者仅仅只解决了从平面媒体到电视媒体的转换,而没有完成“创作”的过程,类似的创作曾经引发过比较严重的争议。比如电视创作者采纳的观点在表现的那个领域没有获得权威的认可,只是一种探讨性的研究,而电视创作人员自身又没有这个判断能力,直接将其采用,由于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一经电视台播出之后,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最终引发争议。
所以选题阶段对对象、材料的分析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