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9900000008

第8章 前期拍摄中的后期编辑意识(2)

三、技术进步对思考方式的影响

电视节目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创作活动,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又会直接带来创作者思考方式的进步。以摄像机的发展为例,分体机时代的节目形态与摄录一体机时代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变化往往随着技术的变化会相应地带来创作观念的变化。如今栏目化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以及其带来的思考方式的变化,是需要创作者去理解的,而这种变化又是随着摄影技术、编辑技术、播出技术的变化相应发展来的。电视栏目化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电视节目创作呈现流水线生产的特性。一个电视栏目一旦确立,那么就必然要考虑该栏目的播出是日播还是周播,抑或是其他特殊情形,因为其播出方式就是电视节目的消费方式。同一个栏目,其内容、题材、节目形态,甚至包装形式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必须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栏目的制作最好是标准化,然而通过分析就会发现,电视节目根本就无法完全标准化,尽管其外在形态有标准化的部分。

与工业产品流水线相比,电视节目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体力劳动,它是在体力劳动支撑下的脑力劳动,而工业产品流水线更多的时候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虽然非常接近一个工业产品流水线,但恰恰是这个貌似流水线的过程给了人们一种错觉,以为电视节目也可以像工业产品一样复制。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别。电视节目创作人员不需要过多地去关注流水线本身,而需要更多地眷顾自己创作的作品,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虽然电视节目也带有一定的重复性,但这种重复只是由于节目内容的不一样,使得其必须完成同样的制作环节,但在两个节目的制作之间除了流程可以借鉴以外,其他的可能都与节目没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还需要创作者在同一个栏目的制作标准里尽可能去创新,所以无论是创作的原材料——镜头等,还是制作的手段——编辑方式等,一个电视栏目除了包装等形式上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内容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表现对象变了,其他元素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创作人员更准确地说是要学会带着镣铐跳舞。因为这个“镣铐”是栏目的要求,“跳舞”是个性的发挥,创作者需要在划定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去发挥自己的个性。

作为创作者,只有了解了电视节目制作的特性,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今天电视栏目化生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非标准化之后的节目创作,对创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广的知识面以及比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是完成电视节目创作的必要素质。

从文字思维到画面思维,不仅仅是电视表达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电视创作者对视听语言的熟练掌握是其创作的基本功,当人们已习惯了用抽象的文字思维方式表达意义时,电视节目中运用景别和拍摄技巧比如光影、造型、色彩,来叙事是思考方式上的一个必然转变。过去可以直接找到表达意义的文字语言,但现在得首先去寻找能够替代这些文字语言的形象,这是一个思考过程的转变,而不是一个翻译或替代过程。所以电视创作不是先找到文字表达,然后将其逐一翻译成画面。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最终完成的节目不是声画两张皮的东西,就是画面在重复语言的表达或语言重复画面的内容。因为电视节目创作中思考方式由过去的平面思维模式转变为立体的声画形象思维模式了。

视听语言作为电视语言的基础,如果对其表达方式不熟悉,即使有再好的想法最终也难以实现,即使知道要说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是电视创作者的手段。

对新技术的掌握以及新技术条件下思考方式的调整,直接关系到节目创作本身的许多细节,电视创作者如果没有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考方式,是很难完成高技术条件下的电视节目创作的。

第二节后期编辑意识的前置处理

许多从事电视编辑的人似乎觉得电视节目的创作更多的是指坐在编辑台前的那一刻,但对于有了一定电视创作经历的人来说,都知道这是一种错觉。如果把编辑的过程理解为是从编辑台前那一刻开始的话,那么电视创作者无疑会出现比较大的观念偏差。在电视节目编辑阶段一个编辑人员首先心中要有二度创作的观念,但对于电视这种媒体的视觉表现来说,后期编辑更多只能完成的是修正,或者说弥补一些东西,因为后期编辑一定是在前期拍摄完成之后的修正或弥补,而不能在前期拍摄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对镜头进行创造。无米之炊的工作对于电视编辑来说是没有办法做下去的,所以一个好的电视编辑人员重要的是要建立这样的编辑意识:电视编辑贯穿于电视创作的全过程,而不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工作。

电视编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大的环节来说,大致分为以下几步:一是前期策划,二是前期拍摄,三是后期编辑,四是节目合成阶段。但这样划分,绝不意味着编辑意识只存在于后期编辑阶段,而应贯穿于所有阶段。尤其是那些非剧情类节目,编辑意识清楚了,直接影响到前期拍摄的效率、镜头的选取等,所以编辑人员在节目创作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电视编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如此说来,节目的编辑意识应该是一直贯穿于整个节目创作始终的,绝不可以将其分割成几个阶段来完成。虽然创作环节我们可以将电视节目大体划分为:策划阶段,前期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等几个环节,而且这几个环节从创作的过程来说也是有先后顺序的。策划阶段一般是在一个节目创作的最初阶段,前期拍摄是中间环节,后期编辑似乎是最后一个阶段。但从节目真正创作的过程来看,这只是因为电视创作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尤其是前后期创作阶段,似乎是两个完全分离的阶段,但其实是两个关系十分紧密的阶段。这三个创作环节归纳起来,应该是三个互有关系,互为补充,又互相作用的阶段。前期策划阶段重要的是获得创作的思路,有了这个方向,前期拍摄中就有了目标,但这个目标还不是十分具象的,需要在前期拍摄中不断得到完善,而在前期拍摄时不仅要对前期策划的方案进行完善,还需要有后期编辑意识,才能够捕捉到需要的镜头,为后期编辑拍摄到更多有意义的画面。而真正到了后期编辑阶段又不是简单地将前期拍摄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需要重新根据镜头来构思、结构,把前期策划的思想贯穿进去,把前期拍摄的镜头使用进去,用镜头来重新勾画一个屏幕世界。所以只有将编辑意识贯穿于节目创作的整个过程,才可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有意识地去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使得创作中的问题变得具体,解决的方式也才可能变得有效,否则就可能出现囫囵吞枣的方式,胡乱地拍了一通,最终给自己的后期创作带来难度。

一、前期策划:编辑的开始

如果接受“电视编辑”是从策划阶段开始的话,那就需要认同编导此时需要进入到前期编辑状态,而不只是一个准备过程,以可有可无的心态对待。前期策划虽然没有进入到摄像机拍摄的实操阶段,但其无异于打仗时地图上的推演,可以对实拍阶段的细节问题做各种设想,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还有补救的余地,所以推演和假想的过程对拍摄来说是重要的。

虽然非剧情类节目的镜头分解与镜头拍摄是同步完成的,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拍摄之前不对被拍摄内容做相应的准备。相反,正因为是同步完成的,所以前期拍摄中可补救的机会相对减少了,就更需要在拍摄之前对拍摄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设想,拍摄时真正做到有备而来。如果拍摄者对拍摄对象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他所看到的、拍到的只能是被拍摄对象的一些表面的皮毛,观众无法获得有效信息。

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到底该做哪些拍摄前的准备?重要的是对材料的“分析”与“发现”。

首先是熟悉被拍摄对象——准备材料。电视表现内容的包容性决定了电视创作者是一个杂家,了解甚至掌握多种知识,不用说不同栏目间的知识差异,就是同一个栏目,随着被拍摄对象的变化,相应的知识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拍摄者的知识面不能太单一,否则就无法应对被拍摄对象的变化。有的知识可能是事先已经掌握的,有的则需要做准备,无论哪种情形,都不能因为对相关知识的不了解而放弃对该节目的拍摄或选定的选题的执行。所以做好事前材料准备,这里不仅包括对未知领域的学习,也包括对已经掌握知识的重新整合和梳理,使得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调用。现在的电视人似乎已经不是十分注重“看书学习”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了,更习惯于到网络里去“搜寻”自己需要的内容,虽然网络提供了快捷的信息渠道,但其特殊性也决定了它所提供的材料在准确性和权威性上的问题,如果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网络上,电视的创作就可能会走入另外一条死胡同。所以,相关材料的准备既包括与被拍摄内容有关的文章、书籍、影像等资料,还包括从知情人或当事人甚至被拍摄者自身那里获得第一手材料,这些都是拍摄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这个阶段,创作者似乎倾向于把能够拿来的全部拿来,不仅如此,拍摄者还要迅速判断哪些材料是和拍摄有关的,哪些材料是要放弃的,以此来决定你的直接判断。但这是建立在较长时间积累的基础上,一个初出茅庐的电视创作者很难做到,能够一目十行的人已经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了,因为拿到手的材料不意味着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管什么内容全部拿来。如果创作者被材料淹没了,那他就很难从这种材料堆里走出来。内容是无穷尽的,如果被材料淹死,那就太不值得了。现代信息社会,即使是同一个事物也会有无数的信息。创作者必须学会在大量的材料里快速地选择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这个过程需要读懂材料:即材料里包含了哪些信息,哪些是对节目有直接帮助的,哪些是要迅速淘汰的无关紧要的材料。

其次是搜集材料之后的分析加工——分析材料。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阅读材料,那么这个阶段则是分析材料。包括对被拍摄对象本体的分析,也包括对节目创作要求的分析,对被拍摄对象的背景,生活环境等相关材料的分析。哪些材料是可以作为节目的背景材料,哪些作为了解性的材料,节目的要求是什么,能够找得到两者契合之处的有哪些,哪些是毫无关系的,都需要创作者一一斟酌。分析材料的过程是一个细致的过程,这里不仅需要比较,还需要编导发挥个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在材料里寻找蛛丝马迹,找出与创作有直接关联的内容,找出对分析人物性格有帮助的内容,找出那些对叙事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内容。

同时材料的分析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所谓的材料是别人事先已经提供给你的,但材料当初是有他的特定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与所做节目目标相差非常大。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画等号。材料只是背景,创作者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必须清楚。我们知道对同一个事实,同一个现象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美国总统的儿子失业这样一个事实,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在美国,这被媒体标榜为民主的象征,总统的儿子都是可能失业的,但美国以外的人可能会觉得,美国的失业率是如此的高,连总统的儿子都会失业的。其实事实是同样的一个,就是总统的儿子没有了工作,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其目标就发生了变化,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电视人如何去分辨是非,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是需要进行艰苦分析的,分析可能集中了你全部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完材料后,才可能进入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创作状态,此时拍摄者才会有游刃有余的感觉,否则就会捉襟见肘。

分析完材料,才进入到拍摄方案、拍摄思路的确定阶段,这个过程相对于材料分析来说要简单一些,因为其中更多的是要把材料分析过程中的思考落实到实际操作中,考验的是编导的影像实现能力。

完成了以上工作才能够谈得上选题的确定。

策划阶段所完成的工作只是为电视节目创作建立平台,而不是电视创作本身,或者直白地说,现在有一种倾向常常将电视人批评为缺乏思考的创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是在电视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不太动脑子的现象,少数的电视创作者成为了平面媒体的“译员”,直接将别人的文章,别人的观点图解成适合电视的表现方式。节目中既没有自己的发现、也没有自己的观点。电视创作者仅仅只解决了从平面媒体到电视媒体的转换,而没有完成“创作”的过程,类似的创作曾经引发过比较严重的争议。比如电视创作者采纳的观点在表现的那个领域没有获得权威的认可,只是一种探讨性的研究,而电视创作人员自身又没有这个判断能力,直接将其采用,由于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一经电视台播出之后,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最终引发争议。

所以选题阶段对对象、材料的分析是很重要的。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人格是人生的基石,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格是心灵的明灯,它不断地在灵魂与意识之上,给我们以指引和激励。正因为有了对于人格的信仰,我们才会在风霜雪雨的日子里,始终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人格的孕育,我们的心灵之洲才能绿水长流,我们的青春之树才会长盛不衰;正因为有了人格的积淀,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般博大……
  •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从民航的实际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提出中国民航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原则和作用,以及民航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书中吸收了行业内外关于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降落远古

    降落远古

    活了20多岁,踏过万年,认真生活的人,谁的身上不带斑斑驳驳的伤?守着我的善良,等待它变成坚强,狗血的初见化成泣血的灵堂,再用爱孵化出自由的新生,宇宙间纵横来往……
  •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骑着毛驴,敛点钞票,屁颠准备闯江湖,但半途竟杀出个男银,还卷走她唯一的小花裤!咋办?赖上他求圈养呗……当萌翻小萝莉错入宫,调戏了美少年太子,亲了妖孽王爷,偷走了皇帝的宝贝爱妾!咋弄?调戏了要负责,亲了要偿还,偷了还要赔上自己?爱咋咋地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草文集:年少三部曲(新版·全3册)

    一草文集:年少三部曲(新版·全3册)

    本套装共3册——《致年少回不去的爱》《那时年少》和《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愿你历经风帆,归来仍是少年。
  •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突然而来的赐婚,伴着清晰的梦境,入了轮回。洞房花烛,竟见了那一身久藏于心的皮相。费力的讨好,只求一分安守,却不想步步走错,没了退路。在这深宅府院,吞噬了七情,了却一颗玲珑心,却独独留下了蛇蝎。心狠上位的烟尘女子,纯真无邪的林家姊妹,一个当家夫婿,纷纷收了身旁。众人各房心思,身边还偏得个机灵小姑子,分分推着上前搅。一个又一个阴谋,一环又一环心计,等心明之时,早已由不得自己。和尚说,了了这众生之缘,方得回返之道。可眼见了这些,心痛,心狠,心惜,心绝,心念,又何能得来了却?“这一步,走出去万劫不复,退回来,则后患无穷。”鸟为食亡,人自相争,后院深宅,自来便不是安心得理之所。
  • 偷心宝贝别想逃

    偷心宝贝别想逃

    自从那次车祸,她就被一双邪恶的眼睛盯上。从此事事不顺心,选美被取消资格,被房东驱逐流落街头,连累朋友公司破产,总之谁接近她谁就倒霉,最后母亲还患上肝癌......所有的一切都是巧合吗?不!不是巧合!这一切只源于他一句话——做我的女人!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她还有别的选择吗?本小姐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本人自有防狼术,让你焚心似火却吃不到!在这场狼吃小羊的战争中,谁会是最后赢家?可是,当有一天终于失了身,丢了心,才发现她不过是一个替身情人......当真相揭开,这其中又有多少圈套?黑帮太子,豪门总裁,青梅竹马,谁在利用她?谁又是真正爱她的人?此坑大修,重发,陌休息了几天,决定奋发图强,两坑一起开,HOHO,给陌一点鼓励吧~!!古文坑《艳妃小神捕》http://m.wkkk.net/a/107135/,喜欢古文的亲支持支持~!!嘻嘻......陌的文:《寻爱大清》(完)《总裁的101次相亲》(完)《罂粟之吻》(完)本文情节貌似有点俗,呵呵,不过,应该有陌式风格,陌自己觉得值得期待~!本日起每日三更~!!!
  • 穿越系列:姻缘树下

    穿越系列:姻缘树下

    慕容恩恩和炎正竟然遇上了传说中的穿越,穿越之后和炎正失散,也她遇到了很多的事,一条自恋的蛇妖,无端端交给她的武功秘籍,有她名字的诗?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帅哥美女(哇!喷鼻血了!),她知道,她穿越去异世了。究竟为什么会穿越呢?她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翻开这里,答案将降为你一一揭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是你的客户

    谁是你的客户

    本书主要帮读者树立这样一种理念——你的老板、下属、同事和外部客户都是你的客户,你应该在工作中为这些人做好服务,在服务老板、下属、同事和外部客户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本书所倡导的服务精神是作为一名优秀职业人所必需的,为职业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提供切实可用的指导和建议。
  • 女配的修炼日常

    女配的修炼日常

    裴景泽一朝穿越,本以为只是多活一世,可:#定国公府的三小姐天生无颜,又身具废灵根,却……退了同二皇子的婚约!#洛三小姐这样的废物竟然打败了炼器二层的洛二小姐!#各大宗门的测灵根收徒之日来啦!等等……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太对!裴景泽感到这是熟悉的套路。这、这不是我想要的正常修真世界!o、okI'mfine.PS:非正统修仙文
  • 摸金传人2:摄魂奇珠

    摸金传人2:摄魂奇珠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千年楼兰,香妃为何与小和卓同眠于此?百年活尸、摄魂珠、迷宫鬼火……楼兰古城到底还有多少谜团?
  • 名人传记丛书:巴斯德

    名人传记丛书:巴斯德

    名人传记丛书——巴斯德——人类从这里走进微生物时代:“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