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由来
笔者选择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如下:
首先,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存在一定的缺憾。目前,大陆对美国媒体的研究论著颇多,还包括不少译著。同时对美国涉华报道也有不少论著,如复旦大学何英的《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对美国媒体涉华负面报道做了梳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潘志高的《〈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8)》,暨南大学何霞的《〈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均做了有益的尝试。但涉及美国主流媒体对台报道的论著则相当少,目前学界只看到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主编的《软力量和全球传播》,中间有若干章节谈及美国媒体在台海问题上的报道立场,并做了详尽的分析。但是笔者犹觉遗憾,因为这不是一本专门论及美国主流媒体对台海问题报道的专著。笔者以为,美国主流媒体对台海问题的报道,最起码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台海问题的简要回顾;二是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报道台海问题的;三是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台海问题对大陆有什么样的启示。否则,问题就很难说清楚。
其次,笔者对台海问题有强烈的兴趣。笔者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童年的记忆是学堂墙壁上“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标语。等到上小学时,虽然年纪很小,却特别喜好地理历史,经常在地图前端详,看到国家的大好江山,自豪感油然而生。后来读初中,就很喜欢时事政治,渐渐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宝岛台湾发生的事情,也渐渐在笔者脑海留下深刻记忆。另外,笔者的家乡在苏北大平原涟水县,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国、共、日、伪争夺的要地,反映国共内战的老电影《红日》讲述的就是发生在笔者家乡的故事。在那段多难的岁月里,不少乡邻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也有人参加了国民党。原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台湾当局“总参谋长”顾祝同,台湾当局原“总统府”资政、“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马树礼都是我本县同乡。解放战争后,我的不少乡邻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台湾对我而言,不是陌生的概念。在我小时候,乡亲们就经常提及“打台湾”。后来,台湾当局放开禁令,允许老兵回乡探亲,乡邻也陆续回来不少。长大以后,随着眼界逐渐开阔,笔者越发想了解台湾,越发想体会一下台湾。尤其让我震撼的是,有一次,《环球时报》刊登文章,提到中国不仅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唯一处于分裂的国家。读罢文章,顿觉心酸,倍增伤感。和其他渴望国家统一的中华儿女一样,我也渴盼国家早日统一。这些,都构成了我对台湾问题的浓烈兴趣。至今,我的床头还挂着一幅巨大的台湾省地图。
再次,导师的学术兴趣促使我加深对台海问题的了解。2003年9月,我被录取为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蔡帼芬教授,研究方向为对外新闻。导师一直很关心台海问题,嘱咐我认真研究台海问题。在导师看来,台海问题虽然是国内问题,但是由于国际因素的插手,已经不折不扣成了国际问题。其实,凡是国内问题,一经国际势力插手,就成了复杂的国际问题。导师嘱咐我在研究台海问题时,尤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当时的国际形势。研究好台海问题,既可以在台海问题上成为里手行家,还可为我国大陆对台宣传提供有益的帮助。导师一直督促我留意涉台报道,包括大陆的涉台报道、美国的涉台报道、台湾岛内的政治动向。导师于2004年10月走访台湾,回来后,和我谈了她对台湾的了解和感悟,以及台湾媒体对台海问题的报道。这些都使我对研究台海问题充满信心。
还有,选择这一题目也是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需要。一名合格的学者,应该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外知世界的目的还是洋为中用。目前我国外交总的方针是“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对中国而言,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是中美关系。我们不仅要了解美国自身,还要了解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和评价。美国媒体对台海问题的报道,给我们提供了一扇窗,是“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既有值得我们警惕和反对的观点和内容,也有需要我们认真反思自身不足与问题的地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国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在追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不能回避美国因素。
最后,选择这一题目也是重大现实问题。台海问题,攸关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台湾地缘价值十分重要,完成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崛起至关重要。两岸至今处于分裂状态,是中国最大的国殇。2003年12月9日,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时说:“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令人充满感伤。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国共内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揪心的惨淡回忆。由于在内战中节节败退,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由于国际风云的突变和国际势力的干涉,解决台湾问题始终遥遥无期。今天,台海两岸各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陆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台湾则于1996年进行了领导人直选,2000年发生了政党轮替,国民党饱受重创、几经分裂,成为台湾的在野党。由于执政的民进党当局顽固推行“台湾国家化、政权台独化、政策去中国化、台独民主化”,两岸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在2005年泛蓝阵营代表人物连战、宋楚瑜、郁慕明先后“登陆”的大好形势下,2005年7月,国民党举行直接选举,马英九高票当选国民党新主席。同年年底,国民党又在“三合一选举”中取得胜利。2008年3月22日,马英九击败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当选台湾地区第12任领导人。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大陆”,对大陆传达了善意。当前的两岸关系如沐春风,2008年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执政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举行举世瞩目的“胡吴会”。当然,两岸之间还有一些分歧要解决,“化绿为蓝”、“化独渐统”是摆在大陆面前特别重要的课题。两岸之间特别是两岸的执政党之间如能达成更多的协议,进而争取岛内越来越多同胞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两岸的和解甚至签署和平协议能够实现,在此基础上有效寻求国家统一之路,将是全体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二、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关于美国媒体的涉华报道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内容分析,即考察美国媒体涉华报道的内容来进行的。定量研究已有一些,但规模相对较小,一般都是针对一年或某个专题的报道进行分析。本书主要采用前人较少涉及的、更基于数据与事实本身的论辩方法,即大规模的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为勾勒《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台海问题报道的整体状况提供了数据框架,而定性分析则为深入解读两家报纸的台海报道提供了质的依据。
为了廓清《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台海问题报道的真实面貌,探寻其涉华报道的内在规律,本文将讨论建立在大规模的数量分析的基础之上,主要选取《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从1991至2005年15年间的全部台海问题报道及2008年部分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凡是标题和正文中出现“TAIWAN”的全部列入研究范围。据笔者统计,这15年间《纽约时报》涉及台湾的报道共2363篇,其中:1991年121篇、1992年139篇、1993年115篇、1994年92篇、1995年159篇、1996年279篇、1997年141篇、1998年112篇、1999年217篇、2000年262篇、2001年222篇、2002年146篇、2003年148篇、2004年119篇、2005年91篇。同期,《华盛顿邮报》涉及台湾的报道共有1413篇,其中:1991年32篇、1992年51篇、1993年42篇、1994年52篇、1995年94篇、1996年145篇、1997年92篇、1998年89篇、1999年133篇、2000年199篇、2001年134篇、2002年62篇、2003年104篇、2004年100篇、2005年84篇。本人着重选取的是1992、1995、1996、2000、2004、2008这六个重要年份的台海问题报道资料,因为这六个年份意义特殊:1992年,布什悍然宣布对台出售150架战机;1995年,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1996年,大陆在台海军演,中美军事对峙;2000年台湾政坛大地震,国民党失去执政权,民进党上台;2004年,台湾“大选”,因为离奇的两颗子弹,连宋竞选失败,陈水扁继续执政;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中获胜,重新夺回执政权,5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这六个年份的台海问题报道基本涵盖台海问题的发展脉络,也是美国政府台海政策的风向标。
受篇幅、时间、能力所限,本书重点分析1992、1995、1996、2000四年的报道特点,同时也穿插运用2004年、2005年、2006年以及2008年的报道,力求观点正确、资料翔实、论述有据、结论科学。
本书并不倾向于仅使用单一的理论研究方法,而试图在深入分析《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有关台海问题的整体报道以及典型报道之后,从整体上系统地探讨两报报道台海问题的方法与机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问题。